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4年夏季东海区带鱼资源状况及其秋冬汛渔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带鱼为我国最重要的捕捞对象之一,其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我国海洋捕捞鱼类产量的首位。由于6月~9月是东海带鱼的繁殖与索饵盛期,因此,自1995年以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以来,每年的伏季休渔期间,带鱼群体得到了有效的生长和补充,伏季休渔结束后,渔获产量显著提高。本文以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对2004年东海区伏季休渔期间带鱼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预测了秋冬汛的带鱼生产趋势。一、研究材料与方法利用1999年~2004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网重点渔场的常规监测和大面定点调查的资料,对历年的夏季带鱼资源密度、…  相似文献   

2.
今年9月底在上海召开的东海区渔业生产会议,总结了今年上半年海洋渔业生产情况,交流了1988年冬汛渔业生产安排的意见,研究落实了冬汛渔场的组织领导,渔政、安全、通信、渔情、气象以及伏季休渔后期的管理工作,并根据农业部1988年《关于国务院批准设立东海产卵带鱼保护区的通知》的精神,研究制定了1989年实施产卵带鱼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初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2000-2004年夏季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资料,初步分析了2004年夏季东海区渔业资源状况。结果表明,2004年夏季监测海域的种类组成以带鱼、小黄鱼、太平洋褶柔鱼、黄、剑尖枪乌贼、刺鲳等为主,渔业资源种间结构较2003年同期略有改善。2004年春夏季水温较2003年同期偏高,有利于渔业生物资源的补充和生长,各类群和主要经济种类的渔获率显著提高,除银鲳外,带鱼、小黄鱼、刺鲳等资源状况趋好,预计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秋汛生产的渔况将好于2003年。  相似文献   

4.
东海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及繁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1960年 ̄1994年东海区带鱼渔获量统计和带鱼生物学测定资料,结合历年东海带鱼渔汛变化情况,对东海带鱼资源状况,群体结构及繁殖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东海带鱼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主要反映在带鱼群体组成日趋不合理,带鱼低龄化、小型化以及生长型捕捞过度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夏秋汛或是冬汛生产,渔获带鱼的肛长组成和体重组成分布,均出现逐年小型化现象,带鱼的年龄组成序列缩短,由六十年代初期的1 ̄7龄组缩  相似文献   

5.
东海区伏季休渔渔业生态效果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29  
以1990 ~1998 年我国东海区的海洋渔业统计资料和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为依据,分析研究1995 ~1998 年伏季休渔对东海区渔业生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鱼等主要经济鱼类的产卵群体得到了有效保护;经济幼鱼的渔获比例及其资源密度指数有所提高,幼鱼群体养护效果也较明显;渔获个体的生物学特征值具有转好的趋势;主要经济鱼类资源生物量明显增加;渔业资源的种间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年渔获产量明显增加,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 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2017年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的渔业资源增殖效果,依据2014—2017年每年5月上旬和8月下旬东海区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2017年和2014—2016年的8月下旬(休渔后期)的渔业资源密度、资源结构和资源补充能力的同比差异,以及5月上旬和8月下旬的资源密度环比差异。结果表明,总渔业资源、鱼类及3种典型资源种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资源密度同比和环比均以2017年为高;2017年资源密度相对增长率鱼类甲壳类头足类;2017年休渔后期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量或尾数合计比例均高于2014—2016年,生态优势种更为集中;以带鱼、小黄鱼和银鲳为代表种的休渔后期资源补充数量和单位亲鱼量补充量均以2017年为最高。研究认为,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具有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其中对鱼类的贡献最大;但现有休渔制度对渔业资源仅起到短期暂养的养护作用,延长休渔期的渔业增产效果仅仅限于当年。  相似文献   

