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2004年吉安市晚稻后期稻飞虱大暴发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早稻获得了大丰收。晚稻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势头,种植面积25.7万公顷,比2003年增长55.9%。但是晚稻遭受到严重的病虫灾害,8月下旬末至9月上旬稻纵卷叶螟重发生,卷叶率40%~80%;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二化螟、三化螟为害重,白穗率2%~10%。尤其是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稻飞虱大暴发,来势凶猛,基数异常高,农民措手不及,给晚稻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由于政府、农业部门组织防治及时有力,植保部门推广的防治技术安全有效,挽回了很大损失。1发生为害实况从8月中旬开始,田间稻飞虱虫量不断增加,短翅型成虫数量逐渐升高,以褐飞虱为主(占60%左右)。8月2…  相似文献   

2.
褐稻虱为害损失率与防治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十年代以来,褐稻虱已成为我县晚稻上常发性主要害虫,严重威胁晚稻高产稳产。对于褐稻虱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指标近几年来各地都相继开展了研究,随着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水平的提高,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防治指标,以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植保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981—1983年,我们就晚稻褐稻虱不同生育期,不同虫量为害损失率及防治指标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相似文献   

3.
桂东北稻区褐稻虱、白背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东北稻区包括桂林地区、桂林市及柳州和梧州两地北部稻区,稻田面积四百多万亩,南部为双季稻区,北部以双季稻为主并有一定面积的中稻,属单双混栽区,由于本稻区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特殊,褐稻虱、白背飞虱大发生频率高,已成为主要为害区.是水稻上急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全国科研协作,探明了褐稻虱、白背飞虱均属迁飞性害虫,本稻区既承受外地褐稻飞、白背飞虱迁入为害,又是继续迁往长江流域广大稻区的虫源基地,为此,从1983年起,笔者在主持南岭稻区迁飞性害虫科研协作工作的同时,对桂东北稻区褐稻虱、白背飞虱在早晚稻的消长规律、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以及迁飞规律都进行了研究.尤其是探明9月回迁峰次比8月份频率高.9月上中旬回迁虫源在晚稻上仍能繁殖一代,对主害代发生量有一定影响.9月底回迁虫源因北部稻区晚稻已基本成熟,营养条件不利,加之,10月上中旬气温逐渐降低对稻飞虱生长发育不利,因而,这部分回迁虫源对晚稻为害损失不大,但对南部稻区迟熟品种仍有一定影响.从而对测预预报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植物保护》1980,6(5):18-20
水稻小球菌核病(Helminthosrium sigmoideum cavara)是世界稻区的普遍病害。在我国黄河以南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现,部分稻区已成为主要病害。在湖北省常与小黑菌核病(Helminthosrium sigmoideum Cavara var. irregulare Grally et Tullis)混合发生,一般以小球菌核病为主。早、中、晚稻的各个生育朔都能被感染,尤以二季晚稻受害最重,感病品种如“农垦58”等,往往会成片腐秆倒伏,空壳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损失率常达10—5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 农抗5102是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yingchengensis Yan et Ruan n.var.)产生的抗生素,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无药害。为了解这种抗生素对水稻小球菌核病的防治我们进行了研究。通过几年的室内和田间试验证明,使用农抗5102防治水稻小球菌核病效果良好,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5.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大冶地区一年发生5代,种类以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为主,灰飞虱为辅.常年第三(1)代白背飞虱、褐飞虱主峰迁入在5月~6月,以迁入量和种群比例决定当年的发生程度;第四(2)代稻飞虱发生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白背飞虱为优势种群,常造成迟熟早稻穿顶、枯秆;第五(3)代稻飞虱发生期正值高温季节,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褐飞虱种群数量逐步上升,进入8月上旬以后,如盛夏不热,阵雨较多,田间短翅型成虫比例高,褐飞虱迅速繁殖成为优势种群;9月上、中旬,第六(4)代褐飞虱常在中稻田造成为害,出现中稻、一季晚稻大面积穿顶倒伏;第七(5)代褐飞虱发生情况较复杂,大多年份晚秋气温较高,有利本地虫源大量繁殖,加上北方中稻收割后大量褐飞虱向南回迁,遇适合气候条件大量成虫降落我市继续为害,常造成双季晚稻、迟熟一季晚稻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6.
熊谱成 《植物保护》1990,16(3):52-52
稻褐飞虱在湖南晚稻上一般发生3代(即四、五、六代),其中以9月下旬晚稻乳熟期发生的第五代若虫密度最大,每百蔸禾可达数千至近万只,是造成晚稻死秆的主要虫害。因此防治第五代若虫是控制晚稻成灾的重要一关。而短翅型成虫,对褐飞虱数量的增长有特殊作用,特别是雌虫最多,产卵量比长翅型大1—2倍。短翅型成虫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褐稻虱 Nilapauata Ingens Stal 是水稻上重要吸汁害虫之一。其取食量的变动,关系到数量消长、为害程度、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我们在1986~1988年中粳稻褐稻虱损失动态模型研究的基础上,1989年对褐稻虱不同虫量、虫态,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温度下的蜜露排泄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品种为高感褐稻虱的盐粳2号。分别移栽不同生育期(孕穗期、扬花期,灌浆期、乳熟期)的稻株于口径20cm 的陶钵内,每钵1株并剪除分蘖株,将圆形滤纸(直径10cm)中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水稻褐飞虱在我县一、二晚稻中连年重发生,为害损失逐年加重,是影响我县晚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化学防治过程中,由于连续重施杀虫剂,造成褐飞虱种群对常用的几种防治药剂产生了明显抗(耐)药性、天敌种群数量减少、防治成本提高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预防和减轻  相似文献   

