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及危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田间用涕灭威作播前土壤处理抑制土壤中线虫虫口,测定分析田间小麦孢囊线虫对3个小麦品种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孢囊线虫田间分布模型为聚集分布,土壤中其卵密度范围为0~42.8粒/g土,平均密度为6.5粒/g土,已达到危害水平以上。小麦中前期生长调查表明,小麦孢囊线虫没有对分蘖期小麦生长造成显著影响;孕穗期小麦孢囊线虫的危害能造成小麦每株穗数减少13.8%、鲜重降低14.5%,但对株高没有影响;孕穗期小麦品种对孢囊线虫的反应差异显著,受小麦孢囊线虫危害后,新麦12和皖麦50的单株鲜重量分别降低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了25.9%和11.1%,但徐州8562孕穗数减少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枯草芽孢杆菌NJ-18和氟酰胺联合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NJ-18菌株的芽孢制剂(109 cfu/g)与20%氟酰胺可湿性粉剂(WP)联合拌种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氟酰胺抑制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菌丝生长的平均EC50值为(0.34±0.06) μg/mL;NJ-18发酵液(108 cfu/mL)及其滤液稀释1 000倍时对小麦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96.38%和93.97%;氟酰胺对NJ-18的菌体生长和芽孢存活无抑制作用,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在温室条件下,NJ-18芽孢制剂(109 cfu/g)300 g分别与20%氟酰胺WP 50 g和100 g混合拌种处理100 kg小麦种子,在小麦拔节期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47.96%和64.58%,显著高于二者同剂量单用处理的防效;在大田条件下,二者混合拌种处理也能显著提高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效,NJ-18芽孢制剂(109 cfu/g) 300 g与20%氟酰胺WP 200 g混合拌种处理100 kg小麦种子,对拔节期小麦纹枯病的防效高达74.83%,且能显著提高小麦千粒重,同时对小麦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
吴卓晶  周天雄 《杂草科学》2003,(2):18-19,20
研究了0.1%升汞溶液、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浓度乙烯利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的培养基质中对异型莎草和鸭舌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异型莎草以1/2MS 10mg/kg GA3的固体培养基,50mg/kg乙烯利浸种12h发芽率最高,达96.38%;鸭舌草以Harvais 0.1mg/kg乙烯利的固体培养基,50mg/kgGA3浸种12h发芽率最高,达89.6%。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培养皿法测试了狗尾草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小麦、高梁、绿豆、黄瓜、萝卜等农作物和牛筋草(杂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狗尾草水浸提液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较高的化感抑制作用;当水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0250g/mL时,除绿豆外,小麦、黄瓜、萝卜和高粱等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均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发芽率的彤值分别为-0.56、-0.17、-0.28、-0.27;在0.0500g/mL浸提液处理下,除黄瓜苗高、苗鲜重、根鲜重、绿豆根鲜重外,5种农作物根和苗的生长受到极显著的抑制,小麦、绿豆、黄瓜、萝卜、高粱根长的脚值分别为-0.75、-0.60、-0.61、~1.00、-0.61;当浸提液浓度为0.030g/mL时,牛筋草种子不能萌发,而小麦、绿豆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则从生理生化水平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化感效应。综合研究结果可知,狗尾草显示出极强的化感作用,为进一步分离、鉴定和开发环境友好型除草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试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评价其对小麦的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2010年~2013年连续开展了小麦药剂拌种试验.试验表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种有利提高小麦出苗率,有效预防小麦病虫为害,促进麦苗生长和分蘖,提高麦苗植株素质,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室内采用盆栽法研究烯啶·吡蚜酮80%水分散粒剂加水拌种之后对小麦种子的安全性及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药量的增加,小麦的出苗率、侧根数和株高降低,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随药量的增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提高,播后45d内,用量ω=5%~6%范围内蚜虫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烯啶·吡蚜酮80%加水拌种对小麦种子安全,可延长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玫瑰”萱草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成功建立了“双玫瑰”萱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激素对其诱导、增殖及根的形成有不同影响。各个阶段最适培养基:(1)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1mg,/L,培养25d左右,可诱导出不定芽,平均每株产芽6个,分化频率为100%;(2)壮苗培养基为MS+6-BA0.2mg/L+IBA0.02;(3)生根培养基为I/2MS+NAA0.4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对不同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室内培养试验表明,低浓度矮壮素(≤10.0g/kg)处理提高了小偃22和陕229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及根的干重,高浓度(>50.0g/kg)处理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与陕229相比,小偃22对矮壮素较敏感,更容易受高浓度矮壮素的危害。土培试验表明,不同浓度矮壮素浸种提高了小偃22和小偃6号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促进了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的累积。用矮壮素浸种对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与小麦品种及水分供应水平有关。正常水分下,小偃2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小偃6号,水分胁迫时则反之,且水分胁迫下,矮壮素2.0g/kg浸种小偃6号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幅度最明显。两试验均以矮壮素浓度2.0g/kg浸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有效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用吡虫啉拌种就可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将小麦蚜虫控制在防治指标之下,表现出超高效、持效的控制效果。1 kg种子用1.0~4.8 g吡虫啉(有效成分)拌种,从播种至灌浆末期,防治效果在95%以上,至乳熟期(收获期)防治效果仍高达74.49%~96.61%;千粒重比未拌种区增加了26.51%~36.5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吡虫啉拌种控制全生育期小麦蚜虫的经济、有效剂量为有效成分1.0~2.0 g/kg种子,最佳剂量为1.5 g/kg种子。  相似文献   

