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研究了NaCl胁迫对骆驼蓬幼苗叶片多胺组分、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及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0、50、100、200和400 mmol/L)胁迫8 d后骆驼蓬幼苗叶片游离态多胺含量随NaCl浓度增大明显下降,高氯酸不溶性结合态多胺下降较小,高氯酸可溶性结合态多胺无显著变化;不同形态多胺中腐胺(Put)含量随NaCl浓度提高显著降低,游离态和高氯酸可溶性结合态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先升后降,200 mmol/L NaCl时出现最大值,400 mmol/L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对照;高氯酸不溶性结合态Spm含量无显著变化而Spd则降低;游离态和细胞壁结合态PAO活性呈先升后降变化趋势;H2O2和MDA含量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2.
以3个甘蔗品种‘桂糖119’(‘GT119’)、‘新台糖16号’(‘ROC16’)、‘新台糖22号’(‘ROC22’)为材料,利用PEG6000淋灌于甘蔗幼苗根部模拟土壤水分胁迫,研究其对植株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P5CS、δ-OAT、ProDH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胁迫处理,其叶片水势都较对照有所下降;对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ROC16’在处理后第1天含量就明显上升,‘GT119’在处理2 d后也开始上升,而‘ROC22’在处理后12 d内其含量仍增加不明显;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经胁迫处理都较未处理表现活跃,‘GT119’与‘ROC16’在胁迫处理后酶活性表现上升趋势,而‘ROC22’变化不明显;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脯氨酸脱氢酶活性,‘GT119’与‘ROC16’在处理1 d后稍有上升但在7天后都有下降,而‘ROC22’在第7天酶活性就开始提高。  相似文献   

3.
渗透胁迫下烤烟内源多胺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水培试验,以PEG 6000为渗透剂,研究了渗透胁迫对烤烟内源多胺含量及其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胁迫处理使烤烟根中腐胺(Pu t)、精胺(Spm)和亚精胺(Spd)含量显著增加,而且随渗透势降低变化幅度增大;随胁迫时间延长,Pu t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Spm和Spd含量在胁迫处理6 h时最高,之后逐渐降低。渗透胁迫下烤烟叶片中Pu t含量和精氨酸脱羧酶(ADC)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根中Pu t含量的变化相一致;Spd含量和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在胁迫处理18 h达到高峰,而后显著下降;Spm含量和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没有明显变化。叶片中Pu t含量与其AD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提示渗透胁迫下烤烟叶片Pu t的合成主要是由精氨酸在ADC的作用下直接脱羧而形成的,而Pu t的积累有利于提高烟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以耐旱性不同的两个番茄品种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CaM拮抗剂W7〔N-(6-aminohexyl)-5-chloro-1-naphthalene sulfonamide〕预处理对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及内源ABA、游离态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0 mmol/L W7预处理24 h,然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番茄根系内源ABA和多胺含量低于未经W7预处理的PEG胁迫处理下的值,W7处理削弱了番茄对胁迫逆境的抵抗能力,幼苗生长变弱,表明Ca2+-CaM信使系统通过影响多胺的含量参与调节干旱胁迫下多胺的代谢过程,对抵抗干旱逆境胁迫有积极作用。两个品种相比较,‘毛粉802’在PEG胁迫下可以积累更多的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受W7的影响小于‘皇冠’,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5.
浸种灵防治甘蔗凤梨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敏 《广西植保》2000,13(1):30-31
凤梨病是甘蔗主要病害之一 ,贵港市的春植蔗、秋植蔗、冬植蔗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感病种茎直接影响甘蔗种芽的发芽率。本试验选用浸种灵 ( 10 %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防治春植蔗凤梨病 ,与本地常用的石灰水作对比 ,为本地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地点安排在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棉村 12队黄晓佳户 ,供试甘蔗品种为新大塘 134号。1 试验方法1.1 供试药剂 浸种灵 ( 10 %二硫氰基甲烷乳油 ,江苏省泰州市飞星化工厂 )、 5 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浙江温州东风农药厂产 ,市售 )、 5 %石灰水 (自配 )。1.2 试验设计  设 5个处理药液浸种芽 10 min…  相似文献   

