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极其迅速.养殖水面扩大,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过度密放、投饵,施肥及池塘老化和受工业废水污染等种种原因,致使鱼、虾病发生日趋严重。特别在我们水产养殖区的指环虫、鳋病危害更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聘请姜礼燔教授来此作具体的技术指导.协助研制新药“E型灭虫精”,经长期试验表明,它对杀灭鱼类各种寄生的指环虫、中华鳋、鱼鲺、铁锚虫等有非常特异的效果,受到当地的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2.
敌百虫、灭虫灵对匙吻鲟的安全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匙吻鲟养殖过程中,因其体表光滑无鳞,锚头鳋、鱼鲺等甲壳类动物易于寄生,使其皮肤红肿发炎,影响生长发育。对于一般鱼类甲壳动物病的防治,国内外用得较多的药物有晶体敌百虫、灭虫灵、灭虫清等。然而这些药物对一般养殖鱼类可允许的剂量,对匙吻鲟是否可用,使用浓度多少为安全有效,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有必要进行试验和评价。本文通过匙吻鲟对晶体敌百虫,灭虫灵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进行求证与分析,旨在为匙吻鲟养殖过程中对甲壳动物病的防治提供用药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90%晶体敌百虫,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3.
聂永佳 《内陆水产》1995,(12):19-19
锚头鳋病在我区的流行是仅次于“三病”而严重危害草、鲢、鳙鱼等养殖鱼类的疾病。在防治方法上,笔者曾经采用了传统的晶体敌百虫法,但防治效果不尽人意,并且敌百虫价格昂贵;同时由于长期使用对鱼类产生抗药性而使用药量不断增大至0.7ppm,因此使用新的药物已势在必行。从1995年4月至1995年6月,  相似文献   

4.
姜礼燔 《淡水渔业》2000,30(6):42-42
近年来,渔用灭虫药物增效剂的开发及应用已引起水产界的重视,它不仅可完善灭虫药物的广谱性、扩大使用范围,而且还可提高药物质量,控制病虫害,进而提高养殖效益。1敌百虫、灭虫灵 此类属有机磷杀虫剂,其药效的主要机制是通过强胃毒及能杀作用,破坏虫体内胆碱脂酶活性,使其发生神经麻痹中毒,达到灭虫目的。由于多年来一直沿用这些药物已普遍出现疗效减退,甚至无效。对此,有人采取加大使用量或增加施药率的办法,但仅能取得短暂的效果。自1996年以来,笔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及试验筛选一类新型JZ(A)活性增效系列产品,并分别复配敌百虫、灭虫…  相似文献   

5.
在网箱中采用土霉素内服(100mg/kg鱼)和灭虫王高浓度负压浸浴法(15ppm)治愈了鲤鱼三代虫病和烂鳃病并发症,挽救直接经济损失9万元。  相似文献   

6.
5月中下旬是淡水白鲳色种渡过越冬期进入成鱼养殖季节。几年来的养殖实践证明:在成鱼养殖期间,基本上没有病害发生.但在放养初期,由于淡水白鲳鳞细小、易脱落,拉网运输过程中容易受伤,放养水域水温又较低,易患白皮病。其主要症状为:发病初期,病鱼腹部两侧、背鳍基部及尾柄部体表轻微发白,发白之处鳞片脱落,游动迟缓,离群独游。严重时病鱼身体失去平衡,在水中打转或侧躺水面或头朝下尾朝上,不久即死亡。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疾病,对淡水白鲳鱼种危害较大.常引起大量死亡。为此,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防治白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对虾病对浙江1993年养殖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虾病情调查。现场药物和水质治理的试验结果,总结研究出几条防治虾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喹诺酮类药物的简概喹诺酮类是近年来国际上出现的新型抗菌药物。由于它是通过对脱氧核糖核酸酶的抑制作用干扰细菌的生长及繁殖.从而起到了较理想的杀菌效果。而且该类药物在国内外防治鱼虾病应用中也获得好评。现依照对该类药物的研究时间顺序、分子构造及其性质划分三代简述如下。1.l第一代1962年以秦陵酸(NalidixicACid)为首先发现,继之嘴峻酸(OX。imCAcid)及毗咯酸(PiromidixAcid)等。它们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抗菌力谱较窄,抗菌力较弱。其中喹酸用于治理鱼虾病的较多。1.2第二代1974年在吡啶酮酸母核第七位上引入赈…  相似文献   

