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微藻是养殖水体中最主要的初始生产者,也是贝类、虾蟹类和鱼类育苗中重要的生物饵料。在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低温、阴雨天、药物残留等不良环境,单纯使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很难达到促进微藻快速生长的要求。因此,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微藻生长速率、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生产实践中使用过的一些微藻生长促进剂的经验,对其在肥水培藻类产品中的合理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养殖试验,分析5种主要经济贝类的生长、存活及其养殖区的底质、生物饵料,探讨其在天津大港滩涂的养殖适应性。结果表明,5—8月份,贝类生长较慢,死亡率较高,9—11月份则相反;试验区夏季底质浮泥层较厚,海水中饵料生物缺乏,春秋季节则相反;该滩涂适于养殖长牡蛎、毛蚶,较适于养殖菲律宾蛤仔、青蛤,不适于养殖缢蛏。  相似文献   

3.
<正>传统大面积贝类工厂化苗种中选择的饵料单胞藻有角毛藻、金藻、扁藻等微藻品种,这些藻最适宜光照强度一般均在4000勒克斯以上。浙南贝类育苗场规模化育苗的品种主要有泥蚶、青蛤、缢蛏等滩涂贝类,在苗种场的现有技术条件下,碰到恶劣的天气(如台风、阴雨天),这些常规微藻繁殖速度往往会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造成育苗的减产或失败。筛选营养效果优良且容易  相似文献   

4.
<正>为贯彻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2022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工作的通知》,笔者于2022年选择日照市涛雒镇廒头盐场约100亩虾蟹池塘进行养殖尾水异位净化试验。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包括放养滤食性贝类、清底型鱼和移栽本地滩涂大米草,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降低虾蟹池塘养殖尾水中氮、磷及弧菌含量,实现虾蟹养殖尾水的净化,为沿海地区虾蟹池塘养殖尾水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以下称微藻,即人们平常所指的水的颜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微藻能够降解养殖水域中氨氮等有毒物质,维持微生态平衡,促使鱼、虾、蟹、贝类等达到生态防病的目的等等。所以要想水产养殖生态、高效、无公害,微藻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施肥品种、接种方式、养殖需要的不同,将繁殖微藻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宁海县官岭乡牛台村,地处三门湾畔,依山傍海,约有5,000多亩海涂,而且滩涂平坦,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适于缢蛏、蚶等滩涂贝类生长。近几年来,全村200多户渔(农)民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海涂养殖,1984年养殖滩涂贝类2,000亩,占可养海涂面积的80%,海涂养殖业的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78%。从而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了商品生产,使全村人均收入达到917元,在五年之内增加3.4倍。成为以养殖蛏、蚶等滩涂贝类为主的海涂养殖专业村。  相似文献   

7.
杨占国 《河北渔业》2006,(10):55-55
渤海湾地处渤海西部,滩涂平缓,潮间带宽阔,地质多为软泥、泥砂构成,水质混浊、水温受陆地影响较大,春季回升较快,营养盐丰富,适宜各种贝类繁殖生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滩涂生物资源调查表明,分布该区域的贝类达60余种,当前渤海湾西部和西南部尤以光滑蓝蛤、焦河蓝蛤、彩虹明樱蛤等小型低质贝类居多.渔民采捕主要用作养殖对虾和螃蟹的饵料.  相似文献   

8.
一、滩涂贝类养殖现状1.滩涂贝类的主要养殖方式目前我国滩涂贝类养殖主要有滩涂底播养殖和虾池养殖两种方法。滩涂养殖主要是对已经具有资源的滩涂进行封养和管养以及适合贝类生长繁殖的滩涂进行移植。滩涂养殖以缢蛏、毛蚶的养殖历史最长,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9.
正花蛤,又称蛤仔,属于滤食性贝类,是福建省海水滩涂贝类养殖主要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等特点。目前其养殖方式主要有滩涂养殖、土池养殖等。在土池养殖中,花蛤主要是通过滤食池水中的底栖硅藻和单细胞藻类及有机碎屑等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因此,池水中保持有质优量足的饵料生物是花蛤土池  相似文献   

10.
陈志明  黄培 《海洋渔业》2002,24(4):180-181
高滩低坝蓄水养蚶技术是在高位滩涂上筑建低土坝、半蓄水养殖泥财(Tegillarca granosa)的一种养殖新方式。在大潮汐时,潮水可以漫过堤坝进池,退潮后,根据养殖需要保留塘内一定水位。小潮汐时,通过提问来调节塘内水位。该养殖方式与现有滩涂养蚶技术相比,具有三大优点:一是能扩展养殖面积,充分并有效地利用高潮区及一些荒芜滩涂,提高滩涂利用率,并且投资较少;二是能改善养财塘的生产环境,增加滩涂饵料生物,延长贝类的摄食时间,加快贝类的生长速度,缩短养殖周期;三是可根据养殖环境和贝类生长情况,进行人工投饵,可提高养殖贝类的成活率、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符合现代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特点的水产养殖新模式,是探索开发利用高潮区滩涂的有效途径。现将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广西沿海许多养殖户因地制宜,采取滩涂生态单养、鱼蟹或虾蟹混养、轮养的新型养殖方式进行健康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青蟹养殖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海水养殖发展的新亮点。一、红树林滩涂生态养殖青蟹利用红树林空隙的滩涂设置养殖坛(罐)进行青蟹生态养殖,可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又可利用红树林枝条上附着的小牡蛎(藤壶)等作为青蟹辅助饵料,减轻小牡蛎等对红树林的伤害,减少饵料的投喂,同时青蟹的排泄物等有机物又可促进红树林的生长,避免残饵对养殖环境的污染,使蟹、  相似文献   

