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叶是宜都市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但是,宜都市茶叶长期受到茶尺蠖的危害。2016年宜都市植保站从武汉楚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试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菌,进行防治茶尺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该生物农药对茶树和其它生物安全,无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hu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造成茶叶减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幼虫咬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发生猖獗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茶叶减产60%以上,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影响成茶品质。2010年铜仁地区老山口茶场暴发茶尺蠖.使十多年生的33.3hm^2茶园毁于一旦;2011年玉屏县亚鱼乡暴发茶尺蠖.55.3hm^2优质茶园被茶尺蠖啃食,形如火烧,无茶可采,只有全部翻犁重植,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是英山县茶叶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近年来为害较重.2016年对英山县茶尺蠖的发生为害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在茶园茶尺蠖的防治中,采取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能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4.
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是宜都市山区农民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来源,茶叶长期受到茶尺蠖的危害。2015年宜都市植保站从英格尔公司引进、试验茶尺蠖性信息素,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茶树和其它生物安全性好;可以少用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茶毛虫(Eupraoctis pseudoconspersa)、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和茶尺蠖(Ecfropis obiliqua hypulina)严重危害茶树。茶毛虫细菌性软化病病菌对茶黑毒蛾、茶尺蠖致病感染尚未见报道。 1987年6月下旬,在铜仁地区茶场三队茶园发现茶毛虫细菌性软化病(简称软化病),用该病菌接种茶毛虫、茶黑毒蛾及茶尺蠖,可以感染致病,有效地控制了虫害。两年试验表明,其感病历期与青虫菌接近,历期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6.
金发忠 《植物保护》1988,14(6):42-42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受农业部委托,经过两年室内和田间饲养研究后,负责起草的“茶尺蠖防治国家标准”已通过专家鉴定,并经农业部审批,国家标准局正式编号发布,1988年12月1日起实施。编号和名称为GB9194—88茶尺蠖防治标准。 茶尺蠖是我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等省茶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发生多代、危害严重。长期以来,广大茶农盲目地见虫就施药,不仅提高成本,杀伤天敌,且茶叶  相似文献   

7.
4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17年调查了杭州临安茶园的茶尺蠖发生情况,开展了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茶核·苏云菌、0.6%苦参碱水剂、1%苦皮藤素乳油4种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的田间试验,明确各药剂的防虫效果及对茶树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茶尺蠖低龄幼虫高峰期按推荐剂量施用上述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药后7d内均能有效控制茶尺蠖为害,第7天防效达97%以上,与对照化学药剂25 g/L联苯菊酯乳油防效相当,且对茶树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8.
小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和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是危害茶园的两近缘种害虫。用小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bliqua nucleopolyhedrovirus(Eo NPV)喂饲两近缘种茶尺蠖,10 d后小茶尺蠖的死亡率为100%,而灰茶尺蛾的死亡率仅为35.5%。以感染病毒的两近缘种3龄幼虫的cDNA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抗菌肽基因,通过邻位连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显示小茶尺蠖和灰茶尺蛾的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蛋白均分别归为一个分支;进一步采用qPCR检测发现,病毒处理后gloverin、attacin和moricin 3个基因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均表达上调,gloverin基因在12 h达到最大值,moricin基因在48 h达到最大值,且gloverin和moricin基因在灰茶尺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小茶尺蠖,而attacin基因在病毒侵入后的不同时期在两近缘种茶尺蠖体内表达量是变化的,推测gloverin、moricin和attacin基因可能与病毒的侵入有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抗菌肽基因在昆虫与病毒互作中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桉树遭受油桐尺蠖危害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造成的损失情况,通过调查,测定受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分相关情况,运用数学模型对虫害损失科学评估。结果表明:桉树遭受虫害后对桉树生物量和木材材积造成的损失十分明显,特别是受害程度达中、重度的2~3年生桉树单株生物量和立木材积有较大的损失,生物量和材积损失率分别达21.62%~51.83%和36.23%~75.17%。建议生产上,当桉树油桐尺蠖虫口密度达到6条/标准枝(50 cm)以上要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压缩虫口密度,防止其对林木造成更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油桐民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又名大尺蠖,是九江地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部分茶园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根据本所1979年茶园调查,发生面积1,200多亩,占茶园总面积63%;受害面积500亩,被害株率达30%;茶叶产量损失10%左右。由于长期、大量、反复使用单一性化学农药,导致油桐尺蠖抗药性增强,而且发生面积越来越大,1980年我们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引进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BsNPV)采用室内人工感染法制得大量病毒粗提物,用于大田治虫。