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探究耕作协同物料添加对苏打盐碱化耕地土壤障碍消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设置9个处理:对照(CK),深松+脱硫石膏(SG),深松+腐植酸(SF),深松+复合调理剂(ST),深松+复合调理剂+腐植酸(STF),粉垄+脱硫石膏(FG),粉垄+腐植酸(FF),粉垄+复合调理剂(FT),粉垄+复合调理剂+腐植酸(FTF),脱硫石膏、复合调理剂和腐植酸施用量分别为15 000、22 500 kg·hm-2和6 000 kg·hm-2。试验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0~40 cm土层,耕作协同物料添加处理的土壤容重降低2.7%~18.4%,土壤总孔隙度增加3.8%~25.3%,土壤三相比得到改善。与CK相比,耕作协同物料添加降低了0~40 cm土层土壤pH、钠吸附比(SAR)和总碱度,降低幅度分别为6.8%~21.3%、20.7%~78.3%和17.1%~47.7%;在0~40 cm土层,耕作协同物料添加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幅度为2.5%~63.9%。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和理论产量较CK分别提高4.8%~10.1%、8.9%~22.0%和...  相似文献   

2.
于2018—2019年在西吉县新营乡白城村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耕作与覆膜二因素裂区试验,主区为耕作方式,设置传统旋耕20 cm(CT)和粉垄耕作30 cm(FL30)、45 cm(FL45)、60 cm(FL60)等4个耕作处理;副区为地膜覆盖,设置不覆膜(NM)和覆黑膜(BM).测试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与马铃薯产量,研究...  相似文献   

3.
设置传统耕作(CK)、深耕(DT)、粉垄30 cm(F30)和粉垄50 cm(F50) 4种耕作措施进行试验,分析了粉垄耕作对马铃薯生理特性、叶片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土壤水分含量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其中F50处理土壤含水量最高,分别在0~20 cm和20~40 cm土层较处理F30、DT、CK高出0.66%~1.12%、0.74%~2.22%、1.26%~1.41%;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与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呈正相关关系;粉垄耕作降低了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不同生育时期F50和F30分别较CK降低了13.19%~20.35%、25.19%~41.11%、13.75%~33.33%和12.75%~22.88%、38.35%~86.39%、14.29%~36.36%;粉垄耕作提高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淀粉合成酶(GBSS)、淀粉磷酸合成酶(SS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不同生育时期F50和F30分别较CK提高了8.73%~14.94%、17.24%~31.07%、14.94%~39.76%、42.5%~81.23%、35.43%~61.26%和8.56%~14.61%、19.56%~36.32%、14.86%~36.16%、36.54%~75.73%、26.17%~53.27%;粉垄耕作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与CK相比,F50和F30分别显著提高32.09%、24.60%;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粉垄耕作处理F30表现较优,除苗期外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位次都为第一。在生产中建议推广的耕作措施为粉垄30 cm(F30)。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耕作方式对豫西旱地麦-豆轮作田不同土层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设置免耕(NT)、旋耕(RT)和翻耕(PT)3种耕作方式,分析了定位试验9 a(2009—2019年)后小麦收获期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并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具有显著的调控作用,其调控效应与其作业深度相关。RT较PT有利于降低0~15 cm土层但增加15~35 cm土层容重,NT较RT和PT显著降低了0~5、15~35、35~6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变化规律与容重相反。各处理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以及土壤脲酶、蛋白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0~5 cm土层和15~35 cm土层规律一致,0~5 cm土层均以N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PT)显著提高16.7%、53.2%、15.9%、23.6%、18.0%、34.7%和29.0%;15~35 cm土层均以PT最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NT)显著提高18.3%、23.4%、53.4%、...