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资源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2007—2008年台湾海峡中南部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监测调查资料,分析该渔场光诱敷网渔业利用状况及主要渔获种类资源动态。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为6—10月,旺汛期6—8月;监测调查船年总渔获产量85~88t,主捕种类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的渔获量分别约占总渔获量的35%、30%和20%。枪乌贼、鲐鱼、金色小沙丁鱼均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快,资源补充量大的中上层种类,是多种作业的主要利用对象,目前枪乌贼、鲐鱼资源现状仍然保持相对良好,但在强大捕捞压力下,容易捕捞过度引起年间渔获量大幅度波动,因此对其资源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2年7~10月在钓鱼岛北部海域开展的光诱敷网渔业调查资料,结合社会调查数据和以往在该渔场的相关调查资料,着重调查研究了该海域光诱敷网渔业的生产状况、渔获种类、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结果表明,钓鱼岛北部海域光诱敷网作业渔场面积约3.09×10^5km^2,7—10月旺汛期渔船生产规模可达200多艘,平均日产5.08t,光诱敷网作业方式捕捞效果良好,几乎常年均可作业生产,生产渔船经济效益普遍较佳,单船旺汛期产值180×10。元左右、单船旺汛期盈利40多万元;渔获种类共有27种,其中鱼类有23种、头足类有4种;主要渔获种类为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扁舵鲣(Auxis thazard)、蓝圆碜(Decapterus maruadsi)和枪乌贼类,分别占总渔获产量的36.8%、27.9%、16.2%和7.8%,这些品种都属于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资源补充量相对较大的经济种类,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95年和2006~2007年测定中国枪乌贼生物学资料,进一步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生物学特性作比较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国枪乌贼产卵时间为4~9月,高峰期为5月和8月.春季产卵群体个体较大,大部分为180~200mm,7月份当年春生的幼体开始加入捕捞群体,7~9月群体个体大小参差不齐,既有秋季产卵群体又有索饵幼体,10~12月以索饵群体为主(胴长优势组100~120mm).中国枪乌贼胴长(L)与体重(W)的关系:W=1.7246×103L2.2754R2=(R20.9845).摄食强度以1级为主占41.7%,2级占23.89%,食性凶猛、营养级为2.62.生殖群不甚摄食,空胃率高.与历史资料同比,单拖作业生产汛期6~9月渔获群体平均胴长由上世纪70年代的211.7mm下降至90年代的150.3mm、光诱敷网作业生产汛期渔获群体从2000年的157.2mm下降到2006~2007年的144.8mm.目前雌性性成熟最小胴长103mm也比以往小,性早熟现象明显.为此,建议对中国枪乌贼的资源应加以合理利用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闽东渔场光诱鱿鱼敷网渔业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4—2005年闽东渔场鱿鱼灯光敷网作业技术试验和鱿鱼资源调查项目的资料结合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生产监测资料,对闽东渔场鱿鱼敷网生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闽东地区鱿鱼敷网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渔场范围位于北纬26°00′-28°00′,东经121°30′-125°00′海域;渔期每年的4—10月,旺汛为6~8月。主要渔获物组成为枪乌贼类、鲐鳄鱼、纯科类和扁舵鲣、其年间所占比重变化很大;本文还对其中部分主要渔获种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总体来看,闽东渔场的光诱敷网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不宜过度发展,建议不要过早的捕捞产卵群体和过度捕捞幼体枪乌贼。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的光诱鱿鱼敷网作业是福建省渔民在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来专门捕捞枪乌贼的新型渔具.它具有投资少、生产费用低、劳动强度小、捕捞效率好、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目前其捕捞枪乌贼的产量已占所有作业捕捞枪乌贼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然而,近年来,由于该作业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如诱集枪乌贼的灯光强度过大,渔获物中的幼鱼比例增多,渔场矛盾等问题.为了科学有效管理该作业,本文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提出促进光诱鱿鱼敷网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海区大型灯光罩网渔场渔期和渔获组成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2005年8月-2010年5月“琼文昌33180”渔船的生产监测记录,分析了南海区大型灯光罩网渔业的渔场渔期分布和主要渔获组成。结果显示,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鲹科(Carangidae)、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枪乌贼(Loligo)和舵鲣(Auxis)等为主要渔获种类,分别占总产量的40.94%、21.92%、13.56%、10.17%和6.21%;作业渔场可分为西、中沙邻近深水海域(Ⅰ区)、珠江口外大陆架海域(Ⅱ区)、北部湾大陆架海域(Ⅲ区)3个区域;Ⅰ区主捕鸢乌贼(91.10%),大型金枪鱼类也占0.83%的比例,Ⅱ区主捕鲹科(42.88%)、枪乌贼(20.34%)和带鱼(14.52%);Ⅲ区主捕带鱼(45.06%)、鲹科(22.16%)和枪乌贼(14.58%)。3月-5月主要在Ⅰ区生产,8月-9月和12月-翌年2月主要在Ⅱ区生产,10月-11月主要在Ⅲ区生产。外海(Ⅰ区)作业天数的年度波动较大,建议调整罩网外海休渔制度。  相似文献   

7.
