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斑点叉尾Hui(Ictalurus Punctatus)属鲶形目(Sfluriformes),Hui科(Ictalurus)。是我区近几年来引进并大力推广养殖的淡水食用鱼类品种,其人工繁殖技术在区内目前仍鲜见报道。本拟介绍用鲤鱼脑下垂体(以下简称PG)作催产剂进行斑点叉尾Hui人工催产,以及应用斑点叉尾Hui胚胎发育活体现察技术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2.
利用浅漏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放养10-16cm斑点叉尾Hui鱼种,经过6个多月的养殖,平均体重502g,667m^2产量352kg,成活率99.5%,每667m^2利润为1750元,投入产出比为1:1.36。试验结果表明,浅漏水塘养殖斑点叉尾Hui确定可行。  相似文献   

3.
1992-1994年利用1.93公顷池塘进行养殖大规模斑点叉尾Hui鱼种对比试验。采取斑点叉尾Hui夏花与鲢、鳙鱼混养,高密度二级轮养,科学配制饲料,改变其习性、人工驯化饵,强化日常管理等措施,经过118-134天饲养,平均每公顷产鱼10140公斤,其中斑点叉尾Hui7915公斤,个体达40克。成活率93%,饵料系数1.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Hui(Ictaurus punctatus)1984年由美国引入我国,由于其具有个体大、食性广、生长快、适应性强和肉味鲜美、价格适中等优点,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养殖,但随着其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逐渐加强,以及一些地区水体环境的恶化,近年来鱼病频繁发生,给不少养殖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斑占叉尾Hui疾病的防治工作十分必要,为此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将斑点叉尾Hui几种主要疾病的发病症状、流行情况和我们所采用的防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Hui自引进我国饲养以来,关于其病害研究,报导不多,李新江(1993)、王炼(1998)先后指出其主要病害有:水霉病、小瓜虫病和细菌性烂鳃病、蔡焰值(1995)、黄德祥(1995指出除上述病害外还有车轮虫病与病毒性病、葛雷等,在1996年报导了该鱼因嗜水气单脆菌感染而发生的烂尾病。2000年吴莉芳等较详细的报导了斑点叉尾Hui的主要疾病与防治方法,给养殖生产带来了一定方便。美国饲养斑点叉尾Hui已有几十年历史,在生产上他们对病害作了多方研究,现将有关主要传染病概况作如下介绍,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周进 《河北渔业》2003,(1):17-18,26
取15尾斑点叉尾Hui为样品,测定其含肉率和肌肉的营养成分。结果为:含肉率为75.71%;肌肉中粗蛋白占19.42%,脂肪占1.01%,水分占77.58%,灰分占1.12%,碳水化合物占0.87%;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占肌肉总量的18.72%,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26%。矿物质含量中Fe、Zn的合量较高,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Pb、As等的含量很低。笔者认为斑点叉尾Hui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全面的淡水养殖品种,具有良好的养殖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面积为1.5亩的池塘内主养斑点叉尾Hui鱼种,搭配美国大口胭脂鱼、花白链。试验采用人工驯化、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适时调节水质等方法。经过约150天饲养,总产鱼1134.3kg,平均亩产鱼756.2kg,其中斑点叉尾Hui总产664.5kg,平均亩产443kg,平均规格161.8g/尾。平均亩利润4901.3元,投入产出比为1:1.8。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鱼回)又名沟鲶,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范围广,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青睐.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鱼回)的有效养殖方式,我们于2001年在小浪底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鱼回)试验.  相似文献   

9.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对淡水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Hui、彭泽卿养殖后,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水体NH4^ -N、NO2^--N、NO3^--N和COD下降,溶氧和pH上升;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光合细菌提高3-50倍(多数在15-20倍), 硝酸细菌提高3倍,硝酸细菌提高4-5倍;斑点叉尾Hui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9.4%,气单胞菌属降低7.5%,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16%,肠杆菌科提高21%;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斑点叉尾Hui鱼苗个体增重提高15.7%,彭泽卿苗个体增重提高12.8%。  相似文献   

10.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Hui、彭泽卿养殖后,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水体NH4^+-N、NO2^--N、NO3^--N和COD下降,溶氧和pH上升;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光合细菌提高3-50倍(多数在15-20倍), 硝酸细菌提高3倍,硝酸细菌提高4-5倍;斑点叉尾Hui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9.4%,气单胞菌属降低7.5%,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16%,肠杆菌科提高21%;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斑点叉尾Hui鱼苗个体增重提高15.7%,彭泽卿苗个体增重提高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