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PHA、秋水仙素碱腹腔或背部肌肉注射,活体培养法,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运用Micromeasure version 3.3染色体分析软件和Photoshop 7.0对似刺鳊(鱼句)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取似刺鳊鱼句血细胞、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为材料,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2.50 pg/2c),使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似刺鳊(鱼句)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染色体众数2n=50,染色体大小的绝对值为0.86~2.32 μm,平均长度为1.63 μm,未观察到次缢痕及异配型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m+20sm+8st+4t,NF=88.6个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分别为:尾鳍3.779 pg/2c,鳃4.007 pg/2c,肌肉3.819 pg/2c,性腺(卵巢4.242 pg/2c、精巢1.842 pg/2c),肝脏3.905 pg/2c.尾鳍、鳃、肌肉和肝脏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血细胞DNA含量(P<0.01);卵巢细胞核DNA含量约为精巢的2倍.  相似文献   

2.
白乌鳢染色体核型和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向活体白乌鳢(Opniocepnalus argus)腹腔注射植物血凝素(PHA)和秋水仙素进行短期药物处理后,制备染色体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以鸡血细胞DNA含量为标准(2.50 pg),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白乌鳢外周血细胞的DNA含量。结果表明:(1)白乌鳢的染色体组为2 n=48,核型公式为4 m+22 st+22 t,总臂数NF=52,无性染色体。(2)白乌鳢的DNA含量为鸡血对照的0.59倍,其DNA含量为(1.48±0.04)pg/N。白乌鳢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均显示其具有二倍体特征。依据实验结果推论白乌鳢为乌鳢的白化变异个体。  相似文献   

3.
小体鲟染色体核型及倍性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小体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i)的染色体,对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小体鲟染色体组是由116±4条染色体组成,核型公式为40m+34sm+26st+16t±mc,NF 190±;采用德国Partec pasⅢ型流式细胞分析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测定小体鲟体细胞DNA含量为6.06 pg/N,与染色体分析结果比较倍性一致.综合以上两项结果可以得出,小体鲟为四倍体鲟鱼.  相似文献   