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措施下黑龙江省西部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的双提升技术效果,2021年10月,在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开展试验,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设置5个处理:有机肥+深松40 cm(YS40)、秸秆留茬+深松40 cm(WS40)、有机肥+旋耕20 cm(YS20)、秸秆留茬+旋耕20 cm(WS20)、有机肥表施+免耕(YB);一个对照:秸秆留茬+免耕(CK)。结果表明:施入有机肥的处理能够提升深土层土壤肥力,在20~40 cm土层中YS2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11.56 g·kg-1和0.57 g·kg-1;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与CK处理相比有机质和全氮依次提升2.83 g·kg-1和0.28 g·kg-1。土壤结构方面,在0~20 cm土层中YB处理的容重较CK降低17.5%、含水量提升35.5%,40~60 cm土层中YS40处理的容重较CK处理降低5.3%、含水量提升38.4%。有机肥与保护性耕作处理提高了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进而提高了玉米产量,第二年的YS40、YS20、YB处理较CK处理分别增产14.5%、18.5%、11.4%。收益分析表明,与CK处理相比,2021年YB处理和2022年YS20处理收益增加最多,分别增加5 770元·hm-2和5 223元·hm-2。综上所述,黑龙江省西部薄层黑土实施有机肥还田+保护性耕作是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储量、全氮、全氮储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大豆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夏大豆产量的影响,评价出最适宜伊犁河谷地区滴灌条件下复播大豆农田的耕作方式,2012—2014年开展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翻耕覆膜(TP)、翻耕(T)、旋耕(RT)和免耕(NT)四种不同耕作方式的复播大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量、养分和产量均表现出差异性。0~60 cm的平均容重以NT处理最大,达1.4 g·cm-3,分别比RT、T、TP处理高出2.2%、4.5%、5.3%。0~30 cm土层的土壤总孔隙度均以TP处理的最高,其平均值分别比T、NT、RT高出1.4%、3.8%、5.7%。30 cm以下各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虽有减少,但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各个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基本均表现为TPTRTNT。SOC、全N、全P含量表现为在0~20 cm土层以NT处理最高,20~40 cm土层以TP最高,T处理次之。TP和T处理显著提高0~40 cm土层土壤速效N、速效P含量。大豆产量均表现为翻耕覆膜处理最高,分别比T、RT和NT处理高出15.2%、30.8%和31.9%。本试验条件下,虽然免耕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但翻耕覆膜措施不仅有效改善了土壤物理环境,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复播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灰钙土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于2014—2017年在连续翻耕8 a的玉米田设置翻耕(CT)、旋耕(RT)、深松(ST)、免耕(NT)等4个单一耕作处理和翻耕-免耕(CT-NT)、深松-免耕(ST-NT)等2个轮耕处理。结果表明:RT处理0~10 cm和10~20 cm土层容重4个年度均是最低,与CT处理相比,第4年(2017)显著降低了8.70%和5.56%(P<0.05);ST、NT、CT-NT、ST-NT处理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年份呈降低趋势,与CT处理相比,第4年(2017)显著下降了4.38%、3.16%、9.25%、7.54%和11.11%、5.56%、6.00%、11.11%;CT和RT处理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孔隙度,与CT相比,ST、CT-NT、ST-NT处理20~30 cm和30~4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在第4年(2017)显著增加了4.42%、9.60%、7.78%和14.18%、7.51%、14.18%;不同耕作处理均可降低0~45 cm土层土壤紧实度,与试验前(2014)相比,ST和...  相似文献   

8.
不同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在山西寿阳地区设置的田间试验,分析比较秸秆还田、免耕覆盖、浅旋耕和常规耕作等4种耕作措施不同时期土壤紧实度、容重、入渗速率、土壤含水量以及土壤温度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各耕作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措施除引起旱地农田土壤入渗速率显著降低外,其他物理特性与常规耕作基本一致;免耕覆盖措施对旱地农田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最大,可导致0~10 cm表层土壤紧实度和容重显著增加,土壤入渗速率在播前显著降低,但随着生育期推进与其他处理间差异逐渐减小,蓄水保墒效果显著,同时会引起土壤温度显著降低,播前较常规耕作平均降低2.0℃;浅旋耕措施则在改善表层土壤紧实度,增加土壤入渗速率方面较秸秆还田和免耕覆盖措施要好,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常规耕作措施平均能提高10%,但同时会引起4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  相似文献   

9.