7.
东海区小黄鱼伏季休渔效果及其资源合理利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以1991-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了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资源的养护效果及其局限性,并根据Ricker繁殖模型解析现行资源状况下的最大持续产量,探讨巩固伏季休渔效果的相关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伏季休渔措施对小黄鱼资源的养护作用十分明显,经3个月休渔期,海域中小黄鱼资源增重率达1.71倍,开捕时刻(9月)的相对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但伏季休渔的效果在当年的秋冬汛后即被消耗殆尽,12月份时的资源残存量仅为伏季休渔结束时刻的11%;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相比,目前东海区小黄鱼资源的群体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当龄鱼的渔获比例由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的43.14%上升至近年来的74.64%,剩余群体的渔获比例由56.86%下降至25.36%,资源结构的脆弱程度进一步加剧;伏季休渔制度对小黄鱼资源的长期恢复效果因捕捞力量的居高不下而难以持续体现。坚持产出控制,在现行资源状况下实行9.34×104t最大持续产量的管理目标,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资源保护和恢复的长期效果才能得以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东海区拖网新伏季休渔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更好地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伏季休渔制度,其中从6月1日~9月15日在东海区禁止拖网作业,较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提前增加半个月。本研究依据2006~2008年每年6月上半月拖网监测资料,从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的角度,着重分析研究拖网在6月上半月这一时段休渔的渔业生态效果和资源增殖效果。结果表明,6月上半月禁止拖网作业,主要养护了带鱼、小黄鱼和日本鲭等资源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带鱼的产卵亲体繁殖,对带鱼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养护了带鱼和日本鲭幼鱼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但对分布在拖网渔场外的小黄鱼幼鱼保护作用甚微。应用R icher动态综合模型估算,以带鱼为代表种,提前增加半个月伏季休渔期其资源增殖效果较以往3个月伏季休渔期可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11.86%,渔获量增加8.06%,平均渔获体重增加9.33%。东海区以拖网占捕捞主导地位的伏季休渔时间的延长,可进一步改善繁殖群体栖息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于1995年正式宣布在东海区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休渔范围为27°00′N~35°00′N海域,时间为每年的7月1日至8月31日;1998年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6°00′~35°00′N海域;时间延长,定为每年的6月16日至9月15日,并在中国的南海和黄渤海全面推广伏季休渔制度。自该制度的贯彻执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东海区的主要经济鱼———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应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解析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效果,揭示在不同的开捕年龄(tc)与捕捞死亡系数(F)组合下对带鱼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目前开捕年龄偏低、网目尺寸偏小和捕捞压力较大的现实状况下,东海区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很有必要;在带鱼开捕年龄为0.5龄、年捕捞死亡系数为1.5~3的渔业格局下,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后,其年平均资源量、渔获量和渔获平均体重的增幅分别达到57.8%~104%、22.2%~32.2%和32.5%~42.9%,但带鱼群体所提供的资源量水平、所获取的渔获量和渔获平均体重仍显偏低,对其合理利用尚需要进一步完善;若将开捕年龄从0.5龄提高到1龄,则年平均资源量、渔获量和渔获平均体重的增幅分别达到173%~356%、72%~101%和149%~187%。鉴于东海区总体渔业资源状况呈衰退之势,且中国尚未实施TAC渔业管理制度,建议目前继续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并把提高起捕规格、放大网目尺寸作为首选管理目标。[中国水产科学,2006,13(1):85-91]  相似文献   

10.
东海带鱼摄食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根据2002年12月~2003年11月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的渔获样品,对带鱼胃含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带鱼食物组成以鱼类为主(IRI=7034.95),出现率达65.34%,尾数所占比例为13.68%,重量占93.99%;其次为甲壳类(IRI=1527.99),出现率为18.41%,尾数所占比例为80.11%,重量占2.87%;头足类(IRI=39.42)的出现率为7.58%,尾数所占比例为2.13%,重量占3.07%。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62种,其中,鱼类的种类数最多,达38种;其次为甲壳类,14种;头足类为8种。优势饵料种类为带鱼、磷虾、糠虾、刺鲳和七星底灯鱼等。  相似文献   

