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肟菌·戊唑醇在水稻全程防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稻全程生育期3次施用75%肟菌·戊唑醇WG,其不同浓度的3个处理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91%、97.26%和99.15%;对稻曲病的防效为84.04%、98.06%和88.11%。施用该药还能有效防止晚稻后期青枯死亡的发生。试验证明,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具有全程防病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2003年8月下旬,在水稻后期综合防治过程中,宿豫县个别无证农药经销点,未按照当地农技部门提供的防治技术,向农民销售15%三唑酮WP和含有三唑酮成分的43%杀·噻·酮WP,错误指导农民在破口期用药,使100hm2Ⅱ084品种水稻产生药害,不能抽穗,造成绝收。据调查,药害症状一是不能正常抽穗。在同一品种或同一地块施用15%三唑酮WP或43%杀·噻·酮WP不能正常抽穗,而未用农药或使用45%杀·噻·井WP能正常抽穗。如侍岭镇吴圩村朱以彬家7亩水稻同一块田,同一品种,其中4亩施用45%杀·噻·井WP能正常抽穗,而3亩施用43%杀·噻·酮WP不能抽穗。大新镇新…  相似文献   

3.
采用药剂拌种法研究了4种种衣剂对春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和40%苯甲·戊唑醇悬浮种衣剂对春小麦生长安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较高,灌浆期调查防效分别为92.87%和88.95%,乳熟期调查防效分别为88.83%和74.53%;药剂拌种处理的小麦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均高于清水对照,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和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处理区产量最高,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14.87 kg和505.68 kg,分别较对照增加34.69%和32.28%。建议生产上在春小麦播种前,使用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或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种,预防或减轻茎基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切花百合的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晨 《广西植保》2006,19(4):26-28
1生理性病害1·1叶片枯焦1·1·1症状叶片枯焦为百合的常见生理性病害,多在植株长到25cm~35cm高,花芽即将露出叶丛时发生,初发病时幼叶内曲,数天后出现黄绿色到白色斑点,此时植株仍可正常生长,若病情继续发展,白色斑点转成连片的褐斑,叶片弯曲,再严重时叶丛内的花芽也受害,所有幼叶全部脱落,植株停止发育。1·1·2病因吸水或蒸腾不足引起幼叶细胞缺钙的结果;根系发育差;土壤含盐量过高;温室中相对湿度急剧变化。1·1·3防治措施选择抗性品种栽培。要种植具有良好根系的鳞茎,尽量保持相对湿度在75%左右,防止过速生长和过度的蒸腾。定期淋洗土…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植物免疫诱抗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杀菌剂减量混用的增效作用,采用温室盆栽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评价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2种化学杀菌剂减量混用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并测定植物抗性相关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单独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的田间最高防治效果仅为36.76%,但与杀菌剂减量30%混用,能明显提高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防效17.20~32.68百分点,恢复或优于2种杀菌剂推荐剂量防治水平,并且施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能提高小麦植株抗性相关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积累对小麦叶片细胞造成的损伤。因此,利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混用防治小麦白粉病,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降低2种杀菌剂施用量约30%。  相似文献   