经过几年大面积喷施,到1984年就自然控制了油桐尺蠖对茶树的危害,从而节省了防治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2017—2020年,在江苏和浙江将茶尺蠖病毒制剂茶核·苏云菌应用于茶园茶尺蠖、灰茶尺蠖的防治,对多年、多点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并概述了近年来茶尺蠖病毒制剂在我国茶园的推广应用情况。在实践中发现,施用10 000 PIB/μL·2 000 IU/μL茶核·苏云菌悬浮剂100 mL/667m2,对茶尺蠖的防效最高可达85.9%;150 mL/667m2处理对灰茶尺蠖的防效最高可达76.5%。茶尺蠖病毒制剂在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河南、广东、四川7个省份得到推广应用,累计应用面积达4 481.3 hm2,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茶尺蠖是茶园主要害虫,为开展茶尺蠖的大量饲养,研究制作了一种产卵纸条,该产卵条制作简单、应用效果好,着卵量较之前的卵条提高45.95%;将之应用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大量饲养,平均着卵量为195.9~225.4粒/条。本研究结果对茶尺蠖的大量饲养和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生产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茶尺蠖是茶叶上的重要食叶性害虫,影响茶叶的产量与品质。为了解茶尺蠖的发生规律,2011—2013连续3年应用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对婺源县茶尺蠖类害虫的发生种类、数量、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发生在婺源1年内可以发生4~5代、发生期长且世代重叠,主发生期在每年的6~9月。  相似文献   

14.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使用技术及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性信息素的田间使用技术,在田间设置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的5、10和20 m挂放密度处理区及其对照区,并对不同处理区和对照区中诱捕器诱集的茶尺蠖成虫和幼虫数量以及同一挂放密度下距性信息素诱捕器不同距离的茶尺蠖幼虫数量进行调查,确定性信息素诱捕器的最佳挂放间距;在此基础上确定性信息素诱捕器对茶尺蠖的田间防治效果,并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茶尺蠖成虫的田间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任何一个挂放密度下,处理区诱捕器诱集的茶尺蠖成虫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区诱捕器,但在不同挂放密度的小区之间单个诱捕器诱集的成虫数量差异不显著;当茶尺蠖幼虫重度发生(1 361.57头/m~2)时,10 m间隔挂放1套性信息素诱捕器可显著降低茶尺蠖幼虫的发生数量;当茶尺蠖幼虫轻度发生(38.40头/m~2)时,间距为20 m挂放一套性信息素诱捕器时,茶尺蠖的校正防治效果可达88.44%;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在6月上旬、8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下旬分别有一个明显的诱捕高峰期,与田间茶尺蠖的发生高峰期基本一致。表明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可作为大量诱捕和虫情监测的手段在茶园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江西茶尺蠖幼虫期寄生天敌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荣灶  俞继生 《江西植保》2005,28(3):140-141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Warren是茶树常见害虫之一,江西过去仅是个别茶区、少数年份局部茶园危害成灾,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不论危害面积和发生密度比过去都有显著增加,且有日趋严重之势,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很复杂,但与天敌有关是肯定的.本文就笔者对江西部分茶区茶尺蠖幼虫寄生性天敌种类及优势种的寄生考查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16.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及其近缘种灰茶尺蠖E.grisescens Warren是我国茶树上最为重要的两种食叶性害虫,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是茶尺蠖Ectropis spp.幼虫期最重要的两种寄生性天敌昆虫。为了明确这两种绒茧蜂的物种名称及形态差别,同时探明这两种绒茧蜂是否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本研究采集了我国8省22个地方的茶尺蠖或灰茶尺蠖幼虫,通过室内饲养获得两种绒茧蜂的标本,对标本进行形态鉴定;同时将两种绒茧蜂的COI基因序列与Bold数据库中已知物种进行比对。结果表明,从野生茶尺蠖和灰茶尺蠖幼虫中均饲养出之前报道的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和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两种寄生蜂;形态鉴定和分子比对结果表明,这两种广义绒茧蜂Apanteles spp.实为尺蠖原绒茧蜂Protapanteles immunis(Haliday,1834)和单白绵副绒茧蜂Parapanteles hyposidrae(Wilkinson,1928)。本研究明确了40多年前国内报道的茶尺蠖幼虫期的两种绒茧蜂Apanteles spp.的物种名称和主要形态特征,确定了这两种绒茧蜂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共有寄生蜂,同时报道了一个中国新记录种尺蠖原绒茧蜂。研究结果为今后正确判定本地优势寄生蜂物种进而对茶尺蠖和灰茶尺蠖进行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双娣 《广西植保》1999,12(4):27-28
茶尺蠖在广西一年发生5~8代,危害严重时可将茶园成片吃光,使茶园成火烧状。由于近两年来多采用选择性较强的农药吡虫啉防治小绿叶蝉,茶尺蠖有猖獗危害的趋势。赛丹是德国艾格福公司植物保护部研究开发的具有杀虫、杀螨作用的多功能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对农作物安全,对昆虫天敌毒性低,与菊酯类、有机磷农药无交互抗性,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笔者于1999年4月初,在第一代茶尺蠖孵化高峰期用赛丹做了药效试验,效果甚为理想。后在本所的17.3hm2茶园进行了全面推广使用。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1 试验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咸宁茶区茶尺蠖发生规律及性引诱剂对茶尺蠖的诱杀效果,本研究对咸宁茶区茶尺蠖发生期及发生量进行了监测,同时,研究并分析了性引诱剂对茶尺蠖的诱杀效果,为茶园害虫绿色防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自1984年以来,在浙江省余杭县茶区,每到夏秋季节,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幼虫普遍发生了一种真菌流行病,大批茶尺蠖幼虫被感染致死。初步证明这是由镰孢属真菌(Fusarium spp.)感染引起的(叶琪明等,1988)。为了明确茶尺蠖幼虫上镰刀菌种类及其主要致病菌,为茶尺蠖生防提供真菌资源,作者于1987—1989年对茶尺蠖幼虫上镰刀菌种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茶尺蠖绒茧蜂放蜂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hypulina Wehrli是我国的主要茶树害虫之一,而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则是茶尺蠖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天敌。为了寻找一条以虫治虫的新途径,我们在研究了茶尺蠖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1976年进行了小规模的探索性的试放,1977年又正式进行了放蜂试验,获得初步成果,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