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原淡、海水浮游生物网为原型,根据其使用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设计了一种采集1个水柱水样浮游生物定性定量采集器。它由网门、网具、集水3部分组成,全长141cm,网口有效进水直径37cm,面积0.1m2,过滤网为正锥形,用筛绢制作,用于过滤浮游生物;过滤后浓缩的水样可用作浮游生物定性定量分析。它既能用于查明浮游生物的分布水层,又可直接称取1个水柱浮游生物的生物量,以便直接用于鱼产潜力评估。经过2004—2005年使用,查明和取得千岛湖各水层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浮游动物的重量。  相似文献   

2.
利用新型分层浮游生物采集器,对所取得的千岛湖分层水柱水样进行分析,查明和称取了千岛湖各水层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和重量。其中浮游动物种类达33种,原生动物和轮虫7种;它们主要分布在30~20m以上水层。其浮游动物单位体积生物量自上而至水下20~10m处呈上升趋势,但以10~5m水层鱼产潜力最大,其次是5~0m、15~10m等水层处。  相似文献   

3.
扇贝养殖海区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荧光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娜  李赟  任伟成  蔡玉勇  王崇明 《水产学报》2010,34(10):1566-1571
为了探明养殖海区浮游生物与AVNV流行传播的关系,实验自2009年5月至11月,分别从青岛沙子口和荣成桑沟湾两个扇贝养殖海区定期采取50和300 cm两个水层水样,经25、3和0.22 μm 3个孔径的滤膜分级过滤收集3个粒径的浮游生物组分,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情况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个海区浮游生物样品均检测到AVNV,检测的AVNV数量也均在8月份达到峰值,沙子口海区每升海水中浮游生物携带4.11×106拷贝的AVNV,桑沟湾海区浮游生物携带1.49×105拷贝的AVNV。两个海区3个粒径浮游生物组分携带AVNV的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0.22~3 μm组分、3~ 25 μm组分和大于25 μm组分,但两个水层(50和300 cm)浮游生物携带AVNV的数量则没有显著差异。结合养殖期间扇贝摄食浮游生物的特点,研究认为,扇贝在养殖期间可能会通过滤食携带病毒的浮游饵料而感染AVNV,海区浮游生物可能是导致AVNV流行的重要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4.
两种浮游生物网捕获性能的现场测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王克 《水产学报》2003,27(Z1):98-102
2002年10月在黄海中部选择风平浪静的天气,对长期以来在我国作为标准网具广泛使用的两种浮游生物网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现场测试.大网(锥形网型,网口直径80 cm,网孔500μm)的过滤系数为0.8976±0.0578,中网(Juday网型,网口直径50 cm,网孔160 μm)的过滤系数为0.9857±0.0720.对于较大的浮游动物(大型桡足类、磷虾和箭虫等),两种网的捕获性能差别不甚显著.对于较小的浮游动物(小型桡足类等),差别很大.4种优势小型桡足类(Paracalanus parvus,Acartia bifilosa,Corycaeus affinis和Oithona similes)种群密度之和,在中网样品中为大网样品中的164倍.由此可见,对于全面了解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丰度仅用大网样品是不够的,中网样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集了南湾水库和白龟山水库的水样,对其中的浮游生物种类进行了鉴定,定性地评价了两个水体的水质,提出了相关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并培养了两个水库的铜绿微囊藻。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7月 2 2日对太平湖的浮游生物现状进行了研究。太平湖浮游生物种类共计61个种 (属 ) ,浮游植物有 39属 ,浮游动物为 2 2个种属。太平湖浮游生物量的特点是浮游植物高而浮游动物低。浮游植物量为 33 91mg/l,优势种群为硅藻门、绿藻门和裸藻门 ,从分布上看中、上游浮游植物量明显高于下游 ,上层高于底层 ;浮游动物量为0 45mg/l,优势种群为轮虫 ,其分布规律是上游高于中、下游 ,底层高于上层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为 1 2 66g/m2 ·d ,水柱日毛产量为 2 0 91gO2 /m2 ·d ,浮游生物可提供的鲢、鳙鱼产力为 2 1 1 63kg/hm2 。太平湖为超富营养型。  相似文献   

