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遮光和不遮光两种光照条件和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配合饵料两种饵料条件下克氏原螯虾亲虾性腺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光照和饵料两个环境因子在克氏原螯虾雌虾性腺发育过程中均产生重要影响与作用。在这两个试验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饵料,其次为光照。  相似文献   

2.
进入栽培渔业时代,在寻求栽培渔业技术的提高中,研究开发高度不饱和脂肪酸DHA积蓄于作为早期饵料的浮游生物内的技术,是首次为生产含有DHA成分的水产营养饵料开拓了道路。这种早期饵料具有促进孵化  相似文献   

3.
皱纹盘鲍幼鲍配合饵料的研制与喂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春季用配制的7种饵料,在室内以两个不同条件下,对两种大小规格的幼鲍(壳长7.0~10.0与13.0~16.0毫米)进行了49天与70天的两批喂养试验,并用日本商品饵料与海带作生长对比。所有7种配合饵料对幼鲍的生长效果都远超过了自然饵料——海带,其中有3种较为突出,平均日增长多在100微米以上,而与日本商品饵料效果接近。若以海带的饵料当量值为1.00,对于大个体组的幼鲍,0301的当量为1.78,0302为1.73,0306为1.62,日本饵则为1.68;而小个体组效果低于日本饵。通过保形率试验,在20~24.7℃下连续充气,24小时后0301、0306与8540的保形率分别可达70.4%、71.7%与76.3%;48小时后仍各保持65.8%、64.0%与71.3%。虽经48小时浸泡与气泡冲击仍无碎散现象,其保形率接近日本饵。配合饵料还成功地通过了海上试验,在1985年夏季海上喂养结果,配合饵料同样显示比海带优越。配饵8540在第一阶段(25天)平均日增长高达176、168微米;全阶段(54天)平均日增长8540为154微米,是海带的2.39倍。这一结果不仅加快了鲍生长、缩短了养殖周期,而且弥补了夏秋季缺少海藻饵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对 2020 年 8 月、11 月和 2021 年 1 月在浙江南部近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采集的 287 尾白姑鱼(Pennahia argentata)和 204 尾黑姑鱼(Atrobucca nibe)胃含物样品进行分析, 采用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两种石首鱼科鱼类(Sciaenidae)的食物组成、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及饵料重叠情况。结果表明, 浙江南部近海白姑鱼摄食饵料生物 48 种, 主要摄食桡足类(Copepoda), 以哲水蚤(Calanus)居多。黑姑鱼摄食饵料生物 43 种, 主要摄食鱼类(Pisces) 和虾类(Decapoda), 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随着体长的增加, 两种石首鱼摄食的主要饵料生物均由浮游动物等小型饵料生物转向鱼类和虾类等大型饵料生物, 摄食强度也随之变化, 白姑鱼的摄食强度随着体长增加而逐渐降低, 而黑姑鱼的摄食强度随着体长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两种石首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黑姑鱼的营养生态位宽度(3.06)高于白姑鱼(1.82), 二者间的整体饵料重叠系数为 0.22, 但在部分体长组中存在较大的饵料重叠, 这表明浙江南部近海白姑鱼与黑姑鱼在部分生长阶段有发生食物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用改变义乌小鲵养殖密度和饵料密度的方法(共3×3种处理),探究这两种因素对义乌小鲵幼体同种相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个因素对于吞吃率以及撕咬率存在交互作用,在这9种处理中,低密度高饵料组中的生长率最高以及义乌小鲵幼体长势最为均匀,而高密度低饵料组的同种相残现象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23~26℃,盐度32‰条件下,研究了几种饵料单独投喂及混合投喂对分叉小猛水蚤(Tisbe furcata)生殖量的影响,以探索培育该蚤适合的饵料品种及投喂方式。结果表明,饵料品种中,两种金藻(球等鞭金藻3011和Sarcinochrysis marina Geitler)不适合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两种硅藻(小新月菱形藻和多枝舟形藻)及代用饵料可以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但需要与亚心形扁藻混合投喂才能取得理想效果;亚心形扁藻最适合作为分叉小猛水蚤的饵料,与硅藻、金藻或代用饵料混合投喂效果均非常理想。投喂方式总的来说是混合投喂优于单独投喂,各种饵料单独投喂时均不能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混合投喂时混有亚心形扁藻的任何组合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目前虽然有的鱼场培养鱼种部分饵料可以以粗代精,但是大部分鱼场鱼种的培养主要还是使用精料。现在一般使用精料喂鱼的方法是泼浆和搭饵料台两种,我场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摸索、试验、对比,总结出另一种喂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沙丁鱼肌肉(FF)、鹰爪虾肌肉(SF)、菲律宾蛤仔足肌(CF)、沙蚕(PW)和配合饲料(FD)5种饵料,设计了CF PW、CF FD、PW FD、CF FD PW、FF FD PW FD、FF SF CF PW FD共6种饵料搭配投喂模式,研究了不同饵料搭配对中国明对虾的生长和饵料转化效率的影响。中国明对虾摄食混合饵料后的生长都比除PW处理外的4种单种饵料投喂处理快,CF PW处理的对虾在实验结束时的体重、增重率最大。混合投喂处理的饵料转化效率均高于除PW外的所有单种饵料投喂处理,所有混合投喂处理的实际饵料转化效率都比预测值高,并且除了PW FD和CF FD PW两个处理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差异不显著外,其它混合处理的饵料转化效率实际值都显著高于预测值。文中还对不同饵料搭配的优势对对虾饵料选择性的影响及产生这些优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工繁殖海水鱼虾苗种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充足的初孵体饵料,在鱼虾的养成前期,可以培育饵料生物来代替人工投饵。在养殖池中自然繁殖或通过施肥、人工移植的方法来培养基础生物饵料,充分利用基础生物饵料的生产能力,是解决鱼虾前期饵料、降低养殖成本的一种既简易又经济的方法。这种依靠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生长、摄食及变异的影响,利用两种饵料—裙带菜(Undaria pinnitafida)和配合饲料,对6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进行了60 d投喂,实验结束时测量了实验海胆的终末体重(FBW)和总摄食量,并计算了体重特定生长率(SGR)、饵料系数(FCR)和体重变异系数的变化(ΔCV),利用双因素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检验了饵料、家系及二者交互作用对FBW、SGR、FCR及ΔCV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FBW和ΔCV无显著影响,摄食裙带菜的海胆较摄食配合饲料的海胆在终末体重(FBW)和整齐度(ΔCV)上表现出极显著的优势(P0.01),不同家系间海胆的FBW和ΔCV也有显著差异(P0.05)。饵料与家系的交互作用对体重SGR和FCR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各家系内,裙带菜投喂下海胆体重SGR均极显著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饵料系数(FCR)均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投喂(P0.01);对于每种饵料,不同家系间SGR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FCR亦是如此。两种饵料下家系SGR排位基本一致,说明家系与饵料在SGR上的交互作用是由于不同饵料下家系对SGR的影响程度有差异造成的,而家系FCR排位出现了较大变化则说明FCR受到交互作用的影响是由于不同饵料对不同家系的投喂效果不同造成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选择可用于对中间球海胆生长、饵料系数和整齐度的遗传改良,饵料对这些性状的表现有显著的影响,对饵料系数进行家系选育时应注意家系与饵料的交互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