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秋冬季(4—7月)中国南极磷虾生产渔船声学调查及商业捕捞数据,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设得兰群岛附近海域南极磷虾集群中心深度、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和集群形态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平均集群中心深度在4—7月总体呈递增趋势(变化范围为34.39~86.12 m),昼夜差异较小(P=0.325),峰值时段为日升阶段(sun rising, SRS)(64.06 m)和夜间(night, NIT)(65.32 m);平均集群中心深度低值区间为62.75°~63.75°S和58.25°~59.75°W,高值区间为61.75°~62.25°S和60.25°~61.75°W。平均集群所处水深水温在4—7月总体呈递减趋势(变化范围为-1.71~-1.50℃),昼夜集群水温差异明显,峰值时段为NIT(夜间)(-1.46℃)和暮光(evening twilight, ETW)(-1.4℃);平均集群所处水深水温低值区间为62.75°~63.75°S和61.25°~61.75°...  相似文献   

2.
基于南极磷虾渔业科学观察员收集的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体长数据,将研究区域划分成经纬度10'×10'小尺度单元,分析了利文斯顿岛西南部水域2012年秋冬季南极大磷虾体长分布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0个单元的平均体长范围为35.3~51.0 mm,其中最小体长为23.1 mm,最大体长为61.0 mm,各单元间体长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由秋末转至冬初,南极大磷虾平均体长及优势体长范围均呈逐渐减小趋势。14~16时和22~24时南极大磷虾个体较小,而4~6时、8~10时以及20~22时的南极大磷虾则以大个体为主。一半以上(72%)的样本分布于40~80 m水层。80 m以深水层,南极大磷虾个体均大于38 mm。随着海区水深的增加,南极大磷虾平均体长逐渐减小,且南极大磷虾体长组成在不同水深海区呈现不同的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3年1–9月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福荣海”轮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数据,以3n mile/h拖曳获得的产量作为CPUE指标,对南极磷虾资源时空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6月的月均CPUE值相对稳定,7–9月逐月下降。各渔区中平均CPUE值以48.1区最高,为(25.12±31.04) t/h;48.3区最低,为(11.49±12.06) t/h;CPUE值的波动幅度48.1区大于48.2和48.3区。48.1区的南极磷虾群主要分布于0 –100 m水层,CPUE值以25–50 m水层为最高;48.2区虾群主要分布于50–150 m水层,CPUE值以100–150 m水层最高;48.3区虾群主要分布于100–250 m水层,CPUE值以200– 250 m水层最高。海底深度<500 m的近岸海域是磷虾主要集群分布区和商业捕捞渔场,以水深<250 m的浅水区渔场虾群密度最大,平均CPUE值为(17.54±35.26) t/h,水深250–1500 m的深水区渔场平均CPUE值变化较小,在12.0–14.0 t/h之间波动,但水深>1500 m时,平均CPUE值降到(9.62±9.54) t/h。作业渔场的表温SST主要集中在-1–2℃,当SST为-1–0℃时,平均CPUE值最高。探捕调查发现了5个主要的磷虾集群,集群时间可达30 d以上,但集群密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结果可为研究南极磷虾渔场形成机制和渔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商业捕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慧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2,46(3):359-367
南极磷虾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其资源分布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为了分析不同空间尺度对南极磷虾资源空间格局的影响,实验利用1996—2011年南极半岛海域的南极磷虾生物量数据,通过全局Moran's I、Geary's C与Ripley's K函数对该资源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空间尺度下各空间指标进行变点检测....  相似文献   

