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南漳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南漳县水稻共发生稻飞虱2.93万hm^2次,防治3.6万hm^2次,挽回损失1.44万t,实际损失400t,仅次于2006年,重于2007年和2008年。其中3代白背飞虱发生2.27万hm^2,占全县水稻面积2.28万hm^2的99.4%,达到特大发生水平;第4代褐飞虱发生1万hm^2,达到中等偏重发生水平。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近年在唐山地区发生为害严重1991年稻飞虱曾在唐山地区暴发成灾,发生面积达86.13万亩,损失稻谷0.5亿公斤以上。稻飞虱在唐山地区发生为害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3种。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不能在北方越冬,由南方迁入。经1992和1993两年...  相似文献   

3.
稻飞虱田间种群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广东省稻田发生的稻飞虱主要种群有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种群的变化与水稻品种布局的改变关系密切。70年代主要种植感褐飞虱的常规稻,稻田以褐飞虱为主要种群,80年代大面积推广种植感白背飞虱的杂交稻,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要种群,90年代优质稻种植发展迅速,区域性品种布局发生了变化,以种植优质稻、常规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褐飞虱为主,以种植杂交稻为主的地区,稻田以白背飞虱为主,三个品系均种植一定面积的地区,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交替出现为害,互为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4.
2007年广西稻飞虱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害广西水稻的稻飞虱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文中所述的稻飞虱就指这2种飞虱的混合种群。稻飞虱是广西水稻上发生最为严重的有害生物,近年来一直呈偏重发生态势。2006年广西稻飞虱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57·75万ha,自然为害损失88 236·7万kg,是历史上发生最重的一年,  相似文献   

5.
洪海林 《湖北植保》2015,(3):50-51,60
<正>咸宁市水稻种植面积148.12千hm2,其中:早稻41.5hm2,中稻64.4hm2,晚稻42.1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2014年我市稻飞虱发生面积174.1hm2,防治面积272hm2,挽回损失3 700.20万kg,实际损失727.99万kg。稻飞虱发生特点稻飞虱常年发生特点稻飞虱的发生与水稻种植类型的关系咸宁市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  相似文献   

6.
广西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演变规律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西有飞虱科昆虫49种[10],能对水稻造成危害的主要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俗称为稻飞虱.稻飞虱是目前广西水稻发生面积最大,为害程度最重的病虫.本文叙述了稻飞虱在广西的发生演变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粳4号、佛山油占,特优18号3个不同抗性品系水稻田中稻飞虱(白背飞虱和褐稻虱)发生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抗性对稻飞虱的种群数量影响显著。抗虫和中抗性品种稻田飞虱,早稻和晚稻均保持在较低数量水平。稻飞虱的种类以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为主,占78.6%,其次为褐稻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占21.4%。文中还揭示了当年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及其抗虫性机理。  相似文献   

8.
李懿静  李春光  林英  王东  黄文 《广西植保》2007,20(Z1):69-71
稻飞虱是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在我县1a可发生7~8世代,主害代是第3代(早稻)和第6代(晚稻);田间主要的稻飞虱种群有: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灰飞虱等,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褐飞虱、白背飞虱并重发生[1].  相似文献   

9.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大冶地区一年发生5代,种类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灰飞虱为辅.常年第三(1)代白背飞虱、褐飞虱主峰迁入在5月~6月,以迁入量和种群比例决定当年的发生程度;第四(2)代稻飞虱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常造成迟熟早稻穿顶、枯秆;第五(3)代稻飞虱发生期正值高温季节,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数量逐步上升,进入8月上旬以后,如盛夏不热,阵雨较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褐飞虱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9月上、中旬,第六(4)代褐飞虱常在中稻田造成为害,出现中稻、一季晚稻大面积穿顶倒伏;第七(5)代褐飞虱发生情况较复杂,大多年份晚秋气温较高,有利本地虫源大量繁殖,加上北方中稻收割后大量褐飞虱向南回迁,遇适合气候条件大量成虫降落我市继续为害,常造成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10.
全州县每年种植早、晚稻面积5.5~5.6万hm2,近年来稻飞虱发生面积3.4~4.5万hm2次,发生程度均在中等偏重至大发生,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搞好稻飞虱的监测和防治是粮食生产中减灾夺丰收的重要保障。1992年至1996年我站接受了全国植保总站下达的稻飞虱监测与治理任务,加强了对稻飞虱的监测与预报,采取防治措施,每年均能从虫口挽回一定的粮食损失,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 稻飞虱的种类及发生世代  据我站系统观察及监测调查,我县稻飞虱有两种,早稻以白背飞虱为主,晚稻以褐飞虱为主。1.1 白背飞虱,年发生7代,第1~3代为害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