7.
冬、春季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分析了2015年冬季1月和春末5月黄海不同粒级浮游生物的脂肪酸组成,旨在对不同粒级网采浮游生物营养价值进行评价,为海洋鱼类营养补充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冬、春两季,ω3多不饱合脂肪酸(ω3PUFA)、二十碳五稀酸(EPA)、二十二碳六稀酸(DHA)、20:1+22:1的相对含量以较大粒级浮游生物(500~2000μm)较高;而16:0、18:0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以500μm粒级浮游生物较高。冬季各粒级浮游生物的总饱和脂肪酸(SFA)相对含量均高于春季相应值,但MUFA、PUFA、16:1ω7、EPA、DHA、20:1+22:1的相对含量却低于春季。多元对应分析显示,环境因子中海水温度与100~1000μm粒级浮游生物的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PUF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对比冬、春季浮游生物脂肪酸组成与黄海主要经济鱼类的脂肪酸营养组成,初步认为,在冬季,可为鱼类生长提供足够营养的浮游生物的粒级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500μm粒级的较大型的浮游生物,而在春季,该类浮游生物的粒级范围较广,100~2000μm的浮游动物都可作为鱼类早期生长的有效饵料来源。由此初步推论,浮游生物食性仔稚鱼食物来源的粒级范围在春季比冬季更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海洋生物调查是海上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查清海区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等。本文简要介绍了海上浮游生物调查的调查工具和设备,以及样品取样保存方法,并对秦皇岛近海岸所取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秦皇岛近海岸浮游植物中卵形隐藻、普通小球藻、端尖曲周藻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766 837.5个/L,生物量为7.674 951mg/L,浮游生物量为富营养型水质,为以后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9年3月 ̄5月和8月,通过对益阳农科所湘云鲫混养池所采水样浮游生物进行镜检分析,结果表明:施肥对浮游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的影响,施肥后浮游植物在第3天达到高峰,而浮游动物在施肥后持续增加,直至第5天达到高峰,同时浮游生物的组成与数量随不同季节而变化。施肥前后,水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与数量呈现一定差异。周期性施肥,能使得浮游生物高峰期持续下去,而且,其优势种群的高峰也能得以持续。  相似文献   

10.
<正> 浮游生物一词当前有双重含义:一指水中浮游生活的各种生物,另指悬浮水层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体——浮游生物群落。当然,两者又是一致的,任何种群不能长时间单独存在,没有单个种群也不能形成一个群落。一、浮游适应浮游生物的特点是悬浮水层随水流而移动,但是活原生质的比重(1.04)稍大于水,因此它们总是趋向于下沉的。在进化过程中,各种浮游生物形成了一系列适应以减慢下沉速度。例如缩小体形,具有各种突起以增加摩擦阻力,增加含水率和含有油滴、  相似文献   

11.
大泽山水库施肥养鱼条件下浮游生物的变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敬让  李德尚 《水产学报》1992,16(3):256-264
本文报道1988年施肥和网箱养鱼的大泽山水库中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生物量、叶绿素总量和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季节变动和在施肥周期中的变动。浮游植物生物量全年有5个高峰,在每一施肥周期中都有一个高峰;浮游动物生物量全年有3个高峰,在施肥周期中,夏季出现一个高峰,但在秋季并未出现明显的高峰。文中还讨论了影响浮游生物生物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估算鱼类种群数量的方法很多,其中鱼卵和仔鱼也可用来作为评估成体种群数量的指标。许多海洋鱼类的卵和仔鱼都是浮游性的,只需用简单的浮游生物网就可进行采样。采样用的调查船无需特殊要求,设备简单,花费较少。并且,使用仔鱼指标估算出的种群数量较为可靠。由于具有这些优点,所以使用鱼卵和仔鱼来评估种群数量的方法开始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3.
依靠水中天然饵料培育鲢、鳙鱼种的封闭框架浮动式网箱,设置作业方便,广泛被水库采用。但这种网箱也有不能根据浮游生物垂直分布的特点进行有效地利用而影响生产效果的缺点。比如,网箱深2米,而浮游生物的数量高峰却出现在2.5米深的水层,其结果必然不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贵州省黔西南州万峰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真核浮游生物的多样性,分别于2020年丰水期(11月)和2021年枯水期(5月)对兴义市万峰湖进行2次共计20个地点进行采样,采用18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其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序列多样性和丰度分析显示,丰水期OTUs平均为325个,枯水期OTUs平均198个,丰水期物种的丰度比枯水期丰富,而群落分布多样性和物种均匀度均低于枯水期。通过两次调查,丰水期真核浮游生物主要由节肢动物门、绿藻门和壶菌门等23个门,枯水期主要由绿藻门、节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等16门的生物组成。其中,丰水期的优势物种为节肢动物门,枯水期优势物种为绿藻门。在种的水平上,丰水期由147种生物组成,枯水期由187种生物组成,两个时期均有的物种有马索隐藻、拟蛋白核隐藻和光滑鱼鳞藻等,丰水期的优势物种为右突新镖水蚤、甲藻和马索隐藻;枯水期的优势物种为真镖水蚤、马索隐藻和拟二叉角甲藻。研究表明,万峰湖丰水期和枯水期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分析浮游生物群落、优势种、浮游生物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评价万峰湖的水质状况,为研究喀斯特水体中生物多样...  相似文献   

