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黄鱼体长-体质量关系和肥满度的年际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1960-2010年渤海和黄海南部春季(4-5月)14个航次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体长对应平均体质量的方法和相对体质量法,按性别逐年拟合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和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的体长-体质量关系,计算肥满度,并分析其影响因子.结果显示,在多数年份内,小黄鱼雌雄个体间体长-体质量关系参数b无显著性差异(P>0.05);参数a和b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lga与b的比值受环境影响较小,可能与鱼体密度有关.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从1960年到2004年以等速生长为主,与1960年相比,参数b在资源严重衰退期和资源恢复初期(1982-1993年)有所增大;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从1960年到2010年以负异速生长为主,参数b在资源严重衰退期和资源恢复初期(1986-1994年)呈减小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升高.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的肥满度从1960年到2004年总体呈减小趋势;黄海南部群系雌雄群体1986年的肥满度极显著小于对应群体1960年的肥满度(P<0.01),此后略有升高,但年间差异不显著(P>0.05).分析认为,在较好的饵料条件下,相对较低的捕捞压力是20世纪80-90年代初期小黄鱼黄海北部-渤海群系雌雄群体呈等速生长的主要原因:而持续的高捕捞压力引起群体中低龄鱼比例增加、体长生长速度加快是黄海南部群系呈负异速生长的主要原因.个体性成熟年龄减小是小黄鱼肥满度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但黄海伏季休渔管理和春季南黄海较高的水温,可能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小黄鱼黄海南部群系各群体肥满度略有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9个小黄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5年-2010年采自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域的9个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群体共208个个体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9个小黄鱼地理群体的20个量度特征和8个分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判别分析的综合判别率为73.6%。其中东海(宁波)群体判别率最高(86.4%);黄海SY4群体判别率最低(54.3%)。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一致,均显示渤海群体与黄海、东海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小黄鱼亲体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属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为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原为我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黄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笔者在本文介绍了小黄鱼亲体培育技术,通过对小黄鱼生长过程的观察,记录下生长参数,为小黄鱼的人工繁殖和人工养殖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4.
渤海小黄鱼摄食习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根据2009年8月至2011年5月4个航次渤海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样品,采用胃含物分析法、K-W检验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8~218 mm体长范围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摄食习性及其随体长、季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小黄鱼摄食随海域和年际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渤海小黄鱼摄食的饵料有40余种,主要以鱼类、虾类和浮游动物为食,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aema)、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a)、长额刺糠虾(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渤海小黄鱼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中,春季的摄食强度最低,夏季和秋季的摄食强度都较高,不同的是夏季摄食率更高,而秋季的摄食量更高。随着体长的增大,渤海小黄鱼的摄食策略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摄食强度分析,在体长较小时,胃饱满指数低,小黄鱼通过高摄食率来提高摄食强度;随着体长的增加,通过高胃饱满指数来提高摄食强度。从摄食的饵料个体分析,小黄鱼采取了随着体长增加摄食饵料个数减少,饵料个体增大的摄食策略。从摄食的饵料组成分析,小黄鱼随着体长增加发生了显著的食性转换现象:体长小于60 mm属浮游动物食性;体长60~99 mm时,属混合动物食性;体长100~119 mm时,属虾食性;体长超过120 mm,包括了虾/鱼食性和鱼食性。