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豆荚螟又称豆蛀虫、豆荚斑螟,是近几年豆类生产中最难防治的害虫之一。豆荚螟以幼虫蛀食豆荚、花蕾和种子,造成瘪荚、空荚,并由于粪便堆积,引起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笔者根据多年田间经验,就豆荚螟的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1生活习性豆荚螟在华南地区1a发生6~9代,从第二代就开始世代重叠。幼虫共5龄,三龄前蛀入嫩荚或花蕾取食,三龄后蛀入荚内取食豆粒。幼虫有转株为害的习性,一般先在上部豆荚为害,渐至中、下部,上部豆荚受害较重。幼虫老熟后离荚入土结茧化蛹,部分老熟幼虫还可随豆株运至场院,离荚在场…  相似文献   

2.
枣叶瘿蚊Dasineura jujubifolia是新疆枣树上一种重要害虫。明确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的发生动态与空间分布,将为科学防控枣园枣叶瘿蚊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于2021—2022年在新疆南部阿克苏地区采用水盘诱捕法和目测法分别调查了枣园枣叶瘿蚊成虫、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情况。同时,比较了枣叶瘿蚊幼虫和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不同方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枣叶瘿蚊主要发生在5、6月,种群发生存在2个明显高峰期;成虫发生1周后幼虫开始为害,2~3周后下一代成虫羽化。枣园捕食性天敌主要是瓢虫和草蛉,种群数量较低。每年5、6月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为害严重,嫩叶受害率为6.2%~17.8%,枣吊受害率为11.0%~33.8%。枣叶瘿蚊幼虫的种群密度、捕食性天敌数量、枣树叶片受害程度在枣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之间无明显差异;枣树叶片受害程度与枣叶瘿蚊幼虫的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本研究明确了南疆阿克苏地区枣园枣叶瘿蚊及捕食性天敌昆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枣叶瘿蚊幼虫对枣树叶片的为害规律,为枣叶瘿蚊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豆野螟又名豇豆荚螟、豆荚野螟、豇豆螟等,是湖北省豇豆夏秋季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豇豆花与果荚,造成落花与烂荚,还能吐丝卷叶在内蚕食叶片,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豇豆豆荚受害率达30%,严重时达50%以上,连作豇豆田生长后期豆荚受害率可达70%以上。目前豇豆豆野螟的防治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为有效地控制豆野螟为害,同时降低豇豆农药残毒,选择7种低毒化学农药和3种生物农药对豆野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4.
昆虫的空间分布是昆虫种群属性之一,研究其分布型,不但为试验设计、调查取样、资料统计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是昆虫种群生态和害虫测报、防治的重要基础理论。稻螟的空间分布型,二化螟国内尚无报导;三化螟据尹汝湛、赵善欢等(昆虫学报,1954)研究结果,幼虫属核心分布型但稻螟发育进  相似文献   

5.
两种松梢斑螟的重要天敌—长距茧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锦年  陈胜 《昆虫天敌》1990,12(4):164-166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和果梢斑螟D. pryeri是我国马尾松、油松、黄山松和华山松等松树的重要钻梢蛀果害虫,引起梢枯干折,树冠畸形,果空籽瘪,严重影响松树的生长和成材,并造成种子园种子产量歉收。林间害虫种群观测和室内害虫饲育发现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sp.(膜翅目、茧蜂科Bracodidae)是这两种松梢斑螟的重要寄生昆虫,种群数量较多,繁殖较强。该蜂幼虫寄生两种松梢斑螟幼虫体内。林间,微红梢斑螟越冬代幼虫寄生率为9.2%;果梢斑螟第一代幼虫寄生率为7.8%。在两种松梢斑螟幼虫种群数量增长中,该蜂起重要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稻螟虫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本文应用聚集强度指数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广州地区水稻螟虫幼虫种的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目前,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是广州地区水稻螟虫的优势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分蘖期和抽穗期稻螟幼虫在稻田中均呈聚集分布,且它们的半变异曲线均为高斯模型。分蘖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0.608)较低,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空间的自相关性引起,而抽穗期稻螟幼虫块金值与基台值比值(1.792)较高,表明其空间异质性是由随机因素引起。利用Kriging插值法,由地统计学软件Sufer 8.0绘制的密度等值线图可直观地反映稻螟幼虫在分蘖期和抽穗期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
科报 《湖北植保》2003,(1):32-32
豇豆螟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豇豆花蕾和豆荚。成虫多将卵粒产于花蕾、嫩荚或叶柄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花蕾或幼嫩豆荚中取食,造成落蕾脱荚或雨后花蕾腐烂。危害严重时虫蛀荚率达70%。  相似文献   

