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三江源高寒草地针茅牧草黄枯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9—2010年青海省三江源兴海县牧业气象观测站西北针茅牧草(Stipa sareptana var.krylovii)观测资料及同期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资料,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兴海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西北针茅牧草黄枯期12年来表现为显著提前的趋势,平均每年提前1.4 d;牧草黄枯期与日平均气温≥0℃的终日呈显著正相关,并且随着9月中旬平均温度的显著升高牧草黄枯期提前;兴海9月上中旬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日照时数的增加使牧草提前黄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8月下旬和9月上旬的温度对西北针茅牧草黄枯影响最大,温度每上升1℃,黄枯期分别提前5.0 d和1.0 d。  相似文献   

2.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物候期、生长发育及产量都产生很大影响,研究马铃薯生长季热量资源和适播期变化特征,对调整品种布局和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1—2016年晋北地区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资料,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晋北马铃薯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基于积温稳定性原理,建立气象产量预测模型,得出最高气象产量对应的适播期,并分析适播期的年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晋北马铃薯生长季气温以0.32℃·10a-1速率呈升温趋势,≥5℃积温以47.0℃·d·10a-1速率呈增加趋势。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晋北马铃薯产量影响显著的气候因子主要是出苗~分枝期的平均气温,全生育期的积温、日照时数、需水量,出苗~分枝期、花序形成~可收期及全生育期的最高气温≥30℃的日数。气温和日照基本为负效应,降水在营养生长期为负效应,生殖生长期为正效应。晋北马铃薯适播期随着气候变暖有提前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末至5月中旬,90年代适播期在5月上旬,21世纪最初10 a适播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2010年以...  相似文献   

3.
大豆灰斑病流行因子和预测预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0—1989年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年份灰斑病流行程度与大豆生长季节的气象条件有关。6月下旬连续3天以上满足日平均气温≥18℃,日最低温度≥12℃,且相对湿度>80%或降雨量0.1mm以上(气象日)的气象条件,病菌就能侵入大豆叶片,经8—15天后叶片就会有病斑出现,温度越高,病害显症越早。大豆成熟前叶部病害发生程度与7天前气象日累加值呈显著指数相关。籽粒发病程度与大豆开花后20天至35天之间的降雨量、雨日、平均相对湿度和日平均温度≥20℃且日平均相对湿度≥85%的天数呈显著正相关,分别运用 Log-istic 函数和 Fuzzy 函数建立了较为准确的预测叶部和籽粒发病程度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4.
民勤荒漠区气候特征对瓜类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民勤县西沙窝 1 961 - 2 0 0 0年相关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显示 ,该地区终霜期在 3月上旬 - 5月中旬 ,其中 4月份频次最高。40年以来 5 - 8月总降水量、相对湿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日照时数和积温逐渐减少 ,90年代日照时数是 60年代的 78.2 % ,积温为 91 .2 % ;从 5月到 8月月平均降雨量逐步增大 ,相对湿度逐渐上升 ,日平均温度 5 - 7月上升 ,8月开始下降。 6- 8月阴雨天 ,晴天 (有露 )和晴天日气温和相对湿度变化曲线表明 ,6月份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气温和相对湿度较低 ,7月份两者均有所上升 ,2 0℃左右温度和高湿环境持续时间较长 ,8月份气温有所下降 ,而相对湿度较高。对照瓜类作物生长和病虫害发生特点认为露地瓜类作物适宜播种期为 5月初 ,7月的阴雨天和转晴后的最初晴朗夜间是多种病害发生与流行的最适宜时期 ,而日照时数的明显降低可能影响厚皮甜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2010年对沈阳地区稻曲病病菌孢子捕捉发现,稻曲病病菌分生孢子始见于7月下旬,飞散期为7~9月.其中8月为飞散盛期,9月初进入消退期.自捕捉到孢子20d后田间开始陆续发病.稻曲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与积温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2,Sig=0.007<0.01),与积累降雨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774,Sig=0.014<0.05),与田间病情扩散动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10种菊科短命植物的物候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分布于准噶尔荒漠中的10种菊科短命植物的物候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主要物候期与气温、降水量、累计日照时数等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10种植物均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5月中旬至6月中旬完成生活史,生活周期为55~80天.②气温(包括旬平均气温、旬最高气温、旬最低气温、≥5 ℃积温)对各物候期的影响最大,是制约10种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气象因子;降水量是萌发期、展叶期、开花期和枯黄期的主导因子,累计日照时数是开花期、果熟期和枯黄期主导因子.说明10种菊科植物具有萌动早、生长发育快和生活周期短等特征,属典型的避旱型早春短命植物.10种菊科短命植物的物候节律对于躲避准噶尔荒漠夏季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保证生殖成功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7.
梨大食心虫在延边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初龄幼虫在芽内作白色薄茧越冬。4月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茧而出,为害刚萌动的花芽。据1960年4月18日,1961年4月16日观察前五天日平均气温达12.2—13.5℃,越冬幼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苹果梨”花序分离、花丝伸出时,是梨大食心虫为害花芽的盛期。6月上旬,幼果直径达1.6厘米左右时,幼虫即钻入幼果为害。7月上旬开始化蛹(前五天平均气溫为21.8℃),蛹期11—20天,平均15天。7月中旬开始羽化、交尾、产卵,卵期9天。7月下旬到8月上旬,初孵幼虫开始为害梨芽,8月上、中旬为害最盛。9月  相似文献   

