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畜禽业》2011,(6)
<正>1西药疗法(1)硫双二氯酚(别丁):按40~80mg/(kg体重),配成悬浮液分1~2次口服,2次间隔时间为24h;(2)硝氯酚(拜尔9015):按3~6mg/(kg体重),一次混入饲料中喂给,或可将一次量分2次口服;(3)蛭得净:按12mg/(kg体重),溶于水中,一次口服;(4)六氟对二甲苯:按130mg/(kg  相似文献   

2.
通过试验比较了吡喹酮、呋喃丙胺、硝硫氰胺、丙硫咪唑4种驱虫药对耕牛血吸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4种驱虫药物均为高效、广谱、安全的驱虫药物,但在用药期和用药量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吡喹酮用药期短,剂量小,驱虫效果好和副反应小可作为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3.
侯喜娥 《畜禽业》2012,(6):18-20
试验应用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及不同组合模式对200只山羊的体内寄生虫进行了驱除试验,结果表明,敌百虫、丙硫苯咪唑和阿维菌素3种广谱驱虫药在投药后虫卵减少率分别为79.30%、87.75%和88.21%。3种广谱驱虫药和1种驱吸虫药(硝氯酚)不同组合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敌百虫+硝氯酚组80.75%,丙硫苯咪唑+硝氯酚组88.53%,敌百虫+0.2%阿福丁组90.00%。丙硫苯咪唑+敌百虫组89.90%,0.2%阿福丁+硝氯酚90.09%,0.2%阿福丁+丙硫苯咪唑组90.47%,空白对照组的虫卵数未见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给药前和给药后各组的日增重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4.
娄忠玉  钱续 《淡水渔业》1995,25(5):25-26
吡喹酮治疗草鱼绦虫病效果分析娄忠玉,钱续(甘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甘肃榆中县渔业工作站)吡喹酮是一种常用的兽药,用来防治畜禽蠕虫病。钱续(199)和AstriRogstad(1993)曾报道用吡喹酮治疗草鱼绦虫和鲢鱼绦虫病,效果较好。本文根据作者用吡喹...  相似文献   

5.
鲫血髓过氧化物酶的表达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在吡喹酮代谢过程中,鲫血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m RNA表达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以体重为(80±10.5)g的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动物,单剂量(10 mg/kg)口灌吡喹酮(praziquantel,PZQ)后,在鲫血液中选取β-actin为内参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不同时间点鲫血MPO m 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了吡喹酮在鲫鱼体内的血药浓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吡喹酮能够迅速进入血液,并被快速消除,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在1 h时,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为2.85?g/m L,96 h后血液中检测不到吡喹酮;灌药后,MPO基因表达量随时间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 h时髓过氧化物酶表达量最高。此外,0.25 h、0.5 h、1 h、3 h与6 h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极显著(P0.01),12 h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8 h与96 h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PO m RNA相对表达量与血液中吡喹酮的浓度之间相关系数r=0.96,为高度相关,并且推测MPO可能参与吡喹酮的氧化代谢。结论认为:(1)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的升高与外源性药物吡喹酮的摄入有关。(2)血液中吡喹酮的残留量与MPO m RNA相对表达量线性相关。本研究旨在提供一种从分子水平评价水产动物体内药物残留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淡水渔业》1977,(12):16-16
1976年8月,广西玉林县鱼种场8口鱼塘草鱼种相继发生绦虫病。在广西农学院同志帮助和指导下,于9月14—17日连续使用1/400硫双二氯酚(西南制药厂出品,每片含量0.25克)与米糠混喂。一周后每塘抽样检查,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基层用药防治血吸虫病的最佳时间,本试验对吡喹酮在不同的季节对耕牛血吸虫病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春季组阳性率平均下降1.0%,夏季组阳性率平均下降了0.6%,秋季组阳性率平均下降了0.3%,冬季组阳性率平均下降了1.9%;可见冬季使用吡喹酮治疗耕牛血吸虫病能获得最佳的疗效、其次是在春季用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吡喹酮不同给药方式对鲫(Carassius auratus)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浸泡时吡喹酮对鲫的24、48、96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4.80 mg/L、51.07 mg/L、50.78 mg/L;按每千克鱼体重10 g吡喹酮的剂量灌胃时,96 h未见明显中毒症状。亚急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的给药方式下,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的吡喹酮未对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造成显著影响(P>0.05);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较高浓度的吡喹酮使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ALT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9.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苯酚、二氯酚和对硝基酚对金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酚24hLC50为41.6mg/L,48hLC50为32.3mg/L,安全浓度为5.8mg/L;二氯酚24hLC50为19.5mg/L,48hLC50为12.9mg/L,安全浓度为1.7mg/L;对硝基酚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16.2mg/L,安全浓度为1.2mg/L。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1/2β)、达峰时间(T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1/2α、t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 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混饲对吡喹酮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体内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分别采用口灌和静注不同的给药方式,在合适的时间点采集样品,经样品处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利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计算参数。结果显示:口灌吡喹酮原药时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分布半衰期(t1/2α)、消除半衰期(t_(1/2β))、达峰时间(T_(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生物利用度(F)分别为1.2 h、18.1 h、0.4 h、19 885.8μg·h/L和47.0%。口灌吡喹酮和饲料混合物,其相应参数t_(1/2α)、t_(1/2β)、AUC和F分别为0.4 h、8.6 h、0.6 h、14671.7μg·h/L和34.7%。通过比较发现口灌吡喹酮原型药物分布半衰期、消除半衰期、药时曲线下面积和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混饲,混饲吡喹酮达峰时间要明显高于口灌原形药物。  相似文献   

