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薯蓣炭疽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蓣又名田薯、大薯等。福建俗称莳、莳芋,北方称山药。炭疽病是山药的重要病害,严重发生时,造成重大损失。1症状炭疽病在福鼎市于7月上旬开始发生,8月下旬达高峰。此时正值地上茎叶旺长及地下块茎膨大盛期,被害后立即停长,甚而全株枯死。先在叶脉上生褐色凹陷小...  相似文献   

2.
绿洲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水分生产函数及灌溉制度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绿洲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各生育期耗水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了以Jensen模型为基础的水分生产函数并对马铃薯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块茎膨大期马铃薯水分敏感指数最大,块茎形成期次之,苗期和淀粉积累期较小;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对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块茎形成期中度调亏、块茎膨大期轻度和中度调亏对其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块茎形成期轻度调亏的水分利用效率比块茎形成期中度调亏、块茎膨大期轻度调亏和全生育期充分灌水分别提高了6.2%、8.3%和6.7%;膜下滴灌调亏马铃薯产量随耗水量增加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随之降低,全生育期充分灌水比块茎膨大期中度水分调亏耗水量增加22.4%,产量增加20.4%,水分利用效率降低14.0%。采用遗传算法并结合水分生产函数进行灌溉制度优化,结果表明:河西绿洲区膜下滴灌马铃薯全生育期灌溉定额为225 mm时,产量最高,为43.86 t·hm-2,灌溉水利用效率为19.5 kg·m-2;灌溉制度为苗期灌水20~30 mm,块茎形成期灌水70~75 mm,块茎膨大期灌水100~115mm,淀粉积累期灌水20~25 mm,灌水间隔为7 d。因此,膜下滴灌调亏在降低马铃薯耗水量的同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块茎形成期轻度水分调亏不影响产量,可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异源养殖废水农业利用对耐盐能源植物(菊芋)栽培体系土壤性状、植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Watersuit直观模型对系统作了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异源养殖废水灌溉土壤有明显积盐趋势,尤其是高盐度的对虾养殖废水,土壤盐分高达2.69 g/kg;而钠吸附比(SAR)海参养殖废水最高,其值为7.4 (mmol/L)1/2;异源养殖废水灌溉菊芋茎叶生长受到抑制,但能明显促进根系生长;与淡水灌溉相比,除对虾养殖废水块茎产量受到影响外,其他两个养殖水处理块茎产量均无明显差异;以菊芋块茎产量作为基准,其耐盐临界值为24.65 dS/m.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适宜盐度养殖废水补充灌溉菊芋,可保证土壤安全和取得较高块茎产量.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冠层是形成块茎产量的主要成因之一,冠层与块茎膨大速度呈显著正相关。冠层的形成随株龄的增加而上升,品种不同由上升的程度不同。块茎形成期因品种不同各异,膨大速度从蕾期到成熟一直呈直线上升,品种不同则膨大速度各异。冠层覆盖度与块可作为选育丰产型品种的一个重要依据。结果表明,经济性状好以及抗旱高产的品种为乌盟851,系薯1号,紫花白,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半干旱地区海水养殖废水灌溉菊芋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4~10月,在半干旱的莱州地区布置微区试验,以研究海水养殖废水与微咸水混合灌溉菊芋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水分临界期淡水灌溉明显促进菊芋茎杆生长,而其它处理茎杆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抑制。1∶3,1∶4处理菊芋茎杆的横向生长最快,茎粗分别达到3.0cm和2.97cm;其次为CK1、CK2和1∶2处理,1∶1处理菊芋茎粗最小。未灌溉处理地上部的生物量最高,达到2.92kg/株。CK2次之,而各海水养殖废水与微咸水混合灌溉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有所下降,其中1∶3、1∶4处理下降21.6%和17.5%;1∶1和1∶2处理则分别下降26.4%和29.1%。地下部生物量最高,CK2次之,但与其它处理(除1∶4处理)无明显差异;1∶1处理地下部生物量最低。水分胁迫能够促进菊芋茎、叶、根系生长,但限制了块茎的形成和干物质的积累,而低矿化度的海水养殖废水与微咸水混合灌溉促进了菊芋块茎的正常膨大以及干物质的累积,从而取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6.
与日本发生的马铃薯块茎蛾同属麦蛾科的马铃薯蛾(Scrobipalpopsis solanivora)仅为害栽培在土中和贮藏在库中的未发芽马铃薯块茎。贮藏期中用杀虫剂作块茎粉衣防治有效。利用甲腹茧蜂、颗粒病毒等天敌进行防治尚在继续研究中。利用其产卵习性,适期在马铃薯的茎叶上施药亦有防效。有关的生防措施和施药部位及效果还待今后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分调亏处理膜下滴灌马铃薯耗水特征及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薯"168"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调亏对河西绿洲马铃薯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征、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5个水分调亏处理,即块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分别进行轻度(55%~65%田间持水量,FC)和重度(45%~55%FC)调亏,淀粉积累期轻度(55%~65%FC)调亏,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65%~75%FC)为对照。结果表明:受水分调亏影响,上层0~40 cm土壤水分变化较下层40~60 cm明显,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经受轻度和中度水分亏缺土壤贮水量显著(P0.05)低于充分供水8.1%和18.7%,耗水强度则显著降低60.0%和73.0%。块茎形成期进行不同程度水分调亏后复水,其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势(LAD)、相对生长率(RGR)均表现出补偿效应,而块茎膨大期进行轻度和中度水分调亏以及淀粉积累期轻度水分调亏LAI、LAD及RGR均呈下降趋势,其薯块产量与全生育期充分供水相比分别降低22.3%、26.5%、38.7%。因此,马铃薯生长后期应注重供水以延长绿叶面积,对作物产量的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安全高效的甘薯田杂草的化学防除技术,选择5种不同除草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索不同施药时期、不同混用组合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30 g/L二甲戊灵乳油4.5 L/hm~2于甘薯栽种后土壤封闭处理45 d和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0.75 L/hm~2+10%乙羧氟草醚乳油0.75 L/hm~2茎叶处理35 d对甘薯田杂草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可有效降低杂草危害,提高甘薯的产量,甘薯产量均较空白对照区增加20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甘薯田高效、安全的除草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8种除草剂对甘薯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甘薯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对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均达到80%以上,其中50%乙草胺乳油、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理想,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适宜在甘薯移栽后土壤处理。甘薯生长期阔叶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480 g/L灭草松水剂对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达85%以上,并且对甘薯产量无不良影响;56%2甲4氯钠可溶性粒剂、25%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甘薯的安全性较差,生产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增施微肥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Zn、Fe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土施和喷施两种增施微肥方式对马铃薯块茎产量和Zn、Fe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定薯1号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设13个处理,依次为: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分别作基肥施入(D1、D2、D3),在现蕾期、开花期和块茎膨大期喷施0.2%水溶液(A1、A2、A3、B1、B2、B3、C1、C2、C3),不喷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增施微肥能使株高降低0.9~3.9 cm,茎粗增粗0.02~0.13 cm,单株结薯数增加0.13~0.86个,也能使单株产量增加0.002~0.18 kg,平均单薯重增加7.48~12.04 g,使生育期延长1~8 d,在现蕾期、开花期、块茎膨大期喷施硫酸锌和现蕾期喷施硫酸锰能使产量增加18.4%~25.7%;现蕾期喷施硫酸锌可提高块茎Zn含量(提高2.2 mg·kg~(-1)),而在现蕾期喷施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开花期喷施硫酸亚铁,硫酸锰作基肥施入可提高块茎Fe含量(提高2.0~9.0 mg·kg~(-1))。  相似文献   

