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怀头鲇 (Siluns soldativi Nikelsky et Soin)〖 1〗,又称东北大口鲇〖 2〗和六须鲇〖 3、 4〗,地方名怀头和怀子,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是一种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辽河水系,个体可达 50千克以上〖 5〗。六、七十年代在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可经常捕到怀头鲇。然而, 80年代以来,由于水域污染和水利工程建设导致生态环境变化,使得怀头鲇的自然产量逐年下降。 90年代,在吉林省境内的自然水域几乎捕不到此鱼。为挽救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种质资源,我们于 1995~ 1998年进行了怀头鲇池塘驯化养殖技术的研究。本文仅…  相似文献   

2.
<正>怀头鲇又称黑龙江六须鲇,是生长速度较快的名特优品种,上市规格通常为1~5千克/尾。我市水产品市场1~1.5千克/尾规格的鲇商品鱼也有着较好销量,为实现降本增效、缩短养殖周期,笔者在技术指导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投喂动物性饲料养殖怀头鲇夏花当年育成规格1.5千克/尾左右商品鱼的技术模式,养殖成效良好。现将技术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胡子鲶     
名称学名 Claris fuscus(Lacépède),属鲤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地方名:塘虱(广东、台湾、广西),土虱(台湾、闽南)。形态特征体延长,头部平扁,后部侧扁。口稍下位,上唇厚,颌须4对,上颌须后延超越鳃孔。眼小。背鳍(鳍条59~64)、臀鳍(鳍条44~47)均无硬棘,甚延长,不与尾鳍相连。尾鳍圆形。胸鳍具一硬棘。全体裸露无鳞。鳃膜不与峡部相连。体背黑褐色,  相似文献   

4.
怀头鲇又名六须鲇、东北大口鲇,地方名叫怀子、怀头,是一种大型肉食性珍稀鱼类,自然水域已经很难捕到,目前已被列为濒危鱼类。近几年,怀头鲇人工繁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该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已分别达90%、85%、90%以上。但在水花至夏花阶段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自残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成活率仅为15%左右。导致苗种生产不稳定,供不应求,制约了怀头鲇养殖的产业化进程。笔者根据几年来所进行的怀头鲇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同仁参考。1亲鱼的选择1.1采捕时间怀头鲇…  相似文献   

5.
(十一)鲇鱼 【品种来源】我国养殖的鲇鱼,主要有大口鲇、怀头鲇、胡子鲇和革胡子鲇等种类。来自于我国野生资源驯化培育,如大口鲇、怀头鲇和胡子鲇等;或者来自于引进驯化培育,如革胡子鲇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大口鲇和怀头鲇等。大口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各大江河水系,  相似文献   

6.
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属,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中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怀头鲶适应环境能力强,耐低氧,生长速度快,容易饲养,起捕率高,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近年来,怀头鲶在北方地区养殖取得了较好效果,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名特优养殖品种,其养殖前景看好。一、怀头鲶与普通鲶鱼的主要区别1.怀头鲶身体两侧有一条明显的金黄色侧线,而普通鲶鱼侧线呈黑色。2.怀头鲶的胸鳍硬刺后缘光滑,而普通鲶鱼具有锯齿。用…  相似文献   

7.
怀头鲇(SilurusSoldatoviNikdskyetSoin)分类上属鲇形目,鲇科,鲇属,该鱼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和辽河水系,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怀头鲇的生长速度快得惊人,笔者测算其特定生长率(SGR)为15%,当年孵出的鱼苗饲养3个月,平均个体重即可长到1.5kg(最大个体重达3kg),可见,怀头鲇当年即可养成食用鱼。因此,怀头鲇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更新换代养殖种类之一。然而,严重的自残现象使得该鱼水花至夏花阶段的成活率极低(不到10%),从而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所谓“自残现象”是指生物同类(种)之间相互残杀(食)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池塘养殖怀头鲇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怀头鲇(Silurussoldatovi) ,曾用名黑龙江六须鲇和东北大口鲇 ,地方名怀头鲇和怀子 ,隶属鲇形目 ,鲇科 ,鲇属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和辽河水系 ,是一种大型肉食性野生经济鱼类。该鱼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目前由于对该鱼的人工开发未完全成功 ,因此 ,仅靠天然产量来供应市场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80年代以来 ,由于水域污染加剧和水利工程的建设 ,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该鱼的生存和繁衍环境 ,致使自然产量逐年下降 ,资源枯褐 ,已面临绝迹的危险。为挽救和开发利用这一优良鱼类种质资源 ,吉林省水产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怀头鲇俗称六须鲇、怀头、怀子,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和乌苏里江等水域。4~5龄性成熟,每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产卵繁殖。自然水域捕获的性成熟个体体重一般在10~30千克,最大个体可达50千克,雌性个体普遍大于雄性个体。生长速度快,在我国东北地区,鱼苗当年可养成商品鱼,100日龄体重可达1~2千克,商品鱼亩产可达2000千克,是一种高生长速度、高产量的优质经济鱼类。本研究利用自黑龙江捕获的野生亲本,在黑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与渔业》2008,(7):32-33
【品种来源】我国养殖的鲇鱼,主要有大口鲇、怀头鲇、胡子鲇和革胡子鲇等种类。来自于我国野生资源驯化培育,如大口鲇、怀头鲇和胡子鲇等;或者来自于引进驯化培育,如革胡子鲇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有大口鲇和怀头鲇等。大口鲇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各大江河水系,以长江流域为主产区。  相似文献   

