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日畴  林琼芳 《昆虫天敌》1993,15(3):129-134
本文测定了在加入六个 Xenorhabdus luminescens 菌株和 X.nematophilus A24菌株后,一种豆粉鸡蛋线虫培养基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Xenorhabdus luminesces 菌株和 X.nematophilus A24菌株培养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差别明显,后者未测出谷氨酸,苯丙氨酸极微;而这两种氨基酸在 X.luminescens 菌株中都占很大比例,Xenorhabdus luminescens不同的菌株培养物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很大,这可能反映出各菌株含氮代谢的差别.但这些变化与线虫对细菌的营养专化性未见直接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条件下,芜菁夜蛾斯氏线虫、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体内携带的共生细菌分别为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 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一种线虫的生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致病杆菌,测试对线虫的恢复发育、性比、后代产量及形态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与致病杆菌的专化性低于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3种致病杆菌上均可发育,但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发育率显著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长尾斯氏线虫和拟双角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仅在其各自共生细菌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发育。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在伯氏致病杆菌上发育后的雌雄比为1.77,而在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上仅为0.77和0.74;在伯氏致病杆菌上的产量高于X.ehlersii和X.budapestensis;在伯氏致病杆菌和X.ehlersii上产生的侵染期幼虫长度显著大于X.budapesten-sis。对3种致病杆菌上培养产生的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体内携带的细菌进行分离和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芜菁夜蛾斯氏线虫侵染期幼虫除可携带其共生细菌伯氏致病杆菌外,还可携带X.budapestensis,但不能携带X.ehlersii。  相似文献   

3.
2016年11月,深圳口岸从日本进境罗汉松中截获一种剑线虫。采用贝曼漏斗法分离线虫,结合形态学、28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分离的线虫进行鉴定。该线虫的28SrRNA基因序列和GenBank数据库中的移去剑线虫Xiphinema elongatum(登录号分别为EF140790、KF430803、KF430802和KF430801)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其形态特征和测计值与X.elongatum最为吻合;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线虫和X.elongatum聚为一组。通过以上结果判定截获的线虫为移去剑线虫。剑线虫是一种重要的植物外寄生线虫,我国口岸曾经多次截获剑线虫,剑线虫入侵我国的风险较高。本文首次对日本罗汉松中的移去剑线虫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提供了该线虫新的地理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我国非重要的检疫性杂草——苍耳属Xanthium杂草快速高效的分子鉴定,利用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对白苍耳X.albinum、意大利苍耳X.italicum、直刺苍耳X.ripicola、刺苍耳X.spinosum、柱果苍耳X.cylindricum、宾州苍耳X.pennsylvanicum、蝟实苍耳X.echinatum、苍耳X.sibiricum和北美苍耳X.strumarium共9种苍耳属杂草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序列数分别为103 362、93 506、87 452、83 822、70 994、66 397、57 598、57 164和57 134个。利用生物信息分析方法对9种苍耳属杂草转录组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和物种间的特异性序列预测和筛选。经过PCR试验验证,筛选获得了可以有效鉴定上述9种杂草的6对SSR引物和13对特异性引物,提高了苍耳属杂草鉴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园林植物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0年,对广东省园林植物线虫进行调查,共采集324份样品,分离到长针科和毛刺科线虫4属10个种。其中长针科线虫7种:移去剑线虫(Xiphinema elongatum)、标明剑线虫(X.insigne)、湖南剑线虫(X.hunaniense)、巴西剑线虫(X.brasiliense)、短颈剑线虫(X.brevicollum)、荔枝长针线虫(Longi-dorus litchii)和河南长针线虫(L.henanus);毛刺科线虫3种:胼胝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orosus)、肾形拟毛刺线虫(P.renifer)和雪松毛刺线虫(Trichodorus cedarus)。  相似文献   