11.
外源水杨酸对连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水杨酸处理对连作马铃薯幼苗生长发育、耐连作障碍、抗氧化能力以及块茎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连作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细胞膜稳定指数、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块茎产量和硬度降低,块茎淀粉、Vc、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叶片MDA含量、活性氧水平显著增加,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显著抑制;在施用外源水杨酸处理后,马铃薯幼苗的相对含水量增高,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 根系活力和细胞膜稳定指数增强,生长得到促进,植物叶片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剂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块茎产量、硬度以及块茎淀粉、Vc、可溶性蛋白含量增高,叶片MDA含量、活性氧水平显著降低;比较不同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处理,以20 μmol·L-1和30 μmol·L-1对促进马铃薯连作幼苗生长发育及缓解连作伤害效果最佳,其中对于连作5年的马铃薯,30 μmol·L-1外源水杨酸处理相比于对照块茎产量相对增加64.4%,而叶片净光合速率相对增加287.0%。可见,适宜浓度的外源水杨酸处理显著减轻了连作障碍造成的伤害,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并改善了块茎的营养与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干旱及复水对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碳氮物质转运影响的生理机制,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干旱胁迫、旱后复水过程中马铃薯叶片与块茎中碳水化合物、氮素同化物以及碳氮转运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显著增强,增幅为54.9%,可溶性糖与蔗糖含量显著增加,分别增加84%、25%;块茎蔗糖与淀粉含量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5%、11.8%。复水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小,叶片SPS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块茎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下降6.25%(P<0.05),蔗糖与淀粉含量分别增加21.8%、29.8%。干旱胁迫下马铃薯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下降49.3%,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片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29.4%、38.4%,全氮含量降低13%;块茎中游离氨基酸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16.8%、270.9%。复水后叶片中NR与GS活性高出对照3.5%、12.1%,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全氮含量仍保持较低水平;块茎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增幅分别为24.6%、178.4%,全氮含量增加,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干旱胁迫显著阻碍了马铃薯碳水化合物与氮素同化物的合成与转运,使马铃薯叶片碳水化合物积累,但干旱促进了氮素向块茎转运,块茎中的碳氮比下降;复水后马铃薯植株能够快速修复干旱胁迫造成的损伤,表现为块茎中淀粉含量增多,块茎碳氮比增加。  相似文献   