8.
茄黄斑螟蛾发生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全孝 《植物保护》1983,9(4):22-22
豇豆荚螟也叫豆角螟,是为害豆科蔬菜较为严重的一种害虫,主要为害豇豆、四季豆、大豆、饭豆、绿豆、花生等。成虫产卵于花蕾、花瓣或嫩叶上,每朵花产1—2粒,卵期2—3天,初孵化幼虫先钻进花果内取食花药和子房,花朵受害后枯黄腐烂,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长大后,蛀入荚内,蛀食子实使豆荚品质下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在田间的分布特点及其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于山东省商河县玉米田采用网格式取样法调查了其发生为害情况,运用地统计学分析法拟合了其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变异曲线模型,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其空间分布进行插值和模拟,分析了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田间呈聚集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空间相关范围(即变程)为4.00 m;在商河田间发生量较大,为48.67头/m2,其田间虫口密度与玉米受害率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二点委夜蛾对玉米的为害具有随机性。表明田间二点委夜蛾幼虫的调查应采取棋盘式(网格式)多样点取样,样点间距大于4.00 m;且田间虫口密度的大小并不能准确预测玉米苗受害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阐明动物(昆虫)空间分布型,有助于我们对其种群数量消长的分析,也是确定资料代换、抽样技术和估计种群密度的理论依据。在天敌与害虫作用系统中,空间分布也是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参数之一。为此,近年来我们结合稻虫综合防治的研究,对稻叶蝉、稻飞虱重要天敌——稻田微蛛的空间分布型及其在实践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业害虫的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具有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等优点。本文基于我国近年在天敌资源挖掘、天敌控害机制、天敌产业化应用和新方法探索等方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2.
茶园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的跟随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对安徽茶园主要害虫与天敌进行系统调查,进行了天敌对花蓟马和茶短须螨跟随效应的研究。运用地学统计学方法求得天敌与害虫半变异函数的变程,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变程之间的关联度,与害虫关联度值越大的天敌对害虫的跟随关系越密切。本文分析了花蓟马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4月13日—7月8日)、茶短须螨种群数量在全年最多时段(5月13日—8月5日)内,茶园中5种主要天敌对两种害虫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花蓟马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658 3、0.614 6、0.607 1、0.753 8和0.647 1,茶短须螨与斜纹猫蛛、八点球腹蛛、粽管巢蛛、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半变异函数变程的关联度分别为0.718 9、0.615 6、0.701 0、0.676 5和0.697 6。表明与花蓟马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龟纹瓢虫、斜纹猫蛛和异色瓢虫,与茶短须螨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依次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选用生育期相近的4个水稻品种(津原45、津原11、津原17和花育409),通过等比例混播,研究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对主要病虫害和天敌的发生以及产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混播显著降低了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种群密度,提高了捕食性蜘蛛的种群密度。混播比单播均值增产2.5%,比津原45单播增产17.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产量因子与害虫及天敌的发生量之间相关性不同,津原45和津原11单播处理中各参数间相关性显著,而在混播处理中不显著。本试验支持了农业生物多样性对病虫害调控作用的理论,为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黄秋葵田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及种群动态变化情况,分析主要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调控机制,为黄秋葵田害虫的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目测法和5点取样法调查记录黄秋葵田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并对害虫和天敌间的生态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田内共发现6目13科21种昆虫,害虫优势种分别为棉蚜和棉大卷叶螟,两者在田间均呈聚集分布。天敌优势种分别为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三突花蛛、草间小黑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其中蚜虫生态位宽度值最小,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集中,主要在6月。棉大卷叶螟生态位宽度值最大,田间发生时间比较长,主要在7—9月。蚜虫与瓢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为0.8593,瓢虫对蚜虫有明显的跟随效应,是蚜虫的优势性天敌。棉大卷叶螟与蜘蛛、卷叶螟绒茧蜂、卷叶螟姬小蜂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分别为0.7220、0.7175、0.6797,这三类天敌对棉大卷叶螟有明显的跟随效应,对其种群具有协同控制效果,是控制棉大卷叶螟的三种优势天敌。以上结果表明,天敌对害虫在时间生态位上有一定的同步性,在田间管理时应加强对这些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增强天敌的自然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青海高原干旱地区最近几年引种的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上的害虫种类、发生规律、为害程度以及天敌资源种类,2014年—2017年我们对本地区藜麦田内的害虫及其天敌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统计,分别将它们整理成害虫、天敌名录。截至目前,发现为害藜麦的昆虫36种,分属于5目15科,并未发现检疫性害虫,在藜麦田调查到天敌21种,分属于2纲7目12科,其中昆虫纲18种,蛛形纲3种。本文弄清了藜麦上的主要及次要害虫种类,研究了它们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明确了萹蓄齿胫叶甲Gastrophysa polygoni Linnaeus、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vittuta Fabricius、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菠菜潜叶蝇Pegomya exilis Meigen及宽胫夜蛾Melicleptria scutosa Schiffermüller等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与为害规律,分析了它们的可能重要来源途径。鉴于本地区高寒、高海拔、盐碱、干旱的特殊生境,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针对藜麦害虫的绿色安全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群落问题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作者在群落水平上,从5个方面探讨了保护利用农田天敌的理论基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以增加天敌群落种库的多样性,进而加速天敌群落的迅速重建和发展,这对控制早期迁入害虫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多样性高的天敌群落能减轻害虫发生程度,推迟害虫发生高峰的出现。群落内各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天敌群落的稳定,增强了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群落多样性是影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Major insect pest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were sampled on cowpea in monocrop and cereal intercrop plots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Nigeria. Populations of flower thrips, Megalurothrips sjostedti (Trybom), were reduced by 42% and predators, mostly Orius spp. (Anthocoridae), by 23% on cowpea in maize intercrop plots at Ofiki in the south. Infestation by pyralid pod borer, Maruca testulalis Geyer, was unaffected by cropping syste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asselling maize attracts flower‐eating beetles (Meloidae) to intercrop plots, and that pod‐sucking Hemiptera were increased by cereal intercrops at Yankara in the north. Three u.l.v. applications of permethrin at 150 g a.i./ha to monocrop cowpea reduced pest populations by 50 to 85% in the south and increased yield sevenfold. However, the sprayed crop in the north was lost due to a heavy infestation of pod‐sucking bug, Clavigralla tomentosicollis Stål, and outbreaks of Aphis craccivora Koch on sprayed plots in both localities suggested damage to natural enem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est management potential of intercropping is variable and dependent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bu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tercropping be used in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systems with the progressive decrease in insecticide use.  相似文献   