福建光诱鱿鱼敷网生产情况和渔获组成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本文就2001年福建海区鱿鱼旺讯期间在闽狮渔2403号船和闽狮渔2565号船上进行海上生产、渔获种类组成及有关的生物学等方面的调查,报告了当年该作业的生产情况:单位平均夜产364.72kg,平均网产60.96kg。鱿鱼平均夜产233.96kg,平均网产39.1kg,最高夜产1935kg。总渔获中鱿鱼占64.15%,鱼类占35.85%;渔获种类35种,其中头足类9种、鱼类25种、甲壳类1种。样品抽样及渔捞日记中体现,主捕的枪乌贼中主要是杜氏枪乌贼、中国枪乌贼和火枪乌贼三种,兼捕的鱼类中鲐、Shen鱼类占93.61%,带鱼占5.74%。  相似文献   

8.
石狮市光诱鱿鱼敷网作业现状及其网具设计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枪乌贼(俗称鱿鱼)是台湾海峡重要的水产品之一,是福建、广东、台湾渔民的传统捕捞对象。长期以来,作为捕捞鱿鱼的渔具渔法始终沿用鱿鱼手钓,该作业形式专业化程度较高,但其产量较低。六十年代初,随着灯光围网作业的迅速发展,鱿鱼手钓基本上被淘汰,八十年代初期,头足类作为我省海洋捕捞的三个突破品种之一,又被重新提上开发生产的议事日程。这期间,各地相应采取措施,试验多种作业形式,恢复和改造魷鱼手钓,研究和创造新的捕鱿工具,以提高捕捞效果,充分开发利用鱿鱼资源。本文根据我市(原属晋江县)1984—1985年鱿鱼敷网作业的试验情况,以及1992年光诱鱿鱼敷同作业的调查资料,就我市光诱鱿鱼敷网作业的发展及现状作一简述,然后着重就光诱鱿鱼敷网网具的设计和结构进行探讨,以就正于各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8-2010年的单拖渔业监测资料及2001-2006年舟山市渔业调查数据,从单拖渔业的发展状况、经济效益、渔获组成及资源密度变化等几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舟山市单拖作业存在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供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
沈长春 《福建水产》2012,34(4):302-308
根据2009—2010年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船拖网作业监测调查资料和生产统计数据,阐明单船拖网作业的渔业地位、渔场分布、网具类型,着重分析该作业渔获种类组成及主要捕捞对象的资源动态。结果表明:单船拖网作业产量位居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各种海洋捕捞作业的首位,大吨位、大功率渔船数量连续多年不断增长;渔具型式以有翼单囊网具为主;部分渔船使用的拖网网囊尺寸远远低于国家标准;带鱼、二长棘鲷幼鱼损害现象较为严重;秋季8—10月蓝圆鲹和鲐鱼群体绝大多数个体可达到最小可捕规格。调查研究结果还表明,2002年以来单船拖网渔业资源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生命周期短、营养级较低的蟹类、枪乌贼类、乌贼类和虾类资源渔获比重显著增长;原优势种类绿布氏筋鱼资源已出现严重衰竭;二长棘鲷资源量逐年减少,渔获群体明显趋向小型化、低龄化。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Fishing gear usage in small-scale coastal fisheries of Pelabuhanratu Bay, Indonesia was explained by two approaches: temporal fishing gear allocation analysis and adaptive responses of fishers to external factors, especially climate and abundance of target species. Gear usage, with the exception of hand lines and seine nets, was more intensive during the dry season than the rainy season. The decision to use seine nets was governed by seasonal variability in the abundance of Auxis thazard , Lacepède, and Trichiurus spp. to the catch.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fishing activities in Pelabuhanratu Bay requires proportional reductions in the use of lift nets and fixed gillnets across the seasons rather than gear specific effort reductions.  相似文献   

12.