13.
种植南瓜常因阳光不足、N肥过多、授粉不足等诸多因素 ,造成南瓜花多瓜少。为避免以上现象 ,可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产量。1 适时摘顶当瓜蔓长到 2m时 ,摘去主蔓生长点 ,使主蔓长出 3~ 4个支蔓 ,促其开花结果。2 塔撑棚架当支蔓长到 2m以后 ,引蔓上棚 ,这样可改善透光、通风条件、减少病虫害 ,从而使座瓜率提高 4 0 %以上。3 防止徒长瓜蔓徒长也会造成结瓜少 ,如在蔓上距根部 30cm处割一裂缝 ,塞块木炭 ,便能抑制徒长。同时还要注意控制N肥施用量 ,增施P、K肥。4 辅助授粉先将快开放可授粉的雌花 ,用瓜叶覆盖 ,防止雨水浸入 ,次日早晨 …  相似文献   

14.
不同锌肥对旱作马铃薯植株锌的吸收、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施用不同锌肥(无机硫酸锌和有机螯合态糖醇锌)对马铃薯"新大坪"植株锌的吸收、积累和分配以及对块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后35 d即可观察到马铃薯植株各器官锌浓度的明显差异;在生育期进行的3次喷施显著提高了各器官的锌浓度和积累量,以叶片的增幅最大;硫酸锌处理(T2)和糖醇锌处理(T3)叶片的锌浓度分别于出苗后85 d和75 d达到峰值;出苗后85 d时,T2和T3处理叶片的锌浓度分别比对照(T1)提高了47.88 mg·kg-1和72.24 mg·kg-1,T3比T2提高了24.36 mg·kg-1。至块茎增长末期,T2和T3处理叶片的锌积累量分别比T1增加了1.5倍和4倍,块茎锌素积累量比T1增加37.5%和49.4%。施用锌肥后通过提高马铃薯叶片的锌浓度,促进了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而促进了其它器官的生长发育,最终提高了块茎产量和锌产量,T2和T3处理的块茎产量分别比T1增加了10.6%和22.5%,锌产量分别增加了26.9%和46.0%。"拌种+喷施"的锌肥施用技术法提高了锌向根和茎叶的分配率,降低了向块茎的分配率;施用锌肥提高了地上器官中向地下器官的转运系数。马铃薯种薯和叶片对小分子有机螯合态锌肥糖醇锌的吸收明显优于无机锌肥硫酸锌。  相似文献   

15.
玉米‖马铃薯作为一种传统的间作方式,能提高产量效益和土地利用率。本研究以玉米、马铃薯不同行比间作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初花期和收获期马铃薯株型指标、干物质及产量,评价马铃薯在收获期和生育期的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及竞争力。结果表明:在初花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叶面积、比叶重、植株干物重及块茎干物重均大于4∶4间作模式边二行和单作,株高和叶重比规律不明显。在收获期2∶2和4∶4间作模式边一行株高、叶面积和块茎干物重大于4∶4间作处理边二行和单作,比叶重反而小于单作处理。间作模式马铃薯茎叶干物质向块茎的转移率和对经济产量的贡献率高于单作模式。初花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大于玉米,且边一行竞争力大于边二行,收获期间作处理马铃薯竞争力弱小于玉米。与单作相比,间作模式边一行马铃薯表现出产量优势,4∶4间作模式边二行马铃薯在2012年表现出产量优势,而在2013年表现出产量劣势。综合以上结果,生育前期间作模式边行马铃薯在叶面积、茎叶干物质和块茎干物质积累了较大的间作优势,随着生育期推移间作优势逐渐降低,收获时仍表现出一定的产量优势。  相似文献   

