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卤虫(Artemia)是对虾苗种培育重要的生物饵料.本研究将产自美国大盐湖,以及中国新疆艾比湖、西藏双湖和渤海湾盐田卤虫卵孵化的幼体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研究不同产地卤虫幼体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长、存活、肌肉组分、抗氨氮能力和盐度耐受力的影响.凡纳滨对虾仔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  相似文献   

2.
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沛东  张秀梅  李健 《水产学报》2008,32(2):223-228
在(22±1)℃及高密度养殖环境条件下,观察中国明对虾、凡纳滨对虾仔虾的摄食、自残、运动、间隔及攻击和防御行为,并探讨充气对两种仔虾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仔虾都偏好卤虫幼体.中国明对虾仔虾自残行为高发,运动活跃,间隔行为明显,攻击频率高;凡纳滨对虾仔虾自残现象少,好静,可忍受身体的相互接触,攻击频率低.充气对两种仔虾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凡纳滨对虾育苗涵状幼体期以不同频次添加溶藻弧菌VZ5株,并在糠虾幼体后搭配添加芽孢杆菌Bz5株,测定育苗过程中水质、水体中弧菌密度变动以及对虾幼体生长和存活状况,研究溶藻弧菌VZ5株在凡纳滨对虾育苗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添加溶藻弧菌的3个处理组仔虾期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仔虾期幼体干重分别为0.0463±0.0009、0.0420±0.0006、0.0407±0.0009g/尾,显著高于对照组(0.0253±0.0003g/尾)。滏状幼体期每天添加溶藻弧菌的处理组幼体成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溶藻弧菌VZ5株能够有效降低水体中氨氮的积累和促进对虾幼体生长。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种苗质量,探索群体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方法在凡纳滨对虾大规模人工育苗生产中的应用,对1个经过人工选择的凡纳滨对虾群体A的自交和杂交子代的抗逆性和生长性状进行了比较。群体A是2008年来自美国种虾的子一代,并经过2个世代的人工选择和自交传代。群体B为2010年来自广东的繁育群体。A群体自交,及其与B群体的正、反杂交,产生3组不同交配组合的子代。对3个组合后代仔虾幼体的抗低温、低盐能力及养成期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A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AB抗逆性最强,以B群体为母本的杂交组BA抗逆性次之,而A群体自交组抗逆性最弱。在低温(13.0±0.9) ℃和低盐4.7条件下,AB组存活率分别比AA组高27.6%和64.4%。3个组合养成期的体质量生长速度为AB组(253±55) mg/d、 BA组(208±52) mg/d、AA组(219±36) mg/d,AB组比BA组快21.6%,比AA组快15.5%。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的杂交优势与亲本的提纯、选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不同品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雌虾繁殖性能和后代幼体发育情况, 在相同养殖条件下, 选取野生群体雌虾 90 尾, P 品系雌虾 166 尾, S 品系雌虾 115 尾, 构建了 103 个家系。其中, 野生群体家系 56 个, P 家系 28 个, S 家系 19 个。本研究共进行 30 d, 记录了整个生产周期内每尾雌虾的繁殖参数及后代幼体的发育数据。结果显示, 与 P 品系和 S 品系相比, 野生群体雌虾在交配率和孵化率方面具有显著优越性。在雌虾产卵性能方面, P 品系雌虾产卵量极显著低于另外两个品系(P<0.01), 产卵周期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种品系(P<0.01)。关于幼体发育, 无论是在幼体存活率还是变态时长方面, 野生群体都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分析凡纳滨对虾各繁殖性状间相关关系, 发现在 3 个品系中均可以观察到体重与产卵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 野生群体、P 品系和 S 品系体重与产卵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364、0.278 和 0.553。凡纳滨对虾的受精卵孵化率与幼体变态(Z→P1)发育时长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关系数为?0.211, 这表明凡纳滨对虾受精卵孵化率越高, 其幼体变态发育时长越短。研究表明, 凡纳滨对虾雌虾不同品系间的繁育性能具有较大选择潜力, 在筛选高繁育性能亲虾品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雌虾繁殖力高低及后代幼体发育情况综合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雌虾投喂添加或不添加维生素A(VA)、维生素E(VE)的4组实验饲料,并以饲喂活饵组为对照组,研究了维生素A、E对凡纳滨对虾受精率、孵化率和幼体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饲料中添加0.002%VE)、2(饲料中添加0.002%VE,0.004%VA)、3组(饲料中添加0.004%VA)凡纳滨对虾的受精率、孵化率、幼体存活率及仔虾应激实验(仔虾入淡水30min,再入海水30min)后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第4组(饲料中未添加VA、VE),而且第2组凡纳滨对虾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幼体存活率(Z1-M2)与第1、3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3月17-19日,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对六个河北省水产行业标准进行评审。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编写的《凡纳滨对虾仔虾淡化标粗技术规范》、编写并修订的《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及《对虾养殖生态防病技术规范》三个标准通过评审。《凡纳滨对虾仔虾淡化标粗技术规范》在国内属首次制定,其实施后将进一步规范我省凡纳滨对虾仔虾淡化标  相似文献   

8.