5.
基于声学映像的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集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集群特征,本研究根据2017年3-4月我国南极磷虾探捕项目采集的断面声学数据,使用通用声学数据后处理软件,研究了该海域的南极磷虾集群特征信息。本研究共检测并提取了2539个磷虾集群的高度、长度、分布深度、集群间距、集群面积及集群磷虾密度信息,其中白天集群1389个,夜晚集群1150个。通过集群特征值的统计,将该海域集群分为3类。聚类A的虾群密度最大[(19.24±27.00)ind/m~3],聚类B的虾群最深[(174.74±53.30) m],聚类C的虾群面积最大[(2868.62±2149.75) m~2]。聚类A和聚类B的集群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A和聚类C的集群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类集群主要分布在南奥克尼群岛北部及西北部的深水区,水深1000 m。B类和C类集群在整个调查海域均有分布,其中B类集群多分布在群岛大陆架海域,水深200 m。不同区域的集群分布信息不同,离岛屿最远的东西两个断面集群较少,分布比较分散。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磷虾个体位于少数的大型集群中,集群磷虾密度和集群间距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通过磷虾集群与外界因子(环境因子,捕食者)相关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了解集群结构与形成机制,预测磷虾资源分布。  相似文献   

6.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域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是南极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其渔场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明晰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场的变动情况,本研究根据中国2010—2020年南极磷虾渔业统计资料,运用全局Moran's I指数和热点分析对该水域磷虾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南极半岛北部水域磷虾渔获量在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7.
董亚菲  刘慧  朱国平 《中国水产科学》2023,30(12):1543-1555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其生活史各阶段的生理过程与海冰密切相关。 本研究基于开放获取数据库计算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反映南极磷虾种群结构特征的 5 个参数, 包括补充指数和幼体、雌性、雄性平均体长以及雌性个体占比, 并结合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及周围 3 个水域的海冰面积、水深、海底复杂度以及南半球环状模(SAM)逐日指数构建广义加性模型, 探讨了海冰与气候事件对磷虾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磷虾幼体、雄性磷虾平均体长与 60 日前的威德尔海西北部海域海冰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 磷虾补充指数与当日和 60 日前的 SAM 呈显著的正相关。随着海底复杂性的增加, 磷虾补充指数显著下降。4 个海域的海冰面积变化对磷虾补充指数和其他种群特征指标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2020年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南极磷虾集群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极磷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具有重要的商业开发潜力,但其集群的类型与分布存在较大时空异质性,这增加了南极磷虾资源评估的难度,也对南极磷虾渔业的海上作业与企业生产安排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为了探究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渔场内南极磷虾的集群分布和结构特征,提高渔船作业效率,基于渔船采集的声学数据,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昼夜...  相似文献   

9.
刘慧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2,46(12):2306-2314
生物资源分布格局依赖于空间尺度,不适宜的尺度可能会产生误导性的结果。作为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南极磷虾的资源分布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分布格局难以预测。为此,本研究利用科学调查数据,以5′为间隔将数据处理为5′×5′至60′×60′等12个空间尺度,从而针对南极磷虾资源主要分布区的南极半岛开展多尺度分析,并计算不同空间尺度下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的Moran''s I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下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的空间格局存在着差异,其中11个空间尺度下的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均呈现出聚集趋势。通过Moran''s I指数与空间尺度的相关图确定了南极磷虾资源密度分布的特征空间尺度为25′×25′(以Moran''s I指数首次穿过y=0所对应的尺度确定)和15′×15′(相关图与Moran''s I指数为零时无显著差异的最小尺度确定),并建议将15′×15′作为该区域南极磷虾资源分布研究的最适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10.
南极南奥克尼群岛2017年春季南极磷虾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为南大洋中上层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对其生物量的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磷虾的生态和分布信息。基于2017年我国南极磷虾声学调查采集的断面回波映像,应用声学回波后处理软件(Echoview),评估了南奥克尼群岛周边水域的磷虾生物量。该海域磷虾体长范围为25.50~49.21 mm,平均体长为(33.01±4.06)mm;其中雌性平均体长为(33.15±3.90)mm,雄性平均体长为(32.68±4.43)mm,雌、雄磷虾体长无显著性差异。本海域声学映像可分为1338个积分单元,最大单元磷虾密度为554.07 g/m2,最小单元密度值为0 g/m2。调查海域磷虾分布不均匀,87.90%的积分单元无磷虾生物量。磷虾平均密度为71.01 g/m2,总生物量为1.77×106 t,密度差异系数为97.4%。磷虾主要分布在水深<200 m的南奥克尼群岛大陆架海域,群岛东侧磷虾生物量多于西侧。积分单元中磷虾密度大于450 g/m2但小于600 g/m2的有2个,群岛东西两侧各1个;密度值大于300 g/m2但小于450 g/m2的积分单元有6个,5个位于群岛东侧。远离群岛的2个断面(1,9)和调查海域中心的2个断面(5,6)磷虾生物量较少。本海域磷虾的昼夜垂直移动对磷虾生物量评估也无影响。磷虾白天聚集在60~180 m水层,随着时间推移,磷虾逐渐向上或向下移动。光照强度是触发磷虾白天下沉、夜晚上浮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韦想云  朱国平 《水产学报》2022,46(3):513-523
南极治理的推进,尤其是南极海洋保护区的构建,涉及因素较多,各方在相关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非政府组织作为参与南极治理的多元角色,以其科学数据的提供能力、参与力度以及公众关注度,在南极治理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影响作用.非政府组织在南极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南极海洋保护区事宜的推进以及南极磷...  相似文献   