6.
以3个甘蔗品种'桂糖119'('GT119')、'新台糖16号'('ROC16')、'新台糖22号'( 'ROC22')为材料,利用PEG6000淋灌于甘蔗幼苗根部模拟土壤水分胁迫,研究其对植株叶片水势、脯氨酸含量、P5CS、洫、ProDH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经胁迫处理,其叶片水势都较对照有所下降;对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ROC16'在处理后第1天含量就明显上升,'GT119'在处理2 d后也开始上升,而'ROC22'在处理后12 d内其含量仍增加不明显;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活性经胁迫处理都较未处理表现活跃,'GT1 19'与'ROC16'在胁迫处理后酶活性表现上升趋势,而'ROC22'变化不明显;鸟氨酸转氨酶活性变化不明显;脯氨酸脱氢酶活性,'GT119'与'ROC16'在处理1 d后稍有上升但在7天后都有下降,而'ROC22'在第7天酶活性就开始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高效、快速、准确的甘蔗抗褐锈病鉴定方法,提高抗褐锈病育种效率。本研究以5个已知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和5个高感褐锈病的甘蔗品种为试材,通过优化PCR反应体系、酶切体系和循环条件,构建了甘蔗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分子检测体系。经反复验证,该体系能高效、稳定、准确地检测出抗褐锈病基因Bru1。22份生产品种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PCR检测结果显示,‘闽糖69-421’、‘闽糖70-611’、‘粤糖86-368’、‘新台糖10号’、‘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25号’、‘桂糖11’、‘桂糖21’、‘云蔗71-388’、‘云蔗81-173’、‘云蔗89-151’、‘云瑞99-601’、‘赣蔗95-108’等14份抗褐锈病品种含抗褐锈病基因Bru1,另8个抗褐锈病品种未检测到抗褐锈病基因Bru1。研究结果为深入开展甘蔗抗褐锈病育种,选育和推广优良抗病品种,有效防控甘蔗褐锈病提供了关键技术和优良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8.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中国甘蔗产区一种主要病害。为保证甘蔗健康种苗生产,应用实验室建立的甘蔗宿根矮化病菌PCR检测技术对甘蔗品种粤糖00-236、新台糖22宿根蔗和其健康种苗各部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两品种宿根蔗的老根、新根、老叶、新叶、叶脉、蔗汁都检测到RSD;茎尖和腋芽部位均未检测出RSD。因此,采取腋芽或茎尖部位进行甘蔗组培生产健康种苗,可有效地除去甘蔗RSD病菌。  相似文献   

9.
催熟番茄中的乙烯利残留量及产品品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研究了不同催熟处理方式和不同处理浓度对番茄果实中乙烯利残留的影响,以及番茄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采用乙烯利田间催熟和浸果催熟两种方式,并选择不同处理浓度,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浸果催熟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普遍较高,处理浓度在4 000 mg/L时已达1.98 mg/kg,而当处理浓度在6 000 mg/L时,无论是田间催熟或浸果催熟,乙烯利残留量均超出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2 mg/kg),分别为2.29、3.14 mg/kg。以2 000 mg/L乙烯利溶液浸果催熟后,番茄中番茄红素、Vc、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下降55.6%、13.6%、13.6%和7.1%;而有机酸含量无明显改变。揭示高浓度乙烯利催熟会导致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超标,经乙烯利催熟后番茄品质会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0.
宿根矮化病菌对甘蔗品质及茎、叶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 RSD)是由Leifsonia xyli subsp.xyli (Lxx)引起的,是目前世界所有植蔗地区危害性极大的病害之一。本实验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健康植株为对照,感染RSD植株为处理,观察和测定RSD侵染甘蔗引起的蔗株农艺性状、蔗糖分以及茎、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感染RSD种茎的出苗率比对照减少2.94个百分点;株高比对照下降28.85 cm;茎径比对照减少0.28 cm;节间长度比对照减短3.50 cm;单茎重比对照低0.36 kg。(2)感染RSD植株的蔗糖分低于对照0.9个百分点(绝对值)。(3)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感染RSD植株茎、叶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表明,叶片叶肉细胞、维管束鞘细胞及茎细胞内的细胞器及细胞核都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与健康叶片相比,叶绿体变形,叶绿体基质片层大部分消解,基粒结构消失,叶绿体外膜和内膜剥离。线粒体形态异常,有的肿大、内嵴模糊,严重者内嵴消失并空泡化,仅剩未被消解的残骸;细胞核形态变为不规则,核膜破裂,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呈降解状态。在感染RSD甘蔗茎维管束导管细胞内积累有大量的电子致密物质,细胞壁有不同程度的溶解和断裂,这可能和RSD病原细菌侵染有关。以上结果表明:RSD侵染甘蔗后,可能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能力降低,从而导致甘蔗品质和产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广东甘蔗黄叶病田间调查及病原病毒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粤北和粤西蔗区多个县市的田间甘蔗上观察到甘蔗黄叶病(Sugarcane yellow leaf disease,SYLD)典型症状,目前该病仅局部分布,但部分田块病株率为5%~80%,发病品种有青皮果蔗、黑皮果蔗、新台糖系列品种、粤糖79/177和粤糖93/159等。采集发病田间显症叶片、无症叶片和在病叶上取食的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样品,抽提总RNA,以基于甘蔗黄叶病毒(Sugarcane yellow leaf virus,SCYLV) CP基因序列的特异引物进行一步RT-PCR和巢式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BLAST比对。结果显示,RT-PCR及巢式PCR产物核苷酸序列与分离自巴西的SCYLV B1株系相应区段同一率为100%;一步RT-PCR可从约70%的显症叶片样品中检测到SCYLV,而病田中的无症叶片样品以及在病叶上取食的单头甘蔗绵蚜样品需经巢式PCR扩增方可检测到SCYLV,阳性率分别为1%~5%和83%。本研究表明,广东省栽培甘蔗已受到SCYLV侵染,甘蔗绵蚜携带SCYLV。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包被抗体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了甘蔗中的克百威残留量。在优化条件下,对克百威标样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0 1~1 mg/L,抑制中浓度(IC50)=3.09 μ g/L,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3%, IC20值为0.085 μ g/L。甘蔗中分别添加克百威标样1,0.1,0.01 mg/kg,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86.3% ~99.1%,89.0% ~101% 和70.7% ~90.6%,RSD(n=5)分别为5.4% ,5.2% 和10.7%。ELISA法对甘蔗中克百威残留的最小检出量为6.3×10-11g,定量限可达1.26 μ g/kg。而同样前处理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对克百威的最小检出量为5×10-8 g,检测甘蔗中克百威残留的定量限仅为2.5 mg/kg。  相似文献   

