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颡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隶属于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我国俗称黄腊丁、鱼央丝、嘎鱼、嘎牙子等,属温水性底层鱼类,喜栖息于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生存温度0℃-38℃,适应性极强、食性杂,养殖潜力较大,是一种优质鱼类。我国长江、珠江等各大水系均有大量分布,该鱼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2.
<正>在黄颡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环境恶化等原因,黄颡鱼病害时有发生。常见有车轮虫病等寄生虫性疾病、出血性水肿病等细菌性疾病,但柱形病引起黄颡鱼体表溃疡的病例鲜有报道。柱形病一般多见于斑点叉尾,其病原菌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loumnare)一般危害鱼鳃。鱼类自然感染柱状黄杆菌一般发生在水温高于20℃的水环境中,虽然当水体温度为6~12℃时,淡水鱼也可感染发病,但报道不多。2014年1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  相似文献   

3.
正黄颡鱼属于鲇形目鲿科(亦称鮠科)黄颡鱼属,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长须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当前进行人工养殖的黄颡鱼属品种主要有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2种。黄颡鱼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耐低氧,产量高等特点。在水体中营底层生活,对各类水体适应能力强。黄颡鱼属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广,幼鱼以枝角类、桡足  相似文献   

4.
一、黄颡鱼养殖的发展前景 黄颡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在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均能栖息,是一种自然水体中的经济型鱼类。以前黄颡鱼没有进行人工饲养,市场所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近年来,黄颡鱼的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其在自然水体中的资源不断减退,而其人工养殖又主要以池塘套养为主,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俗称嘎鱼、黄腊丁,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而无鳞,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欢迎,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销售价在30元/kg~40元/kg。常见的种类有瓦氏黄颡鱼(江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细黄颡鱼,目前人工养殖多是黄颡鱼,在内陆地区均有养殖。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隶属于鲶形目、鮠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江河、湖泊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黄颡鱼为底栖鱼类,对环境适应性强,耐低氧,适温范围0~38℃,杂食性,可食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随着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发展黄颡鱼人工繁殖和养殖,前景十分广阔。为此,我们于2002年在省淡水良种场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底层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黄颡鱼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已成为较有发展前途的名优养殖品种.为充分挖掘养殖生产潜力,提高水体利用率,提升黄颡鱼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不断探寻黄颡鱼最佳养殖新模式,根据黄颡鱼与鳖各自的生物学特点,2011年,我们采用以黄颡鱼为主养品种套养鳖的养殖模式,充分利用水体的物质循环与生物间的互利互补作用,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黄建丁 《中国水产》2017,(12):86-87
<正>养殖全雄黄颡鱼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福建省漳州市鱼种场实验表明,全雄黄颡鱼苗种培育,苗种暂养放养密度在160尾/m~2~220尾/m~2,养成放养密度在24尾/m~2~28尾/m~2比较合理,会有较高的成活率。黄颡鱼别名黄腊丁、黄呀姑、黄鳍鱼。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为广泛的一种小型底层鱼类,在河流、湖泊和水库等水体中能够形成自然种群。亚洲地区的东部及南部如朝鲜半岛、日本和印度等地也有分布。黄颡鱼具有含肉率高、无肌间刺、肉质细嫩,且肌肉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高,味道鲜美等优点,在国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9.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6,23(1):18-20
黄颡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比较高,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优鱼类,也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淡水养殖品种。在农村湖泊、水库、池塘、河沟等水体中开展黄颡鱼养殖,能有效地利用水体,  相似文献   

10.
<正>黄颡鱼体形优美、个体纤小、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甘、平,有祛风、利尿之功效,对人体水肿病、喉痹肿痛病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药用价值很高。目前,在国内外销售数量较大,经济效益很好。由于黄颡鱼是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和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根据我们高产养殖经验,现介绍以下六点技术。一、池塘要深,水质要好由于黄颡鱼属于池底生活鱼类,吃食时是在池底弱光环境下进行,正常生长水温在25~28℃,如果水温低于7℃或高于37℃,就会自然死亡,所以,要求池塘水深2米以上才能满足黄颡鱼正常生长需求。为了保证水体质量良好,必须要  相似文献   

11.
蔡雪峰  郑伟 《科学养鱼》2003,(10):23-23
一、生物学特性 黄颡鱼属底栖鱼类,其对生态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白天栖息于水体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体上层觅食,喜欢集群和在弱光条件下摄食和活动。黄颡鱼为杂  相似文献   

12.
池塘培育瓦氏黄颡鱼大规格鱼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黄颡鱼(Pseudobagrus vachelli)俗称江颡,隶属鮎形目、鲿科、黄颡鱼属,是黄颡鱼属中最大的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支流和大型通江湖泊中,在长江水体中产卵孵化的鱼苗游到湖泊中摄食生长。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长江、淮河等水域中的珍品,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又名黄腊丁、嘎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为底栖鱼类,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沟渠、塘堰中。其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黄颡鱼杂食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易于引种驯化。在绝大部分水体中均能生存,其人工养殖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稻田生态养殖黄  相似文献   

14.
黄颡鱼Pelteo bagrus fulvdrace(Richardson),俗称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等。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尝科、黄颡鱼属。该鱼是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小型经济鱼类,产量大、肉质嫩、少细刺、含脂肪多、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是近年来市场上热销的一种优质鱼类.常年市场供不应求,销售价每公斤在30~4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黄玉忠 《内陆水产》2005,30(3):19-20
黄颡鱼属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黄刺鱼、黄嘎牙等,是一种野生小型名优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无间肌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但有滋补作用,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成鱼个体一般200—300g,非常适合我国目前消费。黄颡鱼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过去黄颡鱼人工饲养极少.市场销售的商品鱼主要从天然水体中捕获,  相似文献   

16.
正黄颡鱼在东北地区俗称嘎牙子,酱焖嘎牙子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东北名菜。黄颡鱼是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常见的小型名优鱼类,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价格是每公斤40~60元,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近些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日益受到养殖户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黄颡鱼养殖前景看好。黄颡鱼成鱼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7.
正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黄骨鱼、嘎牙子,是常见的底栖杂食性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干支流及附属天然水体中。黄颡鱼的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具有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名优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黄颡鱼"全雄1号"具有雄性率高、性状稳定、生长速度快、规格整齐、抗病力强等特点,相同养殖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黄颡鱼由于肉质嫩、细刺少、味鲜美、营养价值高,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而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的生长速度缓慢,上市规格小,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因而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前景看好,养殖效益较高。现将黄颡鱼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生物学特性1.黄颡鱼俗称黄姑、黄腊丁。在分类学上属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泛分布于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各水域,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处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近年来作为搭配品种被广泛饲养,在提高精养鱼塘单位面积产量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也逐渐增多.为此,笔者通过多年实验,总结几种常见疾病的主要控制技.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兰家全  李玮 《水产养殖》2009,30(7):17-18
黄颡鱼属鲶形目、黄颡鱼属,俗称黄姑、黄腊丁.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大河流的支流及附属水体中,是一种典型的杂食偏动物性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市场价格高,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由于能稳定大批量生产黄颡鱼苗种的单位较少,尤其是鄂东地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制约了黄颡鱼的发展规模.2006年至2008年太白湖渔场利用四大家鱼繁育设施进行了黄颡鱼人工繁殖,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