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杀灭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稚蚌培育池中的摇蚊幼虫,以吡喹酮、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氰戊菊酯等8种常用水产杀虫药,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摇蚊幼虫杀灭效果试验,再对筛选出的药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据此进行稚蚌培育池中杀灭摇蚊幼虫的药物应用试验.结果显示:溴氰菊酯是稚蚌培育池杀灭摇蚊幼虫的理想药物;在平均...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4,(3)
<正>三阶段驱虫法就是采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剂(第一阶段使用)和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注射液(第二或第三阶段使用)两种药剂剂型进行驱虫的方法。1药物剂型及用法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粉剂:每袋5 g,含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10 mg,按使用说明每10 kg体重用1.5 g粉剂拌料内服。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注射液:1 mL含阿维菌素(或  相似文献   

3.
采用氯氰菊酯和伊维菌素两种杀虫药物对发育不同阶段的(5、10和20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鱼苗,运用静态毒性试验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5、10和20日龄黄颡鱼鱼苗的24 h L C5 0分别为0.017 0、0.053 0、0.133 0 mg/L,48 h LC50分别为0.013 0、0.035 0、0.112 0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 3、0.004 6、0.023 8 mg/L。伊维菌素对5、10和20日龄黄颡鱼鱼苗的24 h LC50分别为0.295 0、0.339 0、0.356 0 mg/L,48 h LC50分别为0.263 0、0.300 0、0.323 0 mg/L,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62 7、0.070 5、0.0798 mg/L。临床应用表明池塘在进苗前2~3 d使用0.1~0.2 mg/L的氯氰菊酯,鱼苗进塘后9~11 d使用0.02~0.03 mg/L的伊维菌素,进塘后18~20 d挂灯驯化前使用0.05~0.07 mg/L的伊维菌素,可使黄颡鱼鱼苗成活率达到40%以上,与常规黄颡鱼鱼苗标苗方法相比成活率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4.
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进行了阿维菌素和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2,7.85,6.97×10-3mg/L;安全浓度为1.91×10-3mg/L.甲苯咪唑对黄河鲤的24,48和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9,3.98,3.53 mg/L;安全浓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极性大小的溶剂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甲醇回流提取丁香制备粗提物,进行杀灭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药效活性追踪,确定丁香杀虫的活性部位为石油醚提取部分,进而利用硅胶柱层析和中压制备液相等分离技术结合活性追逐试验追踪分离丁香石油醚提取物(对多子小瓜虫幼虫和包囊的100%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0mg/L和80mg/L),最终分离获得一种杀虫活性物质,经质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等多种波谱分析技术确定该活性物质为丁香酚。体外杀虫结果表明,丁香酚对多子小瓜虫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其对幼虫15min、1h、2h、3h和4h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6.21(5.85~6.65)mg/L、3.50(3.24~3.84)mg/L、2.90(2.62~3.22)mg/L、2.33(2.10~2.50)mg/L和2.15(1.98~2.32)mg/L,对幼虫4h的100%杀灭的质量浓度为3.5mg/L,对包囊6h的100%杀灭质量浓度为3.5mg/L。结果表明,丁香酚是一种具有较好开发前景的杀多子小瓜虫药物。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黄鳝体内胃瘤线虫的感染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洞庭湖区6个采样点的黄鳝对胃瘤线虫的感染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常德市芦山乡所产黄鳝感染量为严重,感染率高达90%,感染强度为4.35,其次是岳阳县中洲乡,感染率37.1%,华容暂未发现有感染。不同体长组的黄鳝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可能是一个随机感染的过程。胃瘤线虫幼虫主要寄生于黄鳝的腹腔内的肠系膜和体壁内膜上,常常结囊。在肠道内发现有较多的细小胃瘤线虫寄生,说明这种线虫是经消化道而感染的。并测得胃瘤线虫在黄鳝种群中的体长为8.5—55.0mm,其中以10—20mm体长的线虫占多数,说明7—8月份可能是胃瘤线虫感染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7.
2021年3~8月对永州市4个地区黄鳝体内胃瘤线虫和新棘衣棘头虫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黄鳝胃瘤线虫新田县感染率最高(45.61%),冷水滩区次之(36.74%),东安县第3(36.11%),宁远县最低(21.43%);平均感染强度(条/尾)以冷水滩区最高(3.74),东安县次之(1.75),新田县第3(1.69),宁远县最低(1.00)。黄鳝新棘衣棘头虫冷水滩区感染率最高(1.96%),东安县次之(1.67%),新田县和宁远县未发现感染;平均感染强度(条/尾)东安县最高(2.00),冷水滩区次之(1.44)。根据统计可以得出永州黄鳝胃瘤线虫感染率为36.99%,感染强度为3.02条/尾;单尾黄鳝感染胃瘤线虫最多为54条,结果表明永州黄鳝胃瘤线虫感染较严重。而永州黄鳝新棘衣棘头虫的感染率为1.69%,感染强度为1.58条/尾;单尾黄鳝感染新棘衣棘头虫最多也只有4条,结果表明永州黄鳝感染新棘衣棘头虫的数目较少,感染不太严重。  相似文献   

