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六十年代新安江水库采用四角形五面体抬网捕捞土拦库湾鲢、鳙鱼种,近几年来改造成八角形九面体抬网,并确定了抬网的浮沉力及网目大小尺寸,经捕捞试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十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对虾底流网结扎技术3个要点,用它指导结扎网,提高了网具捕捞效能,在生产中获得显著效益,深受渔民欢迎。兹分述如下: 一、确定浮沉比最佳值使用范围网具在海流的推动下向前移动,沉子使下纲贴在海底赶虾,浮子支持网衣与渔获物保持张开的网形。网具在维持上述状态条件下应使浮沉力降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3.
中层拖网试验研究课题是省科委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中层拖网在一些国家已是一种成熟和有效的捕捞作业。国内一些省的生产科研单位也曾先后进行过试验,且在一些远洋渔业中使用,但我省迄今还是空白。中层拖网作业方式是“瞄准捕捞”,因而准确控制网位是捕捞成功的关键。中层拖网网位除与自身的特性(网型、浮沉力配备等)有关外,还受到曳纲长度(L)、拖速(V)、两船间距(D)的影响。因此为了搞清各参数对网位的影响,检验网具的各种作业性能,为下一阶段的生产试验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渔业发展,提出2种四片式小网目中层拖网网型设计(型号分别为dh256-1和dh256-2),2种网型网口拉直周长相同,背(腹)网与侧网拉直宽度比(以下简称"WRBS")分别为1和1.11。通过模型实验对2种WRBS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的作业性能进行比较,并进行浮沉力(SBSW)、手纲长度和水平扩张系数(以下简称"L/S")的匹配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当L/S介于0.5~0.6时或者L/S为0.45和0.65且拖曳速度≤1.5 m/s时,2种网型网口垂直扩张差异显著(P0.05),dh256-2型拖网网口垂直扩张明显高于dh256-1;为了保持侧网衣受力均匀,dh256-1型拖网浮沉力配备要求显著高于dh256-2型拖网,dh256-1型拖网浮沉力配备应≥4.59 tf,dh256-2型拖网浮沉力配备应≥1.98 tf;2种网型的能耗系数(C_e)差异不明显(P0.05);L/S与能耗系数(C_e)呈反相关;手纲长度≥50 m,手纲长度对2种网型作业性能的影响不明显;综上所述dh256-2型拖网网口垂直扩张性能较好,浮沉力配备要求较低,较适合拖速较低的南极磷虾捕捞,适宜的手纲长度为50 m。以上结论可为小网目南极磷虾拖网网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曳纲长度与网位水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由于拖网操作技术的改进,原来的底拖网网具巳不仅扑捞底层或近底层的鱼类,通过曳纲长度和浮沉力的调整,也可以捕获表层或近表层的鱼类。前些年的秋汛捕虾生产,一些机轮所采用的浮拖网就是底拖网通过曳纲长度和浮沉力配备的调整,把网具从底层提升到表层进行生产作业的。这种浮拖法早在70年代初期辽渔公司有些渔轮在捕起浮的青鱼等鱼类时曾采用过,有的船亦获得数十箱或数百箱的大网头,但仅是偶然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帆张网是现行张网渔具中的一种新型网具,网口用水动力帆板和浮沉力来扩张。其特点是:网口大,作业水层可调节,鱼虾蟹均适捕;主动灵活,能避让幼鱼区,跟踪鱼群捕捞;渔场适应性广,不受水深限制;渔获性能好,耗油低,经济效益良好。江苏沿海正在推广应用,作业渔场已抵外海水深70米水域。但是,帆张网在  相似文献   

