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杂草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强胜 《植物保护》2010,36(4):1-5
杂草学是研究杂草发生、危害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科学。需要通过在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多样性,揭示杂草形成、演化和发生危害的本质规律性,发展生物、生态、化学等防除技术,建立杂草有效治理技术与杂草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杂草可持续管理体系。立足于解决中国杂草防治实践中应用基础性问题,为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保驾护航。确立杂草生物学与生态学、杂草化学防治技术、杂草生物防治技术、杂草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领域,在杂草的起源与演化、杂草群落演替规律和生物除草剂等3个与其他学科交叉的重点方向,加强国际协作力争突破,并引领相关应用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和研究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正英  陈观浩 《江西植保》2014,37(3):264-267
根据稻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和测报防治实践,研究稻瘿蚊防治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防治原则、防治指标、防治适期、虫情监测、预测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阐明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规程的具体细则和技术指标,为稻瘿蚊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豌豆根腐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腐病是豌豆根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地豌豆产区均有发生,是制约豌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世界上尚未发现对根腐病完全免疫的豌豆品种,防治方法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本文从豌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原菌的分类及特点、抗性鉴定及评价标准、种质资源、分子标记及防治策略等方面对国内外豌豆根腐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抗病育种和未来豌豆根腐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向慧  卢琦 《干旱区研究》2012,29(5):913-919
荒漠化防治标准化是林业建设、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成功开展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分析国内外荒漠化防治标准化发展现状和我国在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国在生态与环境恶化、荒漠化土地面积仍有可能继续扩展的背景下,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整体需求,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发展目标、主要内容以及今后荒漠化防治领域应研究制定的关键标准;最后,从组织机构建设、标准化人才培养、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对荒漠化防治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不少文献相继报道了各种病虫害防治指标的研究结果,为指导病虫害的综合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防治指标也存在着局限性。主要是各种防治指标或经济阈值计算公式中所都共有的价格变量的分析计算方法欠妥。其特征是孤立的、静止的。一是防治成本,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物质费用和劳动成本)。二是农产品价格。以致同一害虫、同一地区的试验出现不同的结论。所以,这些研究的时效性和地域性非常强,而表现出应用指导的局  相似文献   

6.
一、害虫农业防治研究的现状农业防治是害虫防治法的主要类别之一。我国在解放前对这方面已开始有所研究,但研究的害虫种类很少,内容不多,有意识地应用于生产实践则更少。解放后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农业防治的研究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逐步显  相似文献   

7.
3蜚蠊的防治蜚蠊俗称蟑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饵剂、膏剂或滞留喷洒方式,但杀虫剂的抗药性是一个突出问题,研究发现,最常见的德国蜚蠊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均有抗性,因此逐步使用更现代的杀虫剂来防治蜚蠊。饵剂和膏剂易于对防治过程进行监控;通  相似文献   

8.
松墨天牛综合防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墨天牛是一种严重为害马尾松、湿地松等林木的害虫,其成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从天敌、物理、化学防治以及其他人工防治技术4个方面系统综述了松墨天牛的防治进展,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甜玉米田玉米螟发生危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甜玉米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历史较短,对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甜玉米上玉米螟成虫产卵习性、幼虫危害和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为我国甜玉米田亚洲玉米螟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红铃虫是简阳棉区常发性的主要害虫,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为害极大,损失严重。历来是我县棉区防治的主要对象,常用于防治红铃虫的费用占防治棉虫总费用的50—60%。摸清害虫的为害损失是提高综合防治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为适应综合防治的发展,开展对红铃虫为害损失的研究,为制订防治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我站从1982年起参加了由农牧渔业部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主持的长江流域棉红铃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协作,现将几年来研究结  相似文献   

11.
Fresh aerial tissue and roots of 14 wild plants in Okinawa prefecture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Ralstonia solanacearum , which causes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A 70% aqueous ethanol extract of fresh aerial tissue of Geranium carolinianum L. showed strong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R. solanacearum . This extract also showe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gainst the pathogens causing common scab of potato and soil rot of sweet potato. The antimicrobial substance could be extracted with hot water, and was effective against R. solanacearum in soil. In the field test, a treatment combining incorporation of dried aerial tissue into the soil and solarization was highly effective for control of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 carolinianum L. could be used as a biological agent for the control of bacterial wilt of potato.  相似文献   

12.
 利用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无致病力菌株防治番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作者通过分离筛选自然弱毒株、60Co辐射诱变和EZ-Tn5插入诱变,分别获得3、12和4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经盆栽番茄苗致病性检测,15 d后均未发病,证实均为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进一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试验表明,从番茄青枯病发病田块分离的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1458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100%。该菌株能定殖番茄植株根系土壤、根部和茎部,定殖数量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并且接种浓度越大、苗龄越小,定殖数量越大。从构建的防效模型可以看出,不同接种浓度条件下,植株发病率随时间变化符合的回归方程不同,相关系数R值也不同,接种浓度越大,R值越小。本研究获得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1458对番茄青枯病具有很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3.
 Balsam pear bacterial wilt was observed in Nanning, Guangxi, China. Based on bacter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pathogenicity tests and 16S rDNA sequencing analysis, the pathogen was identified as 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R. solanacearum causing bacterial wilt on balsam pear in China.  相似文献   

