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耆吾  阎永祥 《水产学报》1989,13(3):189-199
根据对虾流网结构特点设计兼有捕虾和接获网上掉虾功能的专用网具,研究了对虾流网作业全过程的掉虾数量;同时还对暂养模拟掉虾和对虾在网上直接死亡率作了调查;并研究了流网掉下对虾的成活率。所得结果为调整渤海区秋季对虾汛的捕捞结构,实行以流网代替拖网作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虾流网从网具结构上分是属于流刺网,由于对虾一般情况下栖息在海底,所以在设计中,网具的沉降力应大于浮力,形成底流网,即称为对虾底流网。那么,影响对虾流网网具性能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网目尺寸,二是缩结系数,下面将这两个因素做以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3.
田学模  曲学忠 《海洋渔业》1990,12(4):152-154
<正> 对虾流网网目尺寸与虾体尺度之间的关系,是对虾流网捕虾理论与网具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这是因为对虾流网网目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所捕对虾的体长组成和渔获效率,同时还涉及到对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所以正确地确定对虾流网网目尺寸,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是必要的,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也有其重要意义。有关刺网网目尺寸与鱼体尺度间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有过不少研究与论述。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探求与确定鱼体大小与捕捞它的最适网目尺寸间的关系,即以某种鱼类的  相似文献   

4.
对虾流网是北方三省一市秋汛捕虾的主要网具。长期以来由于各地网具规格不一,作业时网具扫海速度不同,易发生网具缠结。不同地方的船只不敢在同一渔场作业,并且部分船因网具扫海速度慢,导致扫海面积小而影响产量。因此目前应着重解决网具扫海速度慢的问题,并努力使各地网具的扫海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本文试对影响对虾流网扫海速度的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 对虾流网属漂流刺网,依网片层数分单层刺网和三重刺网两种,以捕捞对虾为主,其捕虾量已占对虾总捕捞量90%左右,兼捕斑鰶黄姑、鲬鱼、黄鲫等,渔期自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渔场在渤海及黄海北部。目前,我国对虾流网的主网衣是用无色透明的尼龙胶丝编织的,而渔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已普遍使用彩色尼龙胶丝流网,流网的色彩对捕捞效果有何影响,国内报告很少。 1989年秋季本所使用橘黄、浅蓝、水绿  相似文献   

6.
对虾是我国重要出口水产品,对虾资源作为渤海重点保护对象是必要的。捕捞生产由春捕改为秋捕也是为保护对虾资源,提高产量,掌握对虾资源主动权而修定的。但一项新事物的出现,一项方针政策的修订,开始总不会十全十美,需要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今就出现的三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一点意见: 一、对虾流网的开捕期问题 1.关于什么时间对虾流网的开捕期适当问题。多年来意见不一,根据历年渤海秋汛雌性对虾生长速度看,体长达15厘米以上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北方三省一市大批地发展了对虾流网作业,截至82年止,投产船只达6000余只,其产量占全海区对虾总产量的30~50%。由于对虾流网具有开捕期早,扫海面积大,产量高,生产费用低,纯利润高等优点,因此,对虾流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像辽宁省的金县、长海县,已基本上实现了以对虾流网代替拖网捕捞对虾,并取得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 一、对虾流网发展概况对虾流网是由挂网、锚网逐步改进演化而来的。很早以前,我省东部昌黎,抚宁一带沿海渔民,先是用丝线织成的挂网在春季捕捞游向浅水的产卵亲虾。后来又逐步把原来的挂网改革成锚网(有的以石代锚),六十年代初期,为了繁殖、保护对虾资源,制定了以秋捕为主的方针,锚网的作业方式从浅水逐渐向深水,网的高度也都相应增加了。自七十年代初,又开始出现了不带锚的对虾流网。七十年代末,随着近海渔业调整,保护渤海鱼类资源及合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对虾养殖中,需要根据对虾耐流性,并结合污物聚集效果调控池内水流速度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本研究利用垂直循环水槽,分别测定5种流速(20. 3、23. 0、30. 2、34. 9和41. 3 cm/s)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3. 62±0. 50) g]的可持续游泳时间,并以此为指标衡量凡纳滨对虾相应流速下的耐流性。结果显示:同一流速下,外部特征相似的凡纳滨对虾可持续游泳时间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个体差异性的表征参数(离散系数)随流速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少,在34. 9 cm/s时达到最大;由累积疲劳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可知,高流速(30. 2、34. 9和41. 3 cm/s)试验组中,接近50%的对虾会在10 min内因疲劳触网而不能继续游泳;曲线拟合决定系数R2显示,指数函数能最好地呈现平均可持续游泳时间随流速的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工厂化养殖中水流调控要考虑对虾耐流性的个体差异性,而不是仅考虑对虾的平均耐流性。对于本研究所用的对虾(3. 62±0. 50) g,池内流速建议控制在30. 2 cm/s以下,并且参考累积疲劳比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确定相应流速下的水流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小目对虾流网对幼虾资源的损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秋汛对虾管理期间,对虾流网生产渔船违反对虾禁渔期的时间一年比一年提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虾流网生产尽管在山东省有了很大发展,但因生产期间存有换网问题,生产船只又普遍资金不足,所以,在惠民地区至今尚未得到应有发展。为了合理调整惠民地区捕捞结构,保护地方水产资源,尽快解决发展对虾流网生产存在的问题,我们于1985、1986年秋捕对虾期间,进行了异目对虾流网试验和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黄骅县1986年秋汛海洋捕捞对虾1.601吨,比上年同期增产14%其中90%是对虾流网所捕。全县单船平均单产比上年增产10.6%。为提高对虾流网船船员的捕捞  相似文献   