4.
给体质量22~88 g的杂交鲌"先锋1号"[翘嘴红鲌(♀)×黑尾近红鲌(♂)杂交子一代(F_1)]幼鱼胸鳍基部注射6μg/g的植物血球凝集素,12~14 h后再注射8μg/g秋水仙素,2 h后尾静脉采血,经常规空气干燥、Giemsa染色、显微拍照及Photoshop CS 6软件分析等步骤研究"先锋1号"F_1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用公鸡血细胞DNA绝对含量(2.50 pg/2C)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先锋1号"F_1血细胞DNA含量,以丰富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28m+18sm+2st,染色体臂数NF=94,未发现次缢痕和随体,也未发现与性别有关的异型性染色体;杂交鲌"先锋1号"的DNA含量为(3.16±0.04) pg/2C。杂交鲌"先锋1号"的染色体数目与父母本相同,核型与父本黑尾近红鲌更接近,DNA含量与父母本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琴鱼的核型、C带和银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华 《淡水渔业》2007,37(2):16-19
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和银染,以肾细胞为材料,对琴鱼(Ctenogobius giurinus)染色体的核型、C带和银染(Ag-NOR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琴鱼2n=44,核型组成为2n=8m+12sm+24t,NF=64,没有异型性染色体分化;(2)所有染色体着丝粒为阳性C带,而且第1对染色体短臂也呈C带阳性,其着色强度与该对染色体上的着丝粒C带相同;(3)Ag-NORs数目在不同细胞中表现出多态性,数目为1~2个,出现1个Ag-NORs的频率最低(9.8%),出现2个Ag-NORs的频率最高(78%),Ag-NORs主要出现在m1对和sm3对同源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6.
太湖似刺鳊鮈染色体组型分析及细胞核DNA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HA、秋水仙素碱腹腔或背部肌肉注射,活体培养法,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运用Micromeasure version 3.3染色体分析软件和Photoshop 7.0对似刺鳊鮈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同时,取似刺鳊鮈血细胞、尾鳍、鳃、肌肉、性腺和肝脏为材料,以鸡血细胞为DNA标准(2.50pg/2c),使用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测定了似刺鳊鮈细胞核DNA含量。结果显示:染色体众数2n=50,染色体大小的绝对值为0.86~2.32µm,平均长度为1.63µm,未观察到次缢痕及异配型染色体,亦未发现有随体,核型公式为18m+20sm+8st+4t,NF=88。6个组织细胞核DNA含量分别为:尾鳍3.779 pg/2c,鳃4.007 pg/2c,肌肉3.819 pg/2c,性腺(卵巢4.242 pg/2c、精巢1.842 pg/2c),肝脏3.905 pg/2c。尾鳍、鳃、肌肉和肝脏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血细胞DNA含量(p<0.01);卵巢细胞核DNA含量约为精巢的2倍。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Brandt)的染色体,对其肾细胞染色体数目统计分析表明,俄罗斯鲟染色体组由236±2条染色体组成,其中具有明显着丝点的染色体为120条,其余为小染色体(点状染色体);核型公式为80m 16sm 24st,t 116mc,NF=332;采用德国PartecpasⅢ型流式细胞分析仪,以鸡红细胞为标准DNA(含量为2.3pg.N-1),测定俄罗斯鲟体细胞DNA含量为12.24pg.N-1,与染色体分析结果比较倍性一致。综合以上两项结果可得出,俄罗斯鲟为八倍体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Ag-NORs出现在第5对和第11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末端。亚科鱼类染色体进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唇具有亚科鱼类的原始核型。本研究不仅补充了唇的细胞遗传学数据,为研究亚科/属鱼类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唇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质改良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Ag-NORs出现在第5对和第11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鮈亚科鱼类染色体进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唇?具有鮈亚科鱼类的原始核型。本研究不仅补充了唇?的细胞遗传学数据,为研究鮈亚科/?属鱼类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唇?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质改良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海南南渡江野生唇?(Hemibarbus labeo)为材料,采用腹腔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分析唇?染色体核型和银染(Ag-NORs)。结果显示,唇?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50,核型公式为2n=18m+12sm+12st+8t,其染色体臂数(NF)为80,未发现异型染色体,Ag-NORs出现在第5对和第11对同源染色体的短臂末端。鮈亚科鱼类染色体进化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唇?具有鮈亚科鱼类的原始核型。本研究不仅补充了唇?的细胞遗传学数据,为研究鮈亚科/?属鱼类的分类与进化提供了数据资料,也为唇?的种质资源保护、种质改良等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脊尾白虾血细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EST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浒苔对刺参幼参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及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 并以浒苔为原料投喂体质量(5.26±0.14) g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as Selenka)幼参, 与幼参常用饵料如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马尾藻(Sargassum muticum)、海带(Laminaria japonica)进行效果对比。营养成分检测结果显示, 浒苔蛋白质含量为15.7%, 其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等; 脂肪含量低(1%), 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0.24%); 浒苔中各重金属(无机砷、镉、铅、甲基汞)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限量标准。以4种海藻为饵料投喂幼参70 d, 各组刺参幼参生长良好, 成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 幼参体质量均显著增长(P<0.05); 各组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由高到低依次为鼠尾藻组、浒苔组、马尾藻组、海带组; 摄食率(IR)由高到低依次为海带、马尾藻、浒苔、鼠尾藻, 饵料转化率(FE)由高到低依次为鼠尾藻组、浒苔组、马尾藻组、海带组。浒苔、鼠尾藻、马尾藻3个投喂组刺参幼参特定生长(SGR)无显著差异(P>0.05), 但显著高于海带组(P<0.05)。本研究说明, 浒苔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低, 可全部或部分替代鼠尾藻添加到幼参饵料。

  相似文献   

13.