8.
针对慈溪市饮用水水库底层鱼类相继发生胃瘤线虫危害鱼体生长发育、影响鱼产品质量的情况 ,笔者在调查、取样的基础上 ,选用了鱼苗鱼病防治中四种常用药物 :90 %晶体敌百虫、甲苯咪唑、盐酸左旋咪唑、肠虫清 (阿苯达唑 )等进行幼虫杀灭试验 ,试验方法采用等对数间距法 ,结果表明 :这四种药物对胃瘤线虫幼虫均有杀灭效果 ,其中甲苯咪唑毒性最强 ,90 %晶体敌百虫、盐酸左旋咪唑次之 ,肠虫清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建立鲈鱼组织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残留的检测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碱性氧化铝SPE柱净化,N-甲基咪唑和三氟乙酸酐的乙腈溶液为衍生化试剂,常温衍生化15 ra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65 nm,发射波长为475 nm.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衍生化产物的浓度与峰面积在0.5~200 ng/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添加水平为1~10 μg/kg,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平均回收率在80.6%~88.0%和78.8%~82.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阿维菌素的检出限为0.1/μg/kg,伊维菌素为0.2 μg/kg.该方法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鲈鱼组织中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苏世雄  阮子华 《畜禽业》2003,(12):26-27
筛选治疗獭兔疥螨感染的药物,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双甲脒乳油3种不同的药物进行对比。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100%、95%,阿维菌素散拌料口服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0%、85%,双甲脒乳油患部涂擦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85%、75%。结果表明,伊维菌素注射对治疗獭兔疥螨感染的效果明显优于阿维菌素和双甲脒乳油,且未见毒副反应,当属首选。  相似文献   

11.
四种药物对斑马鱼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消毒液和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首次选用高锰酸钾、甲醛、精碘和卡螨死四种试剂进行急性毒性试验,以24~96h半致死浓度(LC50)判断斑马鱼对四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4、48、72、96h的LC50,高锰酸钾分别:勾1.15、1.12、1.12、1.11mg/L;甲醛为48、45、45、40mg/L;精碘分别为7.8×10^-3、5.8×10^-3、5.6×10^-3、5.3×10^-3mg/L;卡螨死分别为1.95×10^-7、1.23×10^-7、0.65×10^-7、0.62×10^-7mg/L。高锰酸钾、甲醛、精碘和卡螨死的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1.07、11.8、0.96×10^-3和1.48×10^-6mg/L。参照我国化学物质对鱼类毒性分级标准,判定高锰酸钾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II级,甲醛为Ⅲ级,精碘和卡螨死对斑马鱼急性毒性为I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人工诱导的大黄鱼三倍体与正常数大黄鱼二倍体的血液血细胞常值测定,并对血液生理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体长25.2~29.2cm,体重180.0~331.0g的二倍体大黄鱼,红细胞平均值为2.33±0.12(×1012个/L);白细胞平均值为23.65±2.45(×109个/L);血栓细胞平均值为42.50±7.14(×109个/L)。体长25.2~27.5cm,体重224.0~281.0g的三倍体大黄鱼,红细胞平均值为1.22±0.18(×1012个/L);白细胞平均值为31.19±3.52(×109个/L);血栓细胞平均值为29.25±5.91(×109个/L)。分析比较大黄鱼二倍体、三倍体各项血液生理指标,除血红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项血液生理指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波  曾志南  宁岳 《福建水产》2011,33(5):43-47
本研究对采用虾蟹贝健康养殖模式的海水池塘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进行调查,实验结果如下:海水池塘水温在(17.5±1.7)~(31.1±3.6)℃之间,比重在(1.022±0.001)~(1.024±0.001)之间,pH在(8.0±0.2)~(8.3±0.1)之间,透明度为52±7.9cm,溶解氧为6.76±0.18mg/L,无机氮为0.59±0.61mg/L,活性磷酸盐为0.019±0.013mg/L,底质硫化物为59.2±43.4mg/kg。池塘藻类种类数为23±5种,单位水体数量为(1.08±1.16)×10^5个/L,藻类优势种8种,其种群丰富度不高但保持相对稳定。日本对虾、远海梭子蟹和菲律宾蛤仔等养殖生物生长迅速且健康无疾病,其月均生长曲线表明该养殖模式是一种成熟、高效的健康养殖方式,可以进一步技术集成及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4.
蔡葆青 《福建水产》2012,34(1):16-20
本实验通过水体与育苗池消毒、合理投喂、科学防病以及育苗池水质理化因子(DO、pH、NH 4+-N、NO 2--N、COD)和病原生物(弧菌、WSSV等)的实时监测,对凡纳滨对虾高健康育苗模式做了一定的探索。实验结果显示,整个育苗期间育苗池水溶解氧保持在4.2~5.8mg/L(平均5.01±0.63mg/L),pH保持在8.04~8.38(平均8.13±0.11);NH 4+-N控制在0.15~1.21mg/L(平均0.51±0.40mg/L),NO 2--N控制在0.15~1.21mg/L(平均0.05±0.02mg/L),COD控制在1.56~7.02mg/L(平均4.75±2.18mg/L)。异养细菌数200~91000cfu/mL,弧菌0~6980cfu/mL。投放无节幼体4600×104尾,收获虾苗1280×104尾,成活率达27.8%,且虾苗体质健康,活力旺盛,无携带病毒。  相似文献   

