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食线虫真菌蠕虫埃斯特菌对植物寄生线虫的侵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食线虫真菌蠕虫埃斯特菌Esteya vermicola菌株NKF 13222的生防应用价值,采用2%水琼脂培养基平板接种法测定了该菌株对7种植物寄生线虫的诱引、黏附和侵染能力,并比较了其对不同线虫的侵染特性.结果显示,该菌株的菌丝对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腐烂茎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均有诱引作用,而对南方根结线虫、禾谷孢囊线虫和穿刺短体线虫无诱引作用;菌株的粘性分生孢子对有诱引现象的4种线虫都能黏附,接种24 h后的黏附率达到82%~99%,对无诱引现象的3种线虫不能黏附;粘性分生孢子黏附虫体后对不同线虫的侵染力存在差异,接种7 d后的松材线虫死亡率可达98%,而拟松材线虫、腐烂茎线虫和水稻干尖线虫死亡率分别为43%、35%和9%.表明蠕虫埃斯特菌不仅是松材线虫的强内寄生真菌,而且对其它重要植物寄生线虫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小卷蛾线虫、拟双角斯氏线虫、古巴斯氏线虫用大蜡螟幼虫繁殖时其脱离寄主虫体时间和离体后短期贮存对线虫侵入率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线虫离体时间对其侵入率有一定影响,第1天离体的线虫其侵入率均大于第7天离体的线虫,这在古巴斯氏线虫中异常显著。在30天贮存期内,3种线虫随着贮存期的延长,其侵入率逐渐提高,小卷蛾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一般贮存7天,古巴斯氏线虫贮存15天,其侵入率即达到高峰,以后基本趋于稳定;经短期贮存后,除古巴斯氏线虫的运动能力无显著提高外,其它两种线虫贮存10天后其运动能力均高于刚离体的线虫。  相似文献   

3.
为了从中草药中寻找高效杀线虫活性物质,本文测定了3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松材线虫及其卵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牡丹皮、黄连和大黄3种中药的乙醇提取物杀线虫活性较强,以提取物浓度为10 g/L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校正死亡率均为100%。3种中药提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81、0.2638和1.07 g/L。杀卵活性结果表明,3种中药提取物处理72 h后,线虫卵的孵化率均低于20%,虫卵的校正死亡率均高于60%。利用乙酸乙酯和水作溶剂对3种中草药进行初步的杀线活性成分分离的结果表明,牡丹皮的杀线活性物质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黄连和大黄的杀线活性物质存在于水萃取物中。3种中药的不同萃取物处理松材线虫72 h后的LC50分别为0.712、2.370和0.067 g/L。  相似文献   

4.
1997-1998年,对南京口岸进口的荷兰、加拿大、美国、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41批(次)园林植物检疫中,1次截获鳞球茎类线虫、19交截获咖啡短体线虫、草莓芽叶线虫、克鲁克剑线虫、毛刺尾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其它根结线虫等,进口的园林植物中危险性疫情发生率高达34%。对江苏5个主要出口园林植物生长基地进行的植物寄生线虫种类调查,在59种经常性出口的园林植物中,发现27属植物寄生线虫,其中已鉴定出13种。对红花木莲苗上的南方根结线虫、牡丹苗上的腐烂茎线虫进行的检疫处理试验表明,用几种农药混配的处理液加热后处理植物的根部,可以有效地杀死这两种植物寄生线虫,保证货物安全出口。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秀丽隐杆线虫低温保藏的简便方法,采用2种保藏时间、2种冷冻保藏温度、2种保藏液以及3种质量分数甘油的组合条件进行完全试验,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秀丽隐杆线虫的保藏效果。结果表明,冷冻保藏温度和甘油质量分数对保藏秀丽隐杆线虫具有重要影响。当不加甘油或冷冻温度为-20℃时,保藏180 d后线虫存活率均小于1%,接种到燕麦培养基上培养7 d后未见线虫生长,而当冷冻温度为-80℃和甘油质量分数为30%时,保藏180 d后线虫存活率均大于40%,接种到燕麦培养基上培养7 d后可见大量线虫繁殖。保藏液为ddH2O或M9缓冲液对线虫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因此,ddH2O中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甘油,于-80℃下保藏秀丽隐杆线虫是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物杀线虫剂对线虫致死力室内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室内测定了新研制的3种生物杀线虫剂及其复配剂对根结线虫(Meloidogyen spp.)和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 Lophilus)致死力,在25℃恒温、60%RH恒湿条件下4种杀线虫剂,杀线剂1、杀线剂2、杀线剂3对两种线虫的致死力都较强,药后72h根结线虫死亡率达98%,松材线虫死亡率达80%。杀线剂复配效果好于单一效果。  相似文献   

