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绿洲土壤外源Cd、Pb的形态分布及再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干旱区绿洲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技术对外源Cd和Pb的形态分布与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盆栽试验完成后,Cd和Pb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存在。Cd的全量是影响其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含量的主要因素,而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也较大。Pb的全量是其各种形态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Cd和Pb添加量的增加,其土壤总的再分配系数呈增加趋势,结合强度系数则相反,表明Cd和Pb各形态间的稳定性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各形态会继续发生变化,但这一过程缓慢。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模拟基于Cd-Zn复合污染下干旱区绿洲土壤的胡萝卜盆栽试验,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胡萝卜土壤中Cd、Zn的形态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就生物利用性形态的变化研究了Cd、Zn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原状土壤中Cd和Zn主要以残渣态存在,随着复合胁迫浓度的增加,Cd的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Zn主要赋存形态逐步转变为以铁锰氧化态和残渣态,但有效态和潜在有效态的比例大大增加。2)胡萝卜对Cd、Zn的富集作用均为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对Cd的富集能力远远大于Zn。3)胡萝卜吸收的Cd和Zn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3.
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宝鸡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铅镉含量及形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中铅镉总量及各形态含量与小麦中铅镉含量的相关性,目的在于为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表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中Pb形态的高低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硫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Cd形态为:可交换态>残渣态>有机硫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土壤中Pb总量及Pb、Cd铁锰氧化态在距离冶炼厂500 m处含量均显著高于1 500 m和2 500 m处,后两者之间无差异;而Cd总量及Pb、Cd可交换态、有机硫结合态和残渣态在三个采样距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克里金插值分析表明,除Pb可交换态外,Pb和Cd其余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均显示出与风向的一致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Pb、Cd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与小麦Pb和Cd含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冶炼厂周边旱地土壤中,Pb、Cd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都可能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和有效性表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初步研究了共存重金属Cd、Pb、Zn、Ni在干旱区绿洲土壤-芹菜系统中的吸收积累和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d、Pb、Zn、Ni四种共存重金属元素在芹菜不同部位的吸收量均为根部地上部,累积率大小顺序依次为CdZnNiPb;供试绿洲土壤原状土中Pb、Zn、Ni均以稳定的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Cd以铁锰氧化态为主要存在形态,随着重金属元素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的Cd主要以碳酸盐态存在,Pb主要以碳酸盐态和铁锰氧化态存在,而Zn和Ni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存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干旱区绿洲土壤中Cd的可交换态对芹菜地上部Cd含量的贡献最大,Ni的铁锰氧化态对芹菜根部Ni含量的贡献最大,而对芹菜地上部和根部吸收Pb和Zn量贡献最大的形态分别为Pb和Zn的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分析,对小冀工业区周边土壤中六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进行了总量测定。参照GB15618-1995二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现状评价,并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萃取法对超标重金属Cd、Ni和Zn进行了形态分析及生物活性分析。结果表明:1)Cr、Cu和Pb含量均未超过国标二级标准,Cd、Ni和Zn三种重金属含量均超标,工业区综合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污染元素是Cd;2)Cd、Ni和Zn在土壤中的形态分布差异性较大,Cd主要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Ni和Zn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3)金属生物活性系数大小顺序为Cd>Zn>Ni,迁移系数的大小顺序是Cd>Zn>Ni,其中Cd的生态风险很大。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污泥比例为4%的施污土壤为供试土样,小麦(Triticumaestivum L)为供试作物,采用Tessier五步连续浸提法,研究不同Cd胁迫水平下施污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当外源Cd进入施污土壤后,Cd的主要赋存形态转变为碳酸盐结合态(CAB)和铁锰氧化态(FMO)。一定程度的Cd胁迫可促进小麦的生长,随着Cd胁迫水平的进一步增加,这种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小麦根系和茎叶吸收的Cd主要为可交换态,而碳酸盐结合态Cd为小麦籽粒中的主要贡献形态。  相似文献   