6.
一、分类地位 蕃茄环斑病毒(Tomatoringspot nepovirus,TomRSV)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病毒,在我国尚未发现,是我国对外公布的进境检疫有害生物之一。 TomRSV属于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病毒粒体呈球状,直径为25—28nm,传毒介体为土壤中的剑线虫Xiphinema ameticanum,X.rivesi和X.cali-fornicum,前两种主要分布于美国的东海岸和东北部,X.californicum主要分布于美国的西海岸,即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进口非洲多哥的原木中检出在我国未有分布记载的林木重要害虫--棋盘碎木长蠹[Xyloperthlla scutula(Lesne)].本文介绍了近年从进口原木、板材中截获的3种碎木长蠹:多毛碎木长蠹[X.crinitarsis(Imhoff)]、脂松碎木长蠹[X.picea(Olivier)]和棋盘碎木长蠹,分别介绍了雌雄成虫的形态特征,并列出了这3个近似种的鉴别特征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1983年以来,我所对进口的种子、苗木除进行一般常规检验害虫外,开始使用一种HY—35型农用软 X 射线仪进行软 X 射线检测种子内隐蔽害虫,在检测林木种子内种子小蜂、芒果内果实象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检验结果。1983年1月25日,中国林木种子公司从日本进口扁柏种子200公斤,因种子籽粒太小,长宽仅3×2毫米,外表无任何症状,用肉眼、  相似文献   

9.
浙江出口盆景上的矛线目寄生线虫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报道了来自浙江主要出口盆景产地盆景根围的剑属线虫3种:广义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 sensu lato、标明剑线虫X.insigne、湖南剑线虫X.hunaniense和胼胝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orosus,其中湖南剑线虫和胼胝拟毛刺线虫系浙江植物寄生线虫的新记录,而广义美洲剑线虫和标明剑线虫首次在浙江出口盆景上报道。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广西、陕西、山东、宁夏4省(区)36个葡萄品种的230份葡萄根际土样中鉴定出4种剑线虫和1种针线虫,分别为Xiphinema americanum,X.insigne,X.hunaniese,X.elongatumParatylenchus audriellus. ,其中X.elongatum为葡萄上的新记录种;P.audriellus在中国属首次记录,葡萄为其新寄主植物。  相似文献   

11.
番茄环斑病毒(TmRSV)在美国对果树、浆果和葡萄造成明显的经济损失。直到1981年人们仅知道美洲剑线虫Xiphinema americanum Cobb是该病毒的唯一传毒介体,最近又发现一种与之相近的种X.rivesi Dalmasso也是传播TmRSV的介体。用蒲公英作试验,证实两种线虫的传毒能力相近,目前报道,X.rivesi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葡萄孢分类之二:一新种和五个已知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葡萄孢属一新种:拟葱腐葡萄孢Botrytis acladiopsis X.Y.Wang,L.X.Zhang et Z.Y.Zhang sp.nov.和5个已知种B.convoluta Drayt.,B.fabae Sard.,B.gladiolorum Timm.,B.paeoniae Oud.和B.perlargonii Roed。标本和菌种均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 一种口岸常规监测中发现并及时铲除的外来杂草——非洲牛筋草(Eleusine africana Kenn-O'Byrne),阐述了其分类地位、分布和起源、形态特征及潜在风险等,并将其与近似种牛筋草(E.indi-ca)和穇子(E.coracana)进行了形态比较区分,以便于识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设计78种 F.C.T(Fuzzy Contingency Table)预测方法,应用预测二代三化螟灯下蛾量等5个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在组建 a×b 列联表的基础上,用测定 xi 与 y 两个变量相关性的列联系数(Ci)、随机系数(Rai)、相依系数(Di)或 x~2值、最大频数(fi)、等级相关系数(di①)、频数相关系数(r_i①、r_i②)等7种数学模型构成的 Fuzzy 向量 X,和列联比θ~i_(kl)数学模型构成的 Fuzzy 矩陈 R,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采用加叔求和型  相似文献   

