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2.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引入我国已有十几年历史,北方地区多利用热电厂进行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仅限于盛夏季节。淡水白鲳摄食凶猛、体色美观。为适应休闲渔业的发展,2000年和2001年在本市总站所属渔场(北纬48°14',东经126°30')进行了淡水白鲳商品鱼垂钓试验,平均亩纯收入5700元。由于淡水白鲳为热带鱼类,其饲养管理有别于家鱼,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池条件:面积0.2hm2,水深1.2-1.5m,强注强排,配2.0千瓦水泵一台。水源为水库水,水质符合渔业水质要求。淡水白鲳入池前10天,亩施鸡粪150kg,注水1m。1…  相似文献   

3.
为提供实际生产理论依据,改良系统水处理工艺,开展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吉富罗非鱼氮收支和对水质情况的初步研究。起始养殖密度8 kg/m3,投饲率2%,系统循环量1 m3/h,总水量0.8 m3。试验期间溶解氧大于6 mg/L,pH 7.0~7.2,水温23~25℃。每周监测水质2~3次,监测指标包括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每2周检测1次水中总氮。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实验前后饲料、试验鱼体、粪便、悬浮颗粒的氮含量。结果显示,摄食氮有50.00±1.50%转化为生长氮,32.61±1.38%转化为排泄氮,17.39±4.0%转化为粪氮;58%的粪氮为悬浮颗粒物,42%为可沉淀颗粒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论述了淡水白鲳与罗非鱼混养技术.通过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鱼、鳙鱼、湘鲫,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天,结果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 kg,湘鲫500 kg,鲢鱼、鳙鱼1725 kg.平均每亩成本4567.5元,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相似文献   

5.
淡水白鲳属热带鱼类,具有生长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味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池塘养殖淡水白鲳对于扩大池塘养殖品种,提高池塘单位产量和效益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探索淡水白鲳在我市夏季高温季节内养殖生长情况, 1999年我们在市水产所开挖的 2 000 m2池塘进行了淡水白鲳的养殖试验,经过 87 d的精心饲养,获得淡水白鲳 1 997 kg,总利润 11 672元,每 667 m2产鱼 659 kg,利润 3 891元。现将工作情况介绍如下。 1池塘条件 试验池为新开挖池,面积 2 000 m2,池深 2 m,池塘为东西向、长方形,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我们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结果池塘主养彩虹鲷和罗非鱼的产量和效益最好。该试验采用彩虹鲷 (红罗非鱼 )和全雄奥尼罗非鱼混养 ,连续五年 ,都取得了亩产量 1197kg ,亩均利润 392 0元以上的好成绩。现把1999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面积为 3 5亩的池塘两口 ,水深平均 1 5m ,池塘硬化 ,微渗漏 ,水源为南湾水库底层水 ,每池配 3kW增氧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5月 7日从周口市热电厂购进规格为 5 0克 尾的两种混合鱼 :彩虹鲷和奥尼罗非鱼约各占一半 ,另外 ,搭配淡水白鲳、乌鳢、青…  相似文献   

7.
报刊要闻     
《河北渔业》1993,(4):44-47
<正> 淡水鲳繁殖和混养淡水白鲳人工繁殖期间要抓好三个环节。1.亲鱼培育阶段:以投喂豆饼、小麦、瓜果、菜叶及颗粒饵料为主,3月份后投喂青草、大麦芽.每天加注新水,饵料需经浸泡,日投食量为体重的5~6%;2.催产阶段:用淡水白鲳脑下垂体绒毛膜促性腺激素、LRH-A等药物进行胸鳍基部注射、雌鱼有效制量3.8~7.8mg/kg,雄鱼1.4~4.5mg/kg;3.孵化阶段:当受精卵卵径1~1.1mm、卵周隙22mm时,每毫升溶卵11粒采用孵化缸孵化。1991年进行混养试验,与淡水白鲳混养的主要品种有罗非鱼、花白鲢,此外还有少量白鲫和鲤鱼。5  相似文献   