11.
怀头鲇又名六须鲇、东北大口鲇。地方名叫怀子、怀头,是一种大型肉食性珍稀鱼类,自然水域已经很难捕到,目前已被列为濒危鱼类。近几年,怀头鲇人工繁殖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积累丰富的经验,使得该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已分别达90%、85%、90%以上。但在水花至夏花阶段的苗种培育过程中,所存在的自残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成活率仅为15%左右。导致苗种生产不稳定,供不应求,制约了怀头鲇养殖的产业化进程。笔者根据几年来所进行的怀头鲇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总结出以下经验,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和怀子。怀头鲶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千克以上。怀头鲶肉味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怀头鲶池塘套养主要是以一龄鱼为主,亩效益在80元左  相似文献   

13.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杂交鲇及亲本怀头鲇和鲇胚后生长及卵黄的吸引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相同条件下上述鲇鱼生长速度有明显不同,其中,怀头鲇的生长速度较鲇鱼快,而杂交鲇介于二者之间;(2)仔鱼对卵黄的日净消耗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膜后第1天,体长最大增长率出现在出膜后的第2天;(3)仔鱼出膜后第3天,卵黄全部吸引;(4)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三种鲇鱼卵黄吸收方式有所不同。其中,怀头鲇和杂交鲇卵黄吸收是由内向外,而鲇采用的是由外向内的吸收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怀头鲇(♀)与兰州鲇(♂)的杂交F1人工养殖条件的生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水温22 ̄25℃条件下,平均体长(2.75±0.16)cm、平均体重(0.36±0.06)g的杂交F1幼鱼经过100d培育后,平均体长和平均体重分别达到(28.56±3.26)cm和(193.33±59.50)g。体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L=0.3131t+1.4389,R2=0.9178;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0.0159L2.7664,R2=0.9148。体重与体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159L2.7664,R2=0.9963,其中b值接近于3,怀头鲇和兰州鲇的杂交F1幼鱼为等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与全长生长速度相近。  相似文献   

15.
怀头鲶也称黑龙江六须鲶、怀头或怀子,在鱼类学上隶属于鲶形目、鲶科、鲶属。怀头鲶是黑龙江省地产鱼类,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水域以及一些大型湖泊均有分布。怀头鲶是一种大型鱼类,最大个体可达100kg以上。怀头鲶肉鲜味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很受消费者欢迎。怀头鲶适应环境能力强,  相似文献   

16.
怀头鲶Sihuras sodatoui(曾用名黑龙江六须鲶)为鲶形目,鲶科鱼类。六须鲶类在世界上有两种(尼科里斯基,1958),一种是栖息在黑海、里海以及莱茵河以东各水域的欧洲六须鲶Sihuras glanis;另一种是栖息在亚洲黑龙江流域的怀头鲶(六须鲶)。该鱼是大型淡水鱼类,生长速度快,自然水域中发现超过50kg以上的个体。鲶鱼Siuruas asotus生长速度虽然较慢,但肉质细嫩鲜美,被视为营养佳品。1991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进行了鲶鱼人工繁育的研究并获得成功。当年鱼苗经饲养个体平均达到0.25kg。为适应北方  相似文献   

17.
多鳞白甲鱼的生态习性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锤 《齐鲁渔业》2007,24(1):39-39
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隶属鲤形目、鲤科,俗称钱鱼、螭霖鱼,梢白甲、斑纹鱼、石纹鱼、泰山赤鳞鱼。温水性淡水鱼类,分布于我国嘉陵江水系和汉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和山东泰山的溪涧。1形态特征体长,略侧扁,腹部圆形;头短,吻钝,口下位,新月形;具须2对,上颌须极细小,口角须很短;胸部鳞片较小,埋于皮下;背鳍无硬棘,外缘稍内凹,尾鳍叉型;体侧各鳞片的基部具新月形黑斑,背鳍和臀鳍各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形态学和组织连续切片技术,对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鲇(Silurus asotus)及其杂交F1的肝、胰脏胚后发育和卵黄吸收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3种鲇出膜后约2天在心脏后方有一肝细胞团,3天后肝细胞团逐步增大,4天后肝分叶.以后随着各种鲇生长速度不同肝、胰脏发育程度也不同.3种鲇的胰脏均为紧凑型,卵黄囊依照先卵黄球、后脂肪的顺序被吸收,3种鲇只有怀头鲇和杂交F1代卵黄吸收方式相同.出膜后4天,各鲇的卵黄均被全部吸收,腹腔上部大部分空间为肝脏占有,同时腹腔内出现结构简单的胃及肠.研究还发现肝脏的发育与卵黄囊密切有关.[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460-465]  相似文献   

19.
鲇形目鱼类的英文名字通常称(Catfishes)猫鱼,因它们口大有须,形状像猫而得名。体光滑无鳞或被骨板,具有发达的粘液腺。头平扁。眼小,视力很弱,但感觉和听觉很敏锐,头部前方上下侧具有细长的触须2——4对。颅骨通常与上枕骨连结。口不能伸缩,上颌骨不发达,仅作支持上颌须的根基;上下颌、犁骨和咽部有细小齿。背鳍和胸鳍通常具硬棘。  相似文献   

20.
怀头鲶(学名黑龙江六须鲶)俗称怀头、北方大口鲶,为鲶形目、鲶科鱼类,主要栖息在黑龙江流域,属大型淡水经济鱼类。该鱼不仅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耐低温、抗病力强等特点,而且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属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了开发其资源,满足市场需求,解决苗种供应难的问题,我们于2001年6月中旬在呼兰县台屯渔场进行了怀头鲶及本地鲶和怀头鲶杂交的人工繁殖和当年养成商品鱼的试验,并获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