12.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苯酚、二氯酚和对硝基酚对金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酚24hLC50为41.6mg/L,48hLC50为32.3mg/L,安全浓度为5.8mg/L;二氯酚24hLC50为19.5mg/L,48hLC50为12.9mg/L,安全浓度为1.7mg/L;对硝基酚24hLC50为33.2mg/L,48hLC50为16.2mg/L,安全浓度为1.2mg/L。  相似文献   

13.
15℃下将体质量(85.51±16.18)g的日本蟳暴露于对照及低质量浓度(2.0、4.0mg/L)、中质量浓度(6.0mg/L)和高质量浓度(8.0、10.0mg/L)的亚硝态氮中,于胁迫的第1、3、5、10、15d取血,测定其免疫的相关指标,以研究亚硝态氮质量浓度对日本蟳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亚硝态氮胁迫下,所测指标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胁迫第1d,各试验组的血细胞密度、血蓝蛋白含量及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均大于对照组,而高质量浓度组的酚氧化酶活力低于对照组。随着亚硝态氮胁迫时间的延长,低质量浓度组血细胞密度和溶菌酶活力上升较快,而高质量浓度组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上升较快。低质量浓度组的血细胞密度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升高幅度较大,高质量浓度组的血蓝蛋白含量及酚氧化酶、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幅度较大。胁迫第10d,各试验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胁迫第15d,低质量浓度组血细胞密度、2.0mg/L组的血蓝蛋白含量、低质量浓度组和中质量浓度组的酚氧化酶活力略大于对照组,其他各指标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胁迫后活力与亚硝态氮胁迫质量浓度呈负相关,10.0mg/L组的3种酶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降低95.41%、36.84%和77.78%。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内陆水域防治鱼病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糖、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五种。由于多年来人们不了解含氯消毒剂有效含量和性能特点,往往习惯局限于用前两种,特别是漂白粉,其实后三种是更新换代产品。生产实践证明,二氯及三氯产品虽然成本比漂白粉高,但对细菌、病毒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具有用量少、无残毒、对人鱼无害、对水质及浮游生物无影响、使用安全范围大、性能稳定、储存时间长、使用方便等特点。一般二氯及三氯比漂白粉的有效时间长4~5倍,据测定,在温度为25~30℃、湿度为65%~70%环境…  相似文献   

15.
河蟹在捕捞上市之前药剂选择要得当,否则影响河蟹的回捕率和商品率,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效益。 一、外用药剂,一般选择漂白粉、澳氯海因或二氯海因、硫酸锌、甲壳净等即可。 1.漂白粉:漂白粉在所有氯制剂药物中有效抗含量最低,成熟之前若用高氯制剂的药物如强氯精(合有效氯90%左右),对河蟹器官组织刺激性大,易引起不良反应,导致提前打洞或逃逸,甚至引起死亡,从而影响河蟹的回捕率。 2.溴氯海因(或二氯海因):海因类消毒剂能使水体中有效氯始终保持均衡,使水体长期维持杀菌状态,其杀菌力强,广谱高效,药效不受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0)
2015年7月28日,某羊场有一批山羊(280只左右)近期出现消瘦、食欲减退、贫血等临床症状,一周内死亡7只。剖检发现瘤胃有大量肉红色寄生虫虫体,经镜检虫体为山羊前后盘吸虫。按患羊体重使用硝氯酚伊维菌素片冲水口服,加之羊舍环境消毒和限制自由放牧措施,一周后,病羊没有出现死亡,逐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伊乐藻生长的调控作用,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比较了赤霉素、胺鲜酯和复硝酚钠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伊乐藻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赤霉素、胺鲜酯和复硝酚钠均能提高伊乐藻植株的鲜质量,促进植株增高及芽的萌发,质量浓度为1mg/L的赤霉素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较高浓度的赤霉素会抑制伊乐藻侧根的形成,而胺鲜酯和复硝酚钠对侧根数量影响不显著;伊乐藻的生长对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表现出较明显的浓度敏感性和时间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鱼蚌混养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药物提供参考数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法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进行毒理学试验.5种常见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48 h LC50、96 h LC50、安全浓度(SC),草甘膦为27.46、25.62、2.56mg/L;吡喹酮为0.4491、0.1516、0.0152 mg/L;甲苯咪唑为48.47、23.12、2.31 mg/L;苯扎溴铵为8.749、2.977、0.298mg/L;阿维菌素为0.0137、0.00444、0.00044 mg/L.从急性毒性特征分析,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高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吡喹酮>苯扎溴铵>甲苯咪唑>草甘膦.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鱼蚌混养生产中科学使用杀虫药物提供参考数据,采用静态急性毒性法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幼蚌进行毒理学试验。5种常见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48hLC50、96hLC50、安全浓度(SC),草甘膦为27.46、25.62、2.56mg/L;吡喹酮为0.4491、0.1516、0.0152mg/L;甲苯咪唑为48.47、23.12、2.31mg/L;苯扎溴铵为8.749、2.977、0.298mg/L;阿维菌素为0.0137、0.00444、0.00044mg/L。从急性毒性特征分析,5种药物对三角帆蚌幼蚌的毒性高低依次为:阿维菌素〉吡喹酮〉苯扎溴铵〉甲苯咪唑〉草甘膦。  相似文献   

20.
怎样有效选用含氯消毒剂和孔雀石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鱼病防治常用药物有含氯消毒剂和孔雀石绿,但目前农村有少数养鱼专业户在鱼病防治的过程中,有时用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避免失误现将以上两种药物的含量,成份和性能特简介如下: 一、怎样选用含氯消毒剂 鱼病防治常用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精、二氯异氰尿酸、二氯异氰尿酸钠、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