8.
段登选  任日达 《河北渔业》2000,(5):38-40,43
在2.78hm~2 10个池塘中设置29个网箱(规格9~12m~2),进行池塘内网箱养鱼试验,网箱内主要养殖罗非鱼,此外还有鲤鱼和淡水白鲳;箱外水体中放养草、鲢、鳙鱼。网箱中总产鱼17696.5kg,平均64.8kg/m~2;网箱外产鱼12875kg,折合9343.5kg/hm~2,经济效益37173元。  相似文献   

9.
在盐碱地一个面积为2871m^2的鱼池中,配置4个网箱.分别放养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箱外放养鲢、草鱼和鲤。试验结果:罗非鱼箱(20m^2)出鱼525kg.平均单产26.3kg/m^2,淡水白鲳箱(12m^2)出鱼400kg,平均单产33.3kg/m^2,鲤鱼箱两个(各12m^2)分别出鱼488.5kg和522kg,平均单产为40.7kg/m^2和43.5kg/m^2。箱外出鲢516kg,草鱼130kg,鲤1125kg。总计全池出鱼3706.5kg,亩产鱼862kg,每亩纯盈利2173.85元。试验证明:池塘配置网箱养鱼.可同池主养几种鱼,起捕容易,管理方便。  相似文献   

10.
在面积8亩的池塘混养淡水白鲳、罗非鱼鱼种,搭配鲢、鳙、湘鲫,给淡水白鲳、罗非鱼投喂鲤鱼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鲢、鳙、湘鲫不投饵。设置1台3kW增氧机,饲养91d,共生产淡水白鲳3420.75kg、罗非鱼1704kg、湘鲫500kg、鲢、鳙1725kg。每亩产量918.7kg,每亩成本4567.5元,每亩利润1882.99元,投入产出比为1∶1.412。  相似文献   

11.
奥尼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子一代,是我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品种。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罗非鱼亲本种质退化、繁殖力下降、工厂化生产程度不高、优质的奥尼罗非鱼养殖普及率低等问题,制约了罗非鱼产业化的发展。广西水产研究所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2种亲本,进行了奥尼罗非鱼工厂化高产繁育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过4年实施,选育出了种质较好、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体型好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高纯度亲本,并利用40亩池塘每年生产杂交奥尼罗非鱼4000万尾~6000万尾,…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解决罗非鱼越冬问题,开展了利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暂养的试验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吉富罗非鱼(Orc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构建了一套室内罗非鱼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对罗非鱼进行了为期30 d的养殖试验。整个养殖周期内,罗非鱼养殖系统环境稳定、水质稳定良好。结果显示,系统养殖负荷总量从1 024.2 kg增长到2 309.1kg,鱼体平均体重由(170.7±10.8)g增重至(385.5±7.5)g,养殖密度由(22.9±3.5)kg/m3增加到(51.5±4.2)kg/m3,存活率达99.8%,饵料系数1.35。水质检测结果显示,水体进水口总氨氮0.21~0.33 mg/L,去除率20.64%;亚硝酸盐氮0.067~0.13 mg/L,去除率13.82%;溶氧6.5~7.4 mg/L,pH 8.15~8.65,水温23.9~24.7℃。研究表明,罗非鱼生长状况良好,系统中各水质参数符合养殖要求。循环水养殖系统用于罗非鱼冬季暂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郑养福 《福建水产》2012,34(4):320-325
在水泥池中悬挂毛刷丛,利用其附着的微生物藻类形成的生物膜净化养殖水体水质,进行奥尼罗非鱼(T.aureus♀×T.nilotica♂)养殖试验。试验从2011年5月6日开始,在4口露天水泥池中共投放全长2~3 cm奥尼罗非鱼苗2 400尾,经182 d的养殖,2口试验池共收获1 179尾,平均体重197g/尾,成活率98.25%,总产量232.25 kg;2口对照池共收获906尾,平均体重197.6 g/尾,成活率75.50%,总产量179.02 kg。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池能提高水体透明度、维持水温相对稳定和净化水质,实现不换水或少量换水的目的,达到健康养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检测曾投放过孔雀石绿(MG)养殖池塘中水样MG和隐性孔雀石绿(LMG)含量,并以此数据为基础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LMG养殖水体中生长的罗非鱼(Tilapia)和淡水白鲳(Colussoma brachypomum)肌肉中的积累情况。结果显示:所选取的5个池塘中LMG平均含量为30.32 ng/mL,6个月前使用过孔雀石绿的5个鱼塘的养殖水体中仍有一定量LMG残留。室内模拟实验显示:在LMG初始浓度为1.00 ng/mL的养殖水体中,LMG在罗非鱼和淡水白鲳肌肉中积累浓度分别高达60.0 ng/g和70.8 ng/g;罗非鱼肌肉中脂肪含量为0.53%,淡水白鲳为0.75%,说明脂肪含量高的淡水白鲳更容易积累LMG。同时发现,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积累LMG浓度与水体中LMG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根据淡水白鲳的营养需求,提出维生素预混料配方(维生素添加剂)和微量元素预混料配方(矿物质添加剂),与淡水白鲳基础日料配方,构成一套全价性的淡水白鲳用高效饲料配方,研制的饲料在工厂化封闭式内循环水体中单养条件下养殖淡水白鲳成鱼,经过170天的精心饲养管理,饲料系数平均为 1.89,其中:102#添加剂投喂的饲料系数平均为1.70。淡水白鲳平均规格达到873克,平均净产15.8kg/米^2。  相似文献   