15.
紫云英草渣养鱼试验塘和对照塘所采集的水样进行镜检,结果表明:水中浮游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水温的升高是较明显的上升趋势(除硅藻和金藻呈下降趋势外);试验塘在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上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共检测出的浮游生物计11大类105属(种),其中硅藻门7属(种),绿藻门24属(种),蓝藻门10属(种),裸藻门5属(种),金藻门3属(种),黄藻门3属(种),甲藻门5属(种);原生动物32种;轮虫动物10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共三个阶段,即桡足幼体、无节幼体、桡足类成体。在不同的时间和水温,水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群呈现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万辑 《水利渔业》2006,26(1):14-14
青草直接喂鱼,其利用率低,如果将青草先打成草浆然后再投喂。其营养利用率可提高50%以上,而且还可起到投饵和施肥的双重作用。草浆中有很多浮游生物大小的颗粒。可供滤食和杂食性鱼类利用。而较大的碎片,则被草鱼、鳊鱼、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摄食。未被鱼类摄食的草浆颗粒及浆汁。除被大型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利用外.还能在细菌作用下转化为浮游生物的营养元素。  相似文献   

17.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弱或完全没有运动能力,只能随水流移动。浮游生物一般都很小,多数种类必须借助显微镜或解剖镜才能看清楚它们的身体构造。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是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品种和数量是判定水体质量和水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对柴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的时空格局及其渔产力进行了研究。包括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优势种及其多样性等。结果表明,柴河水库共检出浮游植物135种,组成上以绿藻门和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平均为11.58×106个/L,生物量平均为6.25mg/L,以小球藻(Chlorella sp.)、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钝脆杆藻Fragilaria capucina为优势种;共检出浮游动物42种,种类组成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浮游动物密度平均为358个/L,生物量平均为3.49mg/L,以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为优势种。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年均为4.27和3.15 ,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沿海滩涂异育银鲫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周年变化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2011年每月采集养殖池塘水样,测定相关理化因子。采用18s rDNA PCR-DGGE技术对真核浮游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运用CCA方法分析了真核浮游生物与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TP含量为0.17~1.12 mg/L,7月出现峰值。PO4-P含量为0.04~0.30 mg/L,7月和8月较高。NO2-N含量为0.02~0.57 mg/L,12月最高。NH+4-N含量为0.20~2.37 mg/L,5月出现峰值。NO3-N含量为0.04~10.47 mg/L,11月出现峰值。DGGE结果显示,1—12月共有73条谱带,平均每月谱带数为24.67。5月、6月、8月和9月份多样性指数较高。谱带匹配后聚类分析表明:除3月、7月和11月份外,真核浮游生物变化具有季节性,其中8月、9月和10月聚为一支,4月、5月和6月聚为一支,1月、2月和12月聚为一支。CCA分析表明,温度、TP和NH+4-N与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组成显著相关,为养殖生态调控和养殖模式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萍 《齐鲁渔业》2012,(4):26-27
浮游生物是一个重要生态群落,数量大,分布广,种类组成十分复杂,既包括浮游植物,又包括浮游动物。研究这两类浮游生物在时间、空间上的数量变动和种类组成变化(季节分布、平面分布、垂直分布)是海洋综合调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它对阐明海洋物理、化学、地质等现象的变化规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浮游生物是海洋经济动物(包括上、中层鱼类和幼鱼)的饵料基础,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起重要作用,它的产量和分布可直接影响虾类、贝类和鱼类等水产动物的繁殖和洄游,从而影响渔业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