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鳖的养殖     
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三讲稚、幼鳖养殖稚、幼鳖在生态习性、对饲养和管理条件的要求上都十分相近,所以这里对之进行综合叙述,以免重复。一、稚鳖的选择标准1.刚孵出的稚鳖,其体重应在3g以上才算基本合格。体重过小,伺后...  相似文献   

2.
目前广东省养鳖的苗种主要从湖南等地运回,稚鳖运回后直接下塘或在水泥池中培育。由于稚鳖经过了长途运输,有些受伤比较严重,直接放入大塘中培育,因水体过大而管理不便。在水泥池中培育则因水体小水质变化大,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死亡率很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另外,稚鳖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即进入冬眠,致使稚鳖越冬后成活率极低,因而严重制约了养鳖业的发展。我们经过二年的试验和探索,认为在养鱼池塘中用网箱培育标粗稚鳖能够克服大塘培育和水泥地培育的弊病,使稚鳖在越冬前达到较大的规格,提高了稚鳖越冬后的成活率。而且网箱…  相似文献   

3.
鳖以其营养、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在鳖价一落千丈,每公斤售价26~40元的行情下,只有提高养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赚取合理利润。搞好稚鳖阶段的养殖工作,提高稚鳖养殖成活率,是养鳖业至关重要的第一关。下面笔者稚鳖养殖及鳖苗放养应注意的问题谈  相似文献   

4.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9,26(1):8-13
鳖的人工繁殖目前有三种情况;一是全式养殖.即包括自繁自育稚幼鳖到成鳖养殖的生产全过程;二是培育种苗、即繁殖后的稚鳖强化培育自给,有余部分出售;三是孵化鳖蛋,所产鳖蛋几乎全部出售。第一种方式,相对封闭.有效地避免外来的病原微生物的传入、是控制疾病健康养鳖的好方法。第二、第三种方式养殖周期短.成本低、比较效益高。1 自繁自育健康养鳖思路为提高养鳖成活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自繁自育健康养鳖的体系。无论是外购稚幼鳖还是鳖蛋、都不可避免带入病原微生物、导致疾病。尤其是稚幼鳖在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抓伤…  相似文献   

5.
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中华鳖称为幼鳖,幼鳖阶段是中华鳖生长较快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民用灯泡放热,提高鳖池空气温度、渗透增加水温的加温方式,保持水温28-30℃,经过135天加温试验,消除鳖冬眠期,稚鳖育成功鳖成活率75.5%,平均个体重达112克,缩短从稚鳖至鳖的养殖时间一年多,每只幼鳖获得34.8元的纯收入,广范适应于城乡居民家庭养殖,具有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邓志武 《水利渔业》1999,19(5):16-16
近年来,对甲鱼集约化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1998年7月笔者指导帮助岩福甲鱼养殖场,把农业“滴灌技术”应用于甲鱼的人工养殖中,取得了该场建场以来甲鱼养殖最好效果。1998年7~9月所投3万只台湾稚鳖苗,1999年3月5日第2次分选统计,幼鳖为2-71万只,成活率90-3%,平均规格167g,400g以上2960只,占总数的10-9%,生长速度比1998年同期约快1个月,且水质易调控,病害少,基本上未见性早熟现象。1 甲鱼池的改造主要为池底结构的改造,目的是在冬季温棚内既保温,又能达到排出较…  相似文献   

8.
鳖在控温养殖过程中 ,池水的水质好坏是鳖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使池水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则是水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认为养鳖水PH值应控制在7.0 -9.0范围内 ,最佳值为 7.5-8.5。为了更好的掌握池水PH变化规律 ,我们采用泼洒生石灰和漂白精的方法来进行调控水质 ,并设计了稚鳖短期试验和长期跟踪试验 ,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稚鳖阶段短期试验1、试验地点 :幼甲 -厂 2 #温室 9P1、8P2两个池子 ,每池面积为放养密度 3 0只 /m22、测试仪器 :PH -2 0 1C型酸度计3、试验时间 :9月 2 3日— 9月 3 0日4、测试数据池号 9…  相似文献   

9.
周旷 《水产养殖》1995,(1):11-12
控温快速养鳖即采用加热的方法,将水温调节到鳖生长的最佳温度,改变鳖冬眠的习性,延长其生长期,从而把鳖的养殖周期缩短到15个月左右。从发展趋势看,控温养鳖有广阔前景。现将控温养鳖的技术简要介绍如下。1.建池 建造鳖池要选择通风、向阳、地势较高、排灌水方便的地方。1.1 稚鳖池及幼鳖池的建造 稚鳖池及幼  相似文献   

10.
嵇爱华 《河北渔业》2014,(10):17-18
<正>通常将规格为50~250g的小鳖称为幼鳖,幼鳖养殖是养鳖生产中十分重要的阶段,是承接稚鳖培育和成鳖养成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成鳖的养殖成效。在幼鳖的池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放养放养的幼鳖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同一池内放养的幼鳖规格要一致,以防大小混养引起相互残杀。放养密度根据幼鳖的规格不同而异,平均体重小,放养密度大,并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步降低养殖密度,一般放养50g/只左右的幼鳖,30  相似文献   

11.
章剑 《渔业现代化》1998,25(2):15-19,31
温室养鳖采用养鳖温室自动加温控温装置、无沙养鳖新工艺和温室养鳖生态调控与综合防病新技术,稚鳖经12个月的饲养。平均现格即可达到500克的商品鳖.且可实行自繁自养。这种方式自成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健康养鳖体系、即自然条件下培育亲鳖.控温条件下人工孵化和稚幼鳖培育,自然条件下养成鳖。一般,稚鳖在温室内培育至幼鳖(亦可在温室中从稚鳖直接养成商品鳖)。在苏州每年9月底将稚鳖放养到温室养鳖池进行加温养殖.至翌年6月纳鳖平均规格达到250克.此时纳鳖出池并移人室外露天成鳖池饲养3个月,至9月底长成平均500克左右的商品鳖…  相似文献   

