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苏北一般以大塘口养殖河蟹类型为代表,单个池塘面积在50亩以上。大塘口相比小塘口有几个优点:一是土地利用率高。大池塘的养殖户养殖池塘少,一般2~3个塘口,有的甚至1个池塘,这就减少了小塘口圩堤、道路占用面积,比小塘口多20%左右养殖净面积。二是投入成本少。一般大池塘养殖户用工人数、塘口设施比如围网、微孔增氧、塘口改造、道路等成本比小塘口要少得多。三是池塘环境稳定。一般大塘口面积大,水体容量大,养殖环境稳定,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2.
1.池塘选择面积为36亩,塘口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深1.5~2米,塘内无杂草、底质平坦、淤泥少、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3.
2006年我们在涂沟镇高邮湖村进行了河蟹、龙虾池塘混养技术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试验塘口所在的养殖区是无公害河蟹生产基地。面积8亩,水深1.5米左右: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池塘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塘口在上年底干塘,  相似文献   

4.
<正>采用小样本的方法开展研究,在安徽省当涂县海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了11个塘口共计368×667 m2精养池塘,分两种模式进行对比试验。一种模式为蟹塘鳢虾混养模式,面积232×667 m2,共7个试验塘口,5个养殖户;另一种模式为蟹鳜混养模式,面积136×667 m2,共4个试验塘口,4个养殖户。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相似文献   

5.
朱雷阳 《科学养鱼》2002,(10):37-37
江阴市水产指导站联合西石桥镇的河蟹养殖户,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完善,找到了单位面积河蟹养殖产量和规格的结合点,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1年,试验塘口平均亩产河蟹66千克,平均规格达到160克以上,平均亩效益达3500元,现将试验过程及技术措施介绍如下。一、试验材料1.池塘条件本试验池塘2只,面积各为22亩,池塘东西走向,长方形,坡比1∶2.5,池底平坦,池塘水深最高可保持在1.6米,不渗漏,保水性能好。塘口环境安静,远离村庄和公路,塘口进排水渠分开,排灌方便。水源为外河无污染水,水质清…  相似文献   

6.
光合细菌在青虾精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Bacteia)简称PSB,是一种生物活性制品,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早在日本应用于水产养殖业中。2001年,我们在陶辛镇水产养殖贸易公司的青虾养殖基地进行了光合细菌在青虾精养池塘中的应用试验。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塘口条件:试验塘为近年来病害多、产量低的青虾精养塘,共四口,包括施菌塘两口,面积18亩,对照塘两口,面积17亩,总面积35亩。水深1~1.5亩,淤泥20~25厘米,水源为河沟水,水质一般,进排水设施齐全。2.塘口清塘、消毒与施肥:试验塘口于6月15日用100千克/亩…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20日至6月底,我省沿海普遍发生了养殖异育银鲫大批死亡的现象.2005年同期又有暴发,其发病率明显提高,发痫程度也比上年严重.2004年发病塘口比例约占10%.2005年粗略估计发病塘口比例约占30%以上。目前发病严重的,一般200亩左右的塘口,日死鱼量高的已达1000千克以上.累计死亡量达到10吨以上:个别严重的塘口己整池鱼死亡。从发病情况来看,新塘口发病轻,死亡率也低.老塘口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冯杰 《科学养鱼》2007,(3):32-33
一、鱼种池塘养殖 1.池塘条件和清塘养殖鱼种的塘口面积在3~5亩,塘埂坡度1:(2~2.5),塘深2.2米,水深2米左右,塘底有一定的倾斜度,且有少量的淤泥,进排水方便,水源充沛,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9.
影响虾类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是现场实验费用颇大。这是因为生产性池塘的面积大,难以管理与监测所致。目前,常常利用多个池塘来研究不同的水质因子,但这又会给处理结果带来其它可变因素。  相似文献   

10.
模拟自然生态法河蟹、泥鳅混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县池塘 (尤其是大水面提水池塘 )养蟹规格偏小 ,价格低 ,效益差的实际情况 ,我们于2 0 0 0~ 2 0 0 1年进行了蟹池模拟自然生态法混养泥鳅试验 ,现将具体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 试验在本县楼王镇范河村养殖户王俊良塘口进行 ,该塘是利用低产农田 ,在四周挖沟筑堆的鱼池 ,面积 2hm2 。沟深 1 2m ,宽 8m ,沟的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 12 % ,外堆圩坚固不渗漏 ,高于历史最高水位 0 5m以上。滩面能提水 1 2m左右。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注、排水方便并分开 ,通电和水陆交通便利。每池配备 1t水泥船 1条 ,抽水机泵 …  相似文献   

