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态旅游基本理论与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本文在提出生态旅游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生态旅游系统,划分生态旅游类型和层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规范要求及西部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和发展趋势,为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与生态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旅游系统内涵、指导思想和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将生态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阐述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风险分析的含义、内容、程序以及生态风险分析的方法,分析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风险管理与生态风险分析的关系,探讨生态风险分析在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与定量化的研究,综合自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经济资源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社会文化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心理承载力4个因素,对生态脆弱区阿斯哈图景区的承载力进行了动态测评。结果表明: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为1806~2113人·d-1。文中将生态脆弱区旅游开发中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结合起来,对于指导生态脆弱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旅游环境系统供给与需求的综合平衡具有较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指出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意义。系统介绍了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包括黄土地貌景观、山林景观、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草原大漠风光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及文物古迹、革命文物、高原民俗和感情型为主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论文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七大分区策略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西部省市区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有助于西部和中国生态旅游战略规划决策.从资源、市场、支撑三个方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权重建立了省域生态旅游发展潜力评价模型.以西部十二省市区为例,测算出各省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并进行功能分区.结果表明,四川为极高潜力区,云南、内蒙古和广西为高潜力区,陕西、贵州、西藏、新疆、甘肃、重庆、青海为中潜力区,宁夏为低潜力区.西部各省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总体良好.极高潜力区与高潜力区多分布于经济相对发达、区位条件较好且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省份.从驱动模式、生态旅游形态与区域定位分析了各功能区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喀纳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介绍了喀纳斯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对其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景区进行了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设计了喀纳斯生态旅游的开发项目及旅游形象,并对如何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热点。本文在分析生态旅游的产因及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敦煌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应注重发展生态旅游的观点,生态旅游是敦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但考虑到敦煌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发展生态旅游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文章最后详细探讨了其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策略,为今后敦煌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西藏阿里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促进阿里生态旅游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对策。同时希望对于西部贫困地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自然保护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引入了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这一新发展理念。然后分析了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发展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本文认为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新范式,社区参与是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社区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强保护区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高级阶段。在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利益主体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基于社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社区参与能力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社区参与能力,促进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出发,分析了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定量方法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对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探讨了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玛纳斯河流域水文循环二元分化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使绿洲水文循环产生了二元分化,天然、人工水循环的彼此消长,改变了水资源在人工绿洲、天然绿洲及过渡带之间的时空分布和转化条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靶区,根据已有的分布式水文循环模型及水文监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绿洲引用水对2000m以上的山地暂无影响,但平原区水循环发生了了以人工水循环为主导的二元分化。人工绿洲、天然绿洲、过渡带和荒漠间生态统一性出现无序化趋势,造成绿洲-荒漠生态呈现出对抗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新疆塔里木河变迁与水资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自然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塔里木河干流水资源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针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乌兰布和农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东、南与磴口县农区相毗连,面积200km~2。其区位特点是处在沙漠与河套灌区之结合部,实属防沙前沿。这里下伏地形为古黄河冲积平原。据考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曾为汉代垦区,后因战乱而放弃。弃耕后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在近一千多年来,逐渐演变成沙丘起伏的沙漠化土地。现今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14.
论民勤绿洲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笔者认为把民勤作为“商品粮基地”的指导方针是导致民勤绿洲沙化的主要原因。调整种植结构是逆转民勤绿洲生态恶化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5.
该文首先论述了大柳树灌区土地开发利用现状特征,以及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土地经济性学原理,提出加强灌区未来土地利用方式转化的必要性、必要条件和可能的转化方式等项研究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庆沙化土地为对象,应用景观生态学的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生物控制共生、生物圈等级组织、异质多样性理论,探讨景观生态建设理论在沙地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大庆7种沙地景观生态建设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土地沙漠化影响因子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对影响土地沙漠化因子主成分分析,本文定量阐述了土地沙漠化是众多因子作用下生态与经济不相协调的产物,其中人口压力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其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18.
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田防护林是生态和生物群落转化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提高农业环境的土壤肥力,补充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丰富生物圈的内容,还有利于恢复被扰乱破坏的生物动态平衡,促进环境中各组分的生物生态结合。因此,营造农田防护林对创造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作物高产,稳产,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呼图壁县进行了大量调查,选择了一块300米×500米,主林宽8米,副林宽5米的样地,进行了针对性的初步探讨,主要讨论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陕北旅游资源的整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陕西省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正在逐步下降,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对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缺乏新的旅游增长极。陕北近几年已显示出极大的发展潜力,理应开辟为陕西省新的旅游增长极,但其旅游业发展过分依赖于红色旅游,使得本区旅游业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立足于市场分析和资源特色,陕北需要进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为此,本文在分析了陕北旅游资源整合属性的基础上,论述了陕北旅游资源整合问题并进行了旅游功能分区,提出了陕北旅游资源的整合策略,以期为陕北乃至全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支持。  相似文献   

20.
旅游空间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旅游空间结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充分利用陕西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好地实现区域旅游合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中在分析了陕西旅游空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区域开发中的"点-轴"系统理论,通过测算和分析确定了重要旅游节点等级和发展轴线以及旅游区,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发展主轴、三大旅游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