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后背鲈鲤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部分支流特有野生鱼类,地方名江花或花鱼。自2013年开始,我站对后背鲈鲤进行人工繁殖研究,但在幼鱼培育方面还存在技术瓶颈。该研究重点探索解决鱼苗鱼种培育技术难题。后背鲈鲤(Percocypris pingi retrodorslis cui et chu)隶属鲤科、!亚科、鲈鲤属,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部分支流特有野生鱼类,地方名江花或花鱼。自2013  相似文献   

2.
鲈鲤的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鲈鲤(Pexcocypxis.pingi)又名金甲鱼、花鱼,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已面临灭绝[2],被评为长江一级急切保护动物[3],现已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4]。鲈鲤肉厚脂细,味极鲜美,其营养极为丰富。肌肉氨基酸种类齐全,含12种脂肪  相似文献   

3.
<正>鲈鲤(Pexcocypxis pingi)属鲤科、鲃亚科、鲈鲤属,地方名金甲鱼、大花鱼、青脖等,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1],为凶猛性鱼类,自然状态下专门猎食小型鱼类。20世纪80年代前是产区的主要大型经济鱼类,但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目前野生资源濒临灭绝,现在江河中已很难捕到,已被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之一[2]。开展鲈鲤的人工养殖及繁育,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对鲈鲤的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开展了鲈鲤的移养驯化及鱼苗培育工作,现将鱼苗培育的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鲈鲤(Pexcocypxis.pingi)属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岷江、马边河(岷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受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影响,导致其已面临灭绝,被列为濒危鱼类,现已列为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公司同西南大学合作,开展了鲈鲤的人工养殖及繁育工作,对渔业生产的发展及对资源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继以往工  相似文献   

5.
鲈鲤鳃霉病与车轮虫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鲈鲤(Percocyprispingi)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属于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在江河中以吞食其他的野杂鱼类为主,主要分布于宜昌以上的长江上游的干支流、西江流域、南盘江等水系。该鱼肉质鲜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目前鲈鲤在自然界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鲈鲤Percocypris pingi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鲈鲤属,地方名:江鲤、江温、花鲤、青脖。在四川的泯江、马边河(泯江支流)、青衣江、安宁河、细砂河(雅砻江支流)、金沙江下段等水系均有分布,是产区的重要经济鱼类,也是四川省珍稀保护鱼类之一;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为人们所喜食。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区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渔获物的个体越来越小,有的江段再也没有出现了。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好这一珍稀鱼类资源,除加大对天然种群的保护外,人工驯养繁育已迫在眉睫。我们从2003年开始从天然水体中采集少量鱼苗进行人工驯养试验,获行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正>鲈鲤[Percocypris pingi(Tchang)],属鲤形目、鲤科、鲈鲤属,俗称花鱼、大花鱼、黄鱼、花鲈鲤、金沙鲈鲤。笔者在2014年鲈鲤人工繁殖过程中,对产后亲鱼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极大提高了亲鱼的利用率。一、材料与方法1.产后亲鱼来源驯养成功的亲鱼共30尾,雌雄各半,亲鱼发育成熟度良好,且体质健壮、基本无伤。对上述亲鱼相继采取人工催产,在预定的效应时间内,雌鱼均顺产,雄鱼也正常排精。2.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主要分布于四川岷江、雅砻江、青衣江、金沙江下段等长江上游支流,属凶猛肉食性鱼,肉质细嫩,是产区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近年来,鲈鲤人工繁殖技术逐渐成熟,为推广鲈鲤的人工养殖提供了种苗保障。结合养殖实践,笔者将鲈鲤高位池人工培育亲鱼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期为大家提供养殖参考。一、生活习性鲈鲤适宜生活水温13~25℃,当水温低于10℃时,摄食强度明显减弱,水温低至5℃时,基本停止摄食;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低氧,溶氧需保证在8毫克/升以上;生性胆小,易受惊吓,喜欢成群躲避在阴暗地方;有咬死饵料鱼、只吃其部分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科技     
《海洋与渔业》2014,(4):16-16
<正>云南后背鲈鲤人工繁育成功近日,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实现了后背鲈鲤的人工繁育。这次获得后背鲈鲤人工繁殖卵40000多粒,大概可以孵出鱼苗20000多尾。后背鲈鲤是澜沧江和怒江部分江段及其支流特有鱼类,如维西、六库、漾濞、云县这些地方均有分布,地方名叫花鱼。主要形态特征是背鳍后位,吻部及口裂较宽,触须发达,体色和斑纹较淡且散乱不成行。食性为肉食。因其体色金黄,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10.
胡振禧 《河北渔业》2012,(8):34-35,61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名乌鳞、青波、青板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  相似文献   

