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实船资料统计分析和基于船舶基本原理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渔政船设计初期空船重量及重心的估算公式,以此分析、整理出的回归方程更具有针对性。将空船重量、重心高度、重心纵向位置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船倾斜试验所得值相比较后发现,相对误差符合工程要求,重心纵向位置值亦在允许范围内。本估算方法可以给设计者以前期估算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掌握无图纸资料渔船的技术状况,实现渔船的有效检验和管理,提升我国渔船技术水平,促进渔业健康持续发展,在实船测量、扫描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无图纸资料渔船的技术评估和图纸还原工作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认为,应首先通过现场人工勘测获取渔船的总布置、主体结构状况和机电设备配置等信息,通过精准线型扫描获取渔船的线型数据,通过倾斜试验获取渔船的重量、重心信息;然后利用CAD软件将人工勘测获得的数据还原渔船的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舾装布置图等,利用三维扫描处理软件将获得的点云数据转化为渔船的型线图,用NAPA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再结合倾斜试验获取的渔船重量、重心数据,按照现行的检验法规对渔船的稳性进行核算。结果表明,使用科学精确的手段进行技术状况评估和图纸资料还原后,可以对渔船的稳性及其它性能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做出判断,对不符合要求的渔船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用人工的方法培育出具有大直径、大重量的名珠是困难的。所以一般说,人工养殖的珍珠,若重量超过6克的大珠,都可作为名珠而闻名世界珠宝市场,并载入史册,若达到直径10毫米左右,重量10克左右就可成为“稀世之珍”。  相似文献   

4.
渔网在空气中重量的计算公式,对渔具的设计极为重要,本文提出了在空气中死结尼龙网单个网眼重量(一个网结和两个目脚的重量,用w表示)的计算公式和单片网重量(网长182.8米、网高100目的网片重量,用W表示)的计算公式.后者由前者推导而出.为了确定公式中的常数,我们使用了“网线重量表”,并测量了网的各种不同的参数.  相似文献   

5.
刘至治 《水产学报》2006,30(3):347-352
2004年1月至2005年4月在江苏靖江市的长江沿岸用定置张网采集刀鲚261尾。清洗后的矢耳石在60℃烤箱中烘烤24h,干燥冷却后用电子天平称重,精确到0.01mg。成对t检验显示,左右矢耳石间的重量无显著差异(P〉0.05),选用左矢耳石为研究对象。用直线、幂函数和多项式等确定各类参数间的最佳拟合公式。结果表明,长江口刀鲚的耳石重量在不同年龄组间的重叠相对较少,大小相近的个体,年龄大即生长慢的比年龄小即生长快的耳石重量大,不同龄组间耳石重量有显著的差异(P〈0.05)。按年龄组以耳石重量与相应的体长作图,可初步判断所观测年龄的可靠性。分析耳石重量的频率分布,能分离出体长相近但年龄不同的个体,其结果与依据耳石年轮观测的基本一致,耳石重量与年龄呈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5)。用该相关性估算年龄,与从耳石上直接读取的年龄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矢耳石重量可以作为直接确定长江口刀鲚年龄或作为验证依据钙化组织判断年龄准确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长江的鲸类     
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象,可是海洋里的鲸比象还大四、五十倍,仅它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同一头象的重量不相上下。最大的鲸——蓝鲸长33米,重量达190吨,是地球上仅存动物中的“老大”。  相似文献   

7.
在高密度流水饲养池中,定期检查鱼体重量是反映养殖技术措施效果好坏的最根本指标。根据检查情况,增减日给饵量,调节水温、水量,改善水质等措施。同时,对鱼产量的估计也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内外工厂化养鱼中,检查鱼体的重量,多是采用生物学统计法取样。例如,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鱼产量是渔获尾数与渔获个体重量的乘积,而渔业产值又是鱼产量与由渔获个体重量所决定的商品价值的乘积(指渔获物鲜度相同而言)。在渔业生产中,渔获物的个体重量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捕捞规格。鱼类的捕捞规格直接影响着鱼产量,也影响着渔业的产值和经济收益。因此,捕捞规格是一个重要的渔业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真鲷亲鱼培育及采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1~1994年通过对真细亲鱼的优选和强化培育,获得了良好的产卵效果。本文就亲鱼室内产卵习性、产卵规律以及产卵期卵子的数量、质量、卵径、单位重量卵粒数、孵化率等的变化作了详细论述。结果表明:真细亲鱼经人工强化培育,可有规律地连续产卵,产卵期长达60~75d;产卵量呈抛物线式变化,形成初期、盛期和末期;正常卵率、孵出率、单位重量卵粒数等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增高;而卵径则随产卵期的推移逐渐变小,卵径与单位重量卵粒数呈负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夏秋季日本鳗鲡肠炎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蕉霖 《科学养鱼》2006,(12):57-57
今年福建,江西等地区日本鳗鲡养殖形势普遍不如往年,养殖7个月,每万尾平均重量大致为800千克左右,而往年养殖同样的时间,每万尾平均重量可达到1200-1300千克 ,  相似文献   