 20092012年于陕西省陇县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秦岭细鳞鲑样本397尾。以鳞片为年龄鉴定材料,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 秦岭细鳞鲑鳞片上的年轮特征主要表现为普通切割形; 研究样本的年龄共分为5个年龄组, 其中以13龄为主, 约占85.64%; 体长(L, mm)和鳞径(R, mm)具有显著的相关性(L= -5.83R2 + 208.06R + 34.99, r2=0.88); 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 Lt=729.38[1-e-0.08(t+0.5)], Wt=        6 288.74·[1-e-0.08(t+0.5)]2.968 1, 雌雄个体的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 生长系数为0.08, 拐点年龄为13.10 , 对应的的体长和体质量分别为483.66 mm1 857.86 g。结论认为, 秦岭细鳞属生长缓慢型鱼类, 在所调查的保护区中秦岭细鳞鲑显现出个体小型化趋势。在制定资源保护策略时, 应考虑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来扩大自然种群数量, 增强种群的自然调节能力, 恢复种群数量。本研究旨在了解秦岭细鳞鲑的生长规律, 为秦岭细鳞鲑的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Ferritin基因是否对三疣梭子蟹的盐度胁迫具有适应性, 利用PCR扩增获得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第六对鳃的Ferritin基因, 将该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 转化大肠杆菌DE3(BL21), 并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 经诱导的转pET28-Ferritin重组质粒菌株有特异的表达蛋白条带出现, 与预期的理论值(19.448 kD)相符合; 高盐胁迫下, 转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比转pET28空载质粒存活率显著提高(P< 0.001), 并且随盐度升高, 两者差异越显著。这表明Ferritin基因能够提高大肠杆菌的盐度耐受力, 由此推测Ferritin基因参与了三疣梭子蟹盐度适应的生理过程。本研究旨在为生产过程中三疣梭子蟹养殖水体的盐度调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脂溶性贝类毒素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委员会共同组建的双壳软体生物毒素工作组根据贝类毒素的基本结构将其分为8类(组)。其中,大田软海绵酸类毒素(okadaic acid,OA)、原多甲酸毒素(azaspiracid,AZA)、环亚胺类毒素(cyclic imine,CI)、短裸甲藻毒素(brevetoxin,BTX)、蛤毒素(pectenotoxin,PTX)、虾夷扇贝毒素(yessotoxin,YTX)均属于脂溶性贝类毒素(lipophilic phycotoxins,LPs),这6大类毒素均为聚醚类物质,在贝类中富集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成为欧盟调整检测方法、最高残留限量等法律法规的主要目标。LPs的主要成分在中国均已被发现,这不仅意味着中国贝类消费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外贸出口还将面临新的技术和贸易壁垒。本文就LPs的化学性质、污染分布、毒理学评价、检测方法、限量标准、监控预警技术和政策法规等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等逐一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对我国在LPs方面的科研举措进行展望,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克隆了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Dmrt4基因DNA全序列,得到的序列长度为2271 bp,包含1个内含子,2个外显子,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在90%以上.Dmrt4基因在雌性和雄性半滑舌鳎的7个组织中都有表达,有差异表达的组织是脑、垂体和性腺,雄性的表达显著高于雌性(P<0.05).高温处理组的伪雄鱼中Dmrt4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的雌鱼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甲基睾酮处理组的雄鱼和伪雄鱼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雌鱼和雄鱼(P<0.05).Dmrt4基因的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原肠期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几个时期(P<0.05),从尾芽形成期开始恢复到多细胞期的表达水平,之后几个时期 Dmrt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一直到出膜前保持恒定.研究表明, Dmrt4基因是雄性中优势表达的基因,并且受雄性基激素调节,但并不是性反转的必要因素.这一研究为半滑舌鳎全雌群体的建立提供了分子水平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Foxl2基因在哺乳动物中是雌性相关基因,参与卵巢发育和功能维持。本研究利用荧光定量PCR和原位杂交技术,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foxl2(Cf-foxl2)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图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Cf-foxl2在受精卵中呈低水平表达,随着发育进行表达量增高,D形幼虫期表达量最高,之后表达量迅速下降。