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饲料脂肪水平对长吻Wei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友光 《水利渔业》1999,19(1):45-46
通过添加鱼油配制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长吻Wei鱼种生长的影响。鱼油加量按3%递增,范围为0-12%,饲料脂肪含量为5%-18%,蛋白含量45.0%。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报导了利用青鱼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醣、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含量脂肪对青鱼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马面鲀鱼油。试验结果表明,青鱼鱼种饲料中适宜的脂肪含量为3-8%,最佳含量为6.5%。两批实验的结果基本一致。饲料中的脂肪含量对鱼体肌肉和肝脏生化组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添加混合油 (豆油∶鱼油为 2∶1 )配制 5种不同脂肪含量的饲料 ,以测定脂肪水平对鳜鱼 (平均体重 61 g)生长的影响。混合油添加量为 0~ 8% ,饲料脂肪含量为 4~ 1 2 % ,蛋白质含量为 44 0 %。结果显示 ,饲料脂肪水平对鳜鱼生长和蛋白质效率有显著影响 :饲料脂肪水平在 7%~ 1 2 %时 ,鳜鱼特殊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高。说明适当增加饲料脂肪含量能够促进鳜鱼生长 ,并提高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4.
观察室内饲养的长吻(鱼危)鱼种的摄食习性及生长,并配制多种配合饲料,与其天然饵料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5.
长吻(鱼危)鱼种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27日至11月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钱包进行集约化流水养殖长吻(鱼危)鱼种试验.从四川省引进长吻(鱼危)鱼苗36000尾,全长为3.9±0.5cm,体重为0.97±0.12g,分养于6个面积均为200m2的圆角长方形水泥池中.养殖期间的水温15~33℃,pH变幅为7.2~7.6,溶氧高于6.0mg/L.投喂频率为3次/d,早、中、晚分别投日粮的35%、25%、40%,以30min内吃完为限,每5d调整一次投喂量.经过5个月的生长,长吻(鱼危)体重达110.3±12.5g,成活率为92.4%,特定生长率平均为3.1%,生长效率为47.6%,饲料系数为2.1.  相似文献   

6.
草鱼鱼种对胆碱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王道尊 《水产学报》1995,19(2):133-139
用不含胆碱的饲料饲养草鱼鱼种,草鱼鱼种生长减慢,饲料效率降低,肝脏脂肪浸润,血浆总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磷脂含量降低,随着饲料中胆碱含量的添加,草鱼生长和饲料效率改善,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血浆总脂、甘油三脂、胆固醇,磷脂含量回升。当饲料中胆碱添加量达到0.3%以上时,草鱼生长率最高,肝脏脂肪含量,血浆总脂、甘油三脂,胆固醇,磷脂与摄食天然饲料(浮萍)的草鱼基本相同。在本研究条件下,建议草鱼鱼种饲料中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E及脂肪源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菱鲆饲料中分别添加鲤鱼鱼油及花生油作脂肪源,每种脂肪中添加两个水平的维生素E(8mg/kg和300mg/kg维生素E醋酸酯),饲养大菱鲆84d,探讨其对大菱鲆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发现,(1)以鲤鱼鱼油为脂肪源的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而以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血清补体活性;(2)以鲤鱼鱼油和花生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不影响大菱鲆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及白细胞总数;(3)以鲤鱼鱼油为脂肪源的饲料添加高剂量的维生素E能提高大菱鲆的溶茵酶活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减弱;(4)饲喂n-3HUFA含量高的饲料,对大菱鲆腹水病的抵抗能力高于n-3HUFA含量低的饲料。  相似文献   

8.
饲料中脂肪的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文报道了团头鲂鱼种在饲料中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保持适宜含量的条件下,不同脂肪含量对团头鲂鱼种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试验所用的脂肪为新鲜的豆油。结果表明,团头鲂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2~5%,最适含量为3.6%左右。  相似文献   

9.
试验分两组在2m×1m×1.5m的网箱内进行。经4个月饲养长吻鱼危平均体重达到3818g和3082g,单产81和68kg/m2,饲料系数232和212。在水库网箱养殖中,水温对长吻鱼危的生长及饲料利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鱼油/豆油(1∶1,W/W)为脂肪源,配制脂肪含量为5.21%、7.23%、9.27%、11.31%、13.33%、15.37%的半纯化饲料,投喂体重约8g的黄颡鱼40d,用于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黄颡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当脂肪含量>11.31%时,鱼体的相对增重率、饲料转化率、蛋白质效率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肝体比和肌肉渗出损失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持续上升。脂肪水平对以上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可以确定黄颡鱼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为11.31%。  相似文献   