10.
渗透胁迫下氯化胆碱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5%PEG6000胁迫条件下,研究了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CC)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C对受15%PEG6000胁迫的小麦种子的萌发及根、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以60mg/L CC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该浓度下,平均根长及平均芽长分别可提高14.6%和12.9%,总鲜重可提高17.7%,根/芽比值及萌发率也有所提高,但对生根数无多大影响。同时,CC可使小麦种子α-淀粉酶的活力提高28.0%,使培养介质电导率增长率显著降低,还可使POD活性上升幅度低30.6%。表明,CC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根、芽生长与提高α-淀粉酶酶活力、降低萌发种子中电解质外渗量及降低POD活性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戊唑醇种子处理防治小麦纹枯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种子处理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有效措施,在小麦纹枯病的综合治理技术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苏南宜兴和淮北徐州,2%戊唑醇湿拌剂和6%戊唑醇悬剂胺10kg麦种拌药0.3-0.4g有效成分,对小麦的出苗没有显著影响,对根系和冬前分蘖具有促进作用。对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表现为冬前效果显著,病析率防效60%-100%,从而有效地抑制了冬前发病高峰。戊唑醇处理区拔节期的病情指仍然极显著地低于对照区,亦显著低于对照药剂纹霉净,侵茎高峰明显推迟,最终的枯白穗防效突出,0.3-0.4g ai/10kg种子拌种的枯白穗防效达到85%以上。由于控病和对小麦生长调控的双重作用,保穗、保产效果明显,最终产量较对照增加10%-15%。  相似文献   

12.
小麦纹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及小区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麦根系获得1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和另外6种病原真菌和3种病原细菌有显著抑制活性的菌株B_3(Bacillus sp.)。在NA平板上,不同方法测得B_3对小麦纹枯病菌的生长抑制率为73.3~99.5%。PDA培养基中加入12.5%B_3无细胞培养滤液时,纹枯病菌的菌丝生长减少80%以上。种子处理后B_3能在小麦根系及地面以下茎杆和叶鞘组织中定殖。B_3培养液在1:10~1:10000浓度下可提高小麦发芽率5.7~21.7%,并增加根和芽的生长,提高根/芽比。在盆钵及小区试验中,B_3粉剂种子处理后小麦出苗快而齐,幼苗生长茁壮。在人工接种病菌的灭菌土和自然土盆钵中,防病效果分别为30.1%和49.4%。小区试验以B_3粉剂拌种拔节期平均防效62%。处理比对照增加有效穗6.6%,千粒重增加0.92克,增加小麦产量13.7%。  相似文献   