7.
鹿叔锌 《海洋渔业》1983,5(6):246-249
<正> 当拖网的结构形式和设计参数确定之后,拖网性能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拖网调整参数。所谓拖网调整参数,通常指拖速、空纲长度、浮沉力、网档大小、上下纲差,由于后项参数的调整幅度小,应用也少,同时又受模型和水槽尺度的限制难以在水槽中测试,为此,本文仅对前四项调整参数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严清德 《水产科学》1987,6(4):33-34
呈长带形的围网为了在水平方向拦截鱼群,需在垂直方向有足够的高度,以达到捕捞之目的。沉降速度快的网具能迅速伸展网高有效池拦截向下逃逸的鱼群。沉降速度取决予沉降力的大小。因此,调整好网具的沉降力是提高捕捞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七五”期间东海区三省一市对海洋捕捞作业进行了调整。现根据调查资料对东海区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作一探讨.鉴于“七五”期间国营海洋渔业的捕捞作业方式无大变化,故本文主要探讨东海区群众海洋捕捞作业调整与资源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兆茂 《水产科学》1992,11(11):29-30,25
我省近海捕捞业在“八五”期间如何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这是海捕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分析“七五”期间我省近海捕捞作业结构调整情况入手,认为“八五”期间我省近海捕捞业仍然要在进一步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上大做文章,才能促使我省近海捕捞产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提出“八五”期间我省近海捕捞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当前,整个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这是中央的一项重大政策。就农业来说,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短线,是要调上去的。但从辽宁省城乡市场情况来看,粮食、油料、肉、禽、蛋、菜,都有很大的好转;水产品则由于资源破坏、控制捕捞强度,供应一直紧张。人民群众对于水产品的要求,非常迫切。一方面是水产要调上去,改善市场供应,一方面又要保护资源,控制捕捞强度,这就给水产的调整增加了困难。  相似文献   

12.
刘跃 《水产科学》2001,20(5):44-45
通过观音阁水库与大伙房、汤河和柴河水库鲢鳙的鱼产力、生长和生产量比较,提出了观音阁水库应该调整鲢鳙放养数量、比例和鱼种来源,加大大银鱼等新品种的增殖力度,增加捕捞强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水面季节性捕捞效果好所谓季节性捕捞,就是根据季节的差异,市场行情的不同,适时调整捕捞时间。我场现有外塘养殖水面1.2万亩,年产成鱼约100万公斤。从建场初始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次性捕捞,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大水面实行季节性捕捞效果好,其优...  相似文献   

14.
建立配额捕捞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额捕捞制度是依据各种渔业资源的最大可捕量并根据捕捞能力合理分配渔获量份额的一种管理方式,渔业行政管理部门设定有关鱼类捕捞量的上限,并在这个限度内发放捕捞许可证,许可证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它是目前世界上的一种比较科学的管理方式。它变过去渔业资源管理普遍采取的限制渔船数量、设置禁渔区、禁渔期等被动式的非科学管理,为根据渔业资源量来确定捕捞量主动式的科学管理。目前美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家已实行这种管理制度,有效地保护了本国的渔业资源。但是实施配额捕捞制度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较强大的监察、监督执法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产》2009,(8):67-67
前不久,由海南省水产研究所实施的海南省科技厅科学事业费项目“海南省中上层带鱼刺网技术研究”进入重要的生产试验阶段。捕捞资源加工研究室科技人员根据渔民海上生产经验结合带鱼的行为学、刺网开发工艺,试验了不同规格网具带鱼的上网率,浮沉比变化对网具生产效益的影响,网具的破网率等因素等,成功开发生产了100张带鱼刺网。  相似文献   

16.
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结构调整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捕捞作业调整思路是当前海洋渔业研究领域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作者结合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大闽中地区海洋捕捞作业结构的调整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厦门灯围网具装配的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厦门机帆船灯光围网网具自1964年试验成功后,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形成具有长高比小,缩结系数缩小,浮沉比小等独具特色的灯围网具。该网具特点与厦门灯围的生产渔场、网具操作方法相适应,适渔性能好,捕捞效果显著,经济效益明显。其单位产量、产  相似文献   

18.
要闻速览     
<正>1月25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挂牌。201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将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更名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2月13日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海洋渔业资源限额捕捞试点工作的函》,原则同意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上报的限额捕捞试点方案。文件要求,要坚持边试点边总结,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认真开展研究,及时调整和完善有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试点工作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1995—2007年水产统计资料和近期海洋捕捞作业结构,应用Schaefer和Fox数学模型得出汕头市拖、围可持续产量和最适捕捞力量,并提出汕头近海近期捕捞结构和捕捞力量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20.
王东 《科学养鱼》2003,(2):34-35
一、合理界定网衣规格尺寸网衣规格尺寸包括网衣的长度和高度。网衣的长度根据池塘的最大宽度为依据来确定,一般为池塘最大宽度的1.5倍左右。如池塘最大宽度为40米,则网衣长度确定为60米左右。若网衣长度小于50米,在网衣高度既定时,地拉网制造成本中网片材料可节约15%以上,纲索、浮沉子也相应节约,但生产操作时不能形成有效的网型,鱼群不易向中间网衣聚集,易贴网,两翼逃鱼多。往往要经两次以上捕捞才相当于合理网长一次捕捞的起捕率,对于实行轮捕轮放、多级轮养的池塘,渔获物分选次数增多,捕捞的人工成本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