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虾流网从网具结构上分是属于流刺网,由于对虾一般情况下栖息在海底,所以在设计中,网具的沉降力应大于浮力,形成底流网,即称为对虾底流网。那么,影响对虾流网网具性能的主要因素有2个,一是网目尺寸,二是缩结系数,下面将这两个因素做以研究和探  相似文献   

2.
对虾流网是北方三省一市秋汛捕虾的主要网具。长期以来由于各地网具规格不一,作业时网具扫海速度不同,易发生网具缠结。不同地方的船只不敢在同一渔场作业,并且部分船因网具扫海速度慢,导致扫海面积小而影响产量。因此目前应着重解决网具扫海速度慢的问题,并努力使各地网具的扫海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本文试对影响对虾流网扫海速度的因素进行  相似文献   

3.
对虾流网     
金县沿海渔民,近年来对锚网进行了多次改革,逐渐发展为专捕对虾的对虾流网。这种网具保留了锚网的优点,充分利用了锚网作业的原有船只、网具材料;改革了锚网作业的一些缺点,成为小型船只捕虾的较好网具。1978年秋汛,金县大李公社城子大队13只机帆船(20—40马力),在辽东湾作业,单船产量最高达19600斤,低的也达9000斤。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北方三省一市大批地发展了对虾流网作业,截至82年止,投产船只达6000余只,其产量占全海区对虾总产量的30~50%。由于对虾流网具有开捕期早,扫海面积大,产量高,生产费用低,纯利润高等优点,因此,对虾流网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像辽宁省的金县、长海县,已基本上实现了以对虾流网代替拖网捕捞对虾,并取得显著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黄耆吾  阎永祥 《水产学报》1989,13(3):189-199
根据对虾流网结构特点设计兼有捕虾和接获网上掉虾功能的专用网具,研究了对虾流网作业全过程的掉虾数量;同时还对暂养模拟掉虾和对虾在网上直接死亡率作了调查;并研究了流网掉下对虾的成活率。所得结果为调整渤海区秋季对虾汛的捕捞结构,实行以流网代替拖网作业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 底层流网捕秋虾,在北方三省一市普及以来,发展很快。我县自一九七八年开始学习使用该网具捕虾,但由于种种原因,产量一直不高,即使在资源较好的七九、八○年,最高单船产虾也只在6000—7000斤。一九八一年秋,对虾资源比八○年减少30%,有不少船提前停产、转业。如何提高对虾流网生产水平,全面分析该网具的利弊,坚定信心,为捕秋大虾闯新路,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对一九八一年对虾流网船作一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渔业动态     
英国试验鱼虾分离网片 英国海洋渔业总会在北爱尔兰沿海试验鱼虾分离网片,以改善牙鳕和对虾的质量。 传统上使用相同的网具捕捞对虾和牙鳕,有时牙鳕与对虾接触受到损伤。虽然牙鳕被作为副渔获  相似文献   

8.
黄南侯 《海洋渔业》1987,9(1):28-29
<正> 三重大虾流刺网是我省湛江地区近年来改革推广的一种高产捕虾网具,以捕捉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等大虾为主,兼捕自鲳、马鲛、斑鲦等鱼类,这种网具由于捕捞效果好,操作方便,易为渔民群众接受,除了已在湛江地区所属各县市全面推广外,海南岛沿海各县市以及广西北海等地亦正迅速推开。  相似文献   

9.
所谓半部更新技术,就是网具更新时,去掉网片的上半部分,将下半部分调换烈上边,下部换成新网,如此每次只换一半,整列网的下半部分就全部换成新网。实践证明,此网产量与全部新网产量相当,然而成本却降低了一半。对虾流网半部更新技术具体做法如下:网具结构与一般对虾流网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主网衣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增加主网衣附纲四条,上、下缘网附  相似文献   

10.
十年来在工作中总结出对虾底流网结扎技术3个要点,用它指导结扎网,提高了网具捕捞效能,在生产中获得显著效益,深受渔民欢迎。兹分述如下: 一、确定浮沉比最佳值使用范围网具在海流的推动下向前移动,沉子使下纲贴在海底赶虾,浮子支持网衣与渔获物保持张开的网形。网具在维持上述状态条件下应使浮沉力降到最小值,  相似文献   

11.
对虾幼虾计数是虾苗暂养最后阶段的一个重要步骤,完成这个步骤必须要有一种能够做到得心应手的收集网具。这里推荐一种新型结构的幼虾收集网,是我们根据近年来在闽东一些虾塘试用,并加以总结经验、改进设计的新式网具。这种网具制作比较简单,可采用聚氯乙烯网衣拼成,整个网身摊开来,就是一张长方形网片(如图所  相似文献   