15.
为了在鱼蚌混养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药物提供参考数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法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进行毒理学试验。5种常见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48hLC50、96hLC50、安全浓度(SC),草甘膦为27.46、25.62、2.56mg/L;吡喹酮为0.4491、0.1516、0.0152mg/L;甲苯咪唑为48.47、23.12、2.31mg/L;苯扎溴铵为8.749、2.977、0.298mg/L;阿维菌素为0.0137、0.00444、0.00044mg/L。从急性毒性特征分析,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高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吡喹酮〉苯扎溴铵〉甲苯咪唑〉草甘膦。  相似文献   

16.
4种药物对叶尔羌高原鳅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17±2)℃条件下,采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敌百虫,4种药物对叶尔羌高原鳅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LD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硫酸铜和敌百虫24h的LC50分别为:113.89、6.43、3.37和14.18mg/L。48h的LC50分别为97.03、4.50、2.38和11.28mg/L。4种药物的SC分别为24.08、0.94、0.50和2.69mg/L。在对叶尔羌高原鳅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建议高锰酸钾不要用于疾病的治疗,硫酸铜的使用要谨慎,福尔马林和敌百虫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蛤仔2个壳色品系群体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10月,以F1代海洋红(R)和斑马蛤(Z)为材料,开展了2个壳色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品系的群体杂交。试验由RR(R♀×R♂)、ZZ(Z♀×Z♂)、RZ(R♀×Z♂)和ZR(Z♀×R♂)组成。结果表明,2个壳色品系亲贝壳长、重量和产卵量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卵径、受精率和D形幼虫大小元显著差异(P〉0.05),但杂交组孵化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浮游期间幼虫未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但表现出一定的存活优势。RZ和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63±0.81)%和(2.58±0.67)%;生长速度分别为(8.64±0.32)和(8.67±0.31)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10.30±1.92)%和(16.30±1.04)%。室内培育期间稚贝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存活优势。RZ、ZR的生长优势平均值分别为(11.25±2.98)%和(20.31±2.10)%;生长速度分别为(9.88±1.45)和(10.79±1.32)μm·d^-1,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存活优势分别为(40.85±9.90)%和(57.08±11.98)%。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22-24℃下和90 cm×60 cm×30 cm的水族箱中,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体重12.2±0.7 g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schrenkii♀)幼鱼对富氯、氯胺T、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盐酸土霉素、氯化钠等7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对药物的敏感度依次为富氯〉氯胺T〉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盐酸土霉素〉氯化钠,安全浓度依次为0.21 mg/L、2.59 mg/L、3.88mg/L、6.35 mg/L、9.86 mg/L、143.45 mg/L、2396.03 mg/L;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福尔马林和氯化钠是杂交鲟幼鱼较好的消毒药物;杂交鲟对富氯和盐酸土霉素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其药浴浓度低于常规养殖鱼类;氯胺T的毒性与水体pH值密切相关,药浴鲟鱼时须注意水环境的酸碱度。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22-24℃下和90 cm×60 cm×30 cm的水族箱中,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体重12.2±0.7 g杂交鲟(Acipenser baeri♂×A.schrenkii♀)幼鱼对富氯、氯胺T、聚维酮碘、二氧化氯、福尔马林、盐酸土霉素、氯化钠等7种常用水产消毒药物的敏感度。结果显示:杂交鲟幼鱼对药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