小黄鱼摄食的时空变化与环境中优势饵料生物的数量波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0~2010年“北斗”号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水域8个航次的渔业生物底拖网调查数据,结合1985~1986年的历史资料,对该水域小黄鱼种群的生长、摄食、繁殖及资源量变动等生物学特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季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范围要高于其他季节,从2000~2010年在同一季节小黄鱼的平均体长和优势体长降低,并且优势体长更为集中.小黄鱼食物组成从1985~1986年到2000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0~2010年小黄鱼食物组成变化不大.1985~1986年小黄鱼食物主要是以鳀Engraulis japonicus(重量百分比为45.18%)为主,其次是小型底栖虾类.2000年和2010年小黄鱼食物组成主要以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为主,占食物总量的47.2%,其次是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和脊腹褐虾Crangon afinis,但是鳀在食物组成中从4.67%增加至10.64%.小黄鱼各个季节性腺发育Ⅱ期所占的比例较高.2000年小黄鱼平均渔获量最高(夏季除外),2000年以后其平均渔获量降低,其分布开始向北偏移.由上可知,黄海小黄鱼的种群属性及其生活史类型已经发生变化.因此,建议小黄鱼的渔业管理和资源养护要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东海区历年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群体结构、生物学参数、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等渔业生物学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海区带鱼和小黄鱼种群的个体小型化现象相当突出,渐近长度L∞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下降趋势,而生长参数K以及总死亡系数Z和捕捞死亡系数F却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摄食习性和繁殖习性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带鱼表现出极强的自食性,小黄鱼主要摄食种类与过去大不相同;性成熟提前,同年龄、同一体长组的带鱼和小黄鱼个体平均绝对繁殖力提高。产生这些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捕捞的影响和鱼类自身适应自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2-2013年在辽东湾水域进行的6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采用体长频率分析法研究了该水域小黄鱼(Larimichtlys polyactis)的生长特征。结果表明,2012-2013年间共采集小黄鱼样本2 593尾,体长范围为40~210 mm,平均体长为115 mm,优势体长组为90~130 mm,占59.3%。体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式为W=3×10~(-5)×L~(2.8424)。采用ELEFAN技术计算了小黄鱼的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其极限体长L_∞、生长系数K分别为260 mm和0.47。种群总死亡系数Z、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2.31、0.41、1.90。与辽东湾及其邻近水域的历史数据相比,辽东湾水域小黄鱼的生物学特征与2000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极限体长减小,生长速度加快,群体小型化和低龄化严重。2012-2013年辽东湾水域小黄鱼的资源开发率为0.823,其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相似文献   

8.
小黄鱼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又叫"黄花鱼",是渤海、黄海和东海产的经济鱼类之一.体型似大黄鱼,但头较长,眼较小,鳞片较大,尾柄短而宽,椎骨28~30块.耳石较大.成鱼体长约20 cm.体背灰褐色,腹部金黄色.分布于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为暖温性近海底层集群性洄游鱼类,为我国四大海产经济鱼类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小黄鱼资源已经严重衰退.因此笔者2012年在江苏省海水增养殖技术及种苗中心内对小黄鱼人工繁育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黄鱼洄游路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大陆10多个主要渔业公司1971-1982年问的小黄鱼(Larimichthy polyactis)捕捞统计资料,从产量分布、鱼群移动和海洋学背景等不同方面,研究了中国沿海小黄鱼的洞游路线,并且给出洄游分布图.结果显示,中国沿海小黄鱼有2个洄游群体.其中,黄渤海群体越冬场在黄海中部36° 00′N、123° 00′E水域,每年6月进入渤海各海湾、黄海北部沿岸和海州湾产卵.栖息在渤海的小黄鱼9-11月在渤海中部索饵,11月后绕过成山头向越冬场洄游.东黄海群体越冬场的环境均受暖流影响,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在济州岛西南、东海中南部海域越冬场越冬.3月,外海小黄鱼经由32°00′N、123° 30′-124° 30′E的水域向近海产卵洄游,3月下旬进入舟山渔场.在舟山渔场,这部分鱼群与从东海中南部近海北上的产卵群体汇合,部分就地产卵,部分北上于4月进入吕泗渔场.5-6月,产卵后小黄鱼成鱼和稚幼鱼群体集中在舟山渔场、长江口渔场和吕泗渔场禁渔线外侧,7-9月进人大沙渔场索饵.10月以后,索饵场的小黄鱼大部分游向外海的越冬场,小部分南下回到东海中南部近海的越冬场.小黄鱼产卵洄游和越冬洄游路线并不相同.另外,在东海中南部近海越冬群体,部分就近游向沿岸的海湾,河口产卵,产卵后在产卵场外侧索饵,冬季回到就近的越冬场.  相似文献   

10.
