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季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对鲐鲹渔场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红 《水产学报》2001,25(3):209-214
应用模糊聚类方法,采集东海30个站表层及底层1996-1998年夏季的水温(T)、盐度(S)、溶解氧(DO)、磷(P)、三态氮(N)、硅(Si)、pH值等九个指标的测样数据,对东海水团进行划分,其表层水团配置为大陆沿岸冲淡水(I),黄东海混合水团(Ⅱ)台湾暖流水(Ⅲ),黑潮表层水(Ⅳ)等水团,底层水团配置为黑潮次表层水团(Ⅴ),黄海冷水团(Ⅵ),台湾暖流水(Ⅲ)等水团,并分析了1996-1998年夏季由大陆径流和外海水团热力强弱影响所致的东海水团变动特征及沿岸冲淡水转向问题,同时讨论了东海水团分布与鲐Sheng渔场关系。  相似文献   

2.
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表面水温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06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的表面温度状况。研究表明,不同的水团具有不同的温度年变化特点,大陆水系的均极差远大于多年平均水平,说明沿岸海域的表面温度年变化比常年更大,同时黑潮主干区的均极差也比多年平均值高,所以,无论是沿岸海域还是暖流区,2006年的表面温度变化都比常年剧烈。暖流中黑潮暖流、对马暖流以及黄海暖流总体状况与多年平均差不多;而台湾暖流则在2006年大部分时间中保持比多年平均略高的状态。沿岸海域中偏南的区域水温高于多年平均,偏北的区域则与常年差不多,特别是福建沿岸、浙江沿岸和长江口及邻近区域在春季出现了温度偏高的状况。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06年秋季黄、东海区大部分海域的表面温度呈现比多年平均略偏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东海,黄海位于辽阔的太平洋的西端,由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环抱形成大的内湾形状。从海洋结构看,黑潮暖流沿着宽广的大陆架斜坡流动,成为外洋水和中国大陆沿岸水之间的天然屏障。长江、黄河等大小水系流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依据中国和挪威联合进行的黄东海渔业资源声学评估调查资料,并结合历史研究成果,分析了对鱼行动分布有着显著影响的三大水系(黄海冷水团、黄海暖流和苏北沿岸冷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水系均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1)黄海冷水团的温盐性质比较稳定,但其相对体积强年(1986年11月)约为弱年(985年11月)的144倍;(2)黄海暖流的流速强年(1986年1月)约为弱年(1992年正月)的1.21倍;(3)苏北沿岸冷水以3月份势力最强,其强度1985年1月大于1986年1月。  相似文献   

5.
韩国是一个半岛国家,地处朝鲜半岛北纬38度线以南、东、西、南三面环海,东濒日本海、西濒黄海、南濒东海,西岸和南岸大陆架面积宽广,黑潮暖流支流的对马暖流流经其南岸和东南岸,对马暖流分支的黄海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开发和合理利用东海鱿鱼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元甲 《海洋渔业》1997,19(2):51-53
<正> 一、东海区头足类渔业在全国头足类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东海区地处亚热带和温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富,大陆沿岸曲折多港湾,陆地径流量大,海区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沿海岛屿众多,是鱼、虾、蟹和头足类等海洋动物繁衍和幼体索饵生长的良好场所。东海沿海有江、浙、沪沿岸水向东、向南扩散,外海有黑潮主干由南向北贯行,海区北部有黄海冷水南契,南部有台湾暖流北伸,海区中部水域成为多种流系互相作用的区域,不同流系的交汇区随季节的变化,或南、北或东、西交错移动,形成良好的渔场,拥  相似文献   

7.
1999~2011年东海渔业资源监测调查共采集到273 ind冠丝鳍鱼(Zu cristatus)样本。这是我国首次报道在东海海域采集到该种稀有鱼类。冠丝鳍鱼的主要形态特征为:背鳍6+129;胸鳍11;腹鳍Ⅰ,5;尾鳍9+3;侧线鳞112;鳃耙2+9。体极侧扁,前部高大,肛门后急剧变细,侧线完全。背鳍前部1~6鳍条和腹鳍延长成细丝状。调查结果显示,冠丝鳍鱼仅在夏季出现于东海海域,从南到北均有分布,分布范围为27°00'~32°30'N、122°00'~127°00'E,集中出现于台湾暖流与黑潮暖流之间以及黄海暖流和黑潮暖流的交界水域。冠丝鳍鱼作为暖水性鱼种,主要栖息于热带水域,在东海海域出现主要是受黑潮暖流势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3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表面水温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本文分析了2003年东海及部分黄海海域的表面温度状况。研究表明,不同的水团具有不同的温度年变化特点。大陆水系的均极差远大干多年平均的水平,说明沿岸海域的表面温度年变化比常年更大,但黑潮主干区的均极差却和多年平均值差不多。虽然各海域的温度季节变化因海区的不同略有不同,但各种水团的年平均温度比多年平均都要高一些,说明这一年是比较温暖的一年。  相似文献   