9.
湖南近三年褐飞虱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分析了2008-2010年湖南4个调查圃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汉寿的测报灯下褐飞虱始见日早于其他3个调查圃;褐飞虱全年上灯量道县最小,汉寿最大,2008-2010年汉寿上灯量分别为89 469、81 641头/灯和33 137头/灯。2008-2010年汉寿早稻、晚稻褐飞虱发生量都比较大,分析认为早期褐飞虱迁入量大是导致汉寿褐飞虱种群数量大于其他三地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2010年9月下旬的连续低温导致道县、临湘和宁乡晚稻后期褐飞虱成虫和高龄若虫数量下降。褐飞虱在湖南可发生不完全6代,褐飞虱以7月上、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虫口密度最大,对迟熟早稻、一季稻和双季晚稻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太湖之滨。进入80年代后,耕作制度从原来的一年三熟(麦、稻、稻)演变成一年二熟(麦、稻)。单季稻常年5月20日前后播种,6月20日左右栽插.水稻褐飞虱主要在7月中下旬迁入我地,迁入后直接定居本田繁殖为害2~3个世代。据历史资料统计,我县70年代褐飞虱大发生年频率为30%,80年代上升到80%,为害损失已占水稻各种病虫之首.1990年太湖地区褐飞虱是一个大发生年。根据全县8块单季稻预测圃观察,本地二、三、四各代高峰期百丛虫量分别为104头、4 954头和18 592头。成熟前测查,自然“冒穿”率为  相似文献   

11.
1982年是我区稻飞虱特大暴发的年份。早稻的早、中熟品种穗期普遍遭受白背稻虱严重危害,二季晚稻中、后期大面积褐稻虱猖獗成灾,对产量损失极大。据6月25日调查,正处于穗期的早稻,白背稻虱百丛虫量为3250—8520头,褐稻虱为20—302头,其  相似文献   