11.
一、池塘选择与清整。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系新开池塘,位于沿海堤外高潮区滩涂,泥沙底质,每个塘口面积2~5亩不等,海水水质达到无公害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全年海水盐度在16‰-25‰之间,pH值7.0-8.5,池塘最大蓄水深度1.2~1.5米。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池塘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长江系中华绒螯蟹良种推广与产业化开发”的实施工作。我们在搞好引进子一代大眼幼体培育优质扣蟹的同时,于前锋镇中营村选择面积均为8.6亩的3个塘口,进行生态养殖技术试验,投放规格为100只/千克的扣蟹13455只,年底获得亩产商品蟹41千克,平均规格达130克,亩产值2832元,亩利达1512元。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介绍如下:一、塘口改造1.选择良好水源水源为白马湖水系,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清整2000…  相似文献   

13.
池塘的面积以5~8亩为宜,一般不超过10亩:池深1.5~2米,池塘平整、淤泥少;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周边3公里范围内光污染企业:近三年内未种植过河藕.水源上游无藕塘;塘口通电,配有增氧机、投饵机等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大面积提水混养青虾增产增效的途径,1998年我们在盐都县北龙港镇林业站养殖场48.87hm2的提水养鱼水面进行了混养青虾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塘口概况试验塘口系挖沟筑堆的提水养殖水面,沟的面积占塘口面积的16%。沟沿四周开挖,俗...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1998年我县约有30%的养蟹面积受到病害感染,5%的面积绝收,养殖户损失惨重。主要是由于塘口老化、水路不畅、水质污染等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某些不科学的防治蟹病的方法也是导致蟹病蔓延的重要原因,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一、换水换水是目前改善水质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一、塘口清整及消毒黑鱼套养花白鲢塘口面积以6~8亩为宜,面积过小,水质易变坏,在夏季高温季节易诱发疾病,面积过大,生产投入高,管理也不方便。鱼塘水深2米左右,不留或少留塘底淤泥,要清除鱼塘四周杂草,夯实加固鱼塘池埂,防止渗水、漏水。在鱼种放养前20天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亩用量100~150千克,10天后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再清塘一次,每亩用量5~7千克,一个星期后可进水放鱼种。二、鱼种投放1.黑鱼种黑鱼种放养时间宜在10月上旬,进塘后鱼种可摄食恢复体质,且提高越冬成活率,隔年鱼种也可在3…  相似文献   

17.
一、养殖场地的选择 选择海水无污染、滩面平整、无青苔杂草、水流缓慢、油泥(底栖硅藻)及有机碎屑含量多、各项理化条件符合泥螺存活生长的池塘,塘口面积1.32~2公顷为宜,便于管理和操作,堤高50厘米,蓄水深度在20厘米以上。养殖池底质以泥多沙少、软泥质或以泥为主掺有少量细粉沙的为好。  相似文献   

18.
大塘口主养异育银鲫综合养殖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里下河地区水面资源丰富,水质清新,发展水产养殖得天独厚。20世纪90年代由于吃鱼难,许多低洼地进行了大面积开发,但由于资金匮乏,往往四周筑圩而形成的单个塘口面积达千亩以上,养殖处于粗放水平。如何提高这些大面积塘口的综合养殖效益,笔者从1998年开始以股份制形式租赁经营,以异育银鲫为主,鱼虾蟹综合养殖,  相似文献   

19.
锦鲤系观赏鱼类,是鲤鱼的变异种,经过人工长期选育改良而获得,已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其除具有观赏价值外,还具有营养丰富、肉质细嫩等特点,人工养殖前景较好。现将锦鲤养殖一、鱼苗培育1.塘口条件培育鱼苗的塘口不宜过大,1~3亩为宜,水深保持0.8~1米,前期水位略浅些。随着鱼体增大和水质变化,每隔一个星期换水1次,将污水排去一部分,并加注一定量的新水,保持水质清新并且水位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加水时,应使水流沿池壁缓缓流下,以免损伤幼鱼。2.饵料仔鱼孵出后,开始时不食不动,粘附在鱼巢上,依…  相似文献   

20.
正1养殖条件及方法选择虾蟹精养池塘1口,面积28×667 m~2,主养河蟹与青虾,配套微孔管道增氧设备。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1塘口选择与池塘的清整消毒用于试验的塘口要求水源充足,供电正常,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塘口为养殖1年以上的老塘口,冬季干塘后,对蟹沟(环形沟和中间沟)的过多淤泥进行清理,蟹沟留有斜坡,坡比1∶2。池塘清整后全池用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