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稻埃蚊自1997年从赣南迁入我乡以来,在我乡大面积发生,一般二晚重于早稻,一季晚稻重于二晚,尤其一季晚稻呈零星分布的地方二晚发生严重。根据这一情况,二年来我站着重抓了各代桥梁寄生的防治,但到二晚分率盛期第四代仍然大面积危害,特别是在无一季晚稻的山区村组,在抓好早稻防治和二晚秧田防治的前提下,二晚大田仍继续大量产生危害。监此,我们从99年春开始对稻投故的寄主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稻瘦蚊不仅为害水稻,还为害与水稻同科的白茅草和…价协cfndyca(1。)foauv.var.mp人丁(NceSHubL和野古草Arson,’un:Ihtbe(Thu…  相似文献   

2.
稻瘿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瘿蚊在我省历史上属间歇性、区域性发生的害虫。我县40年代曾几度猖獗,自1975年再次暴发以来,呈间歇成灾。为控制稻瘿蚊的猖獗危害,我站参加由省植保站主持的“福建省稻瘿蚊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课题协作。现就我站参与协作的综合治理技术实施结果整理于后。1材料与方法1.1田边杂草防除适期观察根据稻梁蚊越冬寄主、越冬场所及冬后虫量调查资料,分析稻展蚊冬后成虫羽化与天敌羽化时间差的关系,选择护益挂害最适的杂草防除时间。1.2化防策略对水稻经济产量影响在稻瘦蚊主害代对双晚分别设立秧田化防、本田不实行化防;秧田…  相似文献   

3.
稻纵卷叶螟寄生性天敌的控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寄生性天敌的控制作用观察郭世平,杨再学(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564400)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发生4~5代,以第三、四代(全国划分标准)为主害代,常年第三代幼虫在6月中、下旬为害中稻分蘖盛期;第四代幼虫7月中下旬至8月初为害...  相似文献   

4.
朱耀强  万长征 《江西植保》2001,24(4):121-122
20 0 1年 ,乐安县二晚稻瘿蚊大面积发生。全县发生面积 1 948.3 hm2 ,占全县二晚种植面积的 1 3 .92 % ,占已发生乡 (镇 )二晚种植面种的 2 7.40 %。据统计 :标葱率发生在 2 %以下的有 83 4.5hm2 ,标葱率发生在 2 %~ 1 0 %的有660 .3 hm2 ,标葱率发生在 1 0 %以上的有 453 .3hm2 ,其中无收面积 1 3 3 .3 hm2。1 今年稻瘿蚊在乐安县发生特点1 .1 发生早、分布广、为害重 今年首次在早稻上发现稻瘿蚊为害 ,6月下旬早稻和一晚上即发现稻瘿蚊 ,比 1 998、1 999年早近一月 ,比2 0 0 0年早 3~ 5d;7月下旬一晚进入为害高峰 ,二晚秧田上出现稻…  相似文献   

5.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1,14(1):29-30
稻瘿蚊是邕宁县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a发生7-8个世代,以长1、2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第3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及晚稻杂优制种田,第4代小部分继续为害迟插早稻无效分蘖及制种田,主要为害晚稻秧田,第5代有部分为害晚稻秧田,主要为害早插晚稻本田,第6代为害晚稻本田,第7代(或8代)为害晚稻无效分蘖。第5、6代是晚稻本田主害代。在邕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截至1995年)是严重发生为害时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1.72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6.9%,造成粮食损失255.02万kg,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90年代后期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发生面积0.728万hm^2,其中2000年稻瘿蚊发生程度是19995年以发生最轻的一年,从早稻后期虫源来看,早稻后期无效分蘖标葱率是近10a来最高的一年,虫源面积之广,有效虫源之多也是近10a来最多的一年,而晚稻稻瘿蚊却发生轻。本文就定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眉山市彭山县地处四川省成都市西南。2002年4月3日彭山县谢家镇雷山村有农户反映,随后另外4个村也相继发现,水稻秧田有1种未见过的害虫为害十分严重,满田都是虫眼,造成严重缺苗。市、县植保站迅速派员进行调查取样,送到省植保站经有关专家鉴定,结果是双翅大蚊科的稻大蚊(TipulaainoAlexander)。该虫在四川省是首次发现在生产上造成为害。随后对全县所有水稻秧田进行普查。普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分布该镇的5个村,10个社,发生面积19.33hm2。其中造成毁苗重播的有2.37hm2;缺苗率为20%~30%的有3.3…  相似文献   