14.
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拮抗细菌的筛选、评价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宁夏银川、江苏沭阳和福建厦门的番茄、辣椒、西瓜等作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获得367株细菌菌株。以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和番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靶标菌,从367株菌株中筛选出对两种病菌皆具有很强拮抗作用的菌株22株。拮抗细菌抑菌物质的研究结果表明:22株拮抗细菌均能分泌蛋白酶;不能分泌几丁质酶;3株细菌能分泌纤维素酶;3株细菌能分泌嗜铁素。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拮抗细菌PTS-394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防效最高,分别为77.4%和80%;菌株H-70、L-1和SJ-280对番茄枯萎病和青枯病的防效均大于60%。对上述4株拮抗细菌进行16S rRNA种属鉴定,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15.
两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Erwinia persicinus RA2和Bacillus pumilus WP8浸种和拌土处理对番茄青枯病的实际防治效果,及其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显示,两株菌都具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作用,并能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幼苗生长。主要体现在显著提高番茄幼苗健株率,病原菌处理的健株率最低,仅为22.4%,而RA2和WP8浸种处理分别达68.9%和62.8%;促进幼苗地上部增高、增粗和根部生长,如WP8浸种处理的茎叶干重和根干重分别达到4.87 mg·株^-1和35.69 mg·株^-1,分别比病原菌对照提高110.82%和205.83%。浸种处理的促进效应明显优于拌土处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比例,WP8浸种处理尤为明显,分别比空白对照和病原菌对照提高269.91%和156.88%。DGGE指纹图谱表明根际微生物群落受番茄种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青枯病菌,而受这两种菌施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 XL-6无菌发酵液在自然状态下的抑菌活性及对茄子幼苗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菌株XL-6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物质可耐70℃高温,在pH 5~8其抑菌活性保持稳定;该抑菌活性物质不受紫外线、蛋白酶K和胰蛋白酶的影响,在4℃条件下贮藏28 d仍可保持良好的抑菌活性。采用不同浓度的发酵液处理茄子幼苗均可提高茄苗对青枯病的抗性,其中,施用40倍发酵液显著降低茄子青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显著提高PAL和PPO酶活性,对盆栽茄子的防治效果达64.78%。同时,40倍发酵液显著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鲜重、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较病原菌菌体处理和无菌水处理,茄苗干重增幅分别达15.81%和27.95%,对茄苗的促生效果显著。说明适宜浓度的拮抗菌XL-6发酵液兼具防治茄子青枯病和促进植株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重庆黔江烟草田间分离获得一株烟草青枯菌拮抗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wu31 2(简称swu31 2)。采用逐步提高药物浓度的方法,筛选获得了抗链霉素300 μg/mL对烟草青枯病菌拮抗活性稳定的swu31 2突变菌株。采用灌根接种法,研究其在烟草根、茎和叶表面及内部的定殖能力及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swu31 2能在烟草各组织的表面及内部定殖。该菌株在烟草各组织内部的数量均表现为“由增到减”的趋势。在接种后第8天定殖数量达到最高峰,随后有所下降;到第20天各组织内的数量仍然维持较高水平(105 cfu/g 以上)。同时,在接种20 d后,烟草的根、茎和叶的表面仍然可以检测到swu31 2的存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swu31 2的菌液和活性物质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先施swu31 2菌液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防效好于农用链霉素(51.25%),分别为60.87%和 60.32%,而后施菌液和活性物质粗提物的防效也分别达39.50%和20.90%。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青枯病的PCR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我国11个省(市、区)和6种不同寄主植物的43个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代表性菌株和4个国外青枯菌菌株为试材,采用15条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分析,筛选到了1条青枯菌所特有的DNA片段,根据其碱基序列,设计了特异PCR引物,对不同青枯菌DNA进行扩增,并以马铃薯的其它病原细菌为对照,只有青枯菌可获得773bp的DNA扩增产物.经过对PCR反应模板制备程序的简化和优化,利用本研究设计的特异引物,直接对马铃薯病块茎的DNA粗提液进行扩增,获得了773bp片段.此技术可望用于马铃薯种薯青枯病菌的检测,大大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抗不同生化型青枯菌的生防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更好地利用生防菌控制青枯病危害,从不同地区的土壤中分离到569株细菌菌株,筛选到3株对5种不同生化型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S2004的拮抗活性最强。以BS2004的菌悬液为对照,分别测定无菌滤液、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拮抗物质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蛋白酶K及高温热处理后,该菌的抑菌活性显著降低,表明其主要抑菌成分为蛋白类物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用生防菌BS2004菌悬液处理番茄植株,能有效控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达66.75%,同时还发现,重新分离得到的青枯菌菌体数明显受到生防菌的抑制。通过对BS2004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脂肪酸鉴定、16S rDNA序列等进行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20.
Europe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 - 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 (Rps), previously known as R. solanacearum phylotypes I and III is one of the causal agents of bacterial wilt, a devastat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