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颡鱼鲇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结果确认JZ086为鲇爱德华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所测试的15种药物都敏感,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尤其敏感。  相似文献   

2.
王印庚 《水产学报》2007,31(4):487-495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细菌鉴定;组织病理学;16S rDNA  相似文献   

3.
从患病澳洲宝石鱼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编号Et4),对该菌的生化特性及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并进行了药敏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显示:菌株Et4的生化鉴定结果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标准菌株(AY77513)一致;其16S rRNA序列,经同源性比对与迟缓爱德华氏菌核苷酸相似度最高,达99%;根据迟缓爱德华氏菌的致病基因Ⅲ型分泌系统装置蛋白esaV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708 bp序列,该序列与迟缓爱德华氏菌的esaV基因序列相似性达99.3%,说明菌株Et4具有esaV基因。菌株Et4对环丙沙星等较敏感,对其它药物中度或不敏感,具有较强的致病力(LD50=3.74×104CFU/mL),从病鱼中可以重新分离出此菌。综合形态学、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及致病基因序列鉴定其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4.
大菱鲆源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腹水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肝脏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G1,经人工感染实验表明G1为引发大菱鲆腹水病的致病菌,且半致死浓度为LD50=1.21×105 CFU·g-1。采用常规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G1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1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的同源性达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G1与杀鱼爱德华氏菌分支聚为一支,结合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确定G1为杀鱼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表明菌株G1对头孢曲松、环丙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8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5.
养殖大菱鲆的爱德华氏菌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患病鲟鱼的肾脏组织中分离到菌株K9,通过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等,鉴定菌株K9为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株为引起鲟鱼疾病及死亡的病原菌;药敏特性研究表明,K9对链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阿齐霉素、新霉素、氯霉素(禁药)等6种抗生素敏感,而对青霉素G、妥布霉素、麦迪霉素等9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本研究结果为有效防控鲟鱼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吴江市八坼镇区域养殖场加州鲈鱼病鱼的细菌性病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纯化,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检索,对该病原菌进行初步判断。同时进行药敏实验,了解该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和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分离纯化得到2株纯菌株L2F和L2P2,革兰染色均呈红色,阴性杆状菌。16S rDNA序列分析,L2F和L2P2菌株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同源性达99%。初步判断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药敏实验结果,该菌对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和利福平等药物不敏感或耐药,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哌酮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8.
患暴发性败血症中华鳖体内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暴发性出血性败血症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的肠、心、肝、胃等组织和腹腔液中分离培养得到8株细菌.通过光镜与电镜观察和16S rDNA序列测定、比对,对所分离细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它们分别为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海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hirae)、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人苍白杆菌(Ochrobactrum anthropi)、惰性嗜血杆菌(Haemophilus segnis)、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siella tarda).用含抗生素的20种药敏纸片对格氏乳球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发现,格氏乳球菌对青霉素等4种药物敏感,对头孢唑啉等6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米卡星等10种药物有耐药性.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唑啉等13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等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万古霉素等4种药物有耐药性.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新霉素等3种药物敏感,对阿米卡星等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等12种药物有耐药性.本研究旨在为中华鳖败血症的防治技术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华鳖爱德华菌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PI 20E系列生化鉴定及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对从患病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肝脏中分离到的一株细菌TL5m进行了鉴定,并通过人工感染试验,对该菌株进行了毒力检测;此外分别提取该TL5m株的主要致病因子外膜蛋白、脂多糖和胞外产物,对中华鳖进行毒力和免疫保护率试验。结果显示:菌株TL5m的API 20E鉴定编码为4544000,99.9%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其16SrDNA序列和gyrB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EF121756和GU563803)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4%和98%);菌株TL5m对中华鳖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45×106 CFU/ind。药敏感结果显示菌株对磷霉素、菌必治、头孢孟多、头孢噻吩、壮观霉素高度敏感。外膜蛋白攻毒剂量60μg/ind和脂多糖攻毒剂量400μg/ind时,对中华鳖的致死率都为33.3%,胞外产物对中华鳖的LD50为31.73μg/ind;全菌灭活苗、胞外产物、外膜蛋白和脂多糖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75%、62.5%、25%和87.5%。结果表明,发病中华鳖的病原菌为迟钝爱德华氏菌,其分泌的胞外产物对中华鳖具有较高毒力;提取的脂多糖对中华鳖遭受迟钝爱德华氏菌攻击具有较高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10.
张鸿鹄  袁娜  傅超英  贺洁  罗华明  鲍佳伟  钱冬 《水产学报》2019,43(12):2554-2566
2017年4月,浙江台州某海水养殖公司跑道式养殖池黑棘鲷大量发病,病鱼活力下降、食欲减退、体表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肿大且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结节,同时伴随大量腹水。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从典型结节病濒死黑棘鲷器官分离到革兰阴性短杆菌。分离病原菌AS15对健康黑棘鲷的致病力结果显示,AS15腹腔注射可使健康黑棘鲷发病死亡,死亡黑棘鲷可出现自然发病症状,在(24±1)°C的条件下,(25±2) g黑棘鲷的半数致死浓度(LD_(50))为6.5×10~4 CFU/尾。经API 20E鉴定,分离菌株AS15生理生化特性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典型菌ATCC15947相似度为86.2%,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的相似度为82.8%;AS15的16S rDNA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达99%,gyrB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16S rDNA进化树显示,AS15与ETT883、LADL05-105聚为一簇,gyrB进化树与LADL05-105、NCIM2056聚为一簇;采用4种爱德华氏菌属种特异性引物对AS15进行PCR分析,结果显示,AS15可扩增出类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不能扩增出迟缓爱德华氏菌、鲇鱼爱德华氏菌、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表明AS15属类杀鱼爱德华氏菌成员。分析了AS15的菌毛基因、sodB等毒力基因,发现AS15具有fimA、fimB、fimC、fimD等4种菌毛基因和sodB、citC、esrB、mukF、katB等毒力基因。本实验首次从黑棘鲷上检出致病性类杀鱼爱德华氏菌,该菌对黑棘鲷的发病机制和毒力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