7.
稻象甲Echinocnemus sguameus Billberg,俗称钩鼻子虫,属鞘翅目耳喙象虫科。此虫,近两年来在赣南的为害急剧上升,是值得注意防治的一种水稻害虫。笔者1984—1985年在赣州市沙石乡吉埠村与蟠龙乡长塘和高楼村调查,发现早稻秧田和本田与二晚秧田和本田稻象甲为害很普  相似文献   

8.
稻瘿蚊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繁殖力强,世代重叠,危害严重时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为有效地控制稻瘦蚊的危害,笔者对稻瘿蚊在本区发生危害及影响其消长的原因作了研究。1发生情况稻瘿蚊在我区回年发生7代,第3~5代为主害代,1993年首先在中稻上发现3代稻瘿蚊危害,第3、5代扩大危害双晚稻田,当年共发生167hm2。1994年上升为大发生年,除了双早、再生稻不受危害,早中稻受害很轻外,其他稻作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共发生573hm’。1995、1996年发生有所下降,分别为273hm’和100hm’,其中1996年仅第5代虫对局部双晚稻田…  相似文献   

9.
棉铃虫在安阳市果树上属于偶发性次要害虫。然而近年来对局部苹果的为害趋于严重。 1995年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调查,幼果受害率高达 32%; 1998年在滑县四间房乡南湖村调查,幼果平均受害率为 12.7%,最高达到 35%,平均每株有虫 32头,单株最高达 127头。年均为害面积 3 500 hm2以上,占苹果种植总面积的 10%左右。1为害习性  棉铃虫在本市 1 a发生 4代,个别年份有少量的第五代发生。 5月中、下旬,第一代幼虫开始为害苹果的幼果, 6~ 8月进入为害盛期,主害代为第二代和第三代。据调查,棉铃虫在苹果树上的为害有趋幼嫩组织的习…  相似文献   

10.
台湾稻螟在汕头部分地区上升为稻螟优势种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生为害基本情况台湾稻螟是广东省的3种水稻螟虫之一,长期以来都是局部轻发生。汕头市水稻螟虫一直以三化螟为主,但是近几年来台湾稻螟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每年发生面积0.3万~0.7万hm2,大发生年份达1.3万hm2,尤以澄海市发生严重。主害代第二、四代白穗率一般为0.5%~2%,最高达10%以上。澄海市2000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调查第三代稻螟密度,平均667m2有3种稻螟1935头。其中台湾稻螟1451头,占75%,三化螟193头,占10%,大螟291头,占15%。枯心率平均1.8%,最高10…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地处太湖之滨。进入80年代后,耕作制度从原来的一年三熟(麦、稻、稻)演变成一年二熟(麦、稻)。单季稻常年5月20日前后播种,6月20日左右栽插.水稻褐飞虱主要在7月中下旬迁入我地,迁入后直接定居本田繁殖为害2~3个世代。据历史资料统计,我县70年代褐飞虱大发生年频率为30%,80年代上升到80%,为害损失已占水稻各种病虫之首.1990年太湖地区褐飞虱是一个大发生年。根据全县8块单季稻预测圃观察,本地二、三、四各代高峰期百丛虫量分别为104头、4 954头和18 592头。成熟前测查,自然“冒穿”率为  相似文献   

12.
蔡转珠 《植物保护》1987,13(4):55-55
曲江县以双季稻为主,褐稻虱1年发生6代,第三代主害早稻,最高虫量在6月25日至7月15日,第七代主害晚稻,若虫高峰期在9月29日至10月4日。白背飞虱1年发生7代,三代主害早稻,最高虫量在6月10至20日;第四代为害晚稻秧苗,六和七代为害晚稻本田,最高虫量发生在9月25至27日。 据1978年以来的灯测记录、系统调查、  相似文献   