13.
壳低聚糖处理对苗期甘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种不同分子量(Mw3 000;3 000Mw5 000;5 000Mw10 000)相同浓度(50 mg/L)的壳低聚糖分别叶面喷施苗期甘蔗,并测定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甘蔗叶片抗旱性生理指标(水势、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以期了解不同分子量壳低聚糖对甘蔗苗期抵御土壤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壳低聚糖叶面喷施可以延缓干旱胁迫下叶片水势下降,提高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壳低聚糖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甘蔗抗旱调节剂。  相似文献   

14.
干旱胁迫下甘蔗叶类黄酮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个抗旱性不同的甘蔗品种ROC22和ROC16为试材,采用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甘蔗幼苗在干旱胁迫下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 PEG胁迫2 h至14 h,耐旱性强的ROC22品种类黄酮含量降低,耐旱性弱的ROC16品种类黄酮含量先降后升;2个品种幼苗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ROC22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ROC16叶片多酚氧化酶活性下降;2个品种甘蔗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两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和大薸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枯叶指数、枯柄指数、新根抑制、鲜重防效等指标,评价480g/L灭草松水剂和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及大薸的防除效果。盆栽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和大薸新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药后10d,LC50分别为14.22和7.21mg/L;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和大薸鲜重的毒力较强,药后10d,LC50分别为548.22和3.49mg/L;药后20d,LC50分别为53.28和3.31mg/L;而2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叶片、叶柄和大薸的叶片毒力均较低,其中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叶片和叶柄毒力优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dLC50分别为94.40和93.43mg/L;对大薸叶片毒力较强的是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20dLC50为165.07 mg/L,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可适当提高剂量或进行混配处理。  相似文献   

16.
云南蔗区发现由植原体引起的检疫性病害甘蔗白叶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By used of nested-PCR, the 16S rDNA sequence of phytoplasma associated with sugarcane white leaf (SCWL) in 48 suspected SCWL samples from Baoshan and Lincang of Yunnan were amplified with two primer pairs MLOX/ MLOY and P1/P2. The sequencing showed that the fragment size of 17 Baoshan suspected SCWL samples were all 210 bp and their sequences were all identical (GenBank: KC662509); the fragment size of 10 Lincang suspected SCWL samples were all 202 bp and their sequences were all identical (GenBank: KF431837). The Blast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sequence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ere derived from the 16S-23S ISR intergenic spacer region of phytoplasma that causes SCWL and were highly homologous (99.05%-100% similarity) to the corresponding genome region registered in GenBank. Plant height, stalk diameter, millable stalk rate and single stalk weight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infection of SCWL,which caused destructive damage to sugarcane.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拔节期对12个常用玉米自交系喷施200 mg/L的乙烯利,探讨了乙烯利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节间伸长和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处理后,除郑58、L6M、K12、豫自87-1和8085泰5个自交系各性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自交系表现为株高和穗位高降低,基部第3、4、5节间长度缩短,内源激素生长素(IAA)含量、赤霉素(GA4)与脱落酸(ABA)的比值降低,ABA含量升高,且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GA4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不同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指标(株高、穗位高和第3、4、5节间长度)和内源激素(IAA含量、ABA含量及GA4/ABA比值)均存在很大差异,相对变化百分数从6.41%到102.64%不等。各指标均能反映出不同基因型玉米植株对乙烯利的敏感性,其中,敏感性相对较强的有昌7-2、浚928、Mo17和丹340;相对较弱的有郑58、L6M、K12、豫自87-1和8085泰。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简便、直接进样、非衍生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乙烯利、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等6种强极性化合物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环境水样经离心、过滤后,无需衍生,直接进样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 (100 mm × 2.1 mm,1.8 μm) 分离,以0.1%甲酸-5 μmol/L亚甲基二膦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 (MRM) 下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化合物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 (R2) 均大于0.99,在10~200 μg/L添加水平下,6种化合物在环境水样中的平均回收率在75%~100%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与日间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6%~7.0%和4.3%~7.5%。方法定量限在0.5~10.0 μg/L之间。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对3个地区10份地表水样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乙烯利、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等6种化合物均未检出。该方法与衍生化方法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以为环境水中乙烯利、草甘膦、草铵膦及其代谢物等强极性化合物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