12.
王贤生 《海洋渔业》1983,5(5):221-222
<正> 长海县水产研究所与协助单位研制的对虾高苗流网获省重大科研成果三等奖。长海县远海生产船只自使用这种网具后,使捕获对虾平均每年增收246吨,增收产值67.8万元,增收利润65.8万元,比原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对虾捕捞生产效果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近几年来,各水产研究所和有关生产单位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设计了多种捕捞方式的网具,取得了显着效果。笔者从一九八二年五月至八三年五月份陆续对十几个渔业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四十余人次进行了调查;同时还参加了对虾流网捕捞生产作业,  相似文献   

14.
一、亲虾采捕的方法:我社采捕亲虾的网具是拉网、对网、对虾流网、插网、地网、撩网等五种,随着水温的变化和亲虾的洄游适当地选用。过小满后,温度较低,对虾一般在13—14拓水层,这时应用拉网,到较深较远的海区去采捕;在水温上升到18—20℃时,就得采用对虾流网到3—4拓水深的地方捕捞;水温继续上升到20—25℃时,亲虾大部份洄游到海边索饵和寻找产卵场所,这时就用插网、地网、撩网采捕。这些网具中,以插网、地网、撩网较好,在采捕中不会损伤虾  相似文献   

15.
田学模  曲学忠 《海洋渔业》1990,12(4):152-154
<正> 对虾流网网目尺寸与虾体尺度之间的关系,是对虾流网捕虾理论与网具设计中的主要问题。这是因为对虾流网网目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所捕对虾的体长组成和渔获效率,同时还涉及到对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所以正确地确定对虾流网网目尺寸,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是必要的,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也有其重要意义。有关刺网网目尺寸与鱼体尺度间关系的问题,国内外已有过不少研究与论述。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探求与确定鱼体大小与捕捞它的最适网目尺寸间的关系,即以某种鱼类的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为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国家水产总局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大目网囊对虾拖网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效果,释放幼鱼数量达60%以上,这对保护鱼类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大目网囊对虾拖网仍破坏相当数量的经济幼鱼.为进一步减少虾拖网对经济幼鱼的损害,我们从1978年底开始着手研制新型捕虾网具,试图在不降低对虾产量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幼鱼的捕获量.1979年,我们设计了虾拖1号网,于同年秋汛  相似文献   

17.
<正> 对虾流网滑动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渔获效率的高低。对虾流网属底流网,影响其滑动速度的因素很多,除流速(主要是底层流速)外,网具装配高度、浮沉比、海底地质、风向、风力等也直接影响其滑动速度。流速不仅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小,同时随着时间的变化,其大小和方向也发生变化,因而测试对虾流网的滑动速度比较困难。1984年,我们随鲁蓬渔1161船出海,对流网进行了几次滑动速度的测试。由于测试仪器的精度和其他设备条件所限,测试结果尚难以全面反映对虾流网滑动速度与其他因素的关系,现将测试结果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东大鹏湾虾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张健  孙满昌  罗炎标 《海洋渔业》2007,29(2):166-173
虾拖网渔业是南海海域重要的作业方式之一,但尚未有关该渔业网目尺寸选择性的报道。为评价虾拖网渔具的渔获性能、合理利用虾类资源,在广东大鹏湾进行了网目选择性试验。试验采用双支架虾拖网作为试验网具,并使用套网法估算了网目内径为35、40和45 mm的网囊对主捕虾类的选择性。结果显示,虾类渔获中刀额新对虾、须赤虾、周氏新对虾和日本囊对虾渔获数量较多,比较以往资料,刀额新对虾和周氏新对虾优势体长、平均体长均有所下降,其它2种虾类平均体长未见明显变化;选择性分析结果显示,主捕虾类的L50随网目尺寸线性增大。根据试验结果并结合历史资料,笔者认为现阶段35 mm的网囊网目尺寸对于保护上述4种虾类资源是比较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围网网具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多国家与地区的围网渔业在近海和远洋都有着较快速的发展。随着渔业管理日趋严格、能源成本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保护和能源节约日益受到关注。围网网具的研究也步入到性能优化的阶段。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围网网具性能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概括了利用海上实测、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围网作业性能的热点问题(沉降性能,网具受力,网具形状等),为围网的网具结构设计、渔法改进和围网性能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渔业用的网具品种发展繁多,有围网、拖网、流刺网、传统的张网和新型的网箱用网等等。网具的品种与产量,对渔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渔业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网具的生产虽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同渔业发展的需要,显得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