12.
我场自1993年起开始饲养稚鳖。刚开始养殖稚鳖时,由于没有很好掌握防病治病技术,头两年稚鳖的成活率只有50%左右。1995年和1996年,我场加强稚鳖养殖期间的疾病防治,并且改变了原有的养殖方式,使稚鳖成活率提高到95%以上。提高稚鳖成活率有以下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养鳖方式及存在问题 鳖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相当缓慢。为了缩短养鳖周期,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采用温室养鳖.从幼鳖到商品鳖只需一年周期。但养鳖池都在基本不透风、不透光的房子或塑料薄膜保温棚内,养殖水加温到 30℃ 左右,用罗茨风机充气增氧。由于密度高、水温高、无光照、无通风,残饵及排泄物在水中极易腐烂变质,使水质黑臭,甚至底沙被染成黑色.鳖极易滋生各种疾病。目前采用防病措施主要是在饲料中添加各类抗菌素、因在水中易散失,利用率较低。长期使用成本高,且易产生病变,不利于生产绿色食品。其次是定期换水,一般4…  相似文献   

14.
台湾鳖是经台湾人几十年驯养和选育的中华鳖,大陆业者习惯把从台湾引进的鳖称之为台湾鳖,台湾鳖一般分为稚幼鳖养殖和成鳖养殖两个阶段。做好放养前的准备、稚鳖的选择、鳖体消毒、疾病预防工作和科学饲养管理、越冬管理是养殖成功的关键。采用土池、泥质底、培养绿水、放养水葫芦、投放EM、光合细菌等生态调控技术,可以大大增加养殖密度,减少病害发生,提高台湾鳖养殖成活率,是一种投资省、简单易行、经济效益显著的台湾鳖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工健 《内陆水产》1995,(11):21-22
工厂化养鳖水质与鳖病防治随着工厂化养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往往注重于饲料和养殖方法的提高,忽视了水质与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至鳖病频发,给养鳖业带来本可避免的重大损失。本文谨就工厂化高密度养鳖的水质环境与鳖疾病的发生关系作点探讨.一、不良水质所引起的鳖病...  相似文献   

16.
薛志成 《内陆水产》2002,27(10):21-22
1稚鳖当年孵化的稚鳖,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人工诱导手段,使亲鳖提早产卵孵化,增加稚鳖的养殖时间,使其在越冬前体重达到10克以上,二是实行温室越冬,室温保持在25℃左右,使稚鳖在越冬期间继续摄食生长。2幼牛蛙霜降以后,当气温和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牛蛙便开始冬眠。不足10克的幼牛蛙由于营养积累少,生命力较弱,如果越冬方法不当,易造成大批死亡。现介绍两种简便易行的安全越冬法:一是室内越冬法。(1)选几只大塑料盆或木盆,放在室内安静处。盆内铺放5厘米厚的泥土,再加入净水,使水面高出泥土面2厘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甲鱼市场的复苏,温室养殖甲鱼在各地发展较快。由于温室内养殖水体小、温度高、放养密度大、水质富营养化,甲鱼的病害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稚鳖苗体小、抗病力弱,易感染病原体造成病害暴发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2008年8月10日笔者接到一养殖户报告,称温室中稚鳖发生严重病害,经过现场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中华鳖长成500克左右的个体,一般需4-6年,进行鳖的增温养殖则可大大缩短其生长期。新疆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场根据新疆冬季的气候特点,参照内地人工养殖中华鳖的经验,率先进行了高寒地区中华鳖的人工养殖试验,1994年由内地引入部分稚鳖、成鳖进行小规模试验养殖,初见成效,1995年、1996年又由内地购进890只成鳖进行扩大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现将养殖技术报告如下:1塑料温棚养鳖池的建造考虑到本地冬季最低气温达到-38℃左右,夏季最高气温达到+39℃左右的气候特点,在进行鳖池的建造时为了充分利…  相似文献   

19.
列述了珠三角池塘养鳖产区主要疾病的病原体、流行、发病率、死亡率等现状。指出白斑病和白点病是稚幼鳖的主要疾病.红底板症、出血性败血症和白底板症是幼、成、亲鳖的主要疾病;出血性败血症、白底板症迄今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对池塘无公害养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讨1、调空好养鳖池的水环境生态,稳定水质、水色和透明度,减少养殖鳖的环境应激和免疫力下降,引致疾病的发生。2、按国家、农业部、广东省规定的无公害养鳖技术操作规程,严格监控投入养鳖池的种苗、饲料和药物以及相应投入方法,防止外界病原的进入及饲料、渔药使用不当引致的病变和终产品质量。3、详述了养鳖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包括鱼鳖混养、种养漂浮性维管束植物大藻,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等的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控制养殖容量,减少胁迫反应,提出稚幼、成鳖的池塘最佳养殖容量:使用多种免疫激活剂和促长剂,统称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鳖的抗应激能力.在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允许范围内,科学使用渔用药物,以中草药治疗为主,化学药物相结合,通过药敏试验等,对症、准确定量用药,积极治疗。只有采用上述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养殖鳖最终达到无公害的产品要求,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讲座鳖的养殖张幼敏李茵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武汉430071)第四讲成鳖的养殖技术一、成鳖的养殖方式1.控温集约化养殖这是当前养殖周期最短、效益最好的养殖方式。开始仅限于稚、幼鳖阶段进行加温养殖,近年来随着塑料大棚的应用,已发展成加温与保温(采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