6.
30%矮壮素·烯效唑微乳剂对水稻抗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对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和增产的效果,进行了两年的田间试验和全国多点药效试验。在拔节初期进行药液喷雾处理的结果表明:该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能够显著降低水稻节间的赤霉素(GAs)含量,显著缩短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提高节间单位长度干物质重,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穗粒数增加8.3% ~10.5%,空秕率降低3.8% ~12.4%,水稻产量增加2.0% ~5.3%。全国药效试验结果统计也表现出相似结果。表明30%矮壮素 ·烯效唑微乳剂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加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对胡麻安全、对杂草防效优良的茎叶除草剂最佳喷施时期,田间测定了400 g/L 2甲·溴苯腈EC 1 500 mL/hm~2、56%2甲4氯钠SP 1 200 g/hm~2和40%2甲·辛酰溴EC 1 275 mL/hm~2在不同时期喷施对胡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田间杂草的防效。通过对胡麻株高、鲜重、产量及控草效果综合分析看出:400 g/L 2甲·溴苯腈EC在胡麻株高5 cm、56%2甲4氯钠SP在胡麻株高2.5~5 cm、40%2甲·辛酰溴EC在胡麻株高5~10 cm喷施,对胡麻株高的抑制作用均能在成熟期降至微弱或无影响,对胡麻鲜重的抑制作用均能提早减轻至微弱甚至无影响;胡麻生物产量分别较人工除草增加9.66%、-6.25%~-1.77%和7.19%~9.97%,胡麻籽粒产量分别较人工除草增加5.39%、-0.86%~-0.47%和-0.56%~5.45%;对阔叶杂草株防效分别达到81.82%、51.46%~73.88%和51.91%~67.21%,对阔叶杂草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8.99%、88.96%~96.33%和91.26%~94.47%。可见,参试除草剂在上述时期喷施对...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水稻机插秧田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选择了11种除草剂在山东的鱼台和利津进行药效试验。比较各处理防效发现,鱼台机插秧田土壤处理用47%异丙隆·丙草胺·氯吡可湿性粉剂或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总草的防效均在95%以上;茎叶处理用60 g/L五氟·氰氟草酯可分散油悬浮剂,株防效达94.25%。利津机插秧田土壤处理用4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或35%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对总草的防效均在90%以上;茎叶处理用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株防效达93.02%。以上处理持效期均长达30 d。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采用68%精甲霜·锰锌WG 75g/667m2、72%代森锰锌·霜脲氰WP100g/667m2或68.75%[噁]唑菌酮·锰锌WG 65g/667m2,施用2次后,均可收到87%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灭·喹·氟磺胺微乳剂对大豆田杂草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灭·喹·氟磺胺42%微乳剂能有效防除大豆田的稗草、藜、苋、苍耳、刺菜,总防效为87.5%以上;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酸钠的释水特征及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丙烯酸钠作为保水剂的一种,在农业应用中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作物增产,提高作物品质。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聚丙烯酸钠的释水特征及土壤中混施不同比例(0、0.3%、0.5%、1%和1.5%)聚丙烯酸钠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收缩比和紧实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钠释水与混施土壤后释水存在较大差异,100%聚丙烯酸钠在1.5 MPa吸力条件下能保持46.4%的水分,而在干土中可以快速100%的释放水分;随着土壤聚丙烯酸钠用量的增加,土壤透水性急剧降低,均匀混施达到1%时,饱和导水率接近0 m·d~(-1);干燥后土壤紧实度和收缩比增加,导致聚丙烯酸钠的农业应用也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用于长江流域棉区的种衣剂,开展了不同种衣剂处理棉花种子试验,调查供试的7种种衣剂对棉花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棉花苗期病害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拌·福悬浮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4%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和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显著降低了相应处理区棉花立枯病的发生率,播后15d防效最高,达84.69%~94.79%,显著高于另外两种供试种衣剂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和20%噻菌铜悬浮种衣剂。各个种衣剂处理对供试品种棉花生长无不利影响。建议大田生产中交替使用拌·福、精甲·咯·嘧菌、多菌灵、苯醚·咯·噻虫或咯菌腈处理种子,以预防棉花立枯病。  相似文献   

