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标武  黄瑞 《水产养殖》2012,33(5):35-37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为一种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1]、遗传基因[2]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1].近江蛏具有肉味美、适应低比重,生长比缢蛏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其生产性人工育苗已获成功,并在福建省沿海地区推广养殖,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近江蛏的池塘养殖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推广近江蛏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缢蛏是我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为重要的经济软体动物,是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沿海群众池塘与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蕉城区缢蛏养殖历史悠久,过去主要以滩涂养殖为主,90年代以后利用原有虾池进行池塘养殖。由于缢蛏池塘蓄水养殖周期短、投资小、收益大,生产比较稳定,且首次采用人工蓄水养蛏技术。在一定时期内,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掀起养蛏热潮。目前,蕉城区池塘蓄水养蛏面积达2000公顷,年产量达2.5万吨左右,成为福建省养蛏大县。但近年来,由于诸方面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正>有关研究报道通过微生态技术、种植水生植物等对青虾养殖池塘水质具有一定改善的效果。然而采用外源性生物或微生物的技术手段对水体的净化效果往往不太稳定,但运用将人工基质引入池塘固化微生物的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在青虾养殖池塘内设置人工基质,固化水中微生物形成生物膜,通过对基质上及水体中微生物数量和水质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海水池塘蟹、虾、贝立体养殖过程中,采用在滩面下覆网养殖缢蛏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结果表明:试验塘面积1.67hm2,缢蛏产量18 000kg/hm2,梭子蟹产量840kg/hm2,日本对虾产量540kg/hm2,池塘综合平均产值达到24万元/hm2。起捕缢蛏人工需时覆网的为未覆网的39%,人工起捕率覆网的为未覆网的2.67倍,人工工资减少了3 070元,平均可减少人工工资55 260元/hm2,实现省时省钱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独立供饵式缢蛏池塘蓄水养殖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在养蛏池内直接施肥培养饵料的传统缢蛏池塘蓄水养殖模式进行优化,建立了以专用池塘培养缢蛏生物饵料的池塘养蛏系统,即独立供式缢蛏池塘蓄水养殖系统。经过5个月左右养殖试验,独立供饵式缢蛏池塘蓄水养殖系统缢蛏平均单产为3226.8 kg/ha,分别比传统缢蛏池塘蓄水养殖(2个对照组)提高37.37%和34.20%;生长速度分别快32.3%和38.7%,商品平均规格为16.13 g/粒,规格较整齐;养殖存活率为66.7%,与对照组差异不大;单位经济效益为5.48万元/ha,分别是对照组的270.26%和226.73%。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该独立养殖系统具有饵料供应充足、养殖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至少缩短了1个多月的养殖周期,避免了高温期对缢蛏养殖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利用海水池塘养殖缢蛏已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但缢蛏过冬成活率不稳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本文作者通过调查、试验就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缢蛏过冬成活率浅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梭鱼、缢蛏、脊尾白虾无公害综合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对梭鱼、缢蛏、脊尾白虾的综合养殖进行了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梭鱼、缢蛏、脊尾白虾的生物互补性进行无公害的综合养殖,不仅能有效的利用水体空间、减少病害的发生,而且能够显著的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池塘蓄水养殖缢蛏是一种高产、高效、优质的养殖模式,具有生长快、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单位成本低等优点。池塘蓄水养蛏,提高产量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并有效地控制水质、饵料、底质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朱于来 《科学养鱼》2016,(11):43-45
正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混合养殖是江苏省响水县及周边沿海滩涂近10年来的海水池塘养殖模式,养得较好的亩效益达3000元以上。为了更好地总结推广该虾蛏混养模式,提升当地海水养殖经济效益,2014-2015年,响水县水产养殖技术指导站在位于响水县沿海的海珍品养殖总公司第十一分场,开展中国对虾、脊尾白虾、缢蛏海水池塘高效混合养殖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闽东沿海池塘主要以培育肥水的方式养殖缢蛏,但在养蛏过程中大量的施肥投料,使过剩的肥料沉积池底,底质逐渐恶化.近年来,池塘养蛏生长慢,高温期发病严重,成活率低,产量不高,效益不明显.沿海群众于2002年开始改池塘缢蛏单养为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效益显著,规模逐年扩大.缢蛏与三疣梭子蟹轮养即养蛏结束后,接着高温期不播种蛏苗,而进行梭子蟹养殖.现将其池塘轮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利用和污水的排放,适宜缢蛏生长繁育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缢蛏资源逐年减少。为了恢复缢蛏的自然资源,发展缢蛏池塘养殖,2009年至2011年我们通过学习和借鉴外地经验,在唐山市希忠水产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缢蛏的苗种繁育和规模化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2.
<正>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隶属于瓣鳃纲、异齿亚纲、帘蛤目、竹蛏科,是福建省主要养殖贝类之一。缢蛏在我国东南沿海有着较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但池塘的养殖产量不高。福建莆田沿海地区的缢蛏养殖苗种大多从外地购入,但由于运输路途远,海区水质环境存在差异,养殖成活低。为了更好地进行缢蛏的池塘养殖,提高养殖总体效益,现在福建莆田北高开展缢蛏苗种海水池塘强化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象山县加大了海水池塘养殖品种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梭子蟹-缢蛏-脊尾白虾"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单位利润稳定在60000元/公顷以上,实现了海水池塘稳产高效。现将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试验地点位于象山县泗洲头镇灵南片连片养殖池塘,总面积约4000亩,濒临蟹钳港和三门  相似文献   