12.
南极大西洋扇区磷虾渔业渔获率突变特征及其致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CCARMLR数据库中提取的南极大西洋扇区(含48.1、48.2和48.3亚区)1982-2011年30年间的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年平均渔获率数据,运用Mann-Kendall法分析了其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及突变特征.从趋势特征看,48区月均名义CPUE由1982年的5t/h左右,变化至2011年的10t/h左右.CPUE值时间序列呈现显著性周期波动,线性趋势年均增幅为0.221t/h.48.1亚区为主要捕捞区域,其CPUE线性趋势增幅最小,为年均0.088 t/h;而48.2亚区增幅最大,年增幅达0.323 9 t/h; 41.3亚区的年增幅为0.261 t/h.就渔获率突变特征而言,过去30年48区磷虾渔获率变化趋势为先缓后快的逐渐上升过程,渔获率突变点发生在1999年,这个突变在2001年后显著性存在.3个亚区磷虾渔获率均存在“上升突变”突变点.48.1亚区渔获率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出现相交突变点,但均未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48.2亚区分别于1995-1996年“向下突变”,但未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1996-1997年出现“向上突变”,2000年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48.3亚区突变发生在1992年,突变点通过α=0.05的显著线检验.结合海冰面积和捕捞(包括般队、捕捞技术、加工工艺)等因子分析突变的致因时,发现:(1)捕捞技术和加工工艺是最主要的致突变因子;(2)海冰面积在1983-1993年对渔获率突变有明显贡献;(3)空间上,越靠近南大陆,环境因子对突变的发生越容易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的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南极磷虾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与进口鱼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开利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S)粗蛋白含量为62.89%,高于辽宁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安兴海轮产南极磷虾粉(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的粗蛋白含量,两种磷虾粉粗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一级品和二级品指标。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18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6.36%、57.19%、67.24%,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分别为24.65%、20.69%和25.2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1.43%、21.74%、25.62%,且磷虾粉S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磷虾粉D和鱼粉,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57.83、49.89、57.07;磷虾粉S、磷虾粉D和进口鱼粉三种样品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3.28%、40.25%、46.58%,且磷虾粉S的EPA与DHA的总量(36.14%)高于磷虾粉D(31.30%)及鱼粉(27.65%)。分析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粉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推荐的蛋白质理想模式,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2010—2019年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捕捞渔船的生产资料,分析了南极海域48渔区南极磷虾渔场的分布特点,采用重心迁移轨迹模型和标准差椭圆(SDE)模型探讨了南极磷虾的渔场变动特征和规律。结果显示,南极磷虾捕捞量主要集中在48.1亚区,占比为70.30%,48.2亚区和48.3亚区的产量相差很小,占比分别为14.28%和15.42%;年间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曲线上升,最小值为2012年,最大值为2019年;月间CPUE先增后降,最小值为1月,最大值为6月。48.1亚区的年间和月间渔场重心均往西南方向移动;48.2亚区年间的渔场重心东移,但移动范围较小,月间规律不强;48.3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南移,月间渔场重心向西北移动。经SDE分析可知,48.1亚区渔场分布范围最广、离散程度最大,48.3亚区渔场方向性最强、向心力最明显。48.1亚区渔场重心主要分布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48.2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奥克尼群岛东侧,48.3亚区渔场重心分布于南乔治亚群岛东北侧。聚类结果表明,48.1亚区年间渔场重心均较为集中,48.2和48.3亚区除2017年外,其他年间渔场重心较为集中。  相似文献   