9.
俞连福 《水产学报》2004,28(4):401-406
依据1998年春季东海南部海域调查的各站稚幼鱼资料,进行了鉴定分类,并结合海洋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在该海域获取的稚幼鱼有43种,隶属于8目、26科、27属,其中.底层鱼类有16科,24属,25种;中上层鱼类有8科、13属,18种。调查发现,稚幼鱼分布区与饵料浮游动物生物量高区基本相吻合。稚幼鱼分布比较集中的有3个区域:Ⅰ区在浙江沿岸水和台湾暖流水的交汇处,表层水温在16~18℃;Ⅱ区在浙闽沿岸水与台湾暖流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Ⅲ区在东海暖水与黑潮表层水交汇处偏暖水一侧,表层水温在22~25℃。从调查分析资料来看,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可能是一个多种鱼类的产卵场。  相似文献   

10.
2007年7月~2010年5月期间,江苏海域渔业资源调查采集到的鱼类标本中,经鉴定有3种为江苏鱼类新记录,分别是鳗鲡目的花鳗鲡Anguilla marmorata Quoy et Gaimard、刺鱼目的长吻鱼Macroramphosus scolopax(Linnaeus)和鲈形目的短头跳岩鳚Petroscirtes breviceps(Valenciennes)。这三种暖温和暖水性鱼类在黄海南部与东海北部的出现,可能是受到黑潮暖流或台湾暖流势力的影响,亦或为两者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941876 以 NOAA 卫星 AVHRR 影像观测台湾东北海域表层动态及其与鲭鲣渔场关系的研究=[刊,汉]/林志远,曾振德,徐崇仁//(台湾)中国水产.—1994,(495).—5~20台湾东北外海彭佳屿与钓鱼台附近海域是台湾传统的重要鲭鲹渔场。用卫星高分辨水温图象,结合水文观测和围网渔况资料.来观察该渔场附近海域的黑潮锋面及冷水团的动态,并判断其与渔场形成和变动的关系。结果证实台湾东北海域发生的冷水团是黑潮次表层水推挤大陆坡而产生的上升流。秋冬时  相似文献   

12.
新鼬鱼尉在我国多为东海及南海深海底层鱼类,而黑潮新鼬鱼尉在我国以往发现于东海与台湾海域,1996年12月28日,笔者在我国黄海北部(近渤海)采得1尾黑潮新鼬鱼尉,实属罕见,为一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小黄鱼洄游路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问的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捕捞统计资料,从产量分布、鱼群移动和海洋学背景等不同方面,研究了中国沿海小黄鱼的洞游路线,并且给出洄游分布图.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小黄鱼有2个洄游群体.其中,黄渤海群体越冬场在黄海中部36° 00′N、123° 00′E水域,每年6月进入渤海各海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海州湾产卵.栖息在渤海的小黄鱼9-11月在渤海中部索饵,11月后绕过成山头向越冬场洄游.东黄海群体越冬场的环境均受暖流影响,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在济州岛西南、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场越冬.3月,外海小黄鱼经由32°00′N、123° 30′-124° 30′E的水域向近海产卵洄游,3月下旬进入舟山渔场.在舟山渔场,这部分鱼群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产卵群体汇合,部分就地产卵,部分北上于4月进入吕泗渔场.5-6月,产卵后小黄鱼成鱼和稚幼鱼群体集中在舟山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吕泗渔场禁渔线外侧,7-9月进人大沙渔场索饵.10月以后,索饵场的小黄鱼大部分游向外海的越冬场,小部分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小黄鱼产卵洄游和越冬洄游路线并不相同.另外,在东海中南部近海越冬群体,部分就近游向沿岸的海湾,河口产卵,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索饵,冬季回到就近的越冬场.  相似文献   