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与渔业》2012,(4):50-50
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品种登记号:GS-01-007-2010),是以从美国夏威夷、佛罗里达州引进的2个群体和国内5个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和仔虾淡水应激成活率为主要选育指标,经2代群体选育及5代家系选育获得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10.
正一、品种名称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二、品种来源凡纳滨对虾"正金阳1号"养殖新品种是以3个引进的凡纳滨对虾群体和凡纳滨对虾"中科1号"种虾为基础群体,以耐低温、耐低盐、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为目标性状,采用家系选育和品系选育相结合的选择育种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选育品种。三、审定情况2017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GS-01-006-2017。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酶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凡纳对虾状幼体,糠虾和仔虾三个发育期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实验结果表明,糠虾期淀粉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状幼体和仔虾两期(P<0.05);脂肪酶比活力状幼体显著高于糠虾幼体(P<0.05)。在食性转化过程中,凡纳对虾幼体消化酶活力与其食性相适应,不同发育阶段消化酶调节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2.
2个凡纳滨对虾群体仔虾的生长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凡纳滨对虾二代群体自交、选育家系(♀)×引进SPF(♂)群体杂交,通过自然交配和人工培育获得2个仔虾群体,待仔虾长至体长0.8~1.0 cm时,随机选取60万尾放养于3口0.133 hm2的对虾养殖高位塘中,密度150万尾/hm2,其中二代仔虾2口塘,杂交仔虾1口塘.投喂"恒兴"牌饲料,相同的养殖环境和管理措施,养殖30 d后,每隔10 d进行一次生长测定.结果表明,杂交仔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高于二代仔虾,体质量和体长的总生长率高于二代仔虾,抗应激能力强于二代仔虾,较二代仔虾均匀;在40 d的观测期内杂交仔虾体长的绝对增长量为4.49 cm,二代仔虾为3.66 cm,提高22.68%,杂交仔虾体质量的绝对增长量为3.73 g,二代仔虾为2.20 g,提高69.55%,杂交仔虾生长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高温对凡纳滨对虾幼虾遗传变异的影响,自2018年由国外引进的4个凡纳滨对虾种群(EGDB、PRMA、API、SIS)构建的育种群中随机选取40个全同胞家系,每个家系随机取100尾个体,分成2份放入指定的试验桶中,共计4000尾仔虾,采用水浴加热法,对试验桶进行升温并记录其相应的存活时间及温度,用单性状动物模型对其耐高温性状进行遗传参数的评估。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仔虾各家系的耐热性为782.64~2074.33℃?h,表明凡纳滨对虾仔虾家系间的耐热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家系间耐热性值的变异系数为10%~68%;当水温由28℃升至40℃时,各家系的累计存活率为58%~99%;利用单性状动物模型结合系谱信息,获得凡纳滨对虾幼虾耐高温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0.22±0.05,属于中等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幼虾耐高温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遗传改良的潜力较大。本试验结果可为凡纳滨对虾夏季高温养殖和耐高温品系的选育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定了盐化幅度(3/d、6/d、9/d、12/d和15/d)、盐化速度(1、3、6、12和18 h/次)和盐化方式(前期盐化、中期盐化、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生长发育、活力和存活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盐化幅度、盐化速度和盐化方式均显著影响盐化标粗过程中仔虾的生长发育、活力和存活率(P<0.05)。综合考虑生长性能、苗种活力和存活率等因素,最适盐化幅度为3~6/d,在该盐化幅度范围内,仔虾存活率可达74.07%~78.83%;盐化幅度超过9/d时,仔虾存活率显著下降(P<0.05),其中,盐化幅度达到15/d时,存活率仅为43.37%。过快的盐化速度导致存活率和活力显著下降,盐化速度>1 h/次时,仔虾死亡率接近50%;随着盐化速度的放缓,仔虾生长速度加快,盐化速度为6~18 h/次时,生长速度维持稳定,日增重量为1.48~1.51 mg。在盐化方式方面,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时,苗种的质量和存活率优于前期盐化和中期盐化,仔虾活力表现为间隔盐化>后期盐化>中期盐化>前期盐化。综合考虑,仔虾的最适盐化幅度为3~6/d,最佳盐化速度为6~12 h/次,后期盐化和间隔盐化更有助于仔虾保持较好活力和较高存活率。本研究通过探讨凡纳滨对虾苗种盐化标粗的最适盐化幅度、盐化速度和盐化方式,丰富了凡纳滨对虾高盐环境抗逆性研究,为凡纳滨对虾苗种的盐化标粗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凡纳滨对虾选育性状,在实验水温25.0~29.3℃、实验时间48 h条件下,本研究对A、B、C、D四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自交和杂交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仔虾幼体(发育期P_(11)~P_(12),体长6.09~7.54 mm)进行了耐低盐能力的比较实验,以48 h的存活率和体长为指标综合评价不同种源子代仔虾幼体的耐低盐能力。