7.
铅锌尾矿中重金属形态分布与毒性浸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铅锌尾矿为研究对象,用改进BCR法探讨Pb、Zn、Cd、Cr、Cu五种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TCLP法研究重金属毒性浸出特征,并将金属形态含量与浸出含量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尾矿金属含量低于下层尾矿,Zn、Cd、Cu、Cr主要以残渣态为主,Pb主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表层尾矿中Pb、Zn、Cd的弱酸提取态比例系数高于下层尾矿;下层尾矿浸出含量均高于表层,Zn、Pb、Cd浸出含量均超标;在本文既定的实验条件下,不考虑重金属性质、含量差异的情况下,重金属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与浸出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铅锌尾矿应重点关注Pb、Zn、Cd的环境污染,尾矿堆积过程中会造成下层尾矿中重金属含量增加和金属Zn、Pb、Cd活性降低,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之和评价尾矿重金属有效性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和室内分析初步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土壤中Cd、Pb、Zn、Ni复合污染对芹菜生长的影响及重金属在芹菜体内的富集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重金属添加量的增加,芹菜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根据多元回归分析和偏相关分析,芹菜地上部和根部吸收Pb量分别与外源添加Pb、Zn、Ni量和Cd、Pb、Zn、Ni量达到极显著相关,其中土壤Zn含量的增加极显著的降低了芹菜地上部和根部对Pb的吸收。芹菜地上部及根部对Cd、Pb、Zn、Ni四种元素的富集系数大小顺序均为:Cd>Zn>Ni>Pb,且根部对四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显著大于地上部。Cd在芹菜中的平均迁移能力最强,Zn、Ni次之,Pb的迁移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9.
以干旱区绿洲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镉-锌-铅复合污染物在土壤/芹菜系统中的迁移富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添加重金属量的增大,芹菜根和叶中重金属含量也增大;芹菜根对Cd、Pb、Zn吸收量与土壤中Cd、Pb、Zn含量、外源添加Cd、Pb、Zn量之间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芹菜叶对Cd 、Zn的吸收量与土壤中Cd、Zn含量、外源添加Cd、Zn量之间都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多元线形回归分析可知,芹菜根吸收Cd、Pb、Zn并没有受到共存元素的影响;重金属元素从土壤中分别向芹菜根/叶的富集能力顺序都为Cd>Zn>Pb,重金属元素在芹菜体内的迁移能力顺序为Zn>Cd>Pb.  相似文献   

10.
金昌城郊耕作土壤重金属Cu、Zn、Ni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干旱区绿洲金昌城郊耕作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全量分析法和Tessier五步连续提取法研究了六个典型土壤剖面重金属Cu、Zn和Ni的总量以及形态纵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重金属Cu和Ni表聚现象明显,表层至下,其浓度先减少后稳定,两种元素在剖面中的迁移距离相近,基本在45cm附近;Cu和Ni化学行为相似,反映了Cu和Ni来源相同;Zn的总量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土壤剖面中,Cu、Ni有形态变化层位,0-45cm有机态Cu>残渣态Cu>铁-锰氧化态Cu,碳酸盐态Cu>可交换态Cu;Ni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残渣态,碳酸盐态>可交换态;45cm后Cu、Ni主要以残渣态存在;Zn在所有土层中均以残渣态为主要赋存形态。研究土壤Cu、Ni的总量及形态分布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Zn主要受成土母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干旱绿洲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外源Pb-Zn复合胁迫下,重金属对胡萝卜生长形态的影响及两种元素在研究区土壤-胡萝卜中的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胡萝卜叶长随之降低,根长变化不明显,干重变化呈"低促高抑"态势。从两种重金属的积累特征看:胡萝卜对Pb、Zn的富集系数(BCF)均小于1,迁移系数(TF)均大于1,即两种重金属在整个迁移系统中的运移界面主要位于根-叶之间,且根-叶间迁移能力大小为:Zn>Pb。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元素交互作用为:Pb对于Zn的富集和迁移均产生拮抗作用;Zn的共存对Pb的迁移是协同作用,但对其富集作用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拮抗,高浓度协同。  相似文献   

12.
乌鲁木齐城市土壤性质及污染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通过对乌鲁木齐城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营养盐特征、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城市土壤较自然土壤碱性更强、有机质丰富;氮素缺乏,磷有明显的累积特征;Cr,Cu,Pb,Zn含量很高,Mn,Fe含量不高;除Mn和Fe以外,其他重金属及有机质、总氮、总磷在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都很大;重金属形态均以残渣态为主,但各重金属形态分布规律并不完全相同,Pb的活性最大,Fe的活性最小.  相似文献   

13.
绿洲区土壤镍的吸附解吸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与重金属的吸附解吸及形态分布密切相关.通过序批试验、单步提取和连续提取的方法,研究绿洲区土壤镍(Ni)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发现:①所研究的土壤呈现碱性,具低有机质含量和高碳酸盐含量特征,土壤未被镍所污染;②Freundlich可以用来模拟绿洲区土壤对镍的吸附行为.吸附能力与土壤粉粒、黏粒、全磷、有机质、CEC成显著正相关,而与砂粒成显著负相关,土壤pH并不是影响绿洲区土壤吸附镍的重要因子,绿洲区土壤对镍的吸附不是哪一个土壤理化参数所控制,而可能是土壤理化参数的联合控制;③绿洲区土壤镍的解吸量随土壤中镍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镍解吸量与解吸前吸附量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进行模拟;④在添加50 mg/L镍的条件下,绿洲区土壤吸附的镍主要以铁-锰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和可交换态为主.  相似文献   