14.
《科学养鱼》2006,(1):81-81
随着海水养殖不断创新和发展,浙江沿海一带兴起对虾、锯缘青蟹、缢蛏的混养,并且养殖面积逐年增加,已形成较大规模高产、高效的养殖新格局。结合当地养殖户多年的实践经验,归纳了对虾、青蟹、缢蛏混养具体应抓好的几个环节,以供大家参考。一、池塘选择进行对虾、青蟹、缢蛏混养  相似文献   

15.
池塘蓄水养蛏大规模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仰源 《福建水产》2007,(2):44-45,43
从水质、底质、施肥、敌害等方面分析了池塘蓄水养殖缢蛏大规模死亡原因。认为水质恶化或底质老化是造成缢蛏大规模死亡的根本原因,而养殖密度过大、施肥不当以及敌害生物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缢蛏的死亡,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基于缢蛏养殖的立体混养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分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缢蛏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我国沿海群众喜爱的海味佳品.它与蛤仔、牡蛎和泥蚶被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 针对缢蛏传统养殖常常发生病害的问题,各地积极总结有关经验,自1990年代起,不断探索缢蛏无公害生态养殖技术,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链.本文着重分析基于缢蛏养殖的立体混养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推广这些模式,实现缢蛏的规模化、无公害、健康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7.
以缢蛏为主,鱼、虾、贝多茬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沿海传统的海水池塘养殖是以对虾为主的单茬单养方式,为充分利用现有的虾池资源,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提高海水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们在江苏省南通市利用614亩水面进行以缢蛏为主的鱼、虾、贝多茬混养生产试验,获得成功。一、池塘条件养殖池塘为沿海地区传统的对虾养殖池,面积20亩~50亩不等,设中央沟,有相对独立的进、排水系统。以泥底或泥沙混合的底质为主,适合缢蛏、青蛤、文  相似文献   

18.
自1993年我国海水养殖虾类遭受白斑病毒病的危害以来,单一品种的养殖模式严重制约了海水池塘的开发与综合利用,影响了海水池塘养殖业的发展。近些年来,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技术突破,形成了一套海水池塘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即虾、蟹、贝“五放六收”的混养模式。混养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杂色蛤、缢蛏或文蛤。2007年,在日照市涛雒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进行了重点示范养殖及推广,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虾蛏蟹池塘高效混轮养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闽东沿海群众经过长期的池塘养殖生产实践,摸索出一种第一茬日本对虾与缢蛏混养、第二茬养殖三疣梭子蟹的综合养殖模式,克服了以往虾或蛏池塘常年单养而造成池底质恶化、高温期  相似文献   

20.
正缢蛏养殖历史悠久,随着贝类育苗技术的发展,缢蛏苗种由半人工采苗发展到以人工育苗为主、半人工采苗为辅的状态。多年的人工育苗,亲贝选用不当与频繁近交等问题已导致缢蛏遗传多样性降低,引起缢蛏种质资源的退化。近年来,缢蛏一龄养殖个体普遍较小,二龄蛏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效益欠佳,市场上尚未有人工选育的缢蛏良种。为此,人工选育出生长速度快、个体大、个体重、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