依据施用有机肥(腐熟牛粪)年限的不同,共设置4个不同处理,分别为:施用有机肥13 a(13A)、19 a(19A)和24 a(24A),以未施用有机肥的盐碱土作为对照(CK),采集各处理0~20 cm和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养分、物理性状和盐碱性质,旨在探明长期施用有机肥措施下苏打盐碱土壤的肥力状况及其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机制。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0~20、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含量和土壤田间持水量(P<0.05),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P<0.05),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P<0.05)。0~2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以19A处理最高,分别达39.31 g·kg-1和1.30 g·kg-1;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以24A含量最高,较CK分别提高了89.31%、81.07%和107.64%,土壤孔隙度以24A含量最高,较CK提高了54.56%,各处理土壤容重和土壤密度平均较CK下降率达31.91%和6.29%,处理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连续7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运用多元方差分析及因子分析法比较评价了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4种耕作措施(深松、旋耕、免耕、传统耕作)及2种秸秆管理措施(玉米秸秆还田、不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收获后0~20 cm土壤容重免耕处理最大,旋耕、翻耕处理次之,深松处理最小;秸秆还田0~10 cm土壤容重较不还田处理降低2.33%,达显著水平。小麦、玉米收获后0~20 cm土壤养分组、有机质环境组及酶活性组指标变量受不同耕作措施的影响均大于受秸秆管理措施的影响。传统耕作两季土壤质量均最差。深松、旋耕有一定后效,且有机质养分因子得分较高,免耕则相反。综合土壤质量、作物产量及经济效益,玉米秸秆还田/深松/旋耕/播种小麦-小麦秸秆高留茬/免耕/播种玉米模式适宜在该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不同耕作方式对黑钙土主要肥力特征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了旋耕(RT)、深松(ST)、免耕(NT)、深翻(DP)和深翻秸秆还田(DPS)等5种耕作方式,分析了玉米不同生长时期0~60 cm土层土壤容重、水稳性团聚体等物理指标,氮、钾、有机质等化学指标及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与RT处理相比,NT和ST处理土壤容重平均增加4.7%和3.8%,DP和DPS处理分别降低3.4%和2.6%;NT处理的田间持水量比RT降低2.7%,ST与RT相近,而DP和DPS处理分别比RT增加8.6%和7.0%,二者都显著高于RT(P0.05);土壤大团粒结构(0.25 mm)含量表现为苗期DP处理最高,抽雄期DPS最高、DP次之,整体来看,平均含量以DPS最高;除抽雄期NT含量较高外,DPS和DP是有机质含量整体较高的处理,说明翻耕的过程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从土壤全氮的比较来看,不同处理下差别不大,但碱解氮含量以RT最高,其他处理降低了6.8%~12.9%;与RT处理相比,ST和DPS处理玉米产量降低了7.4%和3.3%,NT、DP分别增加2.3%和7.8%。综合来看,虽然NT处理有一定的提升土壤结构和有机质的潜力,但改变效果不大,DP和DPS处理具有较好的土壤肥力特征,其中DP是兼具土壤肥力和增产效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2年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黄土高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覆膜、覆草、覆沙)对苹果细根(直径≤2 mm)及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含水量及孔隙度,增加细根数量,增大根系吸收水肥效率。覆膜处理细根水平分布范围与清耕(CK)相似,在距干0~90 cm范围内,垂直密集分布最大深度由CK的60 cm提升至40 cm,36.05%的细根分布在0~20 cm土壤表层。与CK相比,覆草、覆沙处理的细根水平分布范围由90 cm扩展至120 cm,垂直均匀分布整个土壤剖面,利于树体对深层土壤水肥的吸收利用。土壤物理性状与细根根长、表面积、根长密度呈极显著相关,覆膜处理中根径与比根长也与土壤物理性状表现出相关性。综合分析根系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覆草处理是陇东旱塬区苹果园较为适宜的地表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3.
