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杀虫植物离体培养研究的现状 ,分析了离体培养代谢调节的主要环节 ,并对代谢调节的几项技术进行了总结。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利用植物离体细胞培养途径工业化生产杀虫活性物质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离体接种技术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代福 《植物保护》1998,24(4):29-30
应用离体接种技术鉴定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林代福(贵州大学植保系贵阳550025)离体接种具有方法简便,准确可靠,易于控制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因素,故在植物抗性鉴定中应用价值较大。有关水稻离体接种技术,前人已作了大量工作[1~3]。近年来,我们在前人研究...  相似文献   

3.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病毒和类病毒研究中的应用陈纯贤,万蜀渊(华中农业大学柑桔研究所武汉430070)植物病毒和类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可以在离体培养的寄主组织或细胞里繁殖。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为研究病毒、类病毒等植物病原与寄主细胞的关系,建立离体鉴...  相似文献   

4.
经研究离体叶片人工接种快速鉴定烟草赤星病抗性的技术。在25℃-28℃,湿度80%-90%条件下,将烟草赤星病菌直接接种于离体叶片上,培养6-9天后,离体叶片的发病率和病级与其植株上对赤星病菌的抗性表现极显著相关。这说明该技术能够反应烟草在田间病圃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从而可以做为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离体、活体和组织筛选的常规生物测定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同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的发展历史,探讨了离体、活体和组织筛选的常规生物测定技术,以及高通量筛选方法,同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杀菌剂生物测定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昆虫鱼尼丁受体为靶标的化合物活性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昆虫鱼尼丁受体(ryanodine receptor,RyR)是目前新型杀虫剂创制中备受关注的靶标之一。在以RyR为靶标的杀虫剂氟虫酰胺和氯虫酰胺商品化后,大量基于该靶标的新型化合物被设计并合成出来。为加速研发和快速准确筛选以昆虫RyR为靶标的药剂,主要以氟虫酰胺和氯虫酰胺的活性筛选研究为例,对作用于RyR化合物的各种活体筛选方法和离体筛选方法进行了综述。其中活体筛选方法主要包括:点滴法、浸叶法、浸卵法、浸虫法、注射法和喷雾法;离体筛选方法主要包括MTT法、膜片钳技术、荧光技术、膜片钳技术与荧光技术结合以及计算机模拟筛选。通过对各种方法的分析比较,认为离体筛选方法快速、准确,在新型RyR杀虫剂活性的筛选研究中将进一步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病虫害预报质量检查与质量评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应用科学的评定方法对日常预报进行质量评定,可以较有依据的总结预报经验与教训,改进工作,提高预报准确性。预报质量的评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方案。目前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在分类预报的质量评定中有预报符合率法、Hedike 的预报技术评分法、二分类预报的定性相关系数法等;在定量预报的质量评定中有平均绝对离均差与标准差评分法、离均差值和离均差符  相似文献   

9.
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在离体和活体条件下5种用于小麦赤霉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的方法。结果表明,活体麦穗法对抗药性菌株的鉴别与其它几种离体监测方法得到的结论一致。根据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抗药性监测方法。挑取病穗上的霉层在含临界剂量药剂的培养基上直接测定,是进行大规模的田间抗药性监测的快速、简便技术;早春测定自然界子囊孢子抗药性频率,可以中、短期预测田间抗药性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程度。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杂草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毓英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2,6(5):339-340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我们曾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菟丝子,无根藤等寄生杂草在无寄主存在时,用种子培养成无菌苗,为诱导花芽分化,鉴定菟丝子和研究寄生植物的吸器发育等提供了实验材料。下面主要介绍杂草种子的离体培养和菟丝子的茎尖培养与花芽的诱发。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东北地区水稻种质资源对纹枯病的抗性, 收集了本地区水稻种质资源152份, 在苗期和分蘖期进行离体叶片接种; 在分蘖末期对79份种质进行了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结果表明, 供试的152份稻种资源中, 苗期离体叶片接种表现抗病的种质有2份, 中抗种质有42份?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表现抗病的种质2份, 中抗种质8份; 进行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的79份种质中, 表现中抗的种质16份?在苗期?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牙签嵌入法接种鉴定中均表现为中抗以上的种质仅有‘沈农9819’?分蘖期离体叶片接种和牙签嵌入接种法所获结果符合率最高, 为77.22%?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苹果白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所以对它的研究必须采用专门的技术。苹果白粉菌与苹果上的其它病菌相反,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所以研究只能在活的叶片组织上进行。必须利用整株植物或离枝的叶片或叶片的部分。室内接种过程中利用的只是叶片或叶片的一部分,节省了保存植物材料所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新方法—离体子叶浸泡法并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的检测。离体子叶在含有0.005%吐温20和0.1%丙酮的甲霜灵中浸泡3h后,接种浓度为1×104孢子囊/mL的大白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保湿培养6d后观察子叶发病状况。采用离体子叶浸泡法测定了50株大白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结果显示部分大白菜霜霉病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降低,有抗药性亚群体出现。研究表明离体子叶浸泡法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精密度,符合生产实际,适用于大白菜霜霉病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检测。  相似文献   