11.
东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的季节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97~1999年东海区春、夏、秋3个季节的底拖网资料,分析了东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性别组成、性腺成熟度和初次性成熟胴长等群体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东海区春、夏、秋三季均存在太平洋褶柔鱼的生殖群体。各季节生殖群体的雌雄比例均不符合1∶1的关系(P<0.05),雌性比例小于雄性。生殖群体中性成熟个体胴长的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雌、雄平均胴长均以秋季最大,夏季最小。雌性个体的平均胴长均显著大于雄性。各季节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中胴长与体重关系的性别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不同季节雌、雄太平洋褶柔鱼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差异较大,雌性为:春季223.4 mm、夏季170.4 mm、秋季202.3 mm;雄性为:春季174.0 mm、夏季164.3 mm、秋季165.3 mm。雄性初次性成熟胴长小于雌性,夏季雌、雄初次成熟胴长均小于春、秋季。依据春季生殖群体的胴长范围、初次性成熟胴长等群体结构特征推测,在东海区可能存在着小规模的春生群。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2008年春季的种类和数量较2007年春季明显偏少;2008年初夏种类的数量与2008年春季基本相近,但鱼卵的数量明显增多,仔稚鱼的数量基本相近。42种优势种类、重要种类和主要种类构成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的主要成分。东海表层水温和盐度分布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冬季表层水温锋面强度最强,春季次之,初夏最弱;锋面的位置秋季离岸最近,冬季次之,春季和初夏离岸最远,冬季偏南,初夏季节北移。表层盐度锋面主要分布在近岸区域,与岸线大致平行,其强度冬季最强,春、秋季次之,初夏季节最弱。秋、冬季节陆架深水海域的水温较沿岸海域高,鱼类生殖群体在陆架深水高温区产卵;春季和初夏季节沿岸海域明显升温,鱼类生殖群体由深水区向近岸海域进行生殖洄游,产卵场分布由陆架中部向近岸海域扩展,并在近岸海域形成了中心产卵场。鱼卵和仔稚鱼的分布与温、盐锋面和种类的温、盐属性的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温度锋面暖水一侧,并有各自最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水温、盐度与种类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是导致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适宜的温度和盐度范围、锋区的辐聚和卷夹作用以及种类的生物学属性是影响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以及密集分布区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东海绿鳍马面鲀群体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民权 《水产学报》1994,18(1):45-56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三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纯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群体,80年代后期捕获的则是补充群体;(4)钓鱼岛水域是该鱼种的东海群体的产卵场,保护该产卵场乃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夏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群体结构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9―2012年连续4年在东海进行的夏季(6)渔业资源调查资料, 分析了太平样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资源密度、性比、胴长结构、胴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初次性成熟胴长等基础生物学参数的年际变化, 阐述了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群体结构动态。结果表明: (1)夏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出现率较高, 但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在调查的4年间, 2009年的平均资源密度最高, 2010年最低。(2)各年度的雌雄比例均符合11的关系(P>0.05)(3)夏季渔汛期的太平样褶柔鱼个体较小。相比较而言, 2012年的优势胴长组最大, 2011年最小。但各年度的优势胴长均小于200 mm(4)雌、雄个体胴长与体质量的关系符合指数生长曲线, 年间差异极显著(P<0.001)(5)渔获个体以性未成熟幼体为主, 性腺成熟度随胴长增加而升高。各年度雌性个体的初次性成熟胴长均大于雄性。分析认为, 20092012年东海太平洋褶柔鱼夏季渔汛期均以秋、冬生群的性未成熟幼体为主, 夏生群的性成熟大个体较少。各年度太平洋褶柔鱼的生长发育速度以及群体结构有所不同。本研究可为掌握该物种资源的变动规律,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设计及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卫忠 《水产学报》1999,23(4):343-349
利用国内外常用的渔业资源评估模型及东海主要经济种类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知识,应用面向对象的知识处理系统(OKPS)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了渔业资源评估专家系统。运用该专家系统可以对东海主要经济种类,如带鱼、鲐鱼和马丽等的资源量、可捕量进行评估和预报。  相似文献   