黄海小黄鱼生态和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本文通过1985年至1990年的大规模黄海调查,对小黄鱼的资源分布、种群结构、生殖和摄食、生长和死亡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八十年代以来小黄鱼种群结构趋于简单、性成熟提前、生长加快。当前捕捞死亡率过高,以至于小黄鱼大部分群体在性成熟之前已被捕获。在八十年代中期,小黄鱼的资源量已降至五十年代的十至十五分之一。渔获量和资源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过度捕捞所致。只要黄海周围过高的捕捞力量的存在,小黄鱼资源很  相似文献   

11.
黄渤海蓝点马鲛繁殖群体渔业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16年4-5月、2017年4月在黄、渤海调查采集的350尾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繁殖群体的生物学数据,对该繁殖群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繁殖群体的叉长范围为406~1010 mm,体重范围为533~7245 g,年龄组成为1~10龄,其中1龄与2龄个体分别占总数的39.2%与33.7%。采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其生长特性,生长参数分别为L_∞=1246.9mm,K=0.11;雌雄性比为1:1.49,3龄前雄性个体数占优势,3龄后雌性个体数占优势。蓝点马鲛的产卵期在4~6月,产卵盛期为4~5月;其绝对繁殖力范围为9.2~127.5万粒/尾,平均50.5万粒/尾;绝对繁殖力随着年龄、叉长的上升逐渐增大,7龄后出现衰退现象。蓝点马鲛的优势饵料生物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细鳌虾(Leptochela gracilis)。与历史记录比较,蓝点马鲛低龄化、小型化现象更加突出,摄食结构改变,繁殖期提前,繁殖力水平有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长和死亡参数变化的官井洋大黄鱼资源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依据2010—2011年福建官井洋水域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对2 098尾大黄鱼的体长、体质量、生长、性腺进行测定。据此,利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和死亡参数分析官井洋大黄鱼资源现状,并讨论了拐点年龄,临界年龄等渔业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目前官井洋大黄鱼平均体长132.6 mm,优势体长组为110~150 mm,占55.96%;平均体质量45.1 g,优势体质量组为10~50 g,占61.77%,大黄鱼幼鱼和补充群体已成为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对象。大黄鱼体长—体质量间的关系式为W=2.001×10-5L3.006。用ELEFAN技术拟合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分别为L∞=385.4 mm、k=0.43及t0=-0.32a,拐点年龄为2.2龄。对照20世纪80年代福建近海海域大黄鱼群体L∞值从555.4 mm下降到现在的385.4 mm,拐点年龄由2.97下降到2.2,均表明当今大黄鱼群体小型化且低龄化严重。生长系数k由0.36增长到0.43表明大黄鱼的生长速度加快。总死亡系数(Z)为3.12,自然死亡系数(M)为0.45,捕捞死亡系数(F)为2.67,资源开发率(E)为0.856。大黄鱼M值出现上升,可能与福建近海环境质量下降有关,而高强度的捕捞促使大黄鱼捕捞死亡系数由0.84上升到2.67,说明大黄鱼资源已经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在官井洋大黄鱼现行资源状态下,应努力降低捕捞死亡水平,保护大黄鱼生存环境,而对目前以小型化和低龄化为主的大黄鱼群体,建议以控制大黄鱼的开捕年龄(t0)为主。  相似文献   

13.
渤海鱼类群落功能群及其主要种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2009年8月和10月对渤海渔业资源的底拖网调查,采用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和功能群划分的方法研究了渤海鱼类群落的功能群组成及其主要种类。结果表明,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包括7个功能群,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底栖动物食性功能群、虾食性功能群、虾/鱼食性功能群、鱼食性功能群和广食性功能群;其中主要功能群为浮游动物食性功能群、杂食性功能群和虾/鱼食性功能群;主要种类有小黄鱼、蓝点马鲛、斑、赤鼻棱鳀、银鲳和黄鲫。圆筛藻、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磷虾、长额刺糠虾、中国毛虾、甲壳类幼体、日本鼓虾、六丝矛尾虎鱼、小黄鱼、双壳类和腹足类是当前渤海夏、秋季鱼类群落的主要饵料种类。  相似文献   

14.