8.
陕西冬小麦物候期对气候特征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两个不同生态区7个站点1992-2011年气象数据和冬小麦生长发育数据分析发现,两地冬小麦返青及返青前各物候期均呈推迟趋势,返青后各物候期呈提前趋势,导致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均缩短。影响关中地区冬小麦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温度。越冬期与11月和12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返青期在关中平原与11月和12月平均温度呈正相关,1月份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在渭北旱塬仅与2月份平均温度呈负相关;两地抽穗期与3-4月各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成熟期与3-5月各月平均温度及生育期平均温度呈负相关。日照时数对冬小麦物候期变化影响较小,主要为3-5月份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与成熟期呈负相关关系,渭北旱塬生育期总日照时数与成熟期之间也达显著负相关。降水对物候期影响最小,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流行规律进行初步研究, 认为葡萄褐斑病发生和流行与生育期、温度和相对湿度有密切关系。经过对比分析, Logistic模型可较好地模拟沈阳地区‘香悦’葡萄褐斑病病情指数增长情况。经Logistic模型推导, 该病指数增长期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逻辑斯蒂期时间为7月上旬至9月中旬, 衰退期时间为9月中旬以后, 其中指数增长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 该病指数增长期积温为0~994.2 ℃; 逻辑斯蒂期积温为994.2~3 159.2 ℃; 指数增长期累积湿度为0~3 344.03%, 逻辑斯蒂期累积湿度为3 344.03%~10 439.1%。  相似文献   