16.
邵武市城郊镇地处闽北山区,1995年引进淡水白鲳试养,取得较高产量。试养淡水白鲳的池塘是一口新开挖的鱼池,长方形,面积为0.33公顷,平均水深1.3米,土质为砂壤土,略有渗漏,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鱼种放养前,按常规进行消毒,并施鸡粪培育天然饵料。养殖方式是以淡水白鲳为主养鱼,放养规格为5.5~7厘米的鱼种4550尾,池中还混养鲢、鳙、鲤、团头鲂、白鲫、罗非鱼等鱼类。饲料全部采用蛋白质含量为28%~30%的颗  相似文献   

17.
冷水鱼循环水养殖中的低温氨氮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冷水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中的氨氮累积问题,根据低温生物滤器及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氨氮的特点,设计了冷水鱼工厂化养殖氨氮处理系统并进行了试验。试验基于以臭氧氧化为主、低温生物处理为辅的处理工艺,试验鱼为虹鳟鱼,养殖密度为23 kg/m3,试验水体约为10 m3,试验周期为7 d。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冷水鱼工厂化养殖过程中有关氨氮处理的水质指标要求,处理后的养殖池进水口的水质指标总氨氮≤0.18 mg/L,硝酸盐氮氮≤29.43 mg/L,亚硝酸盐氮氮≤0.1 mg/L;养殖水体氨氮浓度监测表明,臭氧在水中残留低于0.008 mg/L,符合养殖鱼类对水体臭氧浓度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鲢和奥尼罗非鱼对池塘蓝藻水华及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2005年在广州市一个富营养化浅水池塘中开展原位围隔试验,研究放养鲢鱼和奥尼罗非鱼对蓝藻水华的控制效果及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鲢鱼和奥尼罗非鱼可以有效控制蓝藻水华,使围隔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由蓝藻渐变为裸藻、绿藻和硅藻.鲢鱼、奥尼罗非鱼围隔水体中总悬浮物浓度较池塘水体分别下降29.7%和18.6%;叶绿素a浓度分别下降26.6%和15.9%.同时,围隔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但鱼类放养对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并会造成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布范围变宽,使水体中新增加了直径大于500 μm的悬浮颗粒物.  相似文献   

19.
淡水白鲳与罗非鱼混养效果好无锡市郊区池塘养鱼受到饲料价格上扬、水环境污染、池塘淤泥增厚、鱼病盛发、鱼价平稳等因素制约。如何走出困境,提高经济效益,广益乡尤渡水产场于1995年4月在一口9亩塘,探索淡水白鲳与罗非鱼混养,经155天的养殖,结果是:总产量...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侧。当地群众有传统的养鱼习惯,渔业经济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1993年淡水鱼产量超过10万吨。随着塘鱼养殖的迅速发展,鱼苗鱼种需求量大增、新特优水产品养殖方兴未艾。淡水白鲳、罗氏沼虾、奥尼鱼、桂花鱼等已逐步向规模化养殖发展,部分品种已形成拳头产品。但由于淡水白鲳、罗氏沼虾、奥尼鱼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