11.
长吻(鱼危)(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鱼危)属,俗称鲴鱼,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以长江水系为主.为探索长江水体网箱养殖长吻(鱼危)技术,2009-2011年在扬州市江都区长江三江营夹江水域开展了长吻(鱼危)网箱养殖试验.试验对长吻(鱼危)网箱养殖环境、网箱制作、网箱设置、鱼种放养、饲料投喂、网箱管理等方面技术进行了认真总结,形成了网箱养殖长吻(鱼危)生产操作规程.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基础上,分别以猪油、豆油、鱼油和茶油作为脂肪源,配制4种饲料(油脂的添加水平为4.5%),投喂初始体质量为(4.60±0.5)g的奥尼罗非鱼幼鱼,于1.5m×1m×1m的水族箱中饲养10周。每组3个平行,每箱15尾鱼,试验水温25~28℃。研究饲料脂肪源对奥尼罗非鱼体脂沉积、脂类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鱼油相比,茶油、豆油和猪油可明显提高鱼体内脂肪的含量(P0.05),其中茶油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饲料脂肪源对肌肉中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但与鱼油相比,其他脂肪源明显提高其肝体指数(P0.05),而腹脂率则相反;鱼油可明显提高肝脏中苹果酸脱氢酶和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及mRNA表达(P0.05);茶油明显降低脂肪中脂蛋白酶的活性及mRNA表达(P0.05),豆油和猪油可明显提高脂肪中苹果酸脱氢酶的活力及mRNA表达(P0.05)。饲料脂肪源对奥尼罗非鱼体脂的沉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肝脏和脂肪,而不同组织内脂蛋白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变化是影响体脂沉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2001年6月27日至11月2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集约化流水养殖长吻鱼危鱼种试验。从四川省引进长吻鱼危鱼苗36000尾,全长为3.9±0.5cm,体重为0.97±0.12g,分养于6个面积均为200m2的圆角长方形水泥池中。养殖期间的水温15~33℃,pH变幅为7.2~7.6,溶氧高于6.0mg/L。投喂频率为3次/d,早、中、晚分别投日粮的35%、25%、40%,以30min内吃完为限,每5d调整一次投喂量。经过5个月的生长,长吻鱼危体重达110.3±12.5g,成活率为92.4%,特定生长率平均为3.1%,生长效率为47.6%,饲料系数为2.1。  相似文献   

14.
不同脂肪源对施氏鲟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油脂(添加水平均为6%)配制成6种试验饲料,投喂施氏鲟幼鱼7周,分析脂肪源对幼鱼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GPT)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猪油组、葵花籽油组和氧化鱼油组幼鱼的TG和TC都高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而其HDL-C、TC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混合油组。表明猪油、葵花籽油和氧化鱼油都不利于鲟鱼的脂肪代谢;而鱼油能够调节和平衡鱼体内的脂肪代谢,降低体脂和肝脂的含量,有利于施氏鲟的健康生长。这与不同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种类和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添加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大豆油为脂质源配制成1个蛋白质水平(35%)X5个脂肪水平(4%,10%,16%,22%,26%)X2个肉毒碱水平(0mg/Kg,150mg/Kg)的10种配方饲料,投喂平均体重为(10.0±0.6)g的黄颡鱼,进行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影响的研究。经100d饲养表明:饲养中添加150mg/Kg肉毒碱对黄颡鱼生长没有影响。在黄颡鱼低蛋白配合饲料中,体重增长率最大,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较好的是最低的脂肪含量组(4%)。高脂肪含量对黄颡鱼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6.
生产上的鱼种培育通常是指将寸片小规格鱼种经过4~5个月的精心饲养使之达到全长12~20cm、尾重40~100g这样大规格鱼种的全过程。长吻(鱼危)鱼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一是转食驯化,二是配合饲料。 1.转食驯化 根据我们的经验,转食驯化宜在几十平方米的小水泥池里进行,转食之后的饲养则在几百到一千平方米的泥底鱼池里进行为好。 每平方米标准池可放养长吻(鱼危)寸片100~200尾,让其在池内适应1~2天后就可投喂转食用的人工配合  相似文献   

17.
饲料中油脂的质和量对团头鲂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饲料蛋白水平,能量水平均能满足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及不同品质的脂肪对团头鲂鱼种水平的影响。试验所用的精制饲料用进口酪蛋白及脂肪,糊精、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加工而成,脂肪为豆油与鳕鱼肝油。  相似文献   

18.
翘嘴鲌鱼种饲料中脂肪适宜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以鱼油和豆油的混合物(1︰1)为脂肪源,配制7种等氮不同脂肪水平(1.82%dm~15.02%dm)的试验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2.85±0.15g的7组翘嘴鲌隔冬鱼种30d。试验结果表明,翘嘴鲌鱼种饲料中脂肪水平对鱼体生长、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校效率均有显著的影响(p<0.05)。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6.48%~8.78%。  相似文献   

19.
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对青鱼鱼种生长的影响。试验饲料由酪蛋白、糊精、鱼肝油、羧甲基纤维素粉(CMC)、无机盐混合剂和适量的维生素组成。用于试验的青鱼鱼种的平均体重为37.12—48.32克,试验期间的水温为24—34℃,试验得到的数据,经统计分析表明,青鱼鱼种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含量为29.54—40.85%。饲料中蛋白质和醣含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当蛋白质含量为37—43.3%,醣含量为9.5—18.6%时,青鱼鱼种生长最快。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对鱼体的蛋白质、脂肪和醣含量有一定影响,肝脏中蛋白质含量也受到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肝醣含量则随饲料醣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醣的含量会影响青鱼鱼种的消化率,当饲料中蛋白质处于最适量而醣含量在30%以下时,鱼的蛋白质消化率大致为92%左右,醣含量过高将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产生影响。饲料的组成对青鱼鱼种的血红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2005年网箱培育长吻能冬片鱼种,应用5m×5m×3.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3~4cm/尾的长吻鲍夏花鱼种,放养密度56~79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6%的配合饲料,经7个月养殖,长吻鲍鱼种平均规格达165g/尾,成活率82.5%,单产9kg/m^2,饲料系数1.26,投入产出比1:2.04;2006年网箱养殖长吻脆商品鱼,应用5m×5m×4.5m的网箱,放养规格为133g/尾左右的长吻能冬片鱼种,放养密度32~50尾/m^2,投喂粗蛋白为42%~43%的配合饲料,经6个半月时间的养殖期,养成个体规格在0.5kg/尾以上的长吻娩商品鱼比例达86%以上,成活率82.6%~87.0%,饲料系数1.38,单产22.83~26.24kg/m^2,投入产出比1:1.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