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禽业》2014,(10)
用青海省大通牛场培育的野血牦牛为父本,久治县高原牦牛为母本进行提纯复壮,复壮结果表明:久治高原牦牛导入大通野血牦牛的改良后代其体重、休尺指标、产肉性能、抗病能力均显著高于久治高原牦牛。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高寒牧区特有的优势畜种资源,素有“高原之宝”的美称。但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繁殖成活率低,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牦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世界上宝贵的稀有畜种,系高寒牧区特有的优势畜种资源,素有“高原之宝”的美称。但由于牦牛长期生活在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之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繁殖成活率低,犊牛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等问题,制约着牦牛业的发展。为做好孕产期母牦牛的护管和犊牦牛的培育,提高犊牦牛繁殖成活率,笔者于2001—2004年期间在四川省红原县阿木乡玛莫草场对孕产期母牦牛及犊牦牛的饲养管理进行了探索。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1母牦牛的妊娠期护管1.1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较小,此时又恰于牧草旺季,一般不需额外补充饲草料及营养。…  相似文献   

4.
<正>在我国高寒牧区,牦牛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原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恶劣,饲养管理粗放,一直存在着母牦牛受胎率不高,所生产的犊牦牛成活率低,且生长发育不良、生长周期长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针对目前牧区实际,为提高牦牛繁殖成活率,对母牦牛孕产期护管及犊牦牛培育提出几项技术措施,与大家共同探讨。1母牦牛的妊娠期1.1母牛在妊娠初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较慢,其营养需求较少,为此,对妊娠初期的母牛不再另行考虑,一般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10)
立足川西北牧区牦牛遗传资源现状及保护条件,认真分析牦牛养殖业发展困难,并结合四川省龙日种畜场工作职能和研究基础,提出采用牦牛冻精实施牦牛复壮工程建议。同时实施牦牛高效繁殖和牦牛规模化养殖技术,助推牦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崇荣 《畜禽业》1998,(3):40-41
本文讨论了印度牦牛饲牧者所面临的问题,即牦牛育种、放牧管理及饲养、疾病、繁殖和牦牛产品加工技术,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并对目前所采用的一些方法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2)
牦牛是稻城县牧民生产生活资料。然而由于高原的交通不便,当地兽医力量薄弱等原因,牦牛的各种疾病频发,其中牦牛腹泻是牦牛常见的疾病,也是困扰当地牦牛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引起牦牛腹泻的病因众多,其中病毒感染为主要原因,为调查稻城县牦牛轮状病毒BRV感染情况,2019年5月在稻城县牦牛主要养殖区域的5个乡镇采集了46份牦牛粪便样本,用RT-PCR方法进行病原检测。结果显示46份粪便样本中BRV检出的阳性样本数为16份,BRV的阳性检出率为34.78%。表明稻城县牦牛BRV感染情况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8.
牦牛是高原牧区主要的畜种,高海拔地区冬季饲草料匮乏,养殖管理条件粗放,在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的情况下牛群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极易出现腹泻,而且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以昌都地区为例,总结冬、春季节牦牛发生腹泻的病因,并提出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8)
牦牛是以青藏高原为起源地的特色物种,常年生活在3 000~6 000 m以上的高寒低氧地区,因其独特的低氧适应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一直是大型高原物种的研究热点。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发展,组学技术大量用于科学研究,使牦牛相关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将牦牛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组学工作中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牦牛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叶尔羌高原鳅(Triplophysa yarkandensis)在车尔臣河的繁殖策略,基于2019—2021年在车尔臣河采集的544尾叶尔羌高原鳅样本,对其繁殖群体组成特征、繁殖期、初次性成熟大小、产卵类型、繁殖力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叶尔羌高原鳅的繁殖群体年龄范围为2~9龄,雌雄性比为1.16∶1,属于第二类型(P=K+D,K>D)。观测到的最小初次性成熟体长和年龄为:雌性111.0mm,2龄;雄性79.0mm,2龄;初次性成熟体长(SL50)和年龄(A50)为:雌性123.2mm,3.16龄,雄性90.9mm,2.95龄。根据不同性腺发育时期出现时间和比例、性腺成熟系数和卵径分布推测叶尔羌高原鳅为分批产卵类型,繁殖期为3—8月, 4—6月为繁殖盛期。绝对繁殖力平均为(61407±46143)粒,相对繁殖力平均为(743.87±321.78)粒/g。车尔臣河叶尔羌高原鳅群体相对于其他水域的叶尔羌高原鳅,拥有更大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初次性成熟体长、较高的绝对繁殖力和较低的相对繁殖力,这是车尔臣河叶尔羌高原鳅群体在食物稀少、生境恶劣且含沙量较大的环境中独特的繁殖策略...  相似文献   

11.