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f-foxl2表达量在担轮幼虫之前在体内均匀分布;强阳性信号在担轮幼虫口凹附近呈对称分布;至D形幼虫期强阳性信号主要集中在内脏团和外套膜边缘处;之后信号消失,直到性别分化后在卵巢中再次出现。本实验结果暗示Cf-foxl2与卵巢发育相关,鉴于该基因在发育早期的持续性表达特征,暗示其可能参与栉孔扇贝的早期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利用鱼类行为及血细胞数量变化预警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病害发生的可行性,监测了生产中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Salmo salar L.)的游泳行为,以及杀鲑气单胞菌攻毒后大西洋鲑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实验采用同一养殖基地和同一批次的大西洋鲑,其中现场实验鱼选自生产车间健康的和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养殖鱼,攻毒实验中处理组实验鱼每尾背肌注射100μL、浓度为3.05×107CFU/m L的菌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灭菌生理盐水。现场实验表明,感染杀鲑气单胞菌的大西洋鲑临界游泳速度较健康鱼低26.7%(P0.05),摆尾频率与游泳速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攻毒实验表明,从攻毒的第4天开始,处理组大西洋鲑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第6天的变化最为显著,白细胞总数、粒细胞数分别降低了2.8%和43.9%(P0.05),淋巴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分别升高了63.3%和23.9%(P0.05),且处理组4种血细胞数随时间呈现显著的线性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监测大西洋鲑游泳行为(临界游泳速度和摆尾频率)以及血细胞相关指标的变化可快速判断其健康状况,为病害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中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对黑龙江中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6目49科117种,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为79种,分属7目34科,占总数67.52%。黑龙江中游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58.37 ind/m2,生物量为34.62 g/m2。2010年平均密度以春季最高,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平均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2011年秋季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高于夏季。黑龙江短沟蜷(Semisulcospira amurensis)、东北田螺(Viviparuschui)、圆顶珠蚌(Unio douglasiae)、截口土蜗(Galba truncatula)和生米蜉(Ephemera shengmi)是现阶段黑龙江中游底栖动物的优势种。聚类分析将7个调查断面分为3组,多维标度分析结果支持了聚类分析结果。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均以2010年春季最高,2010年秋季最低。功能摄食类群以刮食者占优,共计为41种。采用BI生物指数和FBI生物指数对黑龙江中游水质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黑龙江中游水质处于清洁轻度污染等级。  相似文献   

2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购自盱眙某龙虾养殖场,初始体质量为(7.60±0.01)g。以酪蛋白、明胶、小麦面筋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配制7组蛋白质水平为28.26%、能量为17.15 kJ.g 1的等氮等能半纯和饲料,各组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76%、1.00%、1.22%、1.47%、1.69%、1.89%和2.18%。实验虾分为7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尾虾,分别投喂以上7种饲料。养殖实验于室外网箱(规格为60 cm×60 cm×60 cm)中进行,饲养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赖氨酸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在赖氨酸水平1.69%、1.69%和1.22%组时,三者达到最大值;当赖氨酸水平进一步升高,三者均呈下降趋势。各组的成活率为89.58%~97.9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全虾水分含量以赖氨酸水平1.22%组最低,显著低于0.76%组(P<0.05)。全虾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以赖氨酸水平1.89%组和1.69%组最高,均显著高于0.76%组(P<0.05)。各组之间的全虾灰分含量、肌肉组成、肌肉氨基酸组成和消化酶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克氏原螯虾的适宜赖氨酸需求量为1.66%,占饲料蛋白的5.87%。本研究旨在通过确定克氏原螯虾对饲料中赖氨酸的适宜需求量,为其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