9.
寄生虫病是养殖鱼类的多发病,多年来我县一直用晶体敌百虫等药物来加以防治。由于多年重复使用,寄生虫产生了较大的抗药性,用药量逐年增加,不仅增大了养鱼生产成本,且效果也不太理想。1990年我县开始试用B型灭虫灵,效果较好,1991年决定在全县推广应用,对缓解鱼类寄生虫的危害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我县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娄元永  张辉 《齐鲁渔业》2001,18(3):32-33
1995年以来,山东省新泰市网箱养殖建鲤过程中,广泛流行烂鳃病,发病率高,且多次发病,每次发病都造成很大损失。其中1996年10月发病严重的网箱,死亡率达到20%,其后1997~1998年的10月份都发生1次大的病情,损失逐年增大。1998年起在泰安市水利水产局及水产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烂鳃病的发生。1 病原、症状1.1病原据专家诊断,病原体为纤维粘菌科的柱状屈桡杆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1.2症状体色发黑,在水面或网箱四角漫游,不吃食,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1995-1996年对福建省主要养鳖基地进行养殖鳖病害现场调研和样品分析的结果,现场调查的情况表明,我省主要养鳖地区病害情况较为严重。福建沿海地区养殖中华弊病害较闽北及闽西养鳖地区严重,1995年成活率分别为75%和60%,沿海养鳖地区最具威胁的病害是病毒性出血病的白底板病,而闽北养鳖地区养殖鳖的主要病害为真菌性白斑病。鳖病对我省养鳖业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是我省养鳖业的重要制约因素。建议有关部门加大鳖病研究力度,对引进鳖苗加强检疫。在养殖管理上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新形势下养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是我国江河湖泊中常见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它无肌间刺,肉质细嫩鲜美.广泛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在全国各地已开展多种模式的人工养殖,但黄颡鱼的病害多.已制约了黄颡鱼养殖业的发展。而黄颡鱼的微生物病,2000年以前国内仅有鳃霉病、出血性水肿病和肠炎病的报道。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的疾病有日趋增多和严重的趋势,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微生物病㈣。笔者结合当前的养殖生产实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微生物病及其防治方法做了一个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有明 《内陆水产》2006,31(4):38-38
自2002年引进倒刺鱼巴在我市推广养殖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提高了池塘养殖产量和效益。在推广养殖过程中,发现少数养殖户池塘主养的倒刺鱼巴发生车轮虫病与烂鲴病并发症.经诊治取得显著效果.避免了重大损失。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例欧洲鳗小瓜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化县马路鳗鱼场,养殖鳗池20个,养殖面积3160m~2(其中大池10个2400m~2,小池10个760m~2)。1998年3月14日,鳗鱼因病死亡严重,病情来势十分凶猛。18~#池当日死鳗8kg,165尾,全池约有25%的个体被感染。20~#池死3kg,145尾,约有15%的个体被感染。针对病鳗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诊断为鳗鱼小瓜虫病,并立即采取措施积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发病原因鳗场在日常管理中是每星期用0.4g/m~3鱼用强氯精和0.06g/m~3的灭虫精进行细菌性鱼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大菱鲆常见细菌病的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菱鲆养殖在我国发展迅猛,在山东等环渤海地区大规模养殖。由于目前国内大菱鲆养殖场家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开放式流水养殖而影响大环境质量,大部分场家直接投喂自己加工的冰鲜杂鱼饲料,导致疾病的传播机会增多,加之管理不科学使病害感染机会增多。经过近几年的观察,细菌病成为大菱鲆养殖危害最严重的  相似文献   

16.
宋长太 《内陆水产》2001,26(12):37-37
蟹病肆虐,严重威胁着河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专家和水产工作者在蟹病的病症、病原、机理、流行、药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许多文献和资料。笔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基层蟹病预防、诊治的实践和调查,总结了一些群众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蟹病暴发的常规程序,经过近年来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其介绍如下,供参考。1清淤晒塘消毒由于养蟹塘口老化,池底淤泥较深,淤泥中藏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对日后蟹病发生留下了隐患。曾经发生过蟹病或养殖多年的蟹池,必须清除池底淤泥,最好将淤泥取出池外,…  相似文献   

17.
高锰酸钾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虾养殖中,聚缩虫病最为常见,大量寄生于体表呈棉絮状,病虾不易脱壳,若在鳃部大量繁殖会造成呼吸困难缺氧死亡,严重的影响经济效益。关于此病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我们选用了多种药物进行防治试验,但近年来,由于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进行虾、贝混养的池塘面积增多,因此选用药物时必须考虑对贝类(本文指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逐渐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式发展。养殖中各种病害危及到水产业的生产,影响产量和经济收入。鳃病是常见的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发病严重的鱼类往往死亡率高达40%(草鱼达60%以上),严重影响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的进一步发展。现就几年鱼类鳃病在我县内发生流行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陈祥树 《内陆水产》2005,30(2):30-30
近两年来.随着斑点叉尾鮰加工出口量的上升.其养殖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以至于2004年出现苗种和亲鱼脱销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小瓜虫病也日益加剧.不但发病面大.而且病情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2004年,湖南、湖北两省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的发病严重,有的网箱或池塘在发病后7-10d内即出现大批死鱼现象;甚至出现全军覆没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0.
渔工 《海鲜世界》2002,(3):40-41
近几年来,我国观赏鱼养殖业迅速发展,由于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带来了养殖生态环境恶化及防治病害措施不利等因素,造成鱼病流行严重,细菌性疾病更为突出,如烂鳃病、竖鳞病、皮肤发炎充血病、蛀鳍烂尾病、白头白嘴病、赤皮病、腐皮病等:本文主要介绍对观赏鱼危害严重的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蛀鳍烂尾病及赤皮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