15.
 用菜豆、绿豆、爬豆、大豆、豇豆、黄槐和木豆等7种豆科植物上分离到的18个菌株作比较研究,它们分刷属于5个不同的种和变种,即Xanthomonas Pha-seoli、X.Phaseoli Var Sojense、X.Vignicola、X.CassiaeX.Cahani。上述5种细菌的各个菌株,无论是形态和培养性状及生理反应都是相似的,只是对青霉素的敏感性和石蕊牛乳胨化的快慢稍有不同。凝集反应证明它们在血清学上也有密切的关系。Elrod和Braun认为X.Phaseoli Var SojenseX.Vign-icola的血清反应与X.Phaseoli不同,应该归入不同的血清型。但是根据本项研究,发现这两种细菌的血清反应与X.Phaseoli没有差异,都可以归入Elrod和Braun所划分的X.Phaseoli血清型。不同种的细菌对相应噬菌体的反应是很专化的,因此噬菌体非但可以用来鉴别种,还能区别同一个种的不同菌系。但是噬菌体反应并不能作为划分种的性状。  相似文献   

16.
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 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草地中贝加尔针茅、麻花头(Serratula centauroides)、日荫菅(Carex pediformis)和菊叶委陵菜(Potentilla tanacetifolia)4种主要植物的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①通过SPSS的聚类分析,实验区草地可以划分为3个草地退化系列,即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②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强,贝加尔针茅的盖度、频度和指数表现出降低的趋势,麻花头与日荫菅的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菊叶委陵菜盖度、频度和植被指数则表现出增加的趋势;③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3个不同退化系列的草地变化可通过 Y1=0.020 5X1 0.003 9X2 - 0.003 2X3 0.003 9X4 - 47.245 6;Y2=0.005 4X1 0.005 2X2-0.003 4X3 0.011 9X4-16.734 1;Y3=0.002 2X1 0.003 5X2-0.001 6X3 0.004 6X4-3.854 8(其中,Y表示最终的变化值,X1,X2,X3,X4分别表示草地最优状态时贝加尔针茅、麻花头、日荫菅和菊叶委陵菜4种植物的指数)来反映.  相似文献   

17.
外来害虫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与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铃木方翅网蝽是近几年传入我国的一种有害生物,严重危害城市行道树悬铃木.本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控制悬铃木方翅网蝽的传播、危害,以及进一步的防治研究提供系统资料.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Alternaria)病原的种类及分布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陈秀蓉  王引权  晋玲 《植物保护》2012,38(2):156-159
2004年以来,在对药用植物病害进行调查时发现,链格孢属(Alternaria)是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之一.本文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药用植物上链格孢属的种类和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链格孢属可危害豆科、茄科、菊科等13科20种药用植物,发病轻重不一.已鉴定出病原菌12种,待定种(菌株)7个.本文结果为制定药用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疆石榴(Punica L.)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江 《干旱区研究》2007,24(2):219-222
石榴作为新疆一种绿色食品资源,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关注,使得新疆近几年石榴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本文对新疆石榴生物学特性、种类、品种和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新疆大力发展石榴产业的优势,并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发展石榴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进境柠檬样品上柑桔溃疡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进境柠檬样品上分离到一株疑似柑桔溃疡病菌的分离物X206,对分离物进行了菌落形态学特征观察、16S r RNA序列测定、PCR检测、Biolog测定及致病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物X206在NA培养基上形成黄色,有光泽,圆形,全缘,微隆起,粘稠状的菌落。特异引物Xac01/Xac02扩增分离物X206的DNA得到582bp的预期产物,产物序列与柑桔溃疡病菌序列的相似性为100%。其16S r RNA序列与柑桔溃疡病菌的序列完全一致。Biolog测定将分离物X206和柑桔溃疡病菌阳性菌株FZ01均鉴定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dieffenbachiae。致病性测试显示分离物X206能导致柑桔叶片产生明显的溃疡病斑。根据试验结果将分离物X206鉴定为柑桔溃疡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