Sato  Takuya  Tawa  Atsushi  Sakuma  Kay  Sakurai  Masaki 《Fisheries Science》2020,86(4):625-631
Fisheries Science - Larvae of Auxis rochei and Auxis thazard are commonly found in tropical to temperate waters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their identification is difficult due to their similar...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涉海工程深水渔业资源评估的问题,于2014~2015年在南海北部局部海域开展底拖网与灯光罩网联合调查渔业资源活动。结果表明:在深水区底拖网渔获组成与灯光罩网有明显的不同,并受到季节与海域的影响(P0.05)。拖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93.36%,头足类占3.53%,甲壳类占3.11%;灯光罩网渔获物中鱼类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3.33%,头足类占36.65%,甲壳类占0.02%。两种调查的相同渔获物1~6种,主要为鱼类和头足类,在拖网中所占比值较低,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2.07%,而在灯光罩网中比值极高,平均占渔获总尾数的67.03%。灯光罩网与底拖网调查的渔业资源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06,灯光罩网与底拖网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资源密度比值平均为0.06,相应的质量密度直接比值平均为0.62,扣除相同渔获种类后的比值平均为0.67。研究认为,深水海域的渔业资源量应该是两种渔具调查结果之和,对两种渔具调查中出现的相同渔获物,宜取其评估数据的平均值。由于各站点调查结果差异较大,采用所有站点的平均值来计算评估海域的损害赔偿较为合适。建议对SC/T9110-2007技术规程修订,规范中上层渔业资源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附近海区金枪鱼类仔稚鱼的调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斋 《水产学报》1981,5(4):301-316
本文是根据,1975年1月至1976年5月,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区采集到的金枪鱼类仔稚鱼标本,进行研究鉴定的结果。共鉴定了双棱线鲅、鲣、鲔、扁舵鲣、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和副金枪鱼等7种,作了形态描述,并对它们的分布和产卵期等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3种鲣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与评价了鲣(Katsuwonus pelamis)、东方狐鲣(Sarda orientalis)和扁舵鲣(Auxis thazard)3种鲣鱼背部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显示:1)3种鲣鱼的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2.86%~24.65%,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41%~2.51%,3种鲣鱼均含有丰富的常量和微量元素;2)鲣和东方狐鲣背部肌肉均检出17种脂肪酸,而扁舵鲣检出23种,其∑PUFA/∑SFA分别为1.17、0.93和1.14,n-6/n-3系∑PUFA值分别为0.07、0.04和0.11,此外,鲣背部肌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质量分数为38.98%,高于东方狐鲣的33.64%和扁舵鲣的37.93%;3)东方狐鲣背部肌肉的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35.10%和0.90,略高于鲣的33.95%和0.89与扁舵鲣的32.51%和0.89。  相似文献   

1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汪伟洋  张壮丽 《海洋渔业》1997,19(3):113-117
本文根据闽南、台浅渔场1987~1995年间灯围渔业逐年各月生产统计资料,以及渔获物组成、生殖群体结构和幼鱼发生量对中上层鱼类进行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末期以来,福建闽南地区灯围作业船组不断减少,但平均单产逐年上升,从而保持了渔业质量在下降中相对稳定。中上层鱼类种群结构非常稳定,蓝圆鲹和金色小沙丁鱼一直是最重要的渔获对象,占灯围产量约2/3。其生殖群体几乎是一成不变,该两个鱼种叉长优势组均为180~200mm,各占60~80%,1龄鱼补充群体数量雄厚,且其幼鱼发生量连年增长,闽中、闽东沿海小型灯围和夏缯等作业夏汛产量逐年迅速上升,由此认为,90年代以来,闽南、台浅渔场中上层鱼类资源利用不足,建议扶持灯围作业,加大对中上层鱼类资源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上岸渔获调查是调查渔业资源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监测海南岛主要渔港渔情,统计分析渔获上岸量、渔获组成和作业类型,评估南海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并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低值幼鱼渔获比例超过40%,经济渔获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带鱼(Trichiurushaumela)、马鲛(Scomber-morus)、眼镜鱼(Menemaculata)、金线鱼(Nemipterus)和头足类(Cephalopoda)的总和不足25%;2)蓝圆骖和带鱼是海南岛上岸渔获的优势种;3)拖网是海南岛近海渔获量最高的作业类型;4)海南岛近海底层渔业资源已严重衰退,远海中上层渔业资源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建议禁止海南岛近海拖网生产,允许南海休渔期间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通过增加远海作业船只的柴油补贴等途径扶持灯光围网和灯光罩网生产,构建“养护近海渔业、开发远海渔业”的新捕捞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