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模拟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在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敏感性影响因子的基础上,提出传统型、一般治污型、强化治污型、一般节水型、强化节水型和综合型六种模拟方案,对玛纳斯河灌区未来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传统型方案,未来几年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的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虽然强化节水可以满足水资源需求量,但强化治污和强化节水相结合的综合型方案能够产生更多的余水,到2030年,余水量为3.19×10~8m~3。从而提出将治污与节水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状况,维持玛纳斯河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青海河湟地区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河湟地区水资源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河湟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表明:加快开发黄河水能资源,建立以水能资源开采业为主导的产业群发展;浅山地区因地制宜推广雨水集流利用工程,走出“水窑+科技+节水产业+生态”的发展模式;“引大济湟”工程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可利用量,推进湟水流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降水对北麓河地区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降水变化影响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地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为研究青藏高原北麓河地区降雨特征及其对活动层能量平衡的影响,以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站2003至2013气象监测数据和活动层水热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北麓河地区降水特征及降水与地表水热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麓河地区降水以5月至9月降雨为主,近10a来降水和气温呈增加趋势;2)夏季高频率、小量降雨事件有减少地表净辐射、增加地表蒸发潜热、降低土壤表层温度的作用;3)在降雨增加背景下冻土活动层含水量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地表蒸发潜热和水汽运移对活动层能量平衡作用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4.
选取8个与植被工程效果紧密相关的评价指标,建立工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甘肃藉河流域罗玉沟世行二期项目实施情况。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将罗玉沟流域水土保持植被工程实施效果综合指数等间距地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罗玉沟流域植被工程实施综合效果总体处于“良好”等级,但仍存在林分结构布局不合理、草地盖度偏小等问题,结合工程现状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和环境需水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界定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与环境需水的内涵。结合国内外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方法和玛纳斯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和环境需水的研究思路、计算内容和方法,并对玛纳斯河流域的生态与环境需水进行了分析计算,从而为定量评价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近40 a来年气温和年降水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位于沙漠南端以西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山区降水为补给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出山径流理应上升,利用研究资料分析表明这两条河的出山径流存在下降的相反趋势,夏季温度是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径流量维持稳定的主导因子,而山区夏季降水量的减少则导致玉龙喀什河与喀拉喀什河年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7.
玛纳斯河为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独特,且具有干旱区生态系统的特点。近50年来,玛纳斯河流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理论,使用AHP法对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立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多个指标对流域生态系统进行了指标权重评定,通过计算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生态系统目前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8.
沙漠河岸作为独特的地理单元,在世界主要沙漠中普遍存在,风水复合地貌过程是其独特性的突出表现。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策勒河为例,利用"3S"技术,对策勒河下游地区70年代以来四期Landsat卫星图像,分析近40a以来的风水复合地貌过程的时空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策勒河下游地区风水复合地貌过程可以分为流水地貌过程为主、风力地貌过程为主以及风水复合地貌过程为主三种类型;流水地貌过程主要表现间歇性流水河道的变迁、冲沟的盈涸及其冲洪积扇流水出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沙丘发育过程;风力地貌过程主要发生在河流绿洲边缘流动沙丘地带,表现为河岸沙丘侵入河道;风水复合作用区,风沙和流水交互作用影响沙丘发育过程,风力作用促使沙丘顺着主风向延伸,流水作用则削弱沙丘的发育过程。本研究有助于理解干旱区风水复合地貌过程演变机制,丰富风沙地貌的相关研究内容,实践上为沙漠绿洲的生态保护和防沙治沙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互换理论,在对轨道交通影响范围测算模型改进的情况下,结合投资收益原理和广义交通成本理论,以正在建设中的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例,探讨了轨道交通对沿线住房价格的地理范围和增值的影响。研究表明:(1)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对沿线站点住房价格影响的地理范围约在0.20~3.40km之间,且距离市中心越近影响范围越小,离市中心越远影响范围越大。(2)其对沿线住房价格的增值预测范围在0~1551.29元/m~2之间,且因轨道交通开通而产生的增值高低规律是距离市中心越近增值越低,距离市中心越远增值越高。(3)增值预测值ΔP_(max)只反映了沿线住房因轨道交通线开通后,交通条件及附带设施改善而产生升值,在实际调查中沿线住房在轨道交通施工时就因其利好消息而提前增值。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资源丰富,盆地南部具有相对丰富的水资源,诺河的河流实给,水充情势极为相似。属盆地第六大河的诺木洪河处在南部各大河的中心因此研究该河的径汉规律,对盆地南总乃至整个盆地的水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黑河受到废污水的污染极为严重,水质逐年恶化。本文通过水质数学模型、排放口最优规划模型对该河进行水质优化,找出了一个近、中、远期协调发展的方案,为治理小黑河水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节水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解决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问题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选择。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不合理的用水导致水资源短缺、水资源过度开发,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恶化等。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是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农业灌溉大部分仍采用粗放型的宽河大渠输水、田间大水漫灌方式,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农业节水潜力很大。本文重点定量分析了该绿洲农业用水效益、农业节水潜力,建议农业节水的途径及节水灌溉技术应从骨干工程改造节水、中低产田改造节水、降低地下水位节水、改造作物灌溉制度节水、加强管理节水等几个方面进行。最后提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降水变化直接影响多年冻土稳定性及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为定量研究青藏高原降水对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的影响,文中以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站2013年降水资料和活动层水热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时刻降水与活动层水热状态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麓河地区暖季的高频率、小雨量降水对冻土活动层具有明显的冷却效果;2)冷季降水以少量降雪为主,雪盖厚度薄、持续时间短,不能起到保温层作用,快速融化的雪水反而升高活动层温度;3)不同时刻降雨对活动层的热影响差异明显,14点左右的降雨产生的能量变量最大。  相似文献   