7.
共测定了茚虫威、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吡蚜酮、吡虫啉5种蔬菜常用杀虫剂在不同浓度下(2RC、RC、1/2RC、1/5RC、1/10RC)对昆虫病原线虫小卷蛾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ll品系存活和侵染的影响,以及药剂与线虫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吡虫啉对线虫的影响最大,在5种处理浓度下,线虫死亡率达10%~14%;其他4种药剂处理后,线虫死亡率在4%~7%之间。5种药剂对线虫侵染力均无不利影响。其中,吡虫啉在推荐浓度RC处理下增强了线虫侵染力。5种化学药剂与线虫均无拮抗作用。溴氰虫酰胺(2RC、RC、1/2RC)、吡虫啉(2RC、RC、1/5RC、1/10RC)、吡蚜酮(RC、1/2RC、1/5RC、1/10RC)与线虫混用后48 h对黄粉虫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昆虫寄生性线虫的研究是个新的领域,在国内外是生防中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报道了我国自澳大利亚引进新线虫后,采用经高压灭菌的大蜡螟老熟幼虫置于营养琼脂斜面上培养线虫种,克服了国外沿用以动物内脏为主要原料保种、连续饲养线虫,导致线虫生活力衰退及容易污染问题,简化了培养基的制备、接种条件及手续,使线虫种的培养可以在一般微生物实验条件下进行。同时,介绍了大量繁殖线虫的新方法。试验筛选出应用国内容易获得的以淀粉类为主要原料的物质,作为培养线虫的具体培养基配方,简化了国外分别培养共生菌种及线虫种等操作手续,为新线虫作为生物防治材料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新型植物源杀线虫活性物质,研究了8种植物甲醇和无菌水提取液对大豆孢囊线虫2龄幼虫(J2)的室内杀虫活性和对孢囊的田间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薄荷、苦楝、臭椿、水蓼、商陆、青蒿等6种植物甲醇提取液处理48h后大豆孢囊线虫J2的校正死亡率在75%以上,无菌水提取液处理48h后J2的校正死亡率在55%以上,对大豆孢囊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活性。温室盆栽试验表明,臭椿、水蓼的甲醇提取液处理后,大豆孢囊线虫的孢囊减退率分别为40.6%、52.0%,显著高于其他提取液的防治效果,表明臭椿、水蓼可用于大豆孢囊线虫的防治。研究结果将为大豆孢囊线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树伞滑刃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0~2001年从云南省34个县/市调查采集到病松树样本161份,鉴定出伞滑刃属线虫3个种即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霍夫曼伞滑刃线虫(B. hofmanni)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B. hellenicus)。后2种为我国新记录种,其寄主分别是华山松(Pinus armandii)和云南松(P. yunnanensis),为该2种线虫的世界新寄主记录。目前云南省没有发现松材线虫,但在16个县/市发现拟松材线虫。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属一些种的杀线虫性能在不同种线虫如短体线虫 Pratylenchus spp.、根结线虫 Meloidogyhe spp.、强壮盘旋线虫Rotylenchus rubustus、微针针线虫Paratylenchus microdorum、未定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dubius 和拜西尔剑线虫Xiphinema basiri 中已有报道。本研究是试  相似文献   

12.
为室内大量繁殖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采用个体由大到小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和黏虫Mythimna separata作为宿主,测定被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3种宿主的体长和体重,研究宿主种类对中华卵索线虫有效率、雌雄比和体长的影响以及寄生强度对线虫雌雄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被中华卵索线虫寄生后,斜纹夜蛾、棉铃虫和黏虫生长减缓。在相同感染比例下(除宿主与线虫比为1∶15外),3种宿主的线虫有效率之间差异不显著。当寄生强度为5时,3种宿主体内脱出的中华卵索线虫均为雌线虫;当寄生强度从10增到40时,斜纹夜蛾、棉铃虫和黏虫所脱出的雌性比分别由100.0%、90.0%、83.9%降为0;相同寄生强度下,从斜纹夜蛾体内脱出的雌性比显著高于从棉铃虫与黏虫体内脱出的雌性比。斜纹夜蛾、棉铃虫和黏虫体内脱出雌线虫和雄线虫平均体长分别为14.8、13.8、12.8 cm和8.0、7.5和7.5 cm。当中华卵索线虫与宿主按照比例20∶1~25∶1侵染斜纹夜蛾、按照15∶1侵染棉铃虫和黏虫时,能获得线虫最适雌雄比(1∶1...  相似文献   