11.
日本牙鲆人工苗种体色异常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光 《水产学报》1988,12(2):177-182
近年来,日本的牙鲆苗种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量逐年增多。1984年全国生产牙鲆苗种总计约1375万尾,其中放流用苗种848万尾,养殖用苗种527万尾。牙鲆放流增殖在全国的三十三个县展开,牙鲆养殖鰤鱼、真鲷而成为第三大鱼类养殖业。但是,在人工苗种生产过程中,有眼侧体色异常(呈白色,以下简称白化)个体的发生率很高。  相似文献   

12.
太湖新银鱼周年生长计算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活在北京水体中的太湖新银鱼进行了生长测定和计算,其结果:1.全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W=4.166×10~(-6)L~(2.0(?))。2.全长生长和体重生长方程L_t=80.0783[1-e~(-0.2695(t-0.2486))、W_t=1.7074[1-e~(-5.2695(t-0.2486))]~3。3.全长增长以2月龄增长最大,体重增长以4—5月龄增重最大。4.分析了全长和体重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适用于我国东海和黄海渔场的双船两片式底层绳拖网网口结构设计,上、下纲和悬纲长度计算方法及其装配工艺。根据绳拖网的上纲和下纲的工况特点,上纲呈抛物线状;下纲呈悬链线状,分别依据其各自的曲线方程组求算。关于悬纲和上、下纲之间的装配工艺,是按我国底层拖网特点设计的。经生产实践,证实这些设计和装配都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用四种常见原料配制鳖饲料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种常见原料:鱼粉、干鱼虫、豆饼和麸皮,按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9种不同类型的鳖饲料配方,并进行了临场试验,取得了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大银鱼卵巢的成熟期和产卵类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帼英 《水产学报》1985,9(4):363-368
本文对崇明长江口及金山沿海大银鱼的卵巢进行了周年的组织学观察,将大银鱼的卵巢发育划分为六期,还有重复发育的Ⅵ-Ⅲ′期(或Ⅲ′期)、Ⅳ′期和Ⅴ′期。在生殖时期,至少产二次卵,属多次产卵类型。产卵时间从12月底开始,一直延续到翌年4月。产完卵后鱼体消瘦,不久死亡,寿命仅一年。  相似文献   

16.
四片式中层拖网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雪忠 《水产学报》1997,21(1):49-56
通过拖网系列模型水池试验,研究四片式中层拖网网衣主要部件尺寸变化对网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因侧网宽度变化对扫海面积影响的规律是侧网密度越小,扫海面积越大,在拖速3.5 ̄5.0knot的范围内,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当其比值大于30.936%以后,扫海面积随着网袖长度的增长而减小,网袖长度对网具阻力影响的趋势是网袖长度越长网具阻力越大,(3)网身长度与网口拉直长度之比为25.  相似文献   

17.
李鲁晶 《海洋渔业》1996,18(4):150-152,149
附着最佳投放时间的确定是虾夷扇贝育苗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本文通过一个生产性试验,即在虾夷扇贝育苗中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2、6、8天,分三个批次分别投放附着基。依据不同批次的附着基上幼虫的附着量、变态与发育生长情况,得出虾夷扇贝育苗中附着基的最佳投放时间为眼点幼虫出现后的第3 ̄4天,并对其机理及虾夷扇贝育苗的生产工艺的改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河蚌外套膜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石安静 《水产学报》1983,7(2):153-158
本文报道了褶纹冠蚌和背角无齿蚌外套膜的组织培养结果。试验表明,河蚌外套膜的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能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在试验中还能观察到所培养的组织块上皮细胞,能分泌出茶褐色的有机珍珠质,使组织块逐渐变成茶褐色。  相似文献   

19.
三十烷醇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三十烷醇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促进作用。其最佳施用浓度为0.1ppm,接种后第4天,藻细胞浓度较对照组提高了51.7%;在扩大培养时,其藻细胞在接种后第12天,较对照组可提高133.4%。  相似文献   

20.
黄骅沿海的赤潮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阐述了1989年黄骅沿海赤潮生成的过程、造成的危害,并从生物、理化、地质、水文、气象等方面分析了赤潮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