13.
《广西植保》2021,34(3)
采用田间试验探索5%氨基酸寡糖素AS、0.5%几丁聚糖AS、0.136%赤·吲哚·芸苔WP、20%盐酸吗啉胍WP和8%宁南霉素AS等药剂对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末次药后21 d,5%氨基酸寡糖素AS、0.5%几丁聚糖AS、0.136%赤·吲哚·芸苔WP防效分别为74.36%、65.26%和70.04%;20%盐酸吗啉胍WP、8%宁南霉素AS防效分别为64.06%和59.38%。药剂处理区罗汉果大、中果率所占的比率明显增加,5%氨基酸寡糖素AS、0.5%几丁聚糖AS、0.136%赤·吲哚·芸苔WP、20%盐酸吗啉胍WP、8%宁南霉素AS等处理区分别增产65.94%、59.86%、71.13%、40.89%和35.44%。以5%氨基酸寡糖素AS、0.136%赤·吲哚·芸苔WP效果最好,在病毒病发生前连续使用,能有效减轻罗汉果花叶病毒病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杨梅白腐病是影响杨梅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该病害的防治技术,对于保障杨梅生产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7种药剂对杨梅白腐病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白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6%寡糖·链蛋白WP、8%对氯苯氧乙酸钠SP和29%吡萘·嘧菌酯SC对白腐病的预防效果在80%以上;40%戊唑·腐霉利SC、38%吡唑·啶酰菌胺SC和35%氟菌·戊唑醇SC的预防效果在杨梅成熟前期较好,能达到80%以上,但持效性不长;13.3%抑霉唑硫酸盐SG的预防效果不佳,在杨梅成熟期阶段最高防效只有65.5%。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预防杨梅白腐病选用6%寡糖·链蛋白WP、8%对氯苯氧乙酸钠SP和29%吡萘·嘧菌酯SC。平衡施肥、避雨栽培、疏花疏果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技术可有效降低白腐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24.1%肟菌·异噻胺FS种子处理对水稻前期恶苗病、稻瘟病等主要病害的预防效果,结果表明,24.1%肟菌·异噻胺FS在浸种前包衣,能有效预防苗期恶苗病、立枯病、稻瘟病发生,对中后期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推荐用量为每kg干种子用20mL 24.1%肟菌·异噻胺FS+2mL成膜剂包衣。  相似文献   

16.
选择多种药剂,采取浸种或种子包衣的处理方式开展了水稻恶苗病防控试验,调查并比较不同处理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32%乙蒜·戊唑醇悬浮剂浸种处理的总体防效最高,达98.76%,其次为4.23%甲霜·种菌唑微乳剂、17%杀螟·乙蒜素可湿性粉剂和12%氟啶·戊·杀螟可湿性粉剂处理,总体防效均达90%以上。上述4个处理防效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评价了480g/L丙硫菌唑SC+30%肟菌·戊唑醇SC组合在小麦扬花初期第一次喷药、10d后第二次喷药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用该组合15g+15g或20g+20g均能有效地预防赤霉病的发生,药后20d防效均达到85%以上,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葡萄霜霉病的抗药性较为严重,为筛选能有效防治该病的低毒农药,选择了4种药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8.75%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23.4%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北京通州开展了田间施药防病试验。结果表明,氟噻唑吡乙酮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效较高、持效期长、效益好,推荐在生产中将该药与唑醚·代森联及噁酮·锰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有效防控玉米草地贪夜蛾,评价不同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为大面积应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特筛选5%苏云·茚虫威悬浮剂、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4%乙多·甲氧虫、10%四氯虫酰胺、5%苏云·茚虫威均能有效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适合大面积应急防控推广应用。施药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避免高温施药,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相似文献   

20.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50 g·L-1苯醚·阿维·吡等10种药剂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 g·L-1苯醚甲环唑和60 g·L-1戊唑醇拌种处理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3.9%和66.2%,但二者对小麦孢囊线虫无防治效果;50 g·L-1阿维菌素和140 g·L-1阿维·吡拌种处理后,土壤中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58.4%和69.2%;使用600 g·L-1吡虫啉拌种对孢囊线虫未见明显防治效果,但吡虫啉能对阿维菌素的杀线作用有一定增效作用;复配剂150 g·L-1苯醚·阿维·吡和160 g·L-1戊·阿维·吡对小麦根腐病和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效果较好,二者对小麦根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5.6%和63.8%,校正孢囊减退率分别为71.3%和74.1%;从增产效果来看,150 g·L-1苯醚·阿维·吡拌种后小麦增产效果最好,平均产量为7 869.9 kg·hm-2,增产率为8.6%。综合药剂安全性、防病效果和增产效果,150 g·L-1苯醚·阿维·吡适合在生产上防治小麦根腐病和孢囊线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