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及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地处秦岭造山带经典地段,被誉为"中国的中央国家公园。"地质遗迹资源典型,分布集中,类型丰富,保存完好,包括地质剖面遗迹、地质构造遗迹、古人类遗迹、地貌景观遗迹、水体景观遗迹、环境地质遗迹等六大类,十四亚类,十八类。文中通过构建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和地质遗迹旅游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终南山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及旅游价值,为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地质地貌景观,特别是由风、雨水、洪水形成的风蚀地质地貌景观十分典型,构成了新疆地质地貌景观旅游的一大特色.新疆风成的"雅丹"地质地貌独具特色,产地颇多,其中犹以"魔鬼城"、"怪石沟"最为壮观神奇,构成了新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地质旅游和风景旅游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3.
运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和资源空间开发模式理论,针对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提出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有所创新。由于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分散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甘肃旅游资源空间开发模式应以旅游中心城市为核心,旅游城镇为节点,重要旅游景区为支点,专题和特色旅游热线为纽带,按照"12356910"的总体布局与发展模式选择来实现空间开发格局,牵引式、分层次、有步骤地推进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点-轴"理论作为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性理论之一,对区域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文中以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省为例,在分析其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交通网络结构、旅游市场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城市流强度模型,具体测算了全省11市的城市外向辐射能力和综合能力,并利用SPSS17.0软件中聚类分析,确定了旅游节点等级、发展轴线及旅游区,建构了山西省"一核心,三主轴,四片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5A级景区分布及网络关注度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区网络关注度对景区营销、景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百度指数,运用GIS技术,对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249家5A级景区空间分布及网络关注度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全国5A级景区分布与网络关注度集中分布特征明显;2)5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为二条富集带(太行-伏牛富集带和鲁中南富集带)、二个主中心(长三角与环京津)、七个次中心(西安、长沙、广州等);3)5A级景区网络关注度表现为一条高关注带(太行-伏牛-秦巴-武陵)、三个主中心(长三角、环渤海、川北)、五个次中心(济南、西安、武汉、成都和广州);4)5A级景区分布与网络关注度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耦合性,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集聚较为明显,网络关注度更向中部集中;5)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格局是旅游资源禀赋、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全域旅游角度,建议优化5A级景区分布格局,均衡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同时,加强区域协作,加大景区联合营销,实现区域旅游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综合地质考察和全面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部对地质遗迹的分类要求及地质遗迹的性质和成因,将扎兰屯地质公园内的火山地质遗迹资源分为5类6个亚类共28处典型景观资源,火山喷发时代新、具多期性、火山地貌类型多样、保存完整;地质公园内部及周边的其他旅游资源,是扎兰屯地质公园不可或缺的部分。该地质公园的主体旅游资源为火山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开发优势突出,可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窑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古人类文地遗址和陈列品为主要资源,风景地质,地貌和森林景观占次要地位。通过交通、景象地域组合.市场旅游容量、市场客源、投资、施工等6个条件的可行性分析,作者认为开发这些资源势在必行。在开发时应突出古人类文化遗址为主要开发方向的指导思想。开发利用后,这些旅游资源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对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分别开展了基于点(优秀旅游城市、5A级旅游景区)、线(铁路、国道)以及点-线综合的GIS缓冲区分析,以总结其空间结构及资源属性特征,旨在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决策参考。西北民族地区"非遗"旅游资源宏观上集聚特征明显,呈现"六簇一带"的空间格局,但微观尺度却相对分散,具有以公路为主线的交通指向性特征和开发进程中的城市指向性特征。这种具有矛盾性的双重特征与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形成过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被誉为"中华古代建筑的博物馆"。以山西省421处国保级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借助ArcGis空间可视化手段,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算、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洛伦兹曲线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了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且分布不均衡。晋南分布最多,晋中次之,晋北最少。11地级市中,运城、长治、晋城、晋中4市分布较多,朔州、阳泉、大同3市分布较少;2)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较为集中,且在空间结构上呈聚集形态,形成3个高密度核心区和4个次核心区;3)地形地貌与海拔、坡度、河流水系、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延续性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对山西省古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喀纳斯世界遗产价值分析与保护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喀纳斯是我国唯一一处位于四国交界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而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及旅游开发价值,被认为具有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潜力.通过对喀纳斯与俄罗斯"金山阿尔泰"世界自然遗产地在地质地貌成因、水文、垂直自然带以及生物多样性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出,喀纳斯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第Ⅲ、Ⅳ条标准.提出将其加入俄罗斯"金山阿尔泰"世界遗产地的建议,从而为喀纳斯申报世界遗产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