14.
虾蟹两用桁拖网的设计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沿海、长江口区和浙江北部近海,北有黄海冷水团,南有台湾暖流,加上长江和沿岸冲淡水的影响,水系复杂,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鱼虾类栖息、繁衍的优良场所。七十年代以来,这里主要经济鱼类因捕捞过度出现衰退迹象,而虾、蟹资源却尚有一定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应用温、盐及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调查水域与渔业关系密切的海况特征及其对渔业产生的影响做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在29°N左右,黑潮流轴位于200m等深线外侧,黑潮次表层水有爬升现象,对马暖流西侧水系为黑潮与大陆水混合水,东侧水系为黑潮的分支;东海大陆斜坡黑潮和对马暖流区,水温、盐度高,流速强,流量大,温、盐顺对马暖流流轴呈舌状分布,在这样的海况条件下一般是不可能形成渔场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域辽阔,东南两面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介于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之间,最南以曾母暗沙为界)。大陆沿岸线北起辽宁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北仑河口,长达18000多公里。还有5000多个岛屿,岛屿岸线长14000多公里,大陆和岛屿岸线蜿蜒曲折,形成许多优良的港湾。  相似文献   

17.
南朝鲜地处北纬38&;#176;以南的朝鲜半岛南部,东临日本海,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向黄海。陆地面积8477公里^2,海岸线长1319公里,陆架面积约220200公里^2。海域中向日本海方向的东海面积最大,有寒暖流汇合,适合鱼类栖息与繁殖。南部和西部沿海海岸曲折,海涂广阔。沿海陆架水产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渔业的良好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东、黄海表面水温分布状况对中国沿海的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研究表面水温的年变化对了解生态系统的变化很有意义。本文分析了2005年东海及黄海部分海域的表面水温状况。研究表明不同的水团具有不同的水温年变化特点。2005年暖流区域的表面水温总体上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差别不大。虽然显示出上半年较冷,年末较热的现象,但只是在秋初一段时间内暖流区的表面水温比多年平均值高一些,而显示出较强的势力,年中的其余时间与多年平均的差别不大。沿岸海域的水温变化比较复杂,福建沿岸表面水温与多年平均状况差别不大;浙江沿岸及长江口邻近海域除春季的一段时间外,年中大部分时间的水温比多年平均值偏高,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偏高持续的时间既长,且幅度也较大;江苏北部沿岸及山东沿岸的表面水温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差别不大,除在夏季一段时间内有偏高现象外,其余时间都呈略微偏低状态。中间水体的表面水温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在2005年的前3季的状况比较一致,都呈现了初冬偏暖,春季偏冷,夏季略微偏热的变化特征;秋季则南部的区域偏暖,北部区域与多年平均状况差不多。  相似文献   

19.
冬季黄海暖流的浮游动物指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荣  高尚武  王克  左涛 《水产学报》2003,27(Z1):39-48
冬季,强劲的北风将中国和朝鲜沿岸的表层水由北向南吹送,从而驱动了作为补偿的沿黄海水槽北上的黄海暖流.黄海暖流从东海向南黄海输送高温高盐水,从而大大改变了冬季南黄海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同样,浮游动物的分布也可以作为黄海暖流的指示.为了解浮游动物暖水种分布与黄海暖流的关系,2001年11月末冬季季风开始之后,在南黄海进行了浮游动物样品的收集.共鉴定71种浮游动物.其中39种为热带种,占54.9%,比夏季发现的要多的多.在这些热带种当中有不少是黑潮水的典型种,如Eucalanus subtenuis,Rhincalanus cornutus,Pareuchaeta russelli,Lucicutia flavicornis和Euphausia diomedeae等.26种为暖温带种,占36.6%.6种为温带种,占8.5%.尽管如此,浮游动物群落中仍以温带种和暖温带种占优势.Calanus sinicus是绝对的优势种(优势度为0.4331).暖水种的分布格局清楚地显示,黄海暖流是从表层之下沿黄海水槽向北进入黄海的.从暖水种的水平分布看,黄海暖流所能到达的北限大致在35~36°N.暖水种的断面分布显示,暖水的入侵主要发生在中层.夏季,在黄海也可以发现许多暖水种,但种类数量远不如冬季多,而且少有黑潮水的典型种.夏季它们在黄海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水温升高、分布范围扩展所至,并非暖流的输送.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2006,(1):45-45
日本鳗的产卵地究竟是何处?东京大学海洋研究所教授蒙本胜巳的研究小组发现,日本和中国沿岸养殖用的鳗鱼苗,全都是从关岛海域“骏河海山”来的。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英国科学杂志《自然》上发表。专家表示,日本鳗一生洄游的路途长达数千公里,在南部海域出生的幼体鱼苗会因北赤道海流飘到西方,然后随著黑潮北上,历经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再游到日本、台湾、中国大陆等东亚海岸。洄游期间内,日本鳗会从幼体鱼苗变成幼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