13.
稻瘿蚊是我县水稻一种历史性害虫,据县志记载1913年和1947~1948年曾两度暴发成灾。到1991年已匿迹30多年的稻瘿坟又在新阳、板面、西城、管前等4个乡镇33个村复发,发生面积233hm’。此后发生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大发生,面积猛增至5267hm‘,已成为我县水稻主要害虫。1995年后,通过摸清此虫发生为害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其发生为害。稻安蚁为害损失率由22.98%下降到2%以下。现将多年来调查研究情况分述如下:l发生为害的调查1.1越冬场所与中间寄主1993年~1996年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  相似文献   

14.
乐安县位于抚州地区西南部,与稻瘿蚊常发区赣州地区宁都县相邻,以前从未发生过稻瘿蚊。1998年7月3O日在紧邻宁都县的坪溪乡沪元村苦竹和合溪村小组一季晚稻上首次发现稻谋蚊为害,7月31日至8月5日又在坪溪乡徐庄村及金竹乡坪车、流舍村一季晚稻上见稻瘿蚊葱管,标葱率低的O.5%~1%,一般41%~26%,高的45%。~90%。9月初、坪溪乡的引水、严坑、坪溪村和招携镇茶园村上堡村小组一季晚稻以及谷岗乡登仙桥村二季晚稻上也出现稻梁蚊为害状,使全县稻瘿蚊发生面积从8月上旬的21hm2扩大到78hm2,全县有4个乡(镇),9个村发现该虫为害。…  相似文献   

15.
稻潜叶蝇是冀东滨海盐碱地稻区的主要害虫,为控制其危害,我们进行了发生规律特性的研究,并摸索出了防治措施,现简介如下:一、发生特点1.在秧田、本田均可成害:本稻区采用常规薄膜育秧及单一的一季稻栽培体制.播种、插秧早而集中,秧田4月下旬揭膜时,正值越冬代潜叶蝇成虫活动产卵盛期,5月中旬即可使  相似文献   

16.
稻象甲为害水稻造成断叶、枯萎、死苗,据1997年调查,吉安县有5000hm’早稻不同程度地遭受稻象甲为害,其中15ohm’受害严重,丛害率为77~87%,每丛一般有成虫3~5头,最高的达10头,造成稻苗大量断叶、枯萎。近年来稻象甲在我省及我国南方稻区呈上升趋势,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稻区耕作、田间管理粗放,有些稻田早稻收割后水翻耕直接栽插二晚,春季也未进行田边除草及杀灭成虫、幼虫工作。二是此虫虽历年有所为害,但没造成毁灭性灾害,未引起植保部门及农民群众的普遍重视。为了控制稻象的为害,应当加…  相似文献   

17.
本田稗草秧田治葛学炜(浙江省绍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12000)稻田草害中以稗草最为难治。对移栽水稻来说,秧田期治稗费省效宏;反之,一旦将稗草带入本田则为害甚烈。秧田除草通常在秧苗1叶1心时进行。用50%杀虫丹乳油150~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施...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再生稻避开稻瘿蚊的为害近几年来,稻瘦蚊始终是临桂县晚稻生产的大敌。在一般年份,晚稻因稻瘿蚊为害损失稻谷200万公斤左右,严重发生年损失更高达250万公斤以上。使不少的农户谈蚊色变,造成一部分晚稻田丢荒。生产实际证明:采取调节水稻生育期以避开稻瘿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 ,由于栽培制度的变革及品种布局的调整 ,水稻稻螟蛉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为害逐年加重。为了搞好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减少为害 ,经过近几年的观测和调查 ,初步摸清了稻螟蛉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技术。1 发生概况稻螟蛉在高邮市 1a发生 4代 ,以二代为主害代。50~ 60年代本市部分地区为害较重 ,70年代以后由于化学农药大量使用 ,为害减轻 ,进入 90年代后 ,随着品种更新 ,栽培技术的改进和施肥水平的提高 ,稻螟蛉发生又有所回升。其各代成虫发生期如下 :第一代 5月下旬到 6月上旬 ,第二代 7月上旬 ,第三代 8月…  相似文献   

20.
稻水象甲种群扩散机制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株洲县双季稻区稻水象甲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和为害的观察,不同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的效果对比调查,结合灯下虫口数量的综合分析认为,稻水象甲越冬场所广,是近年湖南省稻水象甲种群扩散和为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依托农业防治,突出科学用药”的控害策略以及狠治越冬代成虫压基数,抛秧、移栽后3~5d狠治成虫,重治秧田减低转化率的全程控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