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小麦种子收获时,适逢高温、高湿的季节,即使经过翻晒、晾干,如果储藏保管措施不当,仍极易使种子回潮,发生霉变和虫害,造成损失。为确保小麦种子安全储藏,应做好以下几点:1)清仓消毒。小麦种子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清理和消毒。要将仓库内其他作物种子、杂物及地面散落物彻底清除出库房,并将库房四周的杂草、垃圾、污水清理干净。同时,用80%滴滴畏乳油,以150mg/m3的用量洒入棉絮中点燃,密闭仓库3d(天)进行熏蒸消毒。2)充分翻晒,抢晴入库。小麦种子安全储藏的含水量应控制在12%以下。因此,小麦入库前,必须严…  相似文献   

2.
老挝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1993年老挝农业部颁布李喜阳译(昆明动植物检疫局650034)寄主有害生物学名一、新鲜植物、产品—水果、蔬菜、切花、观赏植物枝条—水果和蔬菜(包括有根作物二、储藏产品—粮谷、小麦等—谷物、豆类种子—豆类种子三、作物—园艺作...  相似文献   

3.
碎米荠为多功能野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生态影响。通过不同条件储藏、不同时间高温处理后的萌发试验研究碎米荠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种子是碎米荠生活史的关键阶段,其种子多而小,靠角果弹裂进行散布。刚采集的种子需要较长时间完成萌发,低温和冷冻储藏后种子最早萌发日期相似,但萌发整齐度提高,表明碎米荠种子存在一定程度休眠。储藏导致发芽率不同程度降低(7.61%~100.00%),低温(5℃)和冷冻(-20℃)条件有利于碎米荠种子保存;-20℃保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优于5℃条件,特别是储藏半年后(P0.05)。自然状态土壤埋藏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室温密封保存会导致碎米荠种子活力丧失。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碎米荠种子的发芽率(P0.05),但不同高温和处理时间的种子萌发情况相近;与对照相比,高温处理后仍有超过50%的种子正常发芽。种子数量多、活力稳定及对不同温度较强的耐受性是碎米荠适应环境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4.
海洋细菌L1-9菌株对小麦的促生防病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平板对峙法和打孔法测定了海洋细菌L1-9菌株对小麦根腐叶枯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和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L1-9菌株及其发酵液对两种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试验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L1-9菌株发酵液和无菌发酵液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能显著提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出苗率以及小麦幼苗的株高、根长和干重,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该菌株对小麦根腐叶枯病和小麦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病效果,发酵液的防效分别达到82.00%和73.84%,发酵液的抑菌防病作用显著高于无菌发酵液.  相似文献   

5.
张生芳  黄振明 《植物检疫》2004,18(5):316-316
湛江检验检疫局在进行储藏物害虫调查时,在雷州市饲料厂的薯片中发现了墨西哥拟叩甲Pharaxonotha Kirschi (Reitter).该虫属鞘翅目的拟叩甲科 Languriidae,分布于墨西哥、美国和危地马拉,曾传入中欧,在其他洲尚无报道.该虫危害储藏的玉米、小麦、豆类、面粉等,是潜在的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进口小麦采用趁热密闭,通风降温、DDV熏蒸杀虫和低温储藏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危害,达到了不进行化学熏蒸粮食安全储藏一年以上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不同药剂拌种对小麦主要病虫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播种时,用400L/100kg种子制剂量吡虫啉.戊唑246克/升悬浮种衣剂进行进拌种对小麦纹枯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赤霉病、麦蚜等主要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以800L/100kg种子制剂量的吡虫啉.戊唑246克/升悬浮种衣剂拌种,对穗期小麦蚜虫、小麦赤霉病、小麦纹枯病防效较好。对小麦出苗时间产生一定影响,但出苗率均在90%以上,能确保一播全苗,并都表现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BS-12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BS-12污染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培中10 mg/L的BS-12能够促进小麦种子萌发,BS-12浓度大于10 mg/L时,随BS-12浓度增大小麦萌发受到的抑制作用增大;土壤中BS-12添加比例以0.5%为分界点,高于0.5%时小麦幼苗受到伤害与抑制作用,低...  相似文献   