13.
茚虫威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2002-2003年在广东省广州市郊进行了15%茚虫威悬浮剂(安打)在甘蓝和土壤中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处理剂量为40.5ga.i./hm^2、施药3次的情况下,药后7d茚虫威在甘蓝中的最终残留量为0.09~0.18mg/kg,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5-0.06mg/kg。研究表明.茚虫威在甘蓝和土壤中消解较快.其残留消解动态曲线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方程。在甘蓝上的半衰期分别为3.8d(2002年)和5.7d(2003年),在土壤中的半袁期为7.5d(2002年)。  相似文献   

14.
1997-2000年分别进行的优质谷子陇谷6号旱地密度、播期、地膜覆盖及谷粒黑粉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陇谷6号旱地春播的适宜密度是37.5万株/hm^2,适宜播期是4月20日,覆膜栽培能显著提高陇谷6号产量,增产率达50%以上,用种子量0.3%的速保利和0.15%的拌种双拌种能有效防治陇谷6号粒黑粉病。  相似文献   

15.
黑森瘿蚊(Mayetiola destructor(Sa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近年在新疆博尔塔拉州局部暴发。田间试验了30%噻虫嗪WS拌种处理新冬18号小麦种子对黑森瘿蚊的防效及其对出苗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 kg种子分别用30%噻虫嗪WS 100 m L、200 m L、300 m L 3种剂量拌种处理后对黑森瘿蚊的防效分别为77.99%~78.35%、81.79%~100%、92.23%~100%;拌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且不会降低田间出苗率,300 m L/100 kg种子处理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建议生产中采用30%噻虫嗪WS 300 m L/100 kg种子进行处理防治黑森瘿蚊。  相似文献   

16.
罗兰 《杂草科学》2009,(4):38-40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以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er.)、生菜(Lactuca sativa L.var.ramosa Hort)、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5种植物为受试植物,对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水提液的化感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液对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1g/ml时,对5种植物种子萌发的抑制率均为100%,随着浓度降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率减小。当浓度为0.1、0.05、0.025g/ml时,对5种植物根的生长、茎的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当浓度为0.0125g/ml时,对反枝苋、番茄和生菜的幼苗茎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小白菜和小麦幼苗茎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剂量骠马对麦田大叶龄杂草的药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剂量骠马浓乳剂对大龄禾本科杂草硬草和日本看麦娘用量为90ml/667m^2时.总防效达97、2%。用药量≥100ml/667m^2时,防效达100%。对小麦的药害试验表明.骠马用量在100m1/667m^2以下.药后15d及30d,对小麦生长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用快速溶剂萃取技术(AS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建立3种水果和3种果汁中多菌灵的新分析方法。以甲醇和氢氧化钠溶液提取,固相萃取MCx柱净化,质谱检测器检测。实验证明,多菌灵回收在92.0~96.0%,相对标准偏差在3.2~7.6%。多菌灵在样品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0μg/kg。  相似文献   

19.
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并评价该复配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申嗪霉素浓度低于500 μg/mL时,对YB-05的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菌液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照19:1(vt/vt)复配生物制剂20 mL/kg拌种处理发病最轻,均超过了高剂量的单剂处理(枯草芽胞杆菌YB-05 30 mL/kg拌种处理和1%申嗪霉素2 mL/kg拌种处理)和4.8%适麦丹水悬浮剂2 mL/kg拌种处理,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其中,复配制剂室内防治效果为69.8%,在两次的田间调查中防治效果分别为57.8%和45.7%。由此可见,枯草芽胞杆菌与申嗪霉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20.
杀虫剂拌种防治花生田蛴螬等害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福蝶)40g/亩进行拌种,防治效果十分明显,虫果率1.3%,护果率为89.2%,同时,拌种处理还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幅1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