麦德牦牛是优良草地型地方品种,因长期原始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封闭的自然经济条件、生存环境恶劣等原因,导致麦德牦牛品质逐步退化,生产性能下降。为保护麦德牦牛优良特性,防止麦德牦牛群体生产性能品质退化,现将麦德牦牛品质退化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析如下:1麦德牦牛品质退化的原因在麦德牦牛品种主产区,对麦德牦牛分布情况、畜群结构、饲养管理方式等进行实地调查整理。1.1生态环境的改变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麦德牦牛进行各种生理机能调节来适应自然环境,这样就改变了麦德牦牛原有的遗传特性,也改变了牦牛品质特性。这是导致麦德牦牛品质…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7)
牦牛呼吸道疾病作为高原耗牛养殖的常见疾病,因其疾病发展迅速、传染力强,治疗干预愈后较好,成为高原大规模养牛首要防治疾病之一~([1])。着重探讨耗牛呼吸道疾病的诊断、防治要点,为应对耗牛呼吸道疾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是牦牛的起源地,在牦牛的养殖过程中,牦牛繁育是比较关键的环节。优良的牦牛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以及育肥性能好等品质。对青藏高原牦牛的繁育技术展开探究,希望为青藏高原牦牛繁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申请的"一种高原鱼类苗种运输与驯养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 201510108354.2。发明人为朱挺兵、郭威、吴兴兵、杨德国。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以保护和恢复高原鱼类自然种群是当前急需开展的工作。而高原地区往往人烟稀少、环境条件差、科研力量薄弱,无法就地开展高原鱼类的人工驯养和繁殖技术研究,可替代的方法是将高原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7,(9):102-103
当前,包虫病是近些年来由于幼虫感染所造成的人畜共患疾病,其多发于牛、羊等牲畜的身上。青海省作为牛羊放牧大省,畜牧业是其最为主要的经济支柱,然而由于卫生不过关、防治不及时、幼虫生命力旺盛等原因造成当地人畜感染严重,近几年来高原地区尤其是牦牛包虫病横行,这给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当地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进一步做好高原牦牛包虫病的防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的形态特性、生长、食性及繁殖习性等生物学进行了观察研究。经观测赛里木湖新疆高原鳅雌性体长7.8cm(6.0g),雄性体长9.0cm(8.2g)达性成熟。繁殖时间5-7月,平均绝对怀卵量20096粒/尾。食性以钩虾为主,其次是摇蚊幼虫。本文还对新疆不同水域新疆高原鳅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就赛里木湖水域环境对新疆高原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牦牛发生不孕症后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牦牛发生不孕症的常见病理因素,并且总结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生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从而实现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社会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8.
李红宇 《畜禽业》2012,(12):22-24
根据反刍动物营养代谢特点,结合国内外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与繁殖性能关系,探讨了奶牛日粮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不足或过量对奶牛繁殖性能的作用机制。旨在奶牛养殖场(户)在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配制日粮,确定奶牛日粮中适宜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水平,使奶牛得到全价合理的营养供应,提高奶牛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9.
饲养母猪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仔猪,衡量母猪繁殖性能通常有两项指标: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和母猪繁殖利用年限。而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包括了遗传、营养、疫病、环境及管理。近年来通过营养保健的调控,有效提高了母猪繁殖性能,其中维生素对种猪的繁殖性能有较大程度影响,合理应用对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宁河贝氏高原鳅的繁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上游巫山段支流大宁河的贝氏高原鳅(Triplophysa bleekeri)为对象,研究其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贝氏高原鳅第二性征明显,雌雄易于区分。繁殖群体雌雄性比为1.09∶1,最小性成熟年龄雌雄鱼均为2龄。精巢1对,成熟系数为0.05~1.30;卵巢1个,成熟系数为1.10~48.23,雌雄的成熟系数曲线均为双峰型。雌性绝对繁殖力为1 080~4 040粒,平均2 865粒。相对生殖力F/OW为198.49~941.68粒/g,平均690.97粒/g。相对生殖力F/L为14.21~53.16粒/mm,平均41.10粒/mm。卵径分布曲线亦为双峰型,卵径0.2~1.1 mm,平均卵径0.66 mm。贝氏高原鳅具有一年繁殖两次、精巢长期具有成熟精子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