14.
泾河流域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泾河流域主要农业区土壤样品的采集、监测,依据泾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和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作为评价标准,分析了对土壤环境及人体危害较大的Cd,As,Cr,Pb等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以泾河流域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泾河流域农业土壤重金属累积污染程度具有Pb>As>Cd>Cr的特征;泾河流域农业土壤重金属Pb,As,Cd累积污染程度较高,主要是由于人类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所致.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为评价指标,泾河流域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具有As>Cd>Cr>Pb的特征;泾河流域农业土壤样品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Pi和综合污染指数P均小于0.7,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含量现状适宜于无公害农产品和果品基地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疆污灌区重金属含量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新疆污灌区土壤中Cu、Zn、N i、Cr、Pb五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Zn、N i、Cr、Pb主要富集在0—20cm表土中。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污染综合指数评价均为安全级。新疆污灌表土中Cu、Zn、N i、Cr、Pb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和可交换态比例低,其中Cu、Zn、Pb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拟Pb、Cd污染土壤培养法研究了紫茎泽兰在重金属Pb、Cd胁迫下植株不同部位对3种营养元素(N、P、K)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各组织在Pb胁迫下对N、P的吸收总体上均保持一定的促进作用,对K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应;Cd胁迫下对N、P有良好的吸收,低浓度Cd促进K的吸收,高浓度则表现出抑制作用。Pb-Cd复合污染胁迫下根茎叶均对N的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K的吸收有较强的抑制效应。这表明,紫茎泽兰在重金属Pb、Cd胁迫下可通过大量吸收N、P等元素来有效缓解重金属的毒害作用,这可能也是紫茎泽兰能适应高Pb、Cd胁迫的一种耐性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内蒙古东部相距较近的两个有色金属集中开采区典型矿区或企业及其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中五种重金属(Pb、Hg、Cd、Cr和类金属As)的污染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显示,Cd和As为研究区主要污染元素,地区一和地区二分别以Cd污染和As污染为主,地区一综合污染水平、Pb和Cd单项污染水平均高于地区二,As单项污染水平则低于地区二;两地区总致癌风险均超出可接受水平,地区一致癌风险水平高于地区二,主要致癌风险因子均为As和Cr,致癌风险贡献顺序:As>Cr;两地区存在非致癌风险,地区一非致癌风险水平高于地区二,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均为As,其次为Cr和Pb,地区一和地区二的非致癌风险贡献顺序分别为:As>Pb>Cr和As>Cr>Pb。  相似文献   

18.
以干旱区绿洲土壤和油菜为供试对象,通过Cd-Zn和Cd-Pb-Zn胁迫下的盆栽试验研究了Cd-Zn污染绿洲土壤条件下Pb的介入对油菜生长及吸收和迁移Cd、Zn的影响。结果表明,Pb的介入促进了油菜茎叶的生长,在较低水平(Cd≤1.8mg·kg-1、Zn≤300mg·kg-1)时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而在较高水平(Cd>1.98mg·kg-1、Zn>300mg·kg-1)时则抑制了根系的生长;Pb的介入促进了油菜对Cd、Zn的吸收,但并未影响油菜对Cd、Zn吸收的变化趋势;Pb的介入促进了油菜对Cd、Zn的富集,却抑制了对Cd、Zn的迁移。  相似文献   

19.
宝鸡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宝鸡市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国家《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标准》(GB1 5 61 8- 1 995 )为标准 ,则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未超过二级标准 ,个别样点As、Cd污染较重 ,各元素污染顺序为As>Cd >Zn >Pb >Cu >Cr。以《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纲要》中土壤污染分级为标准 ,Cd的污染等级为中污染级 ;As、Zn为污染级 ;Cu为警戒级 ;Cr、Pb为安全级。各元素污染顺序为Cd >As>Zn >Cu >Cr >Pb。调查分析发现 :污水灌溉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 ,应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运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治理污染。  相似文献   

20.
小青菜酶活性与铅形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添加外源铅和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黄绵土盆栽小青菜体内铅的形态分布规律及铅形态对植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受铅污染后小青菜茎叶不同形态的铅的呈显著和极显著增加,根部各形态铅含量随土壤中外源Pb含量的增加呈极显著增加,铅污染后小青菜体内铅活性提高。在外源Pb作用下小青菜茎叶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显著提高,以保护植物免受铅的危害,同时可以指示植物体受到高浓度铅的危害,保护酶系统的变化主要受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