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鲚的生殖洄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淡水渔业》1977,(6):19-24
我国刀鲚渔业的历史,虽由来已久,但有关专门研究它的生殖洄游规律,还是近年来的事。长江流域已把刀鲚渔业上升到新的阶段。本文介绍长江流域刀鲚生殖洄游规律的问题,希望能对发展刀鲚生产,做好渔汛预测预报等工作起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09,(7):66-66
6月2日,“刀鲚及美州鲥人工繁殖技术研究”项目阶段性验收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召开。该项目通过对刀鲚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包括灌江纳苗亲本培育、饵料筛选、性腺成熟环境条件、性腺发育观察、控制亲鱼应激反应、暂养的最适温度、胚胎及仔鱼发育全过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8月22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刀鲚种质资源与繁养创新团队发表了刀鲚卵巢发育不同步调控机理的研究成果。刀鲚享有"长江三鲜"之首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生殖洄游性鱼类。该物种的保护开发具有较大的生态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刀鲚雌鱼群体卵巢发育呈现明显的不同步性,这严重困扰着刀鲚苗种规模化繁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刀鲚种质资源与繁养创新团队针对刀鲚卵巢发育群体不同步的问题,应  相似文献   

4.
《科学养鱼》2015,(1):48-49
<正>日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对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中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泰州市秋雪湖渔业有限公司、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共同承担的2012年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长江刀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编号:DZ2012-1)进行了验收。项目系统研究了长江刀鱼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技术,首次发现短颌刀鲚在长江中存在江海洄游的习性;通过人工驯养、亲本培育等系列研究,阐明了刀鱼性腺发育规律,超低温冷冻保存刀鱼精子59份;建立了刀鱼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其受精率达  相似文献   

5.
<正>刀鲚,俗称刀鱼,与长江鲥鱼、河豚并称"长江三鲜"。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等多因素的影响,刀鲚资源急剧衰退,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上海在打击非法捕捞的同时,全面掌握了刀鲚人工繁育的技术。近日,10万尾全人工繁育的刀鲚苗种被成功地放流长江。据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技术人员说,刀鲚是一种溯河产卵鱼类,必须经过水温、水流等外部因子的刺激,性腺才能发育成熟,具有许多纯海水或纯淡水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生理、生态及生物学特性,其繁殖的生态条件较为苛刻。2011年,上海取得了刀鲚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成功获得了人工繁育的子一代亲本。  相似文献   

6.
任华  蓝泽桥  兰大华 《河北渔业》2011,(6):44-45,53
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利用工厂化车间培育达氏鳇、欧洲鳇亲本,经过多年精心培育,70%的达氏鳇、欧洲鳇亲鱼性腺发育成熟.2010年12月选择2尾达氏鳇雌鱼和1尾欧洲鳇雄鱼杂交成功,获得受精卵41.8万粒,孵化出优质鱼苗36.5万尾,平均受精率82%,孵化率87.5%,亲鱼成活率100%.  相似文献   

7.
三、暗纹东方鱼屯的人工繁殖1.亲鱼的来源亲鱼的来源主要有两个 :一是产于自然区域的野生亲鱼。每年开春 ,在河鱼屯生殖洄游期间向渔民收购。野生亲鱼性腺成熟度高 ,但价格昂贵 ,且成活率低。二是人工养殖的亲鱼。通过模拟其生态环境 ,促进性腺发育成熟。人工培育亲鱼 ,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温度、光照、饲料等因子控制鱼体性腺的成熟度 ,延长生殖期 ,且产后亲鱼不易死亡。本所进行人工繁殖时采用了一部分人工培育的亲鱼。2 .亲鱼的选择及其催熟催产野生亲本应选择体表无伤、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的网捕个体。人工培育的亲本应选择性腺…  相似文献   

8.
正长江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俗称刀鱼、毛花鱼、梅鲚等,属洄游性鱼类,平时生活在海里,每年2—4月由海入江,并溯江而上进行生殖洄游。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刀鲚资源量持续下降,2002年长江沿线产量已不足百吨,至2011年产量只有12 t左右~([1])。2004年江苏率先开启了长江刀鲚池塘养殖探索,此后规模逐年扩大,但养殖技  相似文献   

9.
吴利红  唐文乔  张亚 《水产学报》2017,41(2):212-220
为探讨凤鲚和刀鲚溯河产卵洄游距离差异的可能原因,本研究从雌性繁殖群体体内脂肪储备和转移的角度,对这两个近缘种进行了分析。对凤鲚的研究结果显示,到达产卵场的个体中,5月份个体的体长、体质量和肌肉脂肪含量均显著大于6、7、8月份的个体,表明个体大、肌肉脂肪积累多的个体较早地完成了生殖洄游过程。与同一发育时期的刀鲚相比,凤鲚的平均肝体指数相对较大,Ⅲ、Ⅳ期卵巢指数GSI高出约5倍。表明在繁殖季节,凤鲚体内更多的能量集中到卵巢及更容易被转移的器官。脂肪含量分析显示,凤鲚的肌肉和肝脏脂肪含量分别约是刀鲚相同发育阶段脂肪含量的1/3和1/2,但卵巢脂肪含量则相反。表明凤鲚将更多的脂肪积聚在繁殖器官中,而刀鲚则主要积聚在运动器官中。从躯干脂肪总量的变化分析,刀鲚躯干脂肪总量从Ⅱ期的97.73%下降至Ⅳ期的91.02%,凤鲚则从Ⅱ期的91.02%迅速下降至Ⅴ期的34.69%。二者的肝胰脏脂肪含量较稳定,但凤鲚的卵巢脂肪含量要明显地高于刀鲚。研究表明,这种将体内大部分脂肪用于性腺发育,躯干脂肪又很快耗尽的现象,可能是小型短距离溯河产卵洄游鱼类的共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刀鲚当年鱼种池塘培育的成活率,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将鱼种按不同密度放养,进行刀鲚当年鱼种池塘培育技术研究。3年的池塘培育结果显示:2016年,按2500尾/亩(15亩=1 hm2,下同)[HT5"SS]的养殖密度放养刀鲚当年鱼种,经过141~146 d的培育,其体长增至11.21~11.43 cm,体质量增至4.23~4.62 g,成活率在69.3%~88.0%;2017年,按3750尾/亩的养殖密度放养刀鲚当年鱼种,经过152~157 d的培育,其体长增至11.32~11.65 cm,体质量增至4.44~4.88 g,成活率在42.1%~77.9%;2018年,按5875尾/亩的养殖密度放养刀鲚当年鱼种,经过180 d的培育,其体长增至11.01~11.04 cm,体质量增至2.41~2.44 g,成活率在57.5%~65.1%。结果表明,随着养殖密度提高,刀鲚当年鱼种的成活率呈下降趋势,天然适口活体饵料数量对刀鲚当年鱼种养殖密度的设定以及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