12.
地处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微藻实验室,是一个为海水养殖业提供饵料微藻的藻种培养收集中心,直隶于联邦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下属部门。近年来Shirley Jeffrey和Christian Garland两位博士得到渔业工业化研究信用基金(FIRTA)的资助,带领一个专业小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饵料微藻研究工作。为国内外海水养殖的各类实验室和鱼、虾、贝类育苗场提供良好的饵料微藻种,是该中心的基本宗旨。现有保存的单细胞藻种约有150种。通常,该中心免费地向澳大利  相似文献   

13.
2019年5月(春)、8月(夏)和10月(秋),在黄海北部海域设置53个站位,采集真核微藻分子鉴定样品和叶绿素a样品。采用高通量测序—分子鉴定分级技术,研究黄海北部海域饵料微藻供饵力。结果发现,黄海北部海域微藻粒级偏小,春季、夏季、秋季大粒级(10μm)微藻生物量占比分别为(39±10)%、(35±14)%、(38±11)%。滤食性贝类供饵力春季最高,平均为0.86;秋季次之,平均为0.41;夏季最低,平均为0.30,旅顺、庄河、鸭绿江口海域滤食性贝类供饵力相对较高,长海县及外海相对较低。黄海北部全海域实际可承载贝类容量春季为151 g/m~2、夏季为51 g/m~2、秋季为96 g/m~2,可承载菲律宾蛤仔养殖容量春季为100 g/m~2、夏季为34 g/m~2、秋季为63 g/m~2,黄海北部海域贝类养殖容量主要为春、秋季贡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浅海滩涂总面积约为9.3万km2,生活着700余种海洋贝类,贝类产量名列世界第一.目前已开展人工养殖滩涂埋栖贝类有泥蚶、缢蛏、泥螺、文蛤、青蛤、西施舌、菲律宾蛤仔、彩虹明樱蛤等[1].由于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开发成本低、效益好、生态型等优点,近年来人工养殖规模发展很快,对海水养殖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愈加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养殖区域生态环境平衡遭到破坏,养殖产业受到威胁,因此急需合理利用和研究养殖水域的养殖容量。本文首先归纳国内外对于养殖容量概念的发展,然后对近年来国内的海水网箱、筏式贝类、滩涂贝类、底播贝类养殖容量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宁波地区滩涂贝类大规模死亡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滩涂贝类养殖多实行生 态养殖,具有本轻利厚、生产稳 定、管理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宁波 市海水养殖业的一大热点。然而, 近几年来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 现象时有发生,给当地的海洋水产 经济造成了较大的损失。我们从 2001年开始,对宁波市滩涂贝类养 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对 滩涂养殖环境的检测结果,分析了 造成滩涂养殖贝类大规模死亡的主要 原因。  相似文献   

17.
叶岩豹 《科学养鱼》2000,(11):42-42
一、概况   由于我国滩涂贝类养殖的大规模开发,特别是泥蚶、缢蛏、文蛤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传统的利用海水中天然浮游动物作为基础饵料的方式已不能满足贝类 (泥蚶、缢蛏、文蛤 )的正常生长需要,近年来我国沿海养民利用低值鱼虾及发酵肥料、植物蛋白 (如豆饼 )发酵肥料、畜禽发酵肥料和化工肥料在滩涂 (水面 )泼洒,由于该类饵料营养成份单一,培养适于贝类生长的底栖藻类的能力有限,且易被青泥苔、水网藻等大型藻类吸收,达不到加快贝类生长之目的。而且易造成水质污染、涂质老化和贝类因营养缺乏而发病甚至大面积死亡,给经营者带…  相似文献   

18.
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水温适中,盐度适宜,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适合于海水贝类养殖。本省宜于贝类养殖的浅海滩涂有900多万亩,除目前已经利用的之外,潜力还很大。贝类养殖在本省渔业生产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提高贝类养殖产量,尤其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贝类种苗还需主要依靠天然苗种,而天然苗种还不能完全由人工控制的情况下,珍惜有限的苗种,提高贝类产量,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滩涂贝类养殖业是水产养殖的主导产业,青岛市滩涂贝类产量占全市水产养殖的90%以上,胶洲湾是青岛市滩涂贝类的主产区.近几年胶洲湾滩涂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放苗密度的盲目增加,养殖模式不尽合理,导致自身污染加剧,已严重影响了滩涂养殖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谈一点个人观点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主养沙蚕滩涂套养贝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充分利用沙蚕与贝类互为有利的生态学特性,我们开展了沙蚕—贝类生态养殖技术研究课题,以期探索“滩涂蓄水养殖沙蚕、套养贝类”的生态养殖新模式,经过两年试验,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规模养殖塘选择在浙江温岭市滨海镇五一塘外的新街沙蚕水产养殖场。共10口塘进行沙蚕贝类生态混养生产性试验,面积51亩。养殖滩涂地处高潮区,涂地长有互花米草,濒临大港洋湾,为半开放性海域,潮流畅通,海区水质良好,无污染,海水比重稳定,饵料生物丰富。每潮汛能进水2~4天。2.养殖前的准备工作(1)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