黄海中部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习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2001年3月至2002年1月在黄海中部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定点底拖网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列联表检验等方法,对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 Bleeker)的食物组成和摄食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30余种,甲壳类(磷虾类和虾类)和鱼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二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7.45%.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小黄鱼的摄食强度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春季和冬季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夏季主要以虾类为食,其它季节则主要以磷虾类为食.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小黄鱼春、夏季的食物组成与秋、冬季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发现,黄海小黄鱼的食物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5.
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小黄鱼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根据2001~2004年收集的黄海南部、东海北部的小黄鱼样品,应用研究鱼类摄食习性的常用方法,对小黄鱼的饵料组成和摄食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摄食的饵料种类多达24种,鱼类和甲壳类是其主要的饵料类群,两者在食物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93.7%。小黄鱼在不同生活时期的饵料种类和摄食强度变化较大。越冬期的摄食强度最低,为弱摄食期,3月以脊腹褐虾和七星底灯鱼为主;产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中强摄食期,产卵盛期的4月以长额刺糠虾和脊腹褐虾为主,产卵后期的5月以中华假磷虾、鰕虎鱼科和细长脚虫戎为主;索饵期的摄食强度较高,为强摄食期,6月以四盘耳乌贼、长蛸幼体、尖牙鲈和脊腹褐虾为主,7月以蓝圆鲹和虾蛄为主,10月以细条天竺鲷和带鱼幼鱼为主,11月以七星底灯鱼为主,12月以七星底灯鱼和鹰爪虾为主。与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结果比较发现,小黄鱼食物组成发生很大的变化,由以往的浮游动物为主演变为目前的游泳动物为主;产卵时和刚产卵完的群体的摄食需求强烈,较以往的产卵群体停止摄食或少量摄食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黄海玉筋鱼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昌海 《水产学报》2004,28(5):603-607
近几年来,玉筋鱼(Ammodytespersonatus)已成为黄海的一种重要中上层渔业资源,由于过度捕捞,这一资源目前已呈现衰退。该鱼种在伏秋两季潜沙,冬季进入沿岸浅水产卵,均不能形成大规模的渔汛,汛期仅在春末夏初。围绕我国渔业生产,对重要渔业资源进行渔业生物学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1],研究玉筋鱼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征,阐明目前资源衰退的原因和过程,提出确实可行的合理捕捞措施,以实现玉筋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1999-2003年以来,产卵场样品均取自长山列岛近岸的定置张网。索饵场样品逐月取自青岛…  相似文献   

17.
基于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北斗"号渔业调查船在黄海中南部的底拖网数据,对细纹狮子鱼的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卵径、性腺成熟度等繁殖生物学特征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海中南部细纹狮子鱼卵径分布由1985-1986年的多峰型转变为2011-2012年的双峰型,但平均卵径由(1.1±0.2)mm增加至(1.2±0.1)mm。2011年1月细纹狮子鱼性成熟系数和肥满度比1986年1月有所下降,均与绝对繁殖力无显著相关(P0.05)。1985-1986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9407-84209粒,平均为(37677±362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446-1981粒/cm,体重相对繁殖力FW为18-157粒/g,均高于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个体绝对繁殖力[2984-81614粒,平均为(24728±2822)粒]和相对繁殖力(FL为114-1690粒/cm,FW为15-106粒/g),但协方差检验两个年代间繁殖力参数发现无显著差异。1985-1986年和2011-2012年细纹狮子鱼F与体长均呈幂正相关,与体重呈线性正相关;体长与FL呈线性正相关,与FW呈线性负相关,体重与FL、FW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