16.
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食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5月~2009年2月收集到的小眼绿鳍鱼胃含物样品,对其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93种,磷虾类、长尾类和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其食物组成存在季节差异,春季小眼绿鳍鱼以太平洋磷虾、脊腹褐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夏季以细巧仿对虾、脊腹褐虾、口虾姑和葛氏长臂虾为主要食物;秋季以太平洋磷虾、戴氏赤虾、细螯虾和鳀鱼为主要食物;冬季以鳀鱼、细螯虾、褐菖鲉和对虾为主要食物。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P0.05),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各个季节的主要饵料类群组成存在差异,但长尾类和鱼类在四个季节都有分布。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东海小眼绿鳍鱼的食物组成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黄、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黄海和东海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变化,基于2013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黄、东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渔业资源种类组成、优势种、渔获量空间分布、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共鉴定渔业种类185种,其中底层鱼类93种、中上层鱼类31种、甲壳类48种、头足类12种和贝类1种。在鱼类中,鲈形目种类最多,27科47属56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45.2%。夏季优势种为鳀(Engraulis japonicus)、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秋季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小黄鱼、鳀和带鱼,优势种季节波动不大。秋季平均单位时间渔获量为46.60 kg/h,高于夏季(39.35 kg/h)。秋季航次调查中渔业资源较夏季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吕泗渔场附近,其他断面渔获量较低。夏季航次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秋季航次。CLUSTER聚类分析表明,黄、东海渔业生物群落可分为2组,夏、秋季2组界线变动不大,2组聚类的形成可能受水温和长江径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东海区七星底灯鱼数量分布以及与温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利用从2000年12月到2001年9月一个周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东海区七星底灯鱼的数量分布及其与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区的七星底灯鱼可分为东海北部和浙江中南部近海2个群体。以东海北部群体较大,主要分布在30°N以北的海域;浙江中南部近海群体较小,且只有零星分布。七星底灯鱼在东海北部海域从沿岸到外海都有分布,但沿岸数量较少,主要分布在30°30′~32°30′N、124°00′~126°30′E之间的海域;以冬春季节分布面较广,夏秋季节的分布面较窄。东海北部群七星底灯鱼栖息海域的表层温度值变化较大,以春季最低,秋季最高;密集分布区的等温线变化范围在1~2℃左右。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水温变化较小,全年都在20℃以上。各季节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适宜水温均高于东海北部群。各季节东海北部群密集分布区的表层盐度在32.0~34.5之间,以冬春季的盐度值较高,夏秋季的盐度值较低;浙江中南部近海群的栖息海域表层盐度除冬季较高外,其余季节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9.
黄、东海底栖性甲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4年春、夏、秋和冬季在东、黄海底拖网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分析了东、黄海甲壳动物种类组成的季节变化。四季共捕获虾类33种、蟹类12种和虾蛄3种。东、黄海的优势种有:大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鹰爪虾、长角赤虾、凹管鞭虾、脊腹褐虾、东海红虾、高脊管鞭虾、双斑蟳、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其中,大管鞭虾、假长缝拟对虾和鹰爪虾为调查海域的主要优势种。多样性指数中的丰富度指数(D)与多样度指数(H’)的四季变化趋势一致。在春季,由北到南呈下降趋势;夏、秋两季由北到南呈上升趋势;冬季则处于东海北部较高、黄海南部和东海中部较低的趋势。均匀度指数(J’)在3个区域各个季节之间相差不大。相似性指数结果表明,东海中部的群落相对稳定,而东海北部具有黄海南部和东海中部的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20.
Identification of the potential habitat of European anchovy (Engraulis encrasicolus) at different life stage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s an interesting subject from both ecological and management points of view. For this purpose, acoustic data from different seasons and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editerranean Sea along with satellite environmental and bathymetry data were modelled using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Similarly, egg distribution data from summer ichthyoplankton surveys were used to model potential spawning habitat. Selected models were used to produce maps presen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nchovy presence (adults, juveniles and eggs) in the entire Mediterranean basin, as a measure of habitat adequacy. Bottom depth and sea surface chlorophyll concentration were the variables found important in all models. Potential anchovy habitats were located over the continental shelf for all life stages examined. An expansion of the potential habitat from the peak spawning (early summer) to the late spawning season (early autumn) was observed. However, the most suitable areas for the presence of anchovy spawners seem to maintain the same size between seasons. Potential juvenile habitats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ly productive inshore waters, being less extended and closer to coast during winter than late autumn. Potential spawning habitat in June and July based on ichthyoplankton surveys overlapped but were wider in extent compared with adult potential habitat from acoustics in the same season.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anchovy habitats as well as comparisons with sardine habitats in the oligotrophic Mediterranean Sea and other ecosystems with higher productivit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