10.
气象因子对焉耆盆地打瓜炭疽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新疆焉耆盆地打瓜炭疽病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焉耆县种植的新籽瓜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定点、定时系统调查的方法,对打瓜炭疽病病情指数与日平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累计降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打瓜炭疽病从6月上旬开始发生,7月上旬到7月中旬为病害快速增长期,7月下旬达到高峰;日平均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降雨量、累计降雨量等气象因素与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物候现象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基于物候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木本植物物候的影响,对于林业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开鲁农牧业气象观测站1983—2012年小叶杨和榆树物候观测资料及同期气候数据,采用线性倾向估计、Pearson相关系数等方法,分析气候变化对科尔沁沙地小叶杨和榆树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1983—2012年,研究区增温明显,气候倾向率0.501℃·(10a)-1;日照时数平均每10 a增加109.65 d。(2)近30多年来,科尔沁沙地小叶杨和榆树花芽开放期"先提前后推迟"特点明显,落叶末期相对稳定。生长季呈相对缩短趋势,平均生长季长度分别为198 d和209 d。(3)气温是影响小叶杨和榆树花芽开放期的关键气象因子;落叶末期对日照时数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2.
石河子地区近46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石河子地区3个气象台站的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经过处理分析了石河子地区积温的变化趋势。选取了≥10℃活动积温∑T10及≥10℃持续日数D10来表示石河子地区积温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6年来石河子地区的积温变化是明显的,日平均气温≥10℃界限温度初日普遍提前,积温显著增多,生长季明显延长。通过灰色预测,预测结果显示今后10年石河子地区≥10℃积温逐渐升高,到2015年可能达到3994.6℃。还得出了积温与持续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得出积温变化对石河子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北疆地区近41年来积温变化趋势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选取新疆北疆地区19个气象站台的1961-2001年的气象资料,经过处理分析了北疆地区积温的变化趋势。本文选取了≥10oC活动积温∑T10及≥10oC持续日数D10来表示新疆北疆地区积温变化,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41年北疆的积温变化是明显的,日平均气温≥10℃界限温度初日普遍提前,积温显著增多,生长季明显延长。通过小波分析得出积温的变化周期为8年。还得出了积温与持续期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研究,分析出积温变化对北疆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的利弊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始叶螨以受精雌成螨在柳树的树干裂缝内、翘皮下、虫孔内越冬。翌年3月底日均温达7℃以上,柳树展叶盛期开始出蜇,4月上旬为出蜇盛期(占出蜇总量的86.9%)。全年发生盛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该螨成螨喜在卷叶、叠叶、瘤瘿叶内群集、吐丝拉网。根据该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利用泰安市气象局温度资料,计算出该螨在泰安地区1a可发生11代,最少10代,最多12代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乌鲁木齐1962-2011年的月气温、降水、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等影响旅游气候舒适度资料,对其进行年际、年内变化规律分析。在计算温湿指数(THI)、风寒指数(WCI)和着衣指数(ICL)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分析乌鲁木齐市综合旅游气候舒适度,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季节。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5-9月为适宜旅游期,4月为年内旅游从不适宜到适宜的过渡期,10月为年内旅游从适宜到不适宜的转变期,11月至翌年3月为不适宜旅游期。近50 a以来,乌鲁木齐市气温升高、风速降低、降水量增加、相对湿度基本保持稳定,气候特征呈暖湿化趋势,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增加了游客出游期间的舒适度;冬春季气温的升高,使全年中适宜旅游的时间增加,对旅游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High temperature together with high rainfall favour inf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rwinia stalk rot of maize (Erwinia chrysanthemi pv. zeae Victoria, Arboleda and Munoz). An attempt was made to correlate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total rainfall and duration of bright sunshine with disease incidence in six maize cultivars during six crop seasons.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did not fluctuate much during the flowering period at the time of disease appearanc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tal rainfall and duration of bright sunshine were observed. Longer duration of bright sunshine (8.2 h/day) along with moderate rainfall (81.7 mm) were recorded in high disease incidence years. Using these weather conditions a linear equation was derived to predict disease incidence.  相似文献   

17.
运城市主要果树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花期冻害发生,为减少冻害损失,制定更具生产指导意义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以及农业气象灾害标准,文中以运城市主要种植果树苹果、梨、桃、杏花器官为研究对象,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模拟自然降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城市苹果花期、梨花期、杏花期遭受冻害临界温度均为-2℃,桃花期遭受冻害临界温度为-3℃;苹果花期、杏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均为-4℃,梨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为-3℃时,桃花期遭受重度冻害临界温度为-6℃;其冻害程度均随温度的降低和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加重,其中最低温度与低温持续时间是苹果、梨、杏的花期冻害主导指标,最低温度是桃花期主导指标,低温持续时间是桃花期辅助指标。以此建立包含果树花期冻害等级、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时间、受冻表现共4要素在内的运城市苹果、梨、桃、杏花期冻害指标,并通过实际灾情验证。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区马铃薯甲虫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在15、20、25、30 ℃和32 ℃及相对湿度75%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在20 ℃下完成整个世代需要59.2 d,而在32 ℃下完成1代则减少到32.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11.9 ℃和32.26日•度,幼虫期4.6 ℃和526.32日•度,蛹期5.1 ℃和270.27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4.4 ℃和117.65日•度,整个未成熟期7.9 ℃和675.68日•度,整个世代8.1 ℃和832.35日•度。结合乌鲁木齐市各月平均气温和累积有效积温,推测出马铃薯甲虫在乌鲁木齐地区一年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1.89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15、20、25℃和30℃的恒温条件下,对南昌二化螟田间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在上述各温度条件下,50%个体化蛹时间分别为66.3、41.8、26.0 d和19.9 d。由回归方程估算出二化螟越冬幼虫滞育后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9.3±1.1)℃和(411.0±14.2)日.度。田间自然条件下,越冬幼虫在4月初始蛹,5月下旬终蛹,1998、2004年和2005年田间累积50%越冬幼虫化蛹时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77.8、417.5日.度和375.4日.度,3年平均为390.2日.度。利用该理论有效积温,参照当年2~4月的气温,可预测田间越冬幼虫50%个体化蛹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