15.
Iron is the limiting micronutrient in the Southern Ocean and experim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addition of soluble iron to surface waters results in phytoplankton blooms, particularly by large diatoms. Antarctic krill (Euphausia superba) eat diatoms and recycle iron in surface waters when feeding. Baleen whales eat krill, and, historically, defecation by baleen whales could have been a major mechanism for recycling iron, if whale faeces contain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f iron. We analysed the iron content in 27 samples of faeces from four species of baleen whale. Faecal iron content (145.9 ± 133.7 mg kg?1) is approximately ten million times that of Antarctic seawater, suggesting that it could act as a fertilizer. Furthermore, we analysed the iron content of seven krill species and of muscle tissue of two species of baleen whales; all samples had high iron levels. Using these figures, together with recent estimates of the range and biomass of krill, we calculate that the Antarctic krill population contains ~24% of the total iron in the surface waters in its range. Thus, krill can act as a long‐term reservoir of iron in Antarctic surface waters, by storing the iron in their body tissue. Pre‐exploitation populations of whales and krill must have stored larger quantities of iron and would have also recycled more iron in surface waters, enhancing overall ocean productivity through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Thus, allowing the great whales to recover might actually increase Southern Ocean productivity through enhancing iron levels in the surface layer.  相似文献   

16.
南极磷虾调查CPUE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2010年1月~2月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周围水域开展的南极磷虾拖网调查期间收集的数据,对南极磷虾CPUE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包括表温、水深、拖速和拖曳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开始捕捞至结束捕捞的表温相差较小时,平均CPUE相对较高(250 kg/min);(2)起放网表温在0.5~1.0℃和1.0~1.5℃时,平均CPUE均较高(250 kg/min);(3)当海底平均深度大于2 000 m时,CPUE均最低(100 kg/min);(4)随着拖速和拖曳深度的增加,平均CPUE逐渐减小,当拖速小于2.5 kn及拖曳水深小于25 m时,平均CPUE达到最大,分别为364.46 kg/min和347.59 kg/min。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南极磷虾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并为海上生产提供指导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Hypersalinity culture of marine shrimp can lead to poor growth and feed efficiency.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of three oil sources (krill, fish and soybean) on the growth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reared under high salinity. Shrimp of 2.79 ± 0.60 g were reared for 64 days under isosmotic (ISO, 23 ± 1.2 g/L) and hyperosmotic (HOS, 44 ± 2.0 g/L) conditions. Diets varied in thei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Control, 35 g/kg of the diet (as fed basis) soybean oil; Fish, 27 g/kg fish oil and 10 g/kg soybean oil; Krill, 48 g/kg krill oil and 4 g/kg soybean oil; Krill‐, 15 g/kg krill oil and 21 g/kg soybean oil; Krill+, 55 g/kg krill oil and 4 g/kg soybean oil. At harvest, Krill diet promoted the fastest shrimp growth (1.01 ± 0.01 g/week) and body weight (11.97 ± 2.01 g), regardless of water salinit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hrimp survival (93.4 ± 5.07%) and yield (554 ± 68.5 g/m2) among different diets. Shrimp fed Fish, Krill and Krill+ had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PUFA compared to those fed Control and Krill‐ die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