16.
正春季是蔬菜生长、复苏的季节,但也要注意"倒春寒"。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和关注天气,及时做好防护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笔者根据生产经验谈谈春季蔬菜管理注意事项。1防止徒长随着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昼夜温差变小,蔬菜植株容易出现徒长,茄果类和瓜类蔬菜尤为明显。植株一旦徒长,易造成落花、落果,即使坐住果,也容易出现空洞果等畸形果。为预防徒长,氮肥施用量不可过大,尽量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坐果。  相似文献   

17.
在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宿根膨大前期、膨大期和膨大后期,分别喷施20μmol/L和100μmol/L槲皮素,研究槲皮素对空心莲子草根系生长的影响。与对照(CK)相比,2种浓度的槲皮素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根系活力(P<0.05)、根干重(P<0.05)、地上部分干重(P<0.05)。在空心莲子草根膨大前期喷100μmol/L槲皮素后15 d,膨大期喷20μmol/L槲皮素后15 d,膨大后期喷20μmol/L、100μmol/L槲皮素后10 d,喷100μmol/L槲皮素后15 d几种情况下,空心莲子草根直径显著降低(P<0.05)。这表明,喷施槲皮素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空心莲子草的根系生长,在空心莲子草宿根膨大的不同时期,喷施一定浓度的槲皮素能显著抑制其宿根的膨大生长。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烟嘧磺隆和莠去津残留对甘薯的药害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玉米田除草剂烟嘧磺隆和莠去津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甘薯生长的影响,于2017年分别在河北省保定满城区、文安县、霸州市和石家庄藁城区采集甘薯田土壤样品,采用QuEChERS法,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UPLC-MS/MS) 测定了土壤中烟嘧磺隆和莠去津的残留量;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烟嘧磺隆、莠去津以及二者混用对甘薯的药害作用。结果表明:在甘薯药害表现严重的河北保定满城区、文安县、霸州市3地甘薯田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在11.80~87.97 μg/(kg土) 之间,莠去津残留量在2.71~8.40 μg/(kg土) 之间;而在石家庄藁城区无药害症状甘薯田土壤中只检测到莠去津,含量在3.43~4.42 μg/(kg土) 之间。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栽后20 d每千克甘薯田土壤中烟嘧磺隆含量大于1 μg时,甘薯产生药害症状;烟嘧磺隆对甘薯根系IC50值为3.74 μg/(kg土),IC10值为1.27 μg/(kg土)。土壤中莠去津含量在2~40 μg/(kg土) 范围内,对甘薯茎叶和根系没有可见药害症状,但对根系生长具有轻微抑制作用。烟嘧磺隆与莠去津按质量比10 : 1、5 : 1、5 : 2和5 : 5混用对甘薯药害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毒系数CTC50值分别为66.25、59.16、61.30和79.47。烟嘧磺隆对甘薯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小,整株或心叶黄化,根系发育受阻,侧根短粗。生产上造成甘薯药害的诱因是土壤中残留的烟嘧磺隆,对甘薯药害阈值为1 μg/(kg土)。  相似文献   

19.
柑橘性喜湿润温和环境 ,最怕高温和冷害。高温干旱天气 ,不仅抑制叶片的光合作用 ,而且减弱养分的积累 ,导致严重落叶、落果和缩果。据测定 ,柑橘果实膨大期最适的气温为 2 2~ 2 8℃ ,高于 3 0℃膨大最慢 ,超过 3 3℃停止膨大。因此 ,柑橘在果实膨大期若持续高温干旱 ,严重影响柑橘的产量和质量。柑橘预防高温热害的技术如下 :1 )以水降温防旱。在高温干旱季节 ,可对橘园采用灌水或喷水 ,做法如下 :①灌水降温。高温季节适时灌水润土 ,改善橘园小气候 ,从而减轻高温对柑橘的热害。据测定 ,灌水可使橘园地温下降 1~ 3℃。但忌猛灌、串灌 ,…  相似文献   

20.
调查和研究我国甘薯病毒病害种类、发生为害情况以及出现的新趋势,总结重庆市甘薯病毒病害的相关研究进展,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促进重庆甘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