18.
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浙江省不同种植模式茶园节肢动物的群落组成,于2013—2014年对松阳县4种茶园的节肢动物群落数量、时空格局和茶丛上层益害生物比及其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林间茶园害虫、天敌物种数和总物种数显著大于其它3种茶园;林间茶园天敌个体数最多,丰产茶园害虫个体数和总个体数最多。在垂直分布上,天敌个体数在母穗园、林间茶园中以上层最多,在丰产茶园和两行密植茶园中以中层最多;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母穗园和林间茶园以中层最多,在两行密植茶园以下层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60%、56%、42%和51%;4种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皆以上层最多。在水平分布上,害虫个体数在丰产茶园、两行密植茶园、林间茶园皆以朝北方向最多,分别占其全株的35.0%、26.0%和26.3%;害虫个体数以茶丛内层较多,天敌个体数以外层较多;地上部分林间茶园益害个体数比约是丰产茶园的2倍。表明种植模式可改变群落空间格局和益害比。  相似文献   

19.
以大量化肥和农药投入为特征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方式导致我国稻田(尤其是单季晚稻)生态系统失衡、害虫猖獗、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问题。自2009年起,本课题组在浙江省宁波市单季晚稻区开展应用生态工程技术修复稻田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害虫种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的研究与实践。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土著天敌数量;二是种植蜜源植物增强天敌控害功能;三是生物诱集减少害虫虫源基数;四是调整农药使用策略减少天敌杀伤;五是控肥降低害虫自然增长速率;六是集成简便、高效、省本生态控害技术。2013—2014年连续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应用生态工程丰富了单季晚稻稻田生态系统中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增加了天敌种群数量,稻田生态功能得到良好修复,害虫被持续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杀虫剂的使用减少93.75%,比农民自防区平均减少12.42%氮肥量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增产9.99%,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该技术体系对环境友好、简单易行,已成为国家主推技术,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迁飞性重大农业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于2019年入侵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深入研究害虫的天敌发生情况有利于发掘和利用天敌资源开展生物防治工作。本文将贵州省黔东南地区采集的被寄生卵块和幼虫置于实验室条件下饲育,利用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羽化出的天敌昆虫。共鉴定出5种寄生性天敌昆虫,其中卵寄生蜂为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幼虫寄生蜂为菜粉蝶盘绒茧蜂Cotesia glomerata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幼虫寄生蝇为厉寄蝇属寄生蝇Lydella sp.和日本追寄蝇Exorista japonica。另外,还发现了两种寄生于菜粉蝶盘绒茧蜂的重寄生蜂,分别为弯沟啮小蜂属寄生蜂Baryscapus sp.和吉氏金小蜂Nasonia giraulti。本文的发现为筛选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优势天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