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筛选对梨瘿蚊幼虫具有高毒性并对天敌异色瓢虫安全的杀虫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梨瘿蚊幼虫的毒力;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1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并评价这些药剂对异色瓢虫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药剂处理48 h后对梨瘿蚊幼虫毒力从大到小依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5.540 mg/L)>5%氯虫苯甲酰胺SC(10.015 mg/L)>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33.224 mg/L)>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14.644 mg/L)>45%毒死蜱EC(231.876 mg/L)>150 g/L茚虫威EC(401.490 mg/L)>10%虫螨腈SC(404.147 mg/L)。药剂处理24 h后,7种杀虫剂对天敌异色瓢虫1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测定结果基本一致,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5%高效氯氟氰菊EW和45%毒死蜱EC的毒力均高于其他4种杀虫剂。结合益害毒性比和安全系数,5%氯虫苯甲酰胺SC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对梨瘿蚊毒力高而对异色瓢虫毒力低,适合应用于梨瘿蚊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光照培养箱中,于(25±1)℃、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寻找效应。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异色瓢虫1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5.6粒、1.035和0.039 d;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33.3头、0.736和0.03 d。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异色瓢虫幼虫对草地贪夜蛾卵和低龄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3.
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天敌昆虫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光照培养箱(25±1)℃、L//D=16 h//8 h条件下,研究了异色瓢虫雌雄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与搜寻效应。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具有捕食作用,其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模型,其雄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2.8头、0.796和0.016 d;雌成虫对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70.4头、0.979和0.014 d。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瓢虫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4.
高效氯氰菊酯对龟纹瓢虫幼虫-棉蚜的综合作用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了杀虫剂高效氯氰菊酯对龟纹瓢虫幼虫-棉蚜综合作用效应的研究,在高效氯氰菊酯对棉蚜、龟纹瓢虫幼虫毒力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药剂直接处理后的龟纹瓢虫幼虫、取食不同药剂处理棉蚜的龟纹瓢虫及药剂综合作用后龟纹瓢虫幼虫的死亡率、捕食量及残虫化蛹率变化.结果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棉蚜和龟纹瓢虫幼虫的毒杀作用强,LC50分别为7.369mg/L和0.912mg/L.药剂处理后的龟纹瓢虫幼虫3天捕食量下降15.6%~25.0%,而饲食带药棉蚜的龟纹瓢虫幼虫3天捕食量下降28.7%~51.6%,捕食量与药剂浓度呈反相关.同时,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龟纹瓢虫残虫化蛹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核桃全斑蚜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核桃树上的新害虫,为明确异色瓢虫对核桃全斑蚜的控害潜能,室内研究了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不同密度核桃全斑蚜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核桃全斑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及成虫对核桃全斑蚜的日最大理论捕食量由大到小依次为4龄幼虫、雌成虫、雄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和1龄幼虫; 4龄幼虫对核桃全斑蚜的瞬间攻击率最强,处理时间最短。异色瓢虫的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4龄幼虫寻找效应最强。即异色瓢虫对核桃全斑蚜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对槐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条件下,就异色瓢虫对槐蚜的捕食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各龄幼虫、成虫对槐蚜的日捕食量差异较大。在相同槐蚜密度条件下,老熟幼虫和成虫的捕食量要远远高于低龄幼虫;各龄幼虫、成虫的捕食量均随槐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槐蚜增加到一定水平,捕食量趋于稳定。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经Χ2检验,各圆盘方程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异色瓢虫各龄幼虫、成虫对槐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防治潜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异色瓢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防治效果潜能,本试验以芹菜为寄主植物,研究了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胡萝卜微管蚜捕食功能反应和不同益害比的控害效果.结果表明胡萝卜微管蚜密度为40、80、120(头)时,异色瓢虫的捕食量成增大趋势且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当胡萝卜微管蚜的密度为160、200、240(头)时瓢虫的捕食量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龄异色瓢虫幼虫的取食量受胡萝卜微管蚜密度影响显著,且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模型.4龄异色瓢虫幼虫的瞬时攻击率a'为1.1862,取食1头胡萝卜微管蚜所需时间(即处置时间Th)为0.004,4龄异色瓢虫幼虫对胡萝卜微管蚜的最大捕食量为210.9头,瓢虫对蚜虫的搜索效应S=1+0.00474 N.益害比试验中得出4龄异色瓢虫幼虫对胡萝卜微管蚜捕食量符合二次回归方程,二次回归方程显示当胡萝卜微管蚜密度均为500时,随着异色瓢虫数量的增加,其捕食量成先增大后减少趋势,根据公式其最大捕食量为186.26,最佳益害比例为1∶83.本试验对利用异色瓢虫防治胡萝卜微管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期为无公害芹菜种植提供有效的生物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棉花花外蜜主要组分糖和氨基酸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捕食豆蚜Aphis craccivora能力的影响,选取蔗糖、葡萄糖、果糖3种糖以及谷氨酰胺、组氨酸、缬氨酸3种氨基酸,测定糖混合液、氨基酸混合液以及糖+氨基酸混合液处理后异色瓢虫对豆蚜24 h和连续7 d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糖混合液处理组、糖+氨基酸混合液处理组异色瓢虫4龄幼虫在较高猎物密度(40~100头豆蚜)下,雌雄成虫在各猎物密度下对豆蚜24 h捕食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同处理异色瓢虫对豆蚜捕食量的总体趋势为对照组>氨基酸混合液组>糖+氨基酸混合液组>糖混合液组。不同处理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糖混合液、氨基酸混合液和糖+氨基酸混合液处理均降低了异色瓢虫对豆蚜的捕食能力,其中糖混合液的作用最明显,异色瓢虫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豆蚜的捕食能力分别降低了72.47%、53.29%和42.55%;其次是糖+氨基酸混合液处理,异色瓢虫4龄幼虫、雌成虫和雄成虫对豆蚜的捕食能力分别降低了62.37%、47.61%和38.74%。糖混...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防控效果,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评价了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2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多异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10.393头、1.279和0.005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2.189头、1.167和0.016 d。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1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249.004头、1.854和0.004 d;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瞬时攻击率和处理时间分别为68.260头、1.281和0.015 d。多异瓢虫和异色瓢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试验证明两种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相似文献   