14.
1956-2005年榆林地区河川基流量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的主要代表站点1956-2005年的基流数据为研究基础,运用非参数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林市50年的河川基流量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均存在17-30年大尺度,8-17年中尺度以及3-8年小尺度的3类周期变化规律,其中以中尺度变化周期为主周期。在17年特征时间尺度上,基流量变化的平均周期为10年左右,大约经历了4个"丰"、"枯"转换期,在8年特征时间尺度上,基流量的平均变化周期为5年左右,大约8个周期的"丰"、"枯"变化。研究发现基流量并未严格按照某一特定周期,而是在不同的时间尺度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但从主周期变化规律上来看,基流量呈下降趋势。窟野河、秃尾河和无定河都在1998年发生减少到显著减少的突变。  相似文献   

15.
7月2~7日,根据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合作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全国农技中心在广西南宁市举办了一期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合作项目联合监测点技术人员培训班,来自越方项目害虫联合监测点的10名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主要讲授了稻田主要病虫害识别和实验室鉴定技术,病虫测  相似文献   

16.
文中计算分析天津市平原区Ⅱ~Ⅴ含水层组典型漏斗区的漏斗面积、漏斗中心水位,根据漏斗分布,拟定了2个分层组地下水压采方案。其中,方案一的拟定仅仅依据地下漏斗分布,而方案二依据水务管理部门提出的2020年攻坚目标开采量,并综合考虑了地下漏斗分布、各乡镇的具体供给水源及用水需求,更适合实施开展。针对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受水区的5种不同丰、枯遭遇情况,利用水文频率分析方法计算本地地表水及入境水、引滦水、引江水量,对两种压采方案进行供、需水均衡分析。构建平原区分层组的地下水数值模型,进行识别与验证,预测压采方案下各层组近、远期的地下水位分布,对比分析漏斗面积和漏斗中心水位的修复程度。结果表明,方案一的修复效果优于方案二,但方案二更易于实施。在南水北调工程通水的机遇下,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制定压采方案、修复地下漏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滦河下游河道的闫庄铁矿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河道建设项目防洪评价的基本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通过分析工程实施前后河道设计洪水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评价了该工程对滦河下游河道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控制断面由闫庄铁矿工程所导致的水位和流量变化幅度都是非常小的,并且主要是在工程所在位置上游的附近12.5km范围内。水位变化最高只有0.12m,流量变化的幅度更是不超过0.092‰。因此,闫庄铁矿工程建设方案实施后,基本上不会对河道行洪产生影响,这为闫庄铁矿工程河道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影响高原生态环境的演变、水资源利用及地表工程的稳定性.以青藏高原北麓河气象站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气象资料和浅层地热流为基础,分析了北麓河地区地表能量收支和平衡特征.结果表明:1)北麓河多年冻土区能量平衡各分量冬季较小,夏季较大,净辐射、潜热、感热和地表土壤热通量年平均分别为72W/m2、24.6W/m2、65.5W/m2和-18.3W/m2;2)月平均感热大于潜热,年平均地表土壤热通量为负值,天然地表多年冻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与五道梁、西大滩和唐古拉地区有明显区别;3)夏季降雨作用时间短暂,潜热影响有限,但降雨入渗引起的液态水分对流传热、水汽对流和扩散潜热对地表能量收支分析和土壤内部水热动态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9.
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转化,为水资源优化利用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有效利用水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动态规划模型。并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分析预测了不同水利建设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及其最大有效利用量。  相似文献   

20.
应用径流量历时曲线、累积距平曲线、MK曲线、降雨量-径流量双累积曲线等方法对榆神府矿区典型河流秃尾河及窟野河年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秃尾河、窟野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丰水期集中在每年的3-4月份和7-8月份。1961-2013年间3-4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变化不大,7-8月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逐步减小,减小幅度为7%、18%;年径流量表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降雨量呈不显著下降趋势;秃尾河及窟野河径流量在1979年和1992年具有显著突变点,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开始显著,且影响程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虽然窟野河径流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开始的时间晚于秃尾河,但其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明显高于秃尾河(分别为56%和30%)。结合海流兔河(无煤炭开采)径流量变化特征及煤炭资源开发状况,间接证明了高强度煤炭资源开采是河川径流量减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