13.
进口百合种球携入植物线虫数量风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荷兰和新西兰进口的8种百合种球入境时所携带的植物线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检测,并进行了灭菌土栽培,以监测和探讨携入的线虫数量在花卉一个生长周期后的变化,进而为评价携入的植物线虫的数量风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前种球内的优势植物线虫——拟滑刃属和滑刃属线虫数量在百合一个生长周期结束后均以几何级数的速率增长;栽培前检出数量极少的垫刃属线虫,生长周期结束后却大量出现;栽培前少量检出的短体属、矮化属、根结属、丝尾垫刃属和伪垫刃属的线虫,周期结束后,均未再检测到。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拟滑刃属、滑刃属和垫刃属线虫具有较高的潜在危险性,其他检出的植物线虫类群潜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4.
连续传代培养对病原斯氏线虫的带菌率和种群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p.是近年来发现的颇具希望的一种昆虫致病线虫,它与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互惠共生。当斯氏线虫进入昆虫体腔后,排出的共生菌引起寄主败血症而使昆虫致死(poinar 1966)。因此,线虫对害虫的致病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感染期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由于不同种的斯氏线虫携带不同亚种的共生菌,同种线虫中每条线虫所携带的共生菌的数量不同,所以对害虫显示了不同的致病力。在一般情况下,病原线虫的带菌率和每条线虫的带菌数目均与其致病力(毒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滑刃目线虫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感染松材线虫病松树体内滑刃目线虫的种群组成,包括种类记述和数量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300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10种滑刃目线虫,隶属于3科、4属,其中有2个国内新记录种;它们是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霍夫曼尼伞滑刃线虫、薄荷滑刃线虫、大核滑刃线虫、小麦长尾线虫(国内新记录种)、爱尔密那长尾线虫(国内新记录种)、李氏长尾线虫、吴氏长尾线虫和外滑刃科线虫一种;描述并且图示比较它们的形态特征。种群数量组成分析表明:松材线虫在感病松树体内占据绝对的优势,削弱了松树线虫群落组成的多样性,即线虫群落结构趋向单一化。研究还表明,利用长尾属线虫的捕食习性来控制中国松材线虫病的流行与危害值得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园林植物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广东省园林植物线虫进行调查,共采集324份样品,分离到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4属10个种。其中长针科线虫7种:移去剑线虫(Xiphinema elongatum)、标明剑线虫(X.insigne)、湖南剑线虫(X.hunaniense)、巴西剑线虫(X.brasiliense)、短颈剑线虫(X.brevicollum)、荔枝长针线虫(Longi-dorus litchii)和河南长针线虫(L.henanus);毛刺科线虫3种:胼胝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orosus)、肾形拟毛刺线虫(P.renifer)和雪松毛刺线虫(Trichodorus cedarus)。  相似文献   

17.
花卉线虫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生物,常因在种植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线虫的危害而造成严重损失。危害花卉的线虫种类较多,而且许多花卉都受到一种或多种线虫的危害,线虫可以侵染危害花卉的根、茎、叶、花、芽和种子等各个部位,并可随其扩散传播。花卉在贸易交往中携带和传播植物线虫的可能性、隐蔽性和传入后对传入国家或地区的花卉及其他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性都很大。  相似文献   

18.
豫北及冀南地区4个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种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禾谷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CCN)是世界上为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的重要根部线虫病害,许多国家受害严重[1].该病的病原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group)是一个复合种群组,包括12个有效种和几个未命名的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有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大麦孢囊线虫(H.hordecalis)和麦类孢囊线虫(H.latipons)[1].我国1987年在湖北省天门县首次在小麦上发现禾谷孢囊线虫病,Wang等[2]鉴定病原为燕麦孢囊线虫(H.avenae);后陆续在河南、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发现该病,病原均为该种线虫.2010年Li等[3]在河南许昌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  相似文献   

19.
为寻找杀灭短体属线虫有害生物的有效药剂,以穿刺短体线虫为供试线虫,测定了5种不同杀线剂对该线虫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5种供试杀线剂分别处理该线虫0.5h、1h和24h后,对该线虫均有一定的杀灭效果,顺序依次为:阿维菌素﹥噻唑磷﹥灭线磷﹥丁硫克百威﹥棉隆,其中阿维菌素和噻唑磷对穿刺短体线虫的杀灭效果较好,可作为备选药剂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草坪上常用的14种化学药剂对蝼蛄斯氏线、长尾斯氏线虫X-7品系和小卷蛾斯氏线虫All品系存活和侵染率的影响。杀虫剂乙酰甲胺磷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小卷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为21%和9.5%,13%和5.5%,5.5%和2%;敌百虫在高浓度和推荐浓度下对蝼蛄斯氏线虫的致死率分别高达94.5%和92.5%,在高浓度下对长尾斯氏线虫的致死率为8%,对小卷蛾斯氏线虫没有明显致死作用;克蛾宝对3种线虫的致死作用均比乙酰甲胺磷和敌百虫低。杀菌剂对3种线虫的存活均无影响。除草剂2,4-D丁酯对3种线虫低浓度和高浓度下致死率分别为2%、6%、3.5%和5%、85.5%、6%。经化学药剂处理24h后的线虫侵染黄粉虫9-11龄幼虫,对线虫存活没有影响或者影响较小的化学药剂对线虫的侵染率都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剂型为10%可湿性粉剂的吡虫啉对长尾斯氏线虫,以及高浓度的2,4-D丁酯对小卷蛾斯氏线虫的侵染率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