10.
常用杀虫剂对异色瓢虫的毒力及其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杀虫剂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幼虫、成虫的毒力及其体内保护酶的影响,采用喷雾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对异色瓢虫3龄幼虫和成虫的毒力,同时测定了3种杀虫剂对3龄幼虫和成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7种杀虫剂对3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啶虫脒吡虫啉、虫酰肼哒螨灵噻嗪酮吡蚜酮,对成虫的毒力大小为阿维菌素、啶虫脒虫酰肼、吡虫啉哒螨灵噻嗪酮吡蚜酮,吡蚜酮对异色瓢虫最安全。亚致死浓度LC10药剂可促进保护酶活性的提高,但随着浓度提高和处理时间增长,3种酶的活性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表明低浓度的杀虫剂对异色瓢虫体内酶活性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除草剂已经大面积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它在杂草防治及作物增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对作物的药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和出现药害后作物的症状,并介绍了发生药害后的救治方法以及预防药害产生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除草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田间应用的动态残留和最终残留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韭菜上的半衰期为1.89d,用量500mL/667m2处理3次,最后一次施药后7d,韭菜中未检出农药(残留量低于0.1ug/kg)。  相似文献   

13.
铜制剂农药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因长期施用波尔多液致使铜在果园土壤中的残留积累状况及其对果 园作物生长的影响。对几种新的铜制剂农药在果树和蔬菜上的残留进行了试验,并对其在今 后使用中铜在土壤中的积累规律及允许安全使用年限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芽孢杆菌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黄瓜霜霉病孢子囊萌发抑制试验明确,芽孢杆菌菌株Z-X-3、Z-X-10对黄瓜霜霉病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离体叶片法和温室防病试验表明,两菌株对黄瓜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保护效果分别达46.42%、41.55%;治疗效果分别达46.30%、44.44%,高于农药克霜氰的31.81%、37.03%。  相似文献   

15.
杀虫剂对昆虫的亚致死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杀虫剂亚致死效应是农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近年文献资料,综述了杀虫剂对昆虫生殖力、发育历期、行为和抗药性方面的亚致死效应,阐述了有关解毒酶的作用机制.杀虫剂亚致死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应展开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寒地春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西北部春油莱菌核病于6月中旬始见病菌子囊盘,子囊盘数量与3 d内大气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R=0.657),与3 d内平均气温呈负相关(R=-0.604)。6月中旬始见大气中病菌孢子,7月中下旬出现高峰期。油菜花朵于6月下旬开始发病,7月上旬出现发病高峰期。花朵带病率与3 d内的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显著相关(R1=0.95;R2=-0.857)。7月初叶片开始发病,7月中旬达到高峰期,以后逐渐下降。7月上旬茎秆开始发病,为土表菌核直接侵染造成,发病率低,增长慢;7月下旬因为病叶上病菌再侵染病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五级草害目测法有目的地对上海地区引进的花卉进行调查,发现有10种已逸生为杂草,其中有些物种近5年仍在继续被引进。引起物种逸生的原因主要有5种。应用风险分析技术是防止外来种入侵的有效手段,针对风险分析现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转基因抗虫作物进入商业化应用,为农业生产带来诸多惠益的同时,对农田生态环境安全也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特别是抗虫作物对农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靶标生物和非靶标生物影响研究方法及已有研究结果的总结分析,分析了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抗虫玉米环境安全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silicon (Si) supplied in the form of potassium silicate (PS) were evaluated on epidemic components of powdery mildew of melon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The PS was applied to the roots or to leaves.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epidemic components were evaluated after inoculation with Podosphaera xanthii. In the second experiment, the disease progress rate was evaluated on plants subjected to natural infection. The area under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 was reduced by 65% and 73% in the foliar and root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control plants, as a consequence of reductions in infection efficiency, colony expansion rate, colony area, conidial production and disease progress rate. However, root application of PS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foliar application in reducing most of the epidemic components, except for infection efficiency. Thi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high Si concentration in leaf tissues with root application, in contrast to the foliar treatment where Si was only deposited on the external leaf surfaces. The effects of PS reported i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owdery mildew of melon can be controlled, and that the best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hen PS is supplied to the roots.  相似文献   

20.
七星瓢虫对苜蓿斑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捕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数量与苜蓿斑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1.024 2N/(1+0.003 3N),捕食苜蓿斑蚜的数量随斑蚜密度增加而增大,但寻找效应随之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为313头。在10~2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2.4 1x+3 0.0 7 5,在2 5~3 5℃间的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1 2 0-1.2x,2 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最高,捕食率达9 0.5%。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随天敌密度P的增加而减少,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0.4 1 9 3P-0.5 0 1 8。随着叶片数量增多,七星瓢虫和斑蚜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造成捕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