13.
<正> 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公社从事对虾流网生产是从一九七九年发展起来的,两年来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七九年共投入了23对20马力对虾流网船,共产虾400多吨,平均每对船产3.8万斤,八○年投入43对流网船,共产虾855吨,平均每对41160斤,高产船59850斤,低产船31000斤。在  相似文献   

14.
最近,农业部黄渤海区渔政分局发出通告,禁止在黄、渤海对虾洄游通道分段实行禁渔。通告明文规定,每年5月6日至6月5日禁止对虾流网、扒拉网、对虾三重流网作业。对虾主要产卵场内的挂子网、椿张网、底张网、坛子网、大桶网等,在  相似文献   

15.
<正> 底层流网捕秋虾,在北方三省一市普及以来,发展很快。我县自一九七八年开始学习使用该网具捕虾,但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直不高,即使在资源较好的七九、八○年,最高单船产虾也只在6000—7000斤。一九八一年秋,对虾资源比八○年减少30%,有不少船提前停产、转业。如何提高对虾流网生产水平,全面分析该网具的利弊,坚定信心,为捕秋大虾闯新路,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对一九八一年对虾流网船作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渤海、黄海北部秋汛捕捞对虾,以往主要使用拖网。为保护渔场水域的生态环境和幼鱼(幼体)资源,通过针对虾类行动的实验性观察,同时使用流网试捕。分析流网掉虾的原因和提出防范掉虾的技术措施,以便更好地实现“以流网代替拖网捕捞对虾”的技术改革。  相似文献   

17.
凡纳滨对虾的游泳能力及游泳疲劳后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24.8±0.3)℃条件下,测定了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l临界游速(Ucrit)、弹跳速度、不同流速下的可持续游泳时间,以及游泳疲劳后的生理反应.实验凡纳滨对虾体长(6.87±0.42)cm,体质量(3.34±0.59)g;5个水流速度分别设定为(26.7±2.9)cm·s-1、(31.0±3.6)cm·s-1、(34.6±3.7)cm·s-1、(38.6±3.3)cm·s-1、(4018±3.4)cm·s-1.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游泳足的摆动频率与流速呈线性甬数关系,可持续游泳时间与流速呈对数函数关系.其游泳能力指数SAI(Swimming.Ability Index)为16.49cm,平均临界游速为(35.67±0.62)cm·s-1[(5.02±0.09)BL·s-1],平均弹跳速度为(106.51±6.08)cm·s-1[(15.74±0.96)BL·s-1].不同流速下游泳疲劳后,凡纳滨对虾血糖和血浆乳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6.7 cm·s-1、31.0 cm·s-1和34.6 cm·s-1流速下游泳疲劳后,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6.7 cm·s-1、34.6 cm·s-1和38.6 cm·s-1流速下游泳疲劳后,血浆总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临界游速和弹跳速度测试疲劳后,血糖和血浆乳酸浓度也均显著升高(P<0.05),而血浆甘油三酯和总蛋白浓度则无显著变化(P>0.05).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对虾运动生理学特性,并为对虾捕捞和增养殖技术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23±0.5℃水温条件下,利用游泳行为测试水槽分析早期发育阶段鳙幼鱼(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5.0~9.0cm,2.5~11.5g)游泳行为特性与水流流速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该体长范围鳙幼鱼的平均临界游泳速度为0.468±0.161m/s;平均突进游泳速度为0.672±0.154m/s,且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和绝对突进游泳速度均随体长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相对突进游泳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线性减小;绝对突进游泳速度与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存在如下关系: ;在测试突进游泳速度中鱼类游泳行为随水流流速变化存在4种游泳状态相互穿插(顶流前进、顶流后退、顶流静止、顺流而下),根据鱼类运动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分别对应的4种游泳状态,得到以鳙幼鱼为过鱼对象的鱼道池室主流流速为16.0~46.5cm/s;对于鱼道高流速区的竖缝、孔口等最佳流速应为46.5~85.4cm/s。本研究成果补充了四大家鱼游泳特性指标,为四大家鱼资源保护、鱼类洄游通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贤生 《海洋渔业》1983,5(5):221-222
<正> 长海县水产研究所与协助单位研制的对虾高苗流网获省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长海县远海生产船只自使用这种网具后,使捕获对虾平均每年增收246吨,增收产值67.8万元,增收利润65.8万元,比原对  相似文献   

20.
刘永昌 《海洋渔业》1982,(3):125-127
<正> 前言对虾(penaeurs orientalis Kishinouye)是我国北方沿海省、市海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为提高渔获量和合理利用资源,近几年“大目囊”网、“虾拖1号”网以及对虾“底流网”、浅水对虾“围网”和浮拖网的渔具、渔法的试验成功,进一步证实了针对鱼、虾的生态习性设计和改革的渔具、渔法,具有科学性和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