结果显示,当盐度为3时,在17个实验组中,低存活率的6个组(存活率17.69%~57.37%)和高存活率的11个组(存活率68.72%~96.10%)存在显著差异(P0.05);耐低盐能力最强的2个实验组分别是A群种虾和D群种虾的正、反杂交子代,而耐低盐能力最弱的2个实验组分别是D群种虾和C群种虾的自交子代。实验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不同种源、不同交配组合繁育的子代仔虾,其耐低盐能力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对虾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凡纳滨对虾选育技术方法,以A、B、C、D四个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自交和杂交不同交配组合子代的仔虾幼体,进行耐低温能力的比较实验。实验仔虾发育期为P_(11)~P_(12),体长6.09~7.54 mm,实验水温为13.5~19.0℃,实验时间48 h。统计24、36和48 h的存活率,结合体长因素综合评价不同种源子代各组仔虾幼体的耐低温能力。结果表明,从低温实验24 h开始各组存活率出现显著差异。在实验48 h时,16个交配组合中,4组存活率最高且与A群种虾有关(与D群无关)的交配组合平均存活率为10.35%。而4组存活率最低且与A群种虾无关的组合,其中3组与D群有关的交配组合平均存活率为0%。不同种源子代仔虾幼体耐低温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从广西地区引进5月龄和7月龄的凡纳滨对虾10000对,从中选出健康无病的成虾作为后备亲虾8000对,放入工厂化车间培育4个月,探索亲虾在北方地区越冬培育技术和性腺发育过程,分析理化因子对亲虾性腺发育的影响.此外,总结提出凡纳滨对虾幼体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巢式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用2011年源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建立了13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合并)和7个自交组合。各家系的仔虾、幼虾经中间暂养和标记后混合,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DAS)两个养殖场养殖,测定了153日龄虾体质量性状。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评估不同群体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26%;UA5、UA4和SIN三个群体为亲本的153日龄虾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均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5.34%、2.51%和1.67%,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杂交组合均值(18.14 g)比自交组合(17.17 g)高5.65%,杂交组合UA4×UA5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最高(19.52 g),比杂交组合均值高7.61%;组合杂种优势率在-1.77%~11.72%,均值为5.45%,大部分杂交组合(>75%)存在正向杂种优势,UA1×UA2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最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又名南美白对虾、万氏对虾、白脚虾,自然分布于东太平洋沿岸的暖水水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于1988年和1991年先后2次引进凡纳滨对虾,并于1992年完成了实验室条件下幼体培育工作(张伟权等,1993)。1998年以后,随着凡纳滨对虾育苗技术的成熟,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如今全国凡纳滨对虾养殖产量已达到50万t以上。虽然我国是世界养虾大国,但是我国目前凡纳滨对虾还没有一个品牌虾苗。现有的凡纳滨对虾人工繁育技术模式,基本上都是在黑暗环境下进行,水环境很难控  相似文献   

20.
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凡纳滨对虾7个引进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巢式交配和人工授精的方式,用201 1年源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7个凡纳滨对虾群体建立了130个全同胞家系,包括17个杂交组合(正反交合并)和7个自交组合.各家系的仔虾、幼虾经中间暂养和标记后混合,在河北黄骅(HBHH)和青岛鳌山(QDAS)两个养殖场养殖,测定了153日龄虾体质量性状.用混合线性模型估计不同群体和家系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计算不同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评估不同群体和杂交组合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各群体体质量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3%~26%;UA5、UA4和SIN三个群体为亲本的153日龄虾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均较高,分别比群体均值高5.34%、2.51%和1.67%,是体质量性状育种的优良亲本;杂交组合均值(18.14 g)比自交组合(17.17 g)高5.65%,杂交组合UA4×UA5体质量最小二乘均值最高(19.52 g),比杂交组合均值高7.61%;组合杂种优势率在-1.77%~ 11.72%,均值为5.45%,大部分杂交组合(>75%)存在正向杂种优势,UA1×UA2杂交组合杂种优势率最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并为实现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