14.
剑麻抗斑马纹病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形成一套剑麻抗斑马纹病的鉴定技术,本研究对剑麻斑马纹病最适宜接种条件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活体叶片接种和离体叶片接种两种方式,以抗性不同的8个剑麻种质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和恒温室中进行剑麻抗斑马纹病接种试验,并与大田抗病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针刺法接种,25~30℃保湿培养是该病最适宜的发病条件;两种接种方法都能比较准确地鉴定剑麻种质对斑马纹病的抗病性,而活体叶片接种较离体叶片接种鉴定抗病性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小麦白粉病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对接种6个不同浓度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小麦幼苗离体叶段?一叶一心期幼苗和二叶一心期幼苗以及接种后不同时期进行叶绿素荧光成像测定, 并对导出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接种不同浓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小麦离体叶段或幼苗的Fv/Fm图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小麦白粉病菌的侵染程度?接种小麦白粉菌后第3天, Fv/Fm值随接种浓度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但从接种后第5天开始, Fv/Fm值随接种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且未接种的小麦幼苗或离体叶段的Fv/Fm值显著高于接种处理, 接种浓度最高(5 mg/mL)的处理其Fv/Fm值显著低于同时期其他接菌处理?小麦白粉病严重度与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 Fv/Fm和Chlidx与病害严重度均极显著负相关, 在此基础上, 分别建立了小麦离体叶段?一叶一心幼苗及二叶一心幼苗的基于参数Fv/Fm或Chlidx的病害严重度估计模型?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发现, 基于Fv/Fm或Chlidx的病害估计模型其RMSE或R2比较接近, 因此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或Chlidx用来估计苗期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是可行的?本研究为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在小麦白粉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是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真菌病害,水稻相对病斑高度法作为评估立枯丝核菌AG-1 IA致病力的传统方法,需要将水稻培养至分蘖末期或抽穗期,再进行活体接种,耗时耗力,且试验条件不易控制。本研究以水稻相对病斑高度法(活体接种)为对照,利用水稻离体叶鞘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了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比较活体接种法与离体接种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稻离体叶片法、水稻离体叶鞘法和水稻相对病斑法测定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水稻离体叶片法和离体叶鞘法测定结果能够准确反映立枯丝核菌AG-1 IA的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离体评估方法操作方便,试验条件易于控制。因此,水稻离体叶片法、叶鞘法可以替代活体接种法作为测定立枯丝核菌AG-1 IA致病力和粗毒素活性的方法。水稻离体叶片法、叶鞘法与活体接种法结合起来可作为测定立枯丝核菌AG-1 IA毒素活性测定的新方法。本研究的结果还表明,水稻不同组织对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敏感性不同,水稻的叶鞘组织比叶片组织对纹枯病菌敏感。由于粗毒素的致病力与活体菌株接种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纹枯病菌毒素以外的致病因子,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定量分析立枯丝核菌AG-1 IA与水稻的互作中,需要将不同水稻的组织进行区分,才能更加精准地了解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7~2001年对豌豆离体叶片鉴定白粉病抗性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豌豆苗期离体叶片在垫有两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培养,并人工接种白粉病菌,能鉴定出豌豆品种抗白粉病的差异。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度、光照强度、叶龄、病菌接种量等因素影响离体叶片白粉病发生速度或保绿时间。离体鉴定较适宜在温度18~20℃、光照强度3600lx以上、每天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的条件下进行。最适叶龄为二叶一心期或三叶一心期的初展叶。较适宜的接种量为每1cm~2叶面积接种5.5×10~3个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8.
黄瓜感染枯萎病后病理组织学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病毒RNA (TMV RNA),寄主mRNA (烟草mRNA)及植物核糖体,建立了离体核酸核糖体反应体系及分析监测方法。测定了TMV RNA,mRNA与核糖体结合的饱含量及竞争系数。将此体系用于筛选植物病毒病选择性治疗药剂,并用原生质体,整株植物进行生测,检测离体筛选结果,测定了分子结构不同的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性常数,分析了离体试验,原生质体试验及整株试验中的药物筛选阈值。  相似文献   

19.
昆虫病原线虫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大规模工厂化离体培养技术的发展,活跃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实际应用研究。近20年来在生物防治实践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已成为当前国际生防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我国在昆虫病原线虫的实际应用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昆虫病原线虫对土栖性、钻蛀性和叶面害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影响线虫应用的环境因子的分析,简要概述了昆虫病原线虫的应用进展,并探讨昆虫病原线虫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活体寄主法和离体含药平板法 ,测定了 1999年安徽省滁州市田间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抗药性。结果表明 ,在水稻活体上存在噻枯唑抗药突变体 ,其比例为67.65%,比1997、1998年有较大程度升高 ,但是离体含药平板上未能监测到抗药突变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