9.
关于小麦矮腥病菌某些近似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输入小麦中经常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禾本科杂草种子,扩大了小麦矮腥病菌的传入寄主,也增加了某些禾草腥黑穗病随同传入的可能性。根据小麦矮腥病菌与某些禾本科腥黑穗病菌在动态方面的近似,以及在冬孢子萌发生理、寄主范围等方面的共同点,结合进口检验中禾本科杂草种子的出现频率,提出 Tille-tia caries,T.secalis,T.decipiens,T.fusca,T.elymi,T.lolii 等六种禾本科植物腥黑穗病菌为小麦黑腥病菌的近似种。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萌发率、根长、苗高、干重及鲜重等方面初步研究了麦田常见杂草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L.)水提物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水提物在较高浓度下对小麦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不同浓度处理对小麦苗期的生长均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玲 《植物医生》2002,15(6):6-7
1 小麦锈病1.1 发生规律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包括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小麦锈病是一种高空远距离传播、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其流行程度决定于菌源和气候条件。病菌借风力传播。阴雨、雾气、露水大的天气及地势低洼 ,田间湿度大 ,均有利于发病。1.2 防治方法1.2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基本措施。加强田间管理 ,施足底肥 ,及早追肥 ,严防迟施或偏施。及时清沟排渍和叶面喷施钾肥。1.2 .2 早期预防 使用包衣种子或用 0 .5kg种子1g粉锈宁拌种播种。1.2 .3 适时用药 当小麦地发现有中心病株时 ,立即进…  相似文献   

12.
小麦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能让小麦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保存下来,而良性的繁育则是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种子的提存复壮方法,以及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3.
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全蚀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以400~600 mL/100 kg种子包衣可以提高小麦出苗率,减少种子用量。苯醚甲环唑5006、00 mL/100 kg种子和(苯醚甲环唑500 mL+咯菌腈200 mL)/100 kg种子包衣小麦种子对小麦全蚀病的防效、产量指标和持效期均优于三唑酮。  相似文献   

14.
小麦颖枯病在全国冬、春麦区均有发生,若遇上湿润年份很可能大流行.在农业防治基础上,狠抓种子处理和小麦分蘖前期或挑旗期喷药防治,可较好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15.
1 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的实施程序从1987年我县接受省植保总站及地区植保站《小麦种子产地检疫规程》试点任务以来,使我县小麦种子生产朝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迈进。为更好地总结经验,找出差距,现把我县具体做法简述如下。1.1 明确良种基地应消灭的检疫对象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室内模拟小麦秸秆还田, 研究小麦秸秆对农田杂草种子萌发和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小麦秸秆对杂草种子的萌发抑制活性随秸秆还田的时间呈动态变化, 0~10 d抑草活性逐渐增强, 10 d后抑草活性逐渐降低。对狗尾草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最好, 在10 d时对狗尾草种子萌发抑制率高达83%。采用Biolog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 10 d处理土壤微生物结构多样性及代谢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明确了小麦秸秆还田能够抑制杂草种子萌发, 并改变土壤微生物环境。  相似文献   

17.
小麦植株水提液对升马唐的化学他感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研究小麦植株水提液对升马唐 (Digitariaciliaris)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初步明确小麦对升马唐种子发芽存在他感作用 ,其作用程度因小麦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植株的不同部位、不同生育期及水提液不同浓度对升马唐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8.
小麦植株水提液对长马唐的化学他感作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小麦植株水提液对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初步明确小麦对升马唐种子发芽存在他感作用,其作用程度因小麦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植株的不同部位,不同生育期及水提液不同浓度对升马唐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9.
室内采用盆栽法研究烯啶·吡蚜酮80%水分散粒剂加水拌种之后对小麦种子的安全性及对蚜虫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药量的增加,小麦的出苗率、侧根数和株高降低,但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且随药量的增加对蚜虫的防治效果提高,播后45d内,用量ω=5%~6%范围内蚜虫的防治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烯啶·吡蚜酮80%加水拌种对小麦种子安全,可延长其对蚜虫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林振康 《植物检疫》1993,7(4):283-283
北京口岸进口小麦种子主要是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科研用种,从1965年至今,每年引进品种数大约3000~15000种。从60年代进口的小麦种子,带病主要是小麦网、光腥黑穗病,麦角病,线虫病,锈病等。70年代大批量引进的墨西哥小麦带腥黑穗病十分严重。1975年对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科院小麦生长期田间调查和室内小麦种子检验结果:中国农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