耕作方式对黑土耕层孔隙分布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耕作方式对黑土孔隙度分布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以2010年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和秋翻两种耕作处理下耕层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对黑土孔隙度影响较大。与秋翻相比,免耕减小了土壤总孔隙度,增大了0~5cm和20~30cm10%~16%的>100μm大孔隙,减小了耕层5~20cm的100~30μm次大孔隙,两种处理不同深度的中孔隙和微孔隙数量相近。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特征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免耕0~5cm和20~30cm的持水能力高于秋翻,而5~20cm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实施免耕后,改变了土壤孔隙分布和持水性能,对土壤通气透水和作物根系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方土壤熟化调理剂对新修梯田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新修梯田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特点,通过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在氮磷肥平衡施用基础上,研究添施不同配方土壤熟化剂对新修梯田土壤理化性状、养分状况与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不同配方土壤熟化剂可降低新修梯田土壤容重,增大毛管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表层(0~10 cm)熟化效果好于底层(10~20 cm)。与试验前相比,表层土壤容重降低5.14%~18.49%,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9.14%~18.86%和10.96%~17.19%;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增加56.11%~114.19%、9.84%~78.69%、48.52%~268.50%、70.10%~427.53%;(2)与CK相比,A处理的培肥效果最显著,容重年均降低0.06 g·cm-3,孔隙度和田间持水量年均分别增加3.15、0.45%;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年增加速率分别提高2.48 g·kg~(-1)、0.2 g·kg~(-1)、7.82mg·kg~(-1)、129.23 mg·kg~(-1);其余培肥处理的效果为BC、D、ECK;(3)施用土壤熟化剂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A配方的效果最好,2012、2013年马铃薯产量较CK分别提高37.69%、50.93%,2014年小麦产量较CK提高94.41%;3年A配方的水分利用效率较CK分别提高43.09%、48.71%、102.31%,且差异显著。综合可知,A配方(黑矾、腐植酸、氯化钾、微肥、DA-6用量分别为375、600、150、45、150×10-3kg·hm-2)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增产效应最佳,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新修梯田快速培肥较适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辽西易旱区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温度、容重、孔隙性状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有抑制蒸发保墒作用,分别表现在苗期0-20cm土层以及作物生长发育后期40cm以下土层,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其中留茬覆盖可以比传统耕作提高16.53%,增产幅度可达13.56%;保护性耕作的土壤温度低于传统耕作,尤其留茬覆盖表现最为明显,其降低土壤温度的效应主要发生在苗期和土壤表层;保护性耕作方式提高了毛管孔隙度,提高了涵养水分的作用,但土壤容重的增加影响作物的播种和出苗;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各种方式间差异不显著;在辽宁省西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建议采用以留茬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选取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4年进行保护性耕作的玉米样地,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降低0~5 cm表层土壤容重,传统耕作秸秆粉粹还田(TS)和NTS处理可显著降低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NTS处理可显著增大0~5 cm表层土壤孔隙度,TS和NTS处理可显著提高5~10 cm1、0~30 cm土层的土壤孔隙度;NTS处理可显著降低各层土壤的坚实度,其它处理对表层0~5 cm无显著影响,免耕无秸秆覆盖(NT)处理显著增加了5 cm以下的土壤坚实度;NTS处理0~5 cm表层土壤水分入渗率显著加强,而NT处理则显著减弱;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均为:NTSNTTS传统耕作(T)。本试验中NT处理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应不明显,NTS处理对于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旱地小麦全膜覆土播种一体机是针对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而研制的,该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镇压、铺膜、覆土、播种等工序。该机采取旋耕抛土与铲土板相配合的取土方式,保证了充足的土壤来源,设计了输送带链传动的输土装置、外槽轮式覆土装置,实现了膜上均匀覆土和覆土厚度的控制。设计了仿形机构,实现了穴播装置的地面仿形,并对仿形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了仿形机构的仿形效果。通过样机田间试验测定,覆土厚度的平均值为1.074 cm,覆土宽度的平均值为121.283 cm符合农艺要求,覆土的厚度、宽度的变异系数分别为23.37%和0.96%,符合设计要求。通过实验测定,旋耕镇压后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符合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