11.
汪长友  陈奋 《齐鲁渔业》2004,21(1):15-16
七星鲈学名花鲈[Leteolabrax japoicusc(CuviersValenciennes)],俗称海鲈,鲈鱼,为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属广温、广盐性,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也可生活于淡水中。性凶猛,主要摄食鱼虾、甲壳类。一般个体0.5-1.5 kg,最大体重5-10 kg。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日本、朝鲜。七星鲈为上等名贵鱼类,肉质坚实,味道鲜美,且具有促进人体伤口愈合之功效。既是珍馐佳  相似文献   

12.
鲈鲤(Percocypris pingi)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2011年6-8月,从长江上游支流雅砻江冕宁江段收集34尾鲈鲤,测定其线粒体控制区(D_Loop)序列以评估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D_Loop序列全长933~934 bp,34个D_Loop序列中定义了7个单倍型,12个多态位点,种群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0.082 0±0.042 0,核苷酸多样性Pi=0.003 6±0.000 4,说明鲈鲤种群遗传资源不丰富,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3.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长薄鳅[Leptobotiaelongata(Bleeker)]隶属于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是鳅科鱼类中生长最快、个体最大的一种,常见个体体重0.2kg~0.4kg,最大个体体重3.0kg,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上游江段及其支流。为了拯救濒危物种,近10余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单位开展了长薄  相似文献   

14.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30sm+10st+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时含有多种类型的C-带着色,如m2、st4同时含有以上3种C-带带纹类型.鲈鲤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高达(58.824±0.034)%.本研究再次确认鲈鲤为四倍体,同时指出其染色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反应出鲈鲤对于地区特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鲈鲤(Percocypris pingi)为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及四川省重点保护鱼类,为验证其倍性及丰富其细胞遗传学内容,采用植物性血凝素(PHA)体内注射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鲈鲤的核型,采用改进的BSG法研究其C-带。结果显示,鲈鲤的染色体数目为98条,其核型公式为4n=98=42m(10)30sm(10)10st(10)16t,臂数NF=170。本研究发现,鲈鲤有1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小染色体及其他异型性染色体。鲈鲤C-带带纹较丰富,显示着丝粒带、端粒带和染色体居间带3种类型的C-带,部分染色体同时含有多种类型的C-带着色,如m2、st4同时含有以上3种C-带带纹类型。鲈鲤染色体异染色质含量高达(58.824±0.034)%。本研究再次确认鲈鲤为四倍体,同时指出其染色体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反应出鲈鲤对于地区特化的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地方名翘嘴巴、白条、鲌鱼、大白鱼等,属鲤形目、鲤科(Cyptinidae)、鳊鱼亚科(Culterinae)红鲌属(Erythroculter),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都产此鱼。其食性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捕食中上层小型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鲜美。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长至10 kg以上,为我  相似文献   

17.
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地方名翘嘴巴、白条、鲌鱼、大白鱼等,属鲤形目、鲤科(Cyptinidae)、鳊鱼亚科(Culterinae)、红鲌属(Erythroculter),广泛分布于我国诸多水系,黑龙江、黄河、长江等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都有出产。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在自然水域中,主要捕食中上层小型鱼类。肉质洁白、细嫩、鲜美。个体大、生长快,最大个体可长至10kg以上。  相似文献   

18.
分布于长江支流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的鲈鲤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鲈鲤的繁殖和鱼苗培育迫在眉睫,近几年鲈鲤的养殖技术、繁殖技术基本成熟,所以大规模增殖放流鲈鲤,指日可待。野生鲈鲤在人工养殖和饲养驯化条件下,能内塘培育达性成熟,其初次性成熟年龄为5-6龄,雌性以7龄以上最佳。在水泥池中培育鲈鲤苗,决定成活率的关键是早期投饵技术,下池后早期要多点、分散、均匀投喂,苗种阶段以浮游动物和水蚯蚓为食,培育成活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隶属于鲤亚科,原鲤属,是长江上游名贵经济鱼类,仅分布于长江三峡以上干、支流,其分布区狭窄.岩原鲤以前只作为天然渔获物,未能进行人工养殖,因此,种群数量越来越小,近几年才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试验.重庆市万州区水产研究所于2002年5月10日~7月2日进行了岩原鲤鱼种的池塘培育,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鳜鱼的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鳜鱼俗称桂花鱼、季花鱼、鲈桂等,在分类学上隶属鲈形目、鮨科、鳜鱼属,为肉食性凶猛鱼类,其食性特殊,终生以活鱼虾为食,是广泛分布于我国主要江河湖泊的名贵淡水鱼类,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被列为鱼中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