12.
褐稻虱为害损失测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盆栽单株罩笼接虫试验,测定褐稻虱三龄若虫在水稻分蘖末、孕穗和乳熟期,一龄若虫和成虫在孕穗期为害15天所造成的产量损失。根据褐稻虱的发育历期及其与累计取食量的关系,推算出每头褐稻虱在各虫龄期内的平均为害损失,由此推导出不同虫龄若虫和成虫的逐日为害损失率模型。探讨了一种较为准确的褐稻虱为害损失的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水稻白背飞虱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80年代以来我国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白背飞虱种群发展与生态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9个单位于1986—1989年开展的为害损失测定及防治指标研究的结果表明,受害稻株谷粒千粒重下降,空瘪率增加,在前中期受害其稻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减少;杂交稻受害后表现出较强的耐害和自身补偿能力;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合种群为害时,产量损失大于单一白背飞虱种群为害时的损失。根据虫量与产量损失的预测模型,结合现行稻谷价格,产量水平,防治费用,经济效益以及天敌和防治风险等因素,本文提出了我国多数稻区现阶段白背飞虱允许为害损失率和不同稻区、不同生产水平的经济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综合分析杀虫剂对水稻褐飞虱的毒力测定结果、褐飞虱田间防治指标、杀虫剂田间推荐剂量及杀虫剂经稻田叶面喷施后在田间的分布等文献资料,发现杀虫剂防治褐飞虱的田间推荐剂量的有效利用率不足0.1%。理论上,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可获得杀虫剂杀死褐飞虱种群90%个体的致死剂量 (LD90,单位:μg/头),用稻田中褐飞虱的发生量乘以LD90值即为杀死90%田间虫量的杀虫剂有效用量;而实际上杀虫剂的田间推荐剂量却是其有效用量的千倍以上。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1) 在褐飞虱为害的水稻孕穗期和扬花期,采用手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时,杀虫剂在水稻上的沉积率为34.25%~46.10%,但其中82%以上分布在水稻冠层以上部位,分布在水稻基部茎秆部位的不足2%,只占杀虫剂使用量的0.5%左右;2) 褐飞虱获取致死剂量的杀虫剂后死亡,但杀虫剂和褐飞虱在田间的分布极不均匀,当最低剂量的杀虫剂和最多虫量的褐飞虱出现在同一株水稻上时,该剂量必须能够控制褐飞虱的为害,那么对于有更多杀虫剂和更少褐飞虱的植株而言,就必然造成杀虫剂的浪费,从而降低其有效利用率;3) 约有50%以上的杀虫剂洒落在稻田水中,经田水稀释后的质量浓度远远低于杀死褐飞虱种群10%个体的致死浓度 (LC10值,单位:mg/L),不能有效杀死褐飞虱。作者认为,通过人工智能,将杀虫剂直接喷洒在褐飞虱发生为害的部位,并根据虫量进行变量施药,必将大幅提高杀虫剂防治水稻褐飞虱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湖北(监利)稻区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湖北省农科院植保所(430064)陈其志褐飞虱是我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在中、晚稻上造成严重为害。“湖北(监利)稻区褐飞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8·5”应急计划项目,现将我省褐飞虱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研...  相似文献   

16.
褐稻虱是我省苏北中稻区水稻的主要害虫。其发生危害规律与苏南和沿江稻区不同,迁入代成虫通过其子代的繁殖,到第三个世代暴发危害,即形成迁入代→繁殖代→主害代的隔代暴发型相。由于夏季的温湿条件(尤其是田间小气候)和水稻生育期(特别是杂交稻)对于褐稻虱的栖息和取食都较苏南稻区适宜,故其增殖势也较苏南单季晚稻强。该区自八十年代迄今大发生的频率为46%,中等以上发生频率达77%。据此,提出在苏北中稻区对褐稻虱采取“治(2)代控(3)代”的药剂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水稻穗期灰飞虱为害损失测定与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灰飞虱种群动态与为害损失。结果表明,在浙江北部稻区,灰飞虱年发生5~6代,9月下旬至10月为全年种群数量高峰,也是为害晚粳稻穗严重期;随着水稻穗期虫口密度上升,产量损失加大,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受害稻穗粒重下降,空秕率上升,是导致水稻减产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建立了为害损失关系式,拟订经济允许水平,综合提出水稻穗期灰飞虱防治指标为水稻齐穗后7~14d为防治适期,每穗灰飞虱成、若虫密度3~5头。  相似文献   

18.
四代稻飞虱预测式的建立朱才荣(浙江桐乡市农林局病虫测报站314500)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我市以褐稻虱为主的第四、五代是为害晚稻中后期的主害代,常年经防治后,仍受稻飞虱危害而损失粮食多达上百万公斤,尤其是在大发生年份不防治、防治失时或防...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表明:25%黑光灯乳油用100ml/667m2,50%二溴磷乳油用140ml/667m2,对晚稻后期褐飞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平均防效分别达95.3%和96.3%,是防治晚稻后期(乳熟期)褐飞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以来,山东省 8月中旬至 9月中旬烟粉虱连续大暴发,可持续为害到 10月中旬,后迁入日光温室为害并越冬.烟粉虱的连续大暴发,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其中受害较重的有棉花、绿菜花、番茄、萝卜、大白菜等.当前的防治措施中,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而且防治频率极高,有时防治间隔期仅 2~ 3 d,但防效差,这主要与烟粉虱的生活习性有关.蔬菜频繁使用化学防治加重了产品的污染程度,易产生安全隐患.秋季绿菜花生长过程中,烟粉虱是主要害虫之一,在有机栽培 (人工合成的农药及转基因生物和产品被排除